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方向

什麼人說什麼話,這些話,要是換個人來問,那就非常假,商人嘛,本質上就是為了賺錢,其它都是附帶的,不是嗎?

但老爺子來問這話,卻再合適他的身份不過。

相信他自己,應該也是這樣做的,把自己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聯繫在一起,讓自己的發展,為國家的發展出力。

當然,從他的話里可以看出,他對馮一平目前很有建樹互聯網領域的成就,並不是太認可,還是認為另外一些傳統的,「硬」的方面的高科技的進步,那才是實實在在的進步。

舉例來說,和老爺子浸淫了一輩子的國防軍事領域有關的高科技,或者是和民生有關的比如疾病的防治等方面有關的科技。

以他的年齡和職業經歷來說,這其實很正常。

別說是老爺子,就是現在各地也都想著發展互聯網經濟的那些官員來說,他們怎麼可能會想像得到,像嘉盛商城這樣,目前看起來還帶有實驗性質,只不過傳統經濟的一個補充的新業態,未來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的主流,並且深刻的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別說他們了,就是老馬,這會也肯定想不到,將來他會在阿里這個平台上,玩出那麼多花樣來。

那麼該怎麼說?通過上課或者是爭論的方式,向他說明,這些你覺得有些虛的方面,恰恰會是未來的主流?

那顯然不合適,老爺子跟你不見外,那是他的氣度,你如果因此而跟他不見外,那就是不知輕重了。

向曉芳的父輩,和她的同輩,那些第一次和馮一平見面的人,此時都饒有興緻的關注著這位盛名在外的年輕人,想看他如何應對,想看他是不是真的就那麼名副其實。

聽到消息後,大家齊刷刷的趕過來,為的不就是當面領略下馮一平的風采嗎?

她爸爸他們四位,此時看著馮一平,相互間在小聲討論著什麼,同樣神態輕鬆。

就是向曉芳有些替馮一平緊張,但是,此時她也幫不上什麼。

她非常清楚爺爺的為人,自己在他面前把馮一平說得再好,那也沒用,既然有這樣面對面的機會,他肯定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

如果他覺得馮一平不錯,那他才會考慮自己提出的要求。

她看了二叔一眼,她決定等下讓二叔幫著說幾句話,二叔他們現在對嘉盛鋰電池的訂單量越來越大,那不就是一項稱得上實打實的高科技嗎?

「一平,喝茶。」她把馮一平的那杯茶給續滿。

「謝謝。」

他已經想好了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首長您說得對,高科技領域的技術突破,對社會和整個人類的拉動,是巨大的,對這一點,我有著深刻的了解。」

「我對矽谷,算是很了解,而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美國矽谷目前的繁榮,美國目前在和互聯網相關的高科技領域的優勢,都和美國的那項投入巨大的計畫,阿波羅計畫脫不了干係。」

「美國阿波羅計畫的成功,不但使美國在與蘇聯的太空爭霸中奪回主動權,更重要的是,該計畫促進了美國在多個領域的技術進步,催生了液體燃料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計算機、無線通訊……等等一大批高科技工業群體。」

雖然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從這說起,雖然這些情況,老爺子他們也了解,但他和那四位子輩的將軍,聞言眼睛都有些亮了起來,因為這裡面的很多,都和軍事有關。

其實吧,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關公面前舞大刀,總比在關公面前玩丈八蛇矛要好,因為關公顯然更喜歡大刀,對大刀更感興趣。

你在他面前舞大刀,他興緻來了,可能還會指點你幾句,和你探討一下,你要是在他面前玩丈八蛇矛,那只有一個結果,邊兒去!

