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免不了的爭鬥

首都,嘉盛商務區,谷歌辦公樓。

「馮總,這是谷歌搜星計畫的最新報告。」剛確定下來的谷歌中國總裁,把一份文件遞給馮一平。

「謝謝你趙總,我就不看了,你做主就好,」馮一平把文件推回去,「怎麼樣,上任以來,感覺如何?」

「馮總,當著你的面,我得說,壓力挺大的。」

這是一位身材瘦削,已到中年,但眼神還非常純凈的先生。

97年從中科大畢業之後,進入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繼續深造,後成為斯坦福大學終生教授,並領導了科學計算實驗室。

「趙總,我覺得,沒必要有什麼壓力,我們都知道,國內是一個大市場,但谷歌在國內市場,還是一個小公司,領導這樣的一家小公司,能有什麼壓力?」

「哦,從這個角度來說,有壓力,也是好事,有壓力,就有了動力,對吧。」他對自己力主的趙勇說。

這可以說,是他第一次強力介入谷歌高層任命的結果。

和歷史上一樣,佩奇他們,採用了類似間諜接頭的方式,去和那位此時還在微軟工作的李博士接觸,但在徵詢馮一平意見時,卻被他毫不猶豫的拒絕。

對那位後來最善於煨雞湯的人生導師李博士,他個人確實也並不是太喜歡。

這麼說吧,所有因為有了在國外混過的經歷,因此回國後極力推崇美國關於民主自由平等那一套的人,他都不太感冒。

更主要的原因是,谷歌中國後來的失敗,肯定可以說,和佩奇他們非常滿意的那位李博士,有很大關係。

馮一平知道,佩奇他們之所以想選那一位作為谷歌中國的總裁,除了那位漂亮的履歷,為的也是谷歌中國的本土化。

其實那位並不滿足這一點要求,那位其實和楊酋長的經歷相似,也是打小就從灣灣到了美國,真說起來,除了外觀,身上並沒有太多中國元素。

相信國內的民眾,只要聽他講話講個五分鐘,就馬上能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洋人」。

但由獵頭公司提議的這位趙勇先生就不同,說普通話說快了的時候,還會帶出些東北那疙瘩大碴子的味道,肯定更容易讓國內的用戶覺得親切。

馮一平看重的另一點,恰恰也是因為趙勇身上,沒有在美國高科技公司任職的光輝履歷,那對現在的谷歌中國來說,真沒什麼好處。

因為那隻會讓回到中國帶領谷歌中國的他,變得傲慢。

我們都知道,很多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在國內之所以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傲慢。

「趙總,忘記谷歌是一家大公司,記住中國是一個大市場,這對我們在國內的成功,尤為重要。」馮一平又說。

「明白,就和eBay一樣,他們走到現在的地步,主要是敗在自己的傲慢上。」趙勇說。

既然像領英那樣的公司,提議讓趙勇擔任這一職位,那他自然不是一個只懂技術的理工男,情商自然也相當在線。

「要想在國內市場有所作為,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真正的本土化,這就是你的另一優勢。」

「坦白說,離開的這近十年時間,國內的變化,真的非常非常大,但我確信,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融入進去。」趙勇說。

這也是馮一平看中他的一點。

那些有著在其它一流公司光輝履歷的人,比如佩奇他們原來中意的那位李博士,到國內後傲不傲慢且不說,多半一開始想的,是怎麼改造國內民眾的一些習慣和看法,讓國內的用戶適應他們的那一套,他們認為先進的和正確的那一套。

融入?他們才不會有那樣會拉低他們檔次的想法呢!

他們一向只會把對國內市場和用戶的尊重,放在口頭上。

但是,呵呵,改造國內用戶的習慣和看法,有那麼容易?

