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服氣

五里坳,見本來笑得跟個彌勒佛一樣的餐廳老闆變了臉色,金誠一下子緊張起來。

他有些驚慌的看著老闆,看著門口,非常懷疑是不是在下一刻,老闆就會打電話叫人,或者是下一刻,那些服務員就圍上來。

金誠並非是有妄想症,他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他也算是家學淵源。

金誠的父親,也是媒體人,90年代,寫過不少國內的那個首富村,那個億元村的報道。

也不止一次的在報道上引用了禹莊主的那句名言,「低頭向錢看,抬頭向前看,只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

也是看著那位禹莊主,那位中國第一農民企業家,從榮譽等身,到身陷囹圄,看著他起高樓,看著他樓塌了。

那位禹莊主到後來,連市縣兩級的幹警都不讓進庄——那可是直轄市,遑論是收拾那些有異見的記者。

打了你別說被追責,別說出醫藥費,不繼續找你的麻煩,你就得燒高香。

出於媒體人的敏感,金誠父親對同時期國內那些知名的村啊,庄啊,都有關注。

另一個位於中原,以紅色旅遊知名,前後有幾十位國家領導人,幾百位將軍視察過的村子,在前年,所有的銀行斷貸之後,這個十多年來,貸款額度一直數倍於其利潤,實際上,就是靠銀行貸款運轉的明星村,已經走在破產的邊緣。

當然,它肯定不能破產,肯定不會任由它破產,我們現在連上市公司都不會退市呢……

但這樣的經歷,自然讓金誠父親,對那些媒體越是集中報道的知名村鎮,越是不太信任,對這兩年跟著馮一平一起熱起來的五里坳,自然也有些看法。

因為他不明白馮一平為什麼會向五里坳投入那麼資金——那完全不符合商業原則。

這太反常了。

所以他對馮一平的投資,以及五里坳的繁榮,還是持保留意見,金誠因此自然受到了些影響,因而對五里坳,也有了些天然的不信任。

在他看來,類似眼前這位餐廳老闆的表現,就有些不太正常,好像是被洗腦過一樣,不然,有必要那麼維護馮一平嗎?

好在他設想的那些情節,並沒有發生,他一想,也有些釋然,現在已經進入了網路時代,有些事,做起來可不太方便。

老闆也沒有趕人,「多吃點,多喝點,吃飽喝足了,才好去找你的答案。」

老闆冷著臉離開他們那桌,期間好像還用本地話罵了一句,之後朝前台喊了一聲,「小春,準備結賬。」

金誠他們確實要準備結賬,他們也是挺傲氣的,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能來這樣的小飯館吃飯,都算得上是這家小飯館的榮幸,此時哪還受得了這樣的冷遇?

當然,組裡也不是沒人對金誠有意見,有些話,在我們真的掌握了一些素材後再說,不是更合適?

十多個人吃下來,竟然才兩百多塊錢,人均也不過20多點,至少物價確實還算好。

找了零,此時臉黑黑的小姑娘主動問了一句,「發票抬頭寫哪裡?」

這樣的餐廳,居然還主動提供發票,這又一次讓金誠有些意外,只是,此時卻不好把自己的身份報出來,「抬頭不用寫。」

……

還是在怡佳快捷酒店,金誠召集手下開了個短會,一輛車去縣城,主要是去圖書館,查閱前些年的報道,以及地方志。

以前的那些資料,自然是做不了假的。

幾個人去鎮政府,了解近幾年的相關數據。

他自己,則就在酒店裡。

當然不是休息,他剛剛就觀察過,雖然硬體已經算不上最好,但作為五里坳最知名的酒店,怡佳快捷酒店,依然非常受那些前來洽談業務的外地客商的青睞,酒店裡,可以說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的人都有。

