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遊宦天南 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

天聖十年十一月初六,因為大內整修完成,改元明道。天下大赦,百官各加官一階,徐平由屯田員外郎晉陞為都官員外郎。

天聖寓意二人為聖,明道則是日月當空,年號清楚地表明,此時的劉太后依然把持著權力。雖然天子已經二十三歲,太后卻沒有還政的跡象。不過風向開始慢慢地改變,明鎬等人上書要求太后還政,雖然有的言辭激烈,也只是不報的結果,並沒有像范仲淹等人那樣被逐出中樞。

這次大赦最意外的獲利者是丁謂,本已經移往道州編管的他由此得到了致仕的待遇,安然退休,意外得到了比老對頭寇準更好的結局。

而左江道被徐平發往各州牢城的土官因事涉謀反,並沒有因此減刑,只有首告的黃知縣因為罪名較輕,得以活著回到邕州,住到了親家那裡。

幾乎與此同時,党項首領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去世,其子元昊繼位,依然封其為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

消息傳到邕州已是半月之後,徐平感覺不到陞官的喜悅,只覺得整個世界開始慢慢改變,心裡愈發不安。

李元昊現在還叫趙元昊,沒有正式反宋,但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實在是太過響亮,徐平雖然猛然一下記不起他有什麼事迹,但攪亂大宋西北,由此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印象還是有的。

正經說起來,西南地區無論是歷史上的儂智高叛宋,還是後來的交趾入侵邕、欽、廉三州,都與党項在西北的崛起有關。沒有党項人把大宋的注意力吸引到西北,並多次獲勝,這兩股勢力也沒有內侵的勇氣。

這種大局勢下,徐平決定不再等待,急招桑懌到門州,集結軍隊,準備先全力進攻廣源州,再回師拿下諒州,暫時不顧慮交趾的反應。

邕州邊境的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張,但對底層民眾來說,生活卻沒有什麼改變,依然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他們生活的軌跡。

一小隊馬幫停在一處山間小路的岔路口,領頭的馬幫漢子從馬上抱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拍了拍他的腦袋,笑著道:「臭小子,以後不要再這樣隨便就跟著人走路了,也就是我們幾個都是老實人,碰上那等心狠手辣的,定然把你賣到交趾去為奴為仆,那可就永世不得翻身!」

小馬蹄縮了縮脖子,認真地問道:「帶了我這些路,要給你們多少錢?我只有大宋的銅錢,金銀沒有的。」

幾個漢子哈哈大笑起來,對小馬蹄道:「你這樣一個孩童,向你收錢不是咒我們不是人嗎?算了,你的銅錢自己留著,得閑了買個果子吃。還有,這一帶雖然是交趾的地盤,大宋的銅錢卻一樣通用,不用怕買不到東西。」

一邊說著,一邊從馬上拿下小半口袋,交給小馬蹄:「還有你的米,也一起帶著。你這樣弱小,能不能背得動?家離這裡遠不遠?」

小馬蹄把半口袋米緊緊摟在懷裡,口中道:「我家就在前邊,兩步路就到了!這些米我拿得動,找到你們前就是我自己背的!」

幾個漢子看小馬蹄警惕的樣子,紛紛笑著搖頭,也不再多說,向他告了別,沿著山間小路趕著馬繼續前行。

小馬蹄看著遠去的馬幫,一直見不到人影了,才咬著牙把小半袋米背了起來,歪歪扭扭地向山中岔路走去。

雖然剛才說得輕鬆,真背到了身上,二十斤米依然沉重無比,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走在這樣的山間小路上可不是容易事。

此時已是冬天,山裡比不得平地,明顯感覺得到寒意。剛開始的時候被山裡寒風一吹,小馬蹄還覺得手冷腳冷,走不了半里路,已經是滿頭大汗。

好不容易走了兩三里路,小馬蹄只覺得手腳發軟,口乾舌燥,心咚咚跳得厲害。那兩條腿好似已不是自己的了,鐵一般沉,抬也抬不起來。

路邊山石間一個缺口,裡面生了一棵大樹,小馬蹄到了這裡,再也忍不住,一屁股坐在了拱出土來的樹根上。

大口大口地喘了一會氣,小馬蹄無奈地看著周圍。

此時天上的太陽懨懨西斜,看起來像是人的蒼白的臉,沒有一絲生氣。山風吹在身上,小馬蹄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滿身的汗更加覺得冷得厲害。

連綿的大山看不到頭,只覺得一山更比一山高,一直綿延到天邊。

小馬蹄心中生出一種無力感,只覺得自己被遺棄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再也無力觸摸到人世間,那些自己牽掛的人就像在另一個世界那麼遙遠。

