第三卷 日月朝朝仰帝顏 第三十二章 平叛江南

宮中。

看著楊勇被拖下去,帝後神色怔仲,氣漸漸消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確實是才女,朕倒想見見她!」

楊堅站起身來,親自撿起畫,細細觀之,一時間也被意境所感,頗為唏噓。

他龍潛時,頗好音樂,常倚琵琶,作歌二首,名《地厚》《天高》,託言夫妻之義。

曾經也是文藝青年,對於所謂的才女大家,自然是有興趣的。

「紅顏禍水,見之何用?」

獨孤伽羅眼中閃過一抹警惕,冷聲道:「本宮已命阿摩將她驅走,那孩子心善不忍,替其尋了處寺院,青燈古佛,若是日後想念,還可再見,現在是絕對不行,太子豈能沉迷女色,置國之大事於不顧?」

語氣中,儼然已將晉王當成太子。

「人不在了?」

楊堅一怔,露出思索:「朕剛才盛怒,未及深思,此事……」

喃喃自語後,楊堅又搖了搖頭:「不,朕沒有錯,老大確實不適合當太子!」

眼看著楊堅揮手,讓傳旨的內侍退下,獨孤伽羅臉色變了:「此時百官肯定聚於宮外,陛下難道不立新的儲君,來安定天下之心?」

「太子之位干係重大,不能輕定,招楊俊、楊秀、楊諒入大興!」

楊堅卻下達了另一條命令。

「陛下,我們兩個兒子已近反目,你難道要五子全部自相殘殺,才肯干休么?」

獨孤伽羅面色大變,怒沖衝起身。

楊堅卻是不理。

尋常時期,楊堅對皇后的意見極為重視,甚至有些言聽計從,但事關皇權,那是乾坤獨斷,再也不肯退讓。

「報!」

然而就在這時,江南有緊急軍情報上。

「莫非連楊素都鎮壓不了叛軍?快快呈上!」

楊堅目光一凝。

高熲回大興後,江南叛亂就由楊素一力鎮壓,這快馬加鞭送來的軍情,必然干係重大!

「宋缺重奪建康,奉陳叔興為新帝?」

果不其然,當戰報展開,楊堅一看,臉色就猛地沉下。

江南世家叛亂,推舉嶺南宋閥為首領,在小範圍戰場連敗隋軍,看似勢大,但楊堅知道,對方翻不起什麼風浪。

然而現在宋缺佔據了建康,再立新帝!

即便去年建康破城時,陳後主那一脈的皇族,已全部被押入大興,但皇族血脈顯然還有。

此時宋缺扶持的,便是十五歲的沅陵王陳叔興。

南陳政權,死灰復燃!

如此一來,性質便大為不同。

楊堅已經敏銳地發現,真正的大敵,是這個剛剛年過二十的宋缺。

楊素是何人?

南指而吳越肅清,北臨而獯獫(xūn xiǎn)摧服,戰無不勝的大將,再輔以謀略過人的高熲,這兩人竟被以弱勝強。

雖然南陳初滅,南方上下都有種哀兵必勝,破釜沉舟的氣勢,但宋缺此人亦是關鍵!

「召群臣,開朝會!」

楊堅起身出宮,獨孤伽羅咬了咬牙,招來貼身侍女,密語一番後,讓她速去通知。

「高熲被免,朕要再派何人?」

大殿之上,聽著眾臣稟告,楊堅目露深思。

對於拿下高熲,他更無後悔。

作為楊勇的兒女親家,兩人走得太近了,既然廢了太子,高熲就不適合繼續擔當大任,哪怕此時免職,日後啟用,都比一味信任要強。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這才是帝王之道。

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大隋當然人才濟濟,但既然連楊素高熲都奈何不得宋缺,其他人更是夠嗆。

若是再不能平息亂局,恐怕就有變數了。

「賀若弼、韓擒虎倒是可用,只是這兩人都與……」

楊堅下意識看向位於眾臣之首的顧承,眼中閃過複雜。

發現陛下神態有異,大殿上很快安靜下來。

朝臣都是人精,太子剛剛被廢,還搭上了位極人臣的高熲,江南又亂,正是最敏感的時刻,他們誰也不敢出頭。

「父皇!兒臣請戰!」

然而這時,顧承上前一步。

「喔?皇兒莫非認為離了你,江南就無法平定?」

楊堅目光一厲,冷冷地道。

「兒臣並無此意!」

這話說得極不客氣,可謂誅心,顧承卻道:「論文武才略,兒臣一人自然不比眾將綢繆,只願坐鎮揚州,為我三軍振奮士氣!」

「你要坐鎮揚州?」

楊堅目光一閃,剛剛還凜然的眼神,逐漸溫和下來,哈哈笑道:「不愧是朕的好兒子,知道為朕分憂!好,朕就命你為江南總管,軍民事務,一以委之!」

「謝父皇!」

「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儲,太子之位,理應定奪!」

正在這時,賀若弼上前,大聲道。

「嗯……」

楊堅面容平靜,目光如電,望向朝臣。

然後他喜悅地發現,除了賀若弼,眾臣雖有遲疑,卻無人附和。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晉王還是太子,都要去江南,遠離政治中心了。

這不是一年半載能夠回來,所謂群龍無首,誰敢這個時候不長眼地去當太子黨?

「無論是能力還是長幼,太子都無他選,何必把其他三個孩子招來,上演兄弟殘殺呢?」

楊堅想到那七步詩的規勸,骨肉親情終於佔據上風,大手一揮:「擬詔,皇子廣天縱神武,智韞(yùn)機深,仁為重任,以安萬物,宜乘鼎業。立為太子,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謝父皇!」

「陛下聖明!太子千秋!」

百官叩首,東宮正位。

對於楊堅和顧承,這也是皆大歡喜。

前者少了如芒在背的威脅,後者則要布局天下,踏上尋找戰神殿之路。

太子之位,不比晉王,顧承比原歷史的楊廣早了整整十年入主東宮,哪怕有權力慾望極重的楊堅在,很多事情也可以著手。

「父皇,兒臣欲求兩人,平定江南之亂!」

有鑒於此,顧承開口。

「說!」

楊堅溫和地頷首。

「大將賀若弼,罪人陳叔寶!」

開皇十年,春。

太子出大興,一月行軍,入主揚州,三軍士氣大振。

即日,陳叔寶列舉偽帝罪行二十條,在江南各地散發,共計十萬份,太子則廣招寒門庶族,入揚州為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