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一千零二章 羨慕

美國西海岸,洛杉磯,伯班克。

傑西卡鄧恩心目中,那個同樣暴躁的大佬,半年多後就得離任的迪斯尼現在的掌舵者,邁克爾艾斯納,這會的心情,和鄧恩那真是一樣一樣的。

他也恨不得拿起一把槍來,把羅伯特艾格爾給突突掉。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艾格爾從曼哈頓回來之後,事情依然沒有按照艾斯納希望的方向走。

雖然艾格爾此行,不但顯然沒有完成董事會交待的任務,還為公司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就是董事會裡的那些人也清楚,皮克斯對迪斯尼的重要性。

形象的說,對迪斯尼而言,皮克斯就是一個一定能生出很多優秀後代的正妻,擁有了皮克斯,就能保證迪斯尼香火的順利延續。

相較之下,漫威就很像是一個可以收房成為姨太太的對象,可以有,但並不是不可或缺。

而DOOR的康明斯所聲稱的那些事,又確實是言之有物的,就以現在的情勢而言,他們如果也表示對皮克斯有意,那迪斯尼還真不一定競爭得過。

但在這件事上,是一定不能出現「不一定」這樣的事情,迪斯尼一定要確保,能順利的收購皮克斯。

如若不然,此消彼漲之下,再加上那位馮先生的運籌,迪斯尼可能就真的會有大問題。

動畫長片製作方面,可能會從目前的龍頭地位,掉到第三位——排在皮克斯、夢工廠之後。

樂園的運作,又可能會迎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他們推演過,以馮一平的財力、能力、影響力,如果以皮克斯電影里的知名卡通人物及場景為基礎,加上迪斯尼這個好老師的示範,他們所說的皮克斯樂園,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而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收購進來,並逐漸理順的ABC,將可能面臨馮一平的奈飛、Youtube針對性的強有力的競爭……

如果真到了那麼一天,迪斯尼一直保持的那個記錄,好萊塢的八大電影公司里,唯一沒有被收購的那家,恐怕得打破。

所以,在艾格爾可以說是鎩羽而歸之後,艾斯納非但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藉機把相關的收購業務收到自己手裡,艾格爾反而得到了董事會更進一步的授權和支持。

董事會尊重艾格爾的意見,也一致理解艾格爾的擔憂,所以他們給了艾格爾自決權,讓他自己決定,是不是放棄收購漫威,以此來確保在迪斯尼收購皮克斯時,馮一平和DOOR不會插手。

也就是說,董事會可以說已經確定了艾格爾是迪斯尼掌舵者接班人的地位。

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發展?那是因為大家都把和皮克斯交惡的原因,歸咎到了艾斯納頭上。

這讓艾斯納這個本來強大到不屑於去解釋的人,也覺得非常憋屈,我做的哪一項決定,不是從公司的角度來考量?

一直以來,我的價值不就是確保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道德的,有意義的,並具有高質量的創意嗎?

與合作夥伴有糾紛,不和諧,不是正常的狀況嗎,為什麼要把全部的責任都推到我頭上?

但更讓艾斯納生氣的是,從艾格爾回來後的言行中,他已經可以確定,艾格爾實際上已經打定了注意,會放棄收購漫威。

而董事會的那幫傢伙們,顯然也是贊同的。

這幫沒遠見的、誤事的傢伙!

如果自己這麼些年,要是被人一嚇就嚇住,哪還會有迪斯尼輝煌的今天?

是的,艾斯納確定,DOOR方面,就是在嚇唬艾格爾,為的自然是他們能順利收購漫威。

雖然他們描述的那些可能性,在馮一平的主持下,有很大的可能會成為事實,但是出於某些艾斯納目前還不清楚的原因,他們顯然不會那麼做。

雖然和馮一平接觸得不多,但艾斯納對他可以說相當了解,如果他真有意收購皮克斯,那就會馬上去做,哪還會有這麼多廢話。

如果他真有意收購皮克斯,那麼再困難,壓力再大,他也一定會堅持雙管齊下,一邊收購漫威,一邊收購皮克斯。

以放棄收購皮克斯,來換取自己順利的收購漫威,這樣的事,他一定做不出來。

艾斯納看得明白,馮一平看上去很隨和,很人畜無害,但實質上是一個內心很強大,很固執,或者說有些偏執的人,他定下來的策略,才不會接受其它人的質疑。

沒有這樣的特質,他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功。

可笑的是,艾格爾和董事會的那幫目光短淺的傢伙,竟然完全看不到這一點,雖然說,是的,馮一平也有可能會按康明斯說的那樣,去收購和運作皮克斯,那無疑會讓迪斯尼面臨巨大的風險。