不如就把米放在這裡吧,到村裡後讓洪二叔來取,他是大人,不像自己一樣力氣小,必然能夠把米背回村裡。

小馬蹄抱著膝蓋,看著天上的斜陽,一時拿不定主意。米放在這裡,如果被別人拿走了怎麼辦?就是自己藏得好,沒有人發現,甚至這山裡可能今天就沒有第二個行人,可被山裡的野獸發現怎麼辦?那憨憨的熊瞎子,看起來笨笨的樣子,可是最會禍害人,再怎麼藏得嚴它也能找到。更不要說還有山裡的老鼠,各種飛鳥,它們可是沒有地方不到的。

小馬蹄越想,越是覺得這米自己一撒手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錯過了這一次,山裡他親愛的人一輩子就再也吃不上香甜的白米。

這是蔗糖務種出來的大米,白白的,晶瑩透著光澤,一粒一粒好像是珍珠一樣,哪裡是大山裡的糙米可比。更何況就是糙米,山裡人家一年到頭也未必有一粒到嘴裡,剛收下來就被主家搶去收到了倉庫里。

小馬蹄記得自己小時候,因為爹娘去世得早,奶水也沒得吃,全靠洪二叔他們偷偷藏起幾粒米煮了粥喂自己。就靠著這有一口沒一口的糙米粥,小馬蹄慢慢長成了大孩子。

那時候,小馬蹄覺得糙米粥就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了,他發誓自己長大了一定要讓幫自己的人,洪二叔他們,飽飽地吃上一回。

現在他還沒有長大,卻帶回來了比糙米更加好上千倍百倍的精白米,就是再難,也要帶回去給洪二叔,讓他們一次吃個夠。

覺得身上恢複了點力氣,小馬蹄終是不敢冒險,依然帶著小半袋白米,半背半拖,一步一步向大山裡挪去。

冬天的日頭短,太陽不知不覺就躲得沒影了,常常讓人猝不及防。

洪峒這個山間小村只有不到十戶人家,窮得點不起燈,太陽躲起來月亮又偷懶不出現的時候,村民們只好點起一堆篝火,圍在一起說說家常,女人們聚在一起做著針線,夜晚安靜而祥和。

「哎呀,那邊路上黑乎乎地過來一個,莫不是偷東西的猴子?」

一個女人尖叫一聲,指著村口的路喊道。

一個漢子噌地蹦了起來,口中叫道:「冬天山裡沒食,必定是猴子進村來偷東西了!點起火把,隨我去趕跑它們!」

說著,捉著一根松枝伸到篝火里,轉來轉去引燃,舉在手裡。

閑著沒事的漢子們正覺得無聊,紛紛起身,用各種樹枝做火把,向村口的黑影圍去。

洪二叔是打獵的好手,拿根松枝點燃了掩在身後,當先向那黑影跑去。

到了跟前,洪二叔猛地把松枝從背後舉起來,映住黑影,口中喝道:「三更半夜行山路,看你是何方妖怪!」

小馬蹄早已走得脫力,頭暈眼花,火光一映,只是覺得一個熟悉的面龐一閃而過,便兩眼一黑,坐在了地上。

口中喃喃道:「我回來了——」頭一歪,倒在了地上。

洪二叔借著火光,頭一眼就覺得身影眼熟,湊上前一看,大喝一聲:「這是小馬蹄啊,上次聽說被大宋那邊的人捉去了,可算是回來啦!」

聽見這一聲吼,男男女女一起圍上來,七嘴八舌。

洪二叔探探小馬蹄的鼻息,對眾人道:「不妨事,娃兒只是累著了,回去歇歇就好!哪家有米的,湊出來熬個粥喂他,將養一下!」

一個婦人舉起手來道:「我家裡還有一點,前些日子藏到了房樑上,沒被主家搜了去。將就能熬小半鍋粥,夠小馬蹄吃上幾頓了!」

洪二叔口中道好,彎腰去抱小馬蹄,卻發現了小馬蹄壓在身下的口袋。

把口袋拎起來,洪二叔道:「裡面沉甸甸的,是什麼東西?這娃娃怪不得累成這個樣子,小小年紀哪裡能夠背得動這麼重的東西!」

口袋打開,火光映著白花花的米,透著誘人的光澤。

洪二叔伸手到口袋裡面,握住一粒一粒的精米,握緊了,米又從他的指縫裡慢慢滑出去。洪二叔又握,又滑出去,這種感覺像是做夢一般。那光滑溫潤的感覺,就是第一次摸洪二嫂的身子也沒有讓他如此心動。

「這,這裡面裝的是白米?你們看看,這是——這是白米?」

洪二叔喃喃地道,轉頭看著村裡的人,只覺得一切都像夢幻。

旁邊的人紛紛把手伸到口袋裡,一個一個輪流著摸上一把,口中喊道:「真的是白米,小馬蹄竟然帶白米回來了,這輩子也見回白米!」

口中喊著,七手八腳地抱起小馬蹄,紛紛擠到了洪二叔家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