「能這樣想,肯定沒錯的。」馮一平說。

「放心吧馮總,我會把我們當作是一個在國內剛剛開始創業的搜索公司,雖然我原來研究的領域,並不是搜索方面,但我非常清楚,在我們國內這樣超過10億人口的大市場面前,保持足夠的謙卑,而不是驕傲,肯定沒錯。」趙勇說。

「這話我沒可以共勉。」馮一平笑。

「馮總,你知道嗎,在美國很長一段時間,我最難接受的,就是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在國內有業務,也來過國內不止一次的知名公司高管,對國內很多讓人難以置信的偏見。」

「所以其他的我不知道,在本土化這方面,你放心,我一定能出色的完成。」

「我相信你,那麼剛好,這個計畫,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馮一平說。

谷歌搜星,是谷歌加入中國以來,所發起的一項投入最大的推廣活動,這自然也是讓谷歌為更多的用戶所接受,讓谷歌中國更本土化的一個好機會。

「我明白。」

「這是讓谷歌中國更中國化,讓更多國內的用戶,了解我們的搜索的一個計畫,但同時,另一個計畫,也希望趙總能重視起來。」

「你是說,那個訓練中心?」趙勇問。

「是的,就是那個訓練中心。」

這個訓練中心,也是出於馮一平的提議。

它主要是用來培訓國內的創業者,培育創業文化和創業友好的環境,並幫助國內的創業者跟矽谷等建立聯繫。

這是馮一平讓谷歌中國,深入國內融入國內的另一個舉措。

讓趙勇作為谷歌中國的掌舵者,讓谷歌中國本土化,是一個方面,讓國內更多的人,了解矽谷,了解矽谷的文化,是另一個重要的方面。

兩方面共同作用,效果自然會更好。

「你放心馮總,我也很看重這個項目,剛出去的時候,很多老師和同學對我的寄語都是,出國學習先進的經驗,再回國服務。」

相信這也是很多出國深造的人,都熟悉的寄語,但能這麼做的,至少在現在還真不多。

「我自己現在總算有機會這麼做,但這個培訓項目,才是最好的方式。」

當然,因為這個培訓項目,就是讓更多的國人,能學習矽谷的先進經驗。

他站了起來,「沒什麼事,那我回去工作了。」

「我送你,」馮一平拍了拍趙勇的肩膀,「還是那句話,有任何需要支持的,隨時給我電話。」

「只要是跟工作有關的,我不會客氣。」

「呵呵,只要你願意,生活上的問題,同樣可以來找我。」

……

看著快步走回辦公室的趙勇,馮一平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下來。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趙勇,而是因為隨著谷歌搜星這個計畫的正式啟動,也就意味和我們本土的搜索公司,度娘的競爭,正式開始。

幫著美國公司來和國內的公司爭市場,從感情上來說,馮一平真的是不太願意這麼做,他更樂意的,是幫助國內的公司去佔領美國公司原本佔領的市場。

但是,他現在偏偏又不得不這麼做。

這麼做,不能說和他是谷歌第三大的個人股東這事沒關係,既然是谷歌大股東,自然得為谷歌的利益考慮。

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是後來的人都清楚的,在一家獨大之後,我們國內一些公司的操守,那真是越來越低。

馮一平對自己旗下的婚慶公司要求都那麼嚴格,但想想度娘後來做的那些事,直接事關生命安全的事,他們也毫無顧忌的拿來牟利。

所以,他覺得引入谷歌這樣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佔領一部分市場份額,還是會對國內的民眾有積極的影響。

但是,想雖然是這麼想的,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得勁,還是感覺有些是幫著外人,來欺負自己人的感覺。

唉!

其實,馮一平個人認為,領導谷歌中國最合適的那個人選,並不是趙勇,而是另一位名字也叫勇的先生,徐勇。

這個人,除了業內人士,國內很多人肯定都不知道。

提起度娘,大家想起的只有Robin李,但很少有人知道,徐勇也是度娘的創始人之一。

但他在去年年底離開了度娘。

作為創始人之一,在自己創辦的公司,緊鑼密鼓的謀劃著到美國上市的時候離開,也就是在自己創辦的公司,即將取得成功的時候離開——能在美國上市,自然也意味著公司成功,這其中,自然有隱情。

具體是怎麼回事,馮一平不是太清楚,但有一點他非常清楚,徐勇正是因為競價排名的事,和自己的搭檔產生了分歧,最後,應該是沒爭過,才在去年年底離開自己參與創辦的公司。

明知道那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益,但堅決反對競價排名的人,馮一平自然非常欣賞。

而為此不惜離開公司,馮一平就更欣賞了。

離開公司後,徐勇回斯坦福讀MBA,在確定谷歌中國負責人的時候,馮一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