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舍

走完了由駱駝刺組成的綠洲,再走出滿是砂石的小山坳,跋涉了超過8個小時,下午5點,當他們互相攙扶著達到宿營地時,發現這裡和昨天的營地完全不一樣,不再只有軍綠色的帆布帳篷,營地中間,多出一個潔白的蒙古包來。

蒙古包很大,中間設置有高約一米的舞台,圍著舞台,擺著十張桌子,桌子上,此時已經擺滿了各種水果和具有大西北特色,特別紮實的各種佳肴。

中間的那一大盤,是連幾個老美也熟悉的月餅。

「哇,大驚喜啊!」「我簡直愛死了這次活動,」看到這一幕,好多人精神一振,都還沒開始吃呢,就已經滿血復活。

沒有多餘的環節,大家一坐定,馮一平舉起酒杯說了一句「中秋快樂!」馬上碰杯聲響成一片,也拉開了晚宴的序幕。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舞台上上來了兩個穿著長衫的中年人,矮一點的那個,腦袋大而光,脖子粗而短,滿臉橫肉,但小眼睛特別有神。

高的那個頭髮帶著卷,面部肌肉鬆弛,連笑起來都帶著幾分愁苦的味道。

這兩位看起來賣相不咋地的傢伙,蹬蹬走上台,高個前,矮個後,非常不一致的給大傢伙略略鞠了一躬,矮的那個傢伙就袖著手說,「床前明月光,我是……」

「哦,原來是他啊,我好像聽說過。」

到了今年,後來這個國內相聲界最出名的組織,在業內已經嶄露頭角,他們在首都的幾個場子,終於不再是慘淡經營,已經場場爆滿。

但是,目前他們的影響力,也就限於首都一地而已,還沒有火到全國。

馮一平剛剛提出互聯網思維,而這個團體,應該是國內最早有互聯網思維,而且運作得非常成功的一個典範。

到明年,他們就會因為和網路的合作,迅速被全國人民所熟知,進而火遍大江南北。

在沒有大紅大紫之前請他們過來表演,那是再划算不過,水平不比後來差,態度要比後來好,關鍵是出場費,和後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是一般的划算,也算是一種的另類的撿漏吧。

有了他們倆的出現,這個晚上,那真是歡聲笑語不斷,到終了謝幕的時候,那是全場起立,掌聲不斷。

不過,站起來的那些傢伙,有些已經站都站不太穩,周星宇的安排沒有落空,在這樣特別的場合,在這樣特別的夜晚,都不用你勸,他們自己就頻頻舉杯。

周星宇現在擔心的不是大家喝得少,而是大家喝得太多。

到晚宴結束,颳了一天的風剛好也知趣的停下來,營地中間,又燃起了幾堆篝火,喝著茶,吃著月餅,都不用引導,小組之間,不少人已經自發的敞開心扉,「在被駱駝刺扎傷腳之後,沒有大家的支持,我今天肯定堅持不下來……」

「昨天晚上,看著天上的月亮,我想了好多好多……」

「從昨天到今天,我感覺是這一年中,收穫最大,感觸也最深的日子……」

馮一平的另一個意思,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康明斯他們幾個美國高管,一個人身邊,圍著幾個中國的同事,有的和他們交流這兩天的感觸,有的向他們打聽美國的情況,當然,也有的在和他們討論工作……

「你看,多簡單,」馮一平端著一個月餅,帶著點得意的看著四周說,「哪還用你設置什麼場景,組織什麼活動,他們不是自發的在交流嗎?這效果多好!」

「團建嘛,說白了,就是讓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共同經歷一件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自覺的互相鼓勵,互相幫助,自發的交流,哪還用得著玩那些花活?」

「你厲害,行了吧!」金翎說。

……

馮家沖,此時正是各家剛好結束一頓豐盛的晚餐的時候,塆中間的廣場上,開始只是聚集了一些睡不著的小夥子,後來,一些大人們也陸續走出家門,或者坐在小河旁的長廊下,或者拿著把椅子坐在廣場邊,搖著蒲扇,聽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唱卡拉OK,看著那些睡不著的孩子,繞著塘埂,追那一閃一閃的螢火蟲。

談的都是家常,偶爾也會夾雜著一句,「今天的這月亮真大」的討論,其實也算是在賞月。

當家境逐漸富裕起來,逐漸擺脫了繁重辛苦的體力活之後,這些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小山村的人,生活習慣不知不覺的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這其實和馮一平在沙漠里的堅持是一個道理,有些事,只要你打好基礎,甚至都不用引導,也不用費心的組織什麼活動,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朝著你希望的那個方向走。