向曉芳一看,也輕鬆起來,雖然不知道馮一平為什麼會以這個開頭,但這個切入點,顯然是找得很好。

「可以說,美國現在知名的很多高科技公司,包括微軟、IBM、惠普、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高通……等等很多能有現在的局面,都是受惠於把該計畫取得的技術成果,轉向民用的二次開發。」

「更不用說通用以及波音這樣一看就能直接受益的,甚至包括現在早就普及開的羽絨服、旅遊鞋的技術,也是來源於該計畫的民用化。」

竟然還有這回事?這下,那些女眷也支起了耳朵。

「所以你因此非常關注這些領域,也想找這樣的機會?」向曉芳適時的捧哏。

「對的,我現在也算有了些能力和資本,也希望能為社會的發展,出一份力。」

自己說自己,當然就不好扯到為了全人類的福祉那樣的高度上去。

「當然,作為一個商人,找對這樣的趨勢,也就意味一片巨大的藍海,也就意味著自己的企業,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能處於不敗之地。」

老爺子點了點頭,這樣沒有脫離低級趣味的話,顯然更讓人信服。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美國,我確實也受到了一些朋友的啟發,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和我電動汽車項目特斯拉的一個搭檔,馬斯克,目前都在開發太空技術,都在研發自己的運載火箭和飛船技術。」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顯然對整個人類都是有益的,我也期望能做這樣有意義的事情。」

這一點,可以說是我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如美國的一個方面。

在我們國家,現在連生產汽車的批文都難如上青天,你一個民企,還想造火箭?

火箭能飛多遠,你就麻溜的給我滾多遠。

美國則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想自己投資研發太空技術,好啊,NASA甚至還把自己的一些技術對你開放。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我們國內有多家民營企業也研發運載火箭,那美國可能又會橫加干涉,你們軍方大力發展各種射程的導彈不說,現在連民間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我們知道,從本質上來說,運載火箭,和導彈最大的區別,其實就在於裝載物,一個是衛星或者是飛船,一個是常規的或者核彈頭。

老輩的還好,馮一平說的這事,讓幾個小輩的又一陣驚嘆,美國居然私人都在研發火箭?他們真的這麼牛?

「那麼,你找到了方向嗎?」向曉芳的爸爸替他爸爸問了一句。

「我目前已經有了方向,並且在國內和國外,早都已經在著手研發相關的技術,我想努力的這個方向,就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

這會這還是個比較新鮮的名詞。

「對的,人工智慧,它目前實際上已經在很多領域有了成熟的應用,比如,在工業生產領域的機器人,我認為在未來,這將是一項會應用到方方面面,而且會越來越智能的、系統的技術。」馮一平說。

這不是他臨時臨機一動想出來的答案,這是他思考了很長時間的結果。

對一個重生人士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後來自己沒有能看穿未來的能力時,還能讓自己的公司立於不敗之地。

馮一平深思熟慮後認為,已有的那些布局,加上從現在開始,全力投入的人工智慧研究,自己的公司,未來一定能成為一家繼續保持著優勢的長壽公司。

「我想還說一部電影,哥倫比亞出品的一部定在今年夏季上映,預告片已經早就放出來的電影,《絕密飛行》。」

「這是一部科幻片,圍繞著一架無人戰鬥機展開。」

和戰爭有關的事,他們自然會更感興趣。

「這雖然是科幻片,但我覺得,用不了多長時間,這樣的事情就會變成現實。」

「在越戰期間,美軍就已經研製過無人直升機,只不過不成功。」向曉芳二叔,也就是在總後的那位向將軍說。

「是的,那時主要受制於各方面技術的限制,但現在從材料到發動機技術,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我認為在未來,這樣的有一定的自主判斷能力的無人戰鬥機,以及無人陸地和水下作戰系統,一定會成為現實。」

「在民用領域,我們目前已經確定了好幾個項目,都和我目前經營的領域有關,靠智能機器人運營的物流倉庫、無人售貨便利店……以及可以把我們電商平台上的商品,快速的送到用戶手中的智能無人機。」

「我們也已經確定,我們正在研發的純電動汽車特斯拉,未來能逐步實現無人駕駛——或者是至少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這些在後來都已經實現,或者至少已經有了不錯的嘗試的項目,在此時說出來,還是相當超前。

比如,有軍方背景的幾位爺們,此時都在考慮一個問題,既然聽你說都是無人系統,還上天入海的,那麼,通訊問題如何保證?

這可不是發射一顆衛星,你可以調用那麼多機構跟蹤,發送指令,這可能就意味著你要同時運作著很多單位,你如何保證後方和前方的通訊以及及時的反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