但作為迪斯尼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掌舵者,如果都沒有承擔風險的魄力,那你還指望他能做出怎麼樣的成就來呢?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馮一平,應該是對迪斯尼這邊所有的反應,早有預判,所以他才會讓康明斯說出那些話來。

艾格爾和馮一平兩相對比,頓時高下立判。

艾斯納此時是真的有些後悔,他後悔自己以前從來沒有把培養接班人這事列上自己的議事日程,現在來看,這顯然是一個敗筆。

如果早些年能正確的對待這件事,並把這件事上升到戰略的層面,他相信,自己就不會面臨現在的困境。

曾經有一次,艾斯納認真的考慮了接班人的問題。

那是11年前的1994年,那一年,執掌迪斯尼已經有十個年頭的艾斯納,得了一場重病,一度陷入生死未卜的危險境地中。

那一年,光大手術,他就做了四次。

在那樣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接班人問題做了安排。

他安排的方式,那是相當之高大上,他借鑒了清朝皇帝的做法,把繼承人的名字封在信封里,並且宣布那個信封,只能在手術不成功的情況下才能打開。

他最後挺過了94年的那道難關,所以沒人能知道他「遺詔」里的接班人是誰。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他從此就反感提接班人這事。

初升的太陽照進辦公室里,照在他身上。

雖然辦公室里已經足夠溫暖,但這依然讓艾斯納感覺有些懶洋洋的,看到艾格爾的辦公室里,進出的人不斷,感覺懶洋洋的艾斯納,感覺非常失望的艾斯納,突然就沒有了工作的興緻。

這位遲暮的大佬,按了一個開關,把自己隱藏在遮陽簾後,像一個普通的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一樣,半眯著眼睛,沐浴在暖陽里。

此時的他,非常羨慕馮一平。

他知道,自己和馮一平最大的區別,就是馮一平執掌的,是他自己創辦的,也屬於他自己的,從任何角度來說,他都具有最大話語權和決策權的公司。

而自己,雖然在迪斯尼的這二十多年裡成績斐然,但說到底,依然不過是一個打工者,哪怕是皇帝,那也只是打工皇帝,股東高興的時候,他們會支持自己,股東不高興,不支持自己的時候,自己就只能黯然離去。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一定會選擇當一個創業者,而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艾斯納還非常羨慕馮一平的好眼光——他不相信真有運氣這回事。

之所以股東不高興,不支持自己,艾斯納承認,自己確實也有做得不好的方面。

進入90年代後,作為美式全球化代表的好萊塢電影,雖然進入了全球上映,全球變現,獲益越來越高的時代,但大製作,也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特點。

也就是電影的製作和發行費用,越來越高,高到一旦單片失敗,公司就會面臨關門風險的地步。

自己雖然一再規避發生這樣的情況,但無奈的是,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曾經誇下海口,表現一定會比《泰坦尼克號》還要驚艷的《珍珠港》,最後票房收入一塌糊塗。

在迪斯尼樂園的擴張上,自己同樣也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巴黎迪斯尼樂園,因為沒有充分考慮到歐洲的消費習慣和觀念,導致到現在,那家樂園還虧損巨大。

沒有像馮一平那樣,意識到網路對傳媒業的重要性……

如果自己能做到這些,哼,他們會逼迫自己提前退休?怕是會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勢,來挽留自己多工作幾年吧。

而這些自己沒能做到的,馮一平都做到了。

真羨慕那個年輕人!

……

首爾明洞的街頭大排檔。

從周圍傳來的那些笑聲和喧嘩聲里,馮一平就知道,大家顯然都已經是漸入佳境了。

當然,歐文和他的人例外,他們此刻,依然是滴酒未沾。

馮一平現在覺得,自己以前因為韓劇里韓國人喝的酒也叫燒酒,所以就想當然的認為他們喝的燒酒,和我們說的燒酒是一回事,所以覺得他們男女老少酒量都很大的事,真是幼稚得可笑。

韓國所謂的燒酒,不過都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