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七百三十四章 折服

坐在場下的邁克,始終是最緊張的一個,之前他曾經再三建議馮一平,在這樣的演講里,講述這樣的新理論,是不是合適?

老闆的這第二本準備出版的專著,他們自然已經拜讀過,大家還不止一次的交流過,了解這個新理論的意義,並已經做了相關應用。

就連扎克伯格那樣自傲的傢伙,看完之後也是讚嘆不已,不住的說老闆果然是名不虛傳,所以他倒不擔心這個新理論,不會像藍海戰略一樣,得到那麼多人的關注。

他最擔心的就是之前那樣的局面,大家都不明白老闆在講什麼,畢竟這是個相對比較專業,而且又是第一次提出來的理論。

他非常相信,以老闆在寫作上的才華,以他對現場的把控能力,以他的魅力,輕輕鬆鬆的可以來一場掌聲不斷的演講,就像今天剛開始的那一段時間一樣。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冒這樣的險呢?

雖然他有些不太了解老闆對印度的重視,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如此落後,貧富差距如此巨大,PC普及率如此低的國家,能為公司帶來多少效益?

但老闆就是對印度市場非常重視,既如此,他只有千方百計的確保完成老闆的意圖。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你在印度歷史最悠久的學府的一場演講,也是在印度唯一的一次公開演講,表現不盡人意,那自然會對接下來的安排和推廣,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但是對這次演講的內容,老闆同樣堅持。

老闆一堅持,別說他沒辦法,就連金總都沒辦法,他深刻的知道,老闆是一個溫和但絕不隨和的傢伙。

從馮一平把話題朝大數據上轉的時候,他的心就一直懸著,接下來的那一陣,大家的反應,印證了他的擔心,他都在思考該如何補救。

但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大家就對老闆的這門新理論,爆發了這麼大的熱情。

他看著台上台下,那麼多專註的在做筆記的人,再看看在台上走來走去,神采飛揚的老闆,在心裡又一次表示了深深的佩服。

其實,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多少有些多餘。

馮一平清楚,中印這兩個文明古國,在當前這個追趕發達國家步伐的階段,非常崇尚實用主義,習慣了拿來主義。

他在演講里減少了對理論方面的論述,用了更多的篇幅來闡述實際運用,相當於明確的給他們指出來,如何從之前那些印象中無益的數據里,發掘出客觀的收益來,今天在場的這些人,如何會不感興趣?

此時已經有人激動的在想,是不是應該把握好這個難得的機會,成立一家初創公司?

也有些人在記錄的間隙,激動的給那些不在現場的同學、朋友發信息,告訴他們,錯過一個如何難得的機會。

而前幾排,包括肖恩他們在內的四大豪門,都有人彎著腰溜出去,激動的跟公司彙報。

就連安巴尼家的那兩個未成年的龍鳳胎,此時都明白自己偶像今天這個演講的意義。

因為他這個新理論,幾乎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這裡面蘊藏著多少機會?

不明所以的人不是沒有,《覺悟日報》的攝影師迪克西特就是一個,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他對這些枯燥的商業理論,尤其還是事關高科技的新理論,那是完全不了解。

所以此時,看著台上像佈道一般的馮一平,看著那麼像虔誠的信徒一般,專註的記錄著他的每一句話的聽眾,真是有些懵。

他瞟了塞勒斯一眼,那傢伙此時也很激動的樣子,但是以自己對他的了解,迪克西特覺得,他此時怕也是一知半解。

另一個不了解的人,自然是瑪麗卡,對商業,對高科技,她真是知之甚少,甚至連馮一平所講述的「數字化」和「數據化」,她都不清楚那是什麼意思,這兩樣,有區別嗎?

但這並不妨礙她此時的驕傲。

她也把馮一平剛剛說的一條原則活學活用了一把,不知道為什麼沒關係,只要知道是什麼就好。

雖然她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她完全聽不懂的演講,大家怎麼這麼重視,怎麼這麼鄭重,但只要知道大家重視他就好。

可能是考慮到大家的層次,或者說結合孟買的實際,馮一平接下來終於講了一段她能理解,迪克西特也能明白的應用。

「那麼,按照這個趨勢,我們這些不懂電影的人,也能在寶萊塢的一部電影上映之前,就能利用海量數據和特定演算法,預測出這部電影的票房。」

瑪麗卡頓時一怔,他說到了電影,這是在照顧我嗎?