這些外地人,想來不會下死力維護馮一平。

……

一樓大堂印刷機旁邊的沙發上,穿著整齊,手裡還拿著一份資料的金誠,示意了一下,站在不遠處拿著設備的同事開機了。

他對那位來複印資料,聽起來帶著南方口音,西裝革履的中年人說,「來這裡談生意的人還真多啊。」

那人打量了他一下,「可不是嗎,誰叫這裡機會多呢,老闆你是來談什麼生意的?」

「什麼老闆,我啊,」金誠把手裡的那份資料揚了一下,「我是想做嘉盛嬰幼兒用品的代理商,誰知道那邊的負責人,現在沒空。」

「哦?」那位拿著複印好的資料坐過來,「其實童鞋和童裝,我們那裡的也不錯,有機會你真可以去看看,這是我的名片。」

「謝謝。」金誠接過去一看,浙南皮革廠,市場專員,董成興。

確實,他們那個市的童裝和童鞋,尤其是童鞋,也挺有名。

「我來是跟他們談下一份合同。」既然不是同行,董成興也沒藏著掖著。

「董總和嘉盛合作很長時間了?」

「我們的皮革,在業內非常知名,不但質量有保證,價格也有優勢,我們是嘉盛鞋業的首批供應商。」這位董專員,是位非常合格的銷售,時刻不忘宣傳自己的公司。

「那董總對嘉盛,對五里坳,一定非常了解了?」金誠的戲也不錯,「我這是第一次準備自己做點生意,覺得嬰幼兒消費市場潛力很大,嘉盛又是國內知名的公司,有保證。」

「但是說實話,這些年,倒掉的大名鼎鼎的公司,也不是一兩家,而我這一次,可以說是把家裡的積蓄全投了進去,你別笑話,還真是有些忐忑。」

「呵呵,理解理解,」董成興顯然能理解金誠的猶豫,「你想做的這一行,我不是內行,所以這一行的前景,我不好說,但是嘉盛,」他拍了拍金誠的肩膀,「你就放心大膽的跟它合作,肯定沒問題。」

「真的?」

「當然,你聽我說,看一家公司是不是有實力,看名氣,沒用的,名氣,都能吹出來,關鍵是看這家公司,對供應商的付款,是不是爽快。」

「這一點,我可以說,國內沒有一家公司,能和嘉盛比,我們也給國內很多知名的公司供貨,但是那些同樣名氣不小的公司,賬期三個月都還算好的,像嘉盛這樣,跟供應商都是先款後貨的,也有,但比鳳毛麟角還少。」

「而像嘉盛這樣的規模,還能做到先款後貨的,我們遇到的,就只有它一家。」

「你知道,嘉盛不單單是鞋業公司對供應商是先款後貨,它旗下所有的公司,包括一年銷售額幾百億的便利店,都是先款後貨。」

金誠明白了這位董總的意思,「就是嘉盛不缺錢。」

「對,要是缺錢,它能這樣做?所以不用什麼國際知名的審計機構去查,我們就能知道,嘉盛不缺錢。」

「而且國內的很多公司宣傳的時候,總是只談自己的實力,有多少資產,銷售多少,繳稅多少,但就是不談負債多少,而我們都知道,嘉盛最知名的,就是不借貸款,那你說,它的實力還用擔心嗎?」

「再加上馮總的好眼光,說句喪氣的話,怕是我們倒了,嘉盛也不會倒。」

「所以,你要是真看準了,找嘉盛合作,准沒錯,當然,跟嘉盛合作,怎麼說呢,也不全是好事。」

「哦?是嗎?」金誠對這個感興趣。

「主要是嘉盛的規矩特別大。」董成興的說法,讓他有些小失望。

「嘉盛和我們合作,雖然是先款後貨,可是一旦要是收到的貨不符合要求,那不但要按照協議上的條款賠償,而且哪怕只有一次,你就永遠失去了供貨資格。」

「對的,它們不給人第二次機會,而好像他們對代理商,管理得同樣很嚴格,同樣適用這樣的原則。」

「難道也會取消代理資格?」

「應該會,」董成興肯定的手,「不止如此,我知道,從其它公司進貨,應該都會有一個結算周期,但嘉盛沒有。」

「嘉盛不欠我們供應商的錢,所以他們在銷售方面,同樣是先款後貨,概不賒欠。」

這是因為原來馮一平做機電經營部的時候,真是被應收款給拖到哭,自然不願意讓嘉盛重蹈覆轍。

「哦,是這樣,」金誠點點頭,「這樣其實也好,清爽,而且我相信同等檔次的產品,嘉盛的價格應該最有優勢。」

這是自然,因為原材料進貨的價格肯定低,而經營過程中,財務費用又大幅降低了嘛。

「對,金老闆你看得明白嘛,」董成興看了看錶,「我得去鞋業公司,歡迎你到我們那看看,我有朋友,同樣生產童鞋和童裝,你去了就知道,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他還不忘為自己所在的城市代言。

當然,這並不單單是他對自己家鄉的熱愛,這也是銷售技巧之一,一般能這麼說這麼做的人,會讓人感覺比較真誠。

同時,這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

「行,有機會一定去,回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