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安得猛士守四方 第十二章 天子帝劍

「簡直是戲弄孩童一般,如此差距!」

「不是皇子協弱小,而是大皇子太強了!」

當劉協摔倒在止戈台上,除了靈帝和董太后面色慘變,所有人都發出驚嘆。

「大皇子的危機感,到底從何而來啊?」

而面如死灰的十常侍心中,則湧出一股荒謬來。

這樣的修鍊速度,可謂獨步天下,炎龍怎可能拋棄?

「不好,中計了!」

旋即他們醒悟。

那所謂的擔憂,根本是陷阱,正是找准他們希望炎龍不再庇護大皇子的死穴。

而這一刻,在皇帝、皇后、太后,在所有皇族面前,顧承直接摧枯拉朽。

不藉助任何外力,堂堂正正地碾壓劉協!

這是唯二的皇子,於止戈台上的交鋒!

在仙武世界,足以定奪太子之位!

這一刻,當大局已定,萬雲破開,皇城之上的炎龍再度探下大如昊日的龍頭,威嚴的豎瞳內現出如有實質的光芒。

唰!

一枚土黃色的帝璽從中浮現,在萬眾矚目中,朝著顧承手中落去。

所有人先是怔住,然後猛然意識到什麼,以平原王帶頭,上萬皇族齊刷刷跪下,山呼海嘯:

「炎龍萬年,大漢萬代,山河社稷,國土無疆!」

「炎龍萬年,大漢萬代,山河社稷,國土無疆!」

「炎龍萬年,大漢萬代,山河社稷,國土無疆!」

……

山河社稷印,在順帝成為傀儡時,被炎龍收回,當時掌權的外戚梁氏連個屁都不敢放。

而今時隔五十年,帝璽再被炎龍賜下,賜予一個尚且不是太子的皇子。

大漢的帝璽不是和氏璧,沒有所謂天授皇權之說,無上炎龍乃國運凝聚,這便是最為正統的授璽!

「等等!沒有結束!」

眼見著顧承接下帝璽,周身涌動出掌控一切的威勢,連腳下的止戈台都予以臣服,連成一體,董太后幾乎要暈倒,何後喜形於色,靈帝渾身甚至發起抖來。

就在這時,張讓嘴唇輕顫,傳音入密,靈帝聞言雙目赤紅,大喝出聲:「拳腳不用比試了,你們兄弟倆切磋一下兵器!」

「嗯?」

這話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劉協已是天賦過人,驚才絕艷,但他被顧承兩下彈指擊倒,若非身穿帝子甲,早就重創身死。

如此碾壓般的差距,比兵器又能有什麼意外?

確實有變數,因為靈帝瘋狂了,他早年也是權謀了得,四方平衡,可惜不會治理國家,墮落得又太快,但在皇權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下,終於奮起反抗,在張讓的提議下垂死掙扎,抽出腰間佩劍,徐徐一送。

那劍倏然破空,出現在緩緩爬起的劉協面前。

「中興劍?」

劉協猛然怔住。

因為這是天子佩劍。

未免坐吃山空,在為後世子弟留下大量寶物的同時,太祖劉邦也鼓勵皇室子弟祭煉寶物,其中歷代帝皇都要鑄就一柄帝劍,從太子時期就以自身龍氣溫養。

中興劍正是靈帝的佩劍,不過他出身並不高貴,是恆帝死後被外戚指定,從血脈較稀薄的皇室子弟中選出,直接繼位。

沒有太子的底蘊,再加上朝綱的敗壞,國運的衰弱,中興劍至今才是靈器,連寶器都未入,更別提玄器了。

即便如此,這把靈器也能賜予劉協使用,而靈帝乾脆無恥到底,看向顧承,揚起下巴:「皇兒從張角手中奪了一柄法劍吧,就以那劍來指教一下你的弟弟吧!」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無數皇室子弟露出忿忿之色,平原王更是邁出一步,卻被渤海王按住肩膀,輕輕搖頭。

何後氣得鳳冠輕顫,怒聲道:「歷代帝王何曾有將天子佩劍,賜給皇子於止戈台上交鋒的,陛下,請三思!」

「歷代也沒有皇子掌控山河社稷印的啊!」

靈帝看著顧承,皮笑肉不笑:「皇兒既得帝璽,必承其重,能人所不能,豈非應當?」

張讓提醒的沒錯,顧承是要循序漸進地掌控皇權,一時半會不會逼父下位。

既如此,靈帝乾脆明目張胆,無論公平不公平,都要讓顧承失敗一次,遏止其氣勢!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當顧承被劉協擊敗,無論原因是什麼,他在皇族中的威望必受影響。

炎龍賜下帝璽已是極限,真正的威脅,還是皇族與朝臣的態度。

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場交鋒由於炎龍的插手,已經不僅僅事關董太后與劉協的顏面,十常侍的生死,靈帝也豁出去了。

唰!

說時遲那時快,劉協伸手握住劍柄,劍身上玄妙的紋路亮起,盪起玄異波紋。

他整個人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滾滾紅塵之景。

孩童嬉戲,農夫耕田,士子挑燈,商旅往來,貴人飲宴,皇族爭權,世間種種,紛至沓來。

這便是中興劍靈,人道龍氣,眾生祭祀,獨成一域!

任你武力滔天,落入紅塵中,也得五蘊皆迷,不知自我,束手就擒。

「陛下算計之心,太強了!」

目睹這一幕,實力低微的皇室子弟生出敬畏,平原王渤海王之類的巨擘強者卻心中嘆息。

中興劍乃堂堂帝劍,不走恢宏大氣,號令天下之路,反倒在玩弄人心上下功夫。

幻境惑敵,豈是天子所為?

不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此手段對於無雙境下幾乎是無解。

即便顧承的罡氣操控再出神入化,連劉協都鎖定不了,又有何用?

「敗吧!」

這一刻劉協信心大漲,中興劍耀起詭光,幻影鬼魅,穿梭紅塵,向顧承後心刺去。

「何苦來哉?」

顧承卻是搖了搖頭,根本不出張角的玉清玄明,第三次彈指。

這次罡芒直衝天宇,直指止戈台兩側的兵器留影。

止戈台代表大漢的尚武之心,劉秀自詡為中興之帝,無論西漢東漢,帝王兵刃都虛影留形,供後代瞻仰。

於是乎,受顧承激發,止戈台震動,有三柄長劍光影冉冉升起。

左邊一柄立不世之功;

中央一柄令八方臣服;

右邊一柄統天地霸道;

依次是:

太祖劉邦,天子帝劍——赤霄!

漢武劉徹,天子帝劍——八服!

光武劉秀,天子帝劍——秀霸!

顧承伸手徐徐一招。

嗖!嗖!嗖!

三劍呈品字落下,將中興截住,圍在當中。

中興哀鳴一聲,幻象全消,帶著劉協的身子往下一落,拜倒在止戈台上。

……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