馮一平還真沒注意到她。

但是,在上映之前,就可以預測一部電影票房,這怎麼可能?

「這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們有過去十幾年寶萊塢所有商業電影的資料庫,資料庫里的內容,包括預算、電影流派、拍攝、陣容、獲得獎項和收入等數據,再參考現在的收入和物價指數,那麼,這種預測是完全可能的。」

「同理,另一個問題也就很好理解,在一個電影項目立項的時候,我們依靠這個資料庫,依靠我們編寫的演算法,就可以預測哪些電影項目,未來會是虧損的。」

「那麼,還可以利用資料庫和演算法,為這個註定會虧損的項目,提供解決辦法,比如,削減預算,或者是,啟用另一位明星。」

「也就是,只要有了這樣的資料庫,只要開發出相應的演算法,我們這些外行,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只會賺錢,不會虧損的製片人。」

他這番話,說得瑪麗卡非常激動。

其它的不了解,電影圈的這些事,她還不了解嗎?

就是不能在國際性的電影節中獲獎,只要自己出演的每一部片子,都不會虧本,都會給投資人帶來不錯的回報,那自己的片約怎麼會少?

只要一直有反響不錯的作品上映,自己的知名度怎麼會低?怎麼不會躍居到一線?

片約多,也就意味著自己有更多展現和提高自己演技的機會,這些機會多起來,就和馮一平說的一樣,量變也會引起質變,自己的演技如何不會提高?

演技得到了提高,出產的作品又多,那不是意味著,獲獎的機會也多?

咦,怎麼感覺自己一下子明白了好多事情?我這也算是了解了大數據嗎?

居然讓我都能了解這樣的高科技理論,他真厲害!

迪克西特感覺自己的心也火熱起來,如果真能在事先對回報有大致的預測,那自己的夢想,不是又近了一步?

是的,他是一個有夢想的攝影師,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部電影的導演,不過,他都見過了因為一部片子虧損,拖垮整個公司的事例,那一部片子讓一個人破產,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所以他遲遲下不了這個決心。

現在看來,自己的這夢想,並不是沒有機會實現,雖然很難一次就功成名就,但總算也能不會一次就一敗塗地,負債纍纍,一蹶不振。

安迪亞此時快速的在筆記本上錄入馮一平的話,心裡也難掩火熱,他已經想到了馮一平所提出的理論,可以在自家的哪些方面應用。

首先就是對生產線的維護,他相信,監測並提前維護安裝在車間的生產線,一定要比監測那些在路上或者空中工作的交通工具要容易。

只要這項工作能夠取得實效,提高生產線的利用率,那麼,回報將是巨大的。

同理,這個理論,還能應用在對成本的控制上,對他們家這樣鋼鐵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的巨頭來說,成本減少哪怕千分之一,那也是非常可觀的一個數字。

最主要的,在自己負責的併購領域,這個理論更能提供非常有效的幫助,他將有助於幫助自己在全球範圍內,篩選最合適的收購對象,並且對收購後的發展,做出可靠的預測。

肖恩此時有些坐不住,他真切的感覺到,接觸的越多,就會發現對馮一平低估得越多。

他才剛到印度幾十個小時,就已經發現並把握住了那麼兩個前景光明的項目,但是現在,他竟然在繼藍海戰略之後,又提出了這麼一個新的,同樣必將受到廣泛關注的新理論。

只是,這兩天,塔塔對你應該招待得不錯啊,這樣蘊含著巨大機會的新理論,為什麼不能先跟我們通通氣?

他確信,在公開發表這個理論之前,馮一平肯定已經在很多領域,在自己下屬的公司,已經有了安排。

好吧,這也是不能強求的,塔塔能招待他,其實也是一個機會,塔塔對他的招待,也不是無所求的。

再說,馮一平難道離不開塔塔的招待嗎?

台上,馮一平歷時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也接近尾聲,「大數據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釋信息,它指導我們去理解,但有時也會引起誤解。」

「大數據提供的不是最終答案,只是參考答案,為我們提供暫時的幫助,以便等待更好的方法和答案出現,這也提醒我們在使用這個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