但是給他們帶來這些改變的那一家人,今天並沒有出現。

在這樣特殊的日子,本來馮振昌按老習慣,會更多的承擔家務,但是今天,不但是她,梅秋萍都插不上手。

「廣場那很熱鬧,你們也去吧,或者去樓上也行,這些交給我,」馮玉萱圍著一條圍裙,麻利的收拾起來,「爸,茶已經泡好了。」

「哦,我還得去看看帳。」馮振昌看了女兒一眼。

「我來吧,」梅秋萍準備收拾剩菜,卻被馮玉萱堅決的隔開,「我說了,這幾天這些事都交給我。」

「那好吧。」梅秋萍明白女兒的意思,以後,這樣的機會肯定是越來越少。

「明天靜萍她們就會回來,你也能多個幫手。」

「算了吧,哪還用她動手,再說,她以後的機會多的是。」馮玉萱總算沒有藉機諷刺弟弟。

「舅舅舅媽和蓉蓉她們,後天上來。」梅秋萍只得換了一個話題。

「不知不覺的,蓉蓉他們都上大學了。」馮玉萱說。

「說起來,他們幾個雖然沒有一平的成績那麼好,但也算爭氣,竟然最差的也都上了二本。」說是去看賬本的馮振昌抱著杯茶說。

「那是,你沒看為了他們高中的這幾年,幾個舅舅不但把他們當祖宗一樣供著,錢更是花了無數。」

「就說最後這一年的營養品,一個個的吃得比你們還多,還有他們三個請各種補習老師的花費,加起來都能買一輛車,」馮玉萱說,「要是這樣還只能上個三本,或者是專科,那他們真是對不起家裡人對不起人民幣,我們當初要是這樣……」

她馬上覺得這話不對,是的,她馬上察覺到爸媽有些沉默,連忙改口,「還是弟當年省心,他讀高中的時候,根本就沒要家裡操心。」

「那是,他高中的那幾年,除了學習之外,還辦起了那幾家公司,還順帶著寫了一本那麼暢銷的小說。」梅秋萍也幫女兒補救。

「要說也得虧弟弟帶了一個好頭,不然他們幾個估計跟我一樣,在初中的時候就死活讀不進去,一門心思的想著出去做事。」馮玉萱繼續補救。

「是,一平考上大學以後,鎮里不說,帶動我們村裡和旁邊幾個村出了多少個大學生?」馮振昌終於也開口了。

「就是沒一個考上弟那樣好的大學的。」馮玉萱接了一句。

這話果然讓爸媽他們高興起來,這事永遠是馮振昌他們的驕傲。

在他們這的觀念中,考上名牌大學,那就相當於古代科舉中舉了一樣。

「更別說,就是全國,也沒幾個能到斯坦福商學院深造的。」馮玉萱繼續挽救。

「那是,一平可是第一個以本科生學歷進斯坦福商學院的人,那在世界上都是第一個。」

馮振昌他們連這事也能說得清清楚楚,可見他們有多驕傲。

他們還是和原來一樣,在人前有些恥於談錢,但是,非常樂意跟人顯擺兒子在讀書上的成就,在學術上的成就。

馮一平當初決定重讀一遍,考個好大學的努力,現在看來,再正確不過。

……

晚上十點,廣場那邊的熱鬧也消停下來,但早就躺在床上的梅秋萍,聽著樓上的動靜,卻怎麼也睡不著,「哎,」她推了推馮振昌,「我去玉萱房裡看看。」

「去吧。」馮振昌馬上說,看來他也清醒得很。

「玉萱,睡了嗎?」梅秋萍在門外問了一句。

「媽,你不是早睡了嗎?」馮玉萱有些意外的拉開房門。

「有些睡不著,」梅秋萍看了房間里一眼,「收拾這些幹什麼?要帶的東西,不是早就收拾好了嗎?」

「我就是把這些不常用的東西歸置一下,以後這裡可以做客房。」

「你這個房間永遠是你的房間,再說,我們哪還少客房,公司的那幾棟樓里,有的是,」她走到女兒床邊坐下,止不住眼眶有點潤,「以後的中秋節,你就不能在這過了。」

「媽,誰說的,我想回家裡過中秋,有什麼不行的。」馮玉萱反過來安慰媽媽。

「玉萱,」梅秋萍用袖子擦了一下眼睛,「我和你爸現在覺得,最過意不去的,就是都沒能讓你把初中讀完,那幾年,真是苦了你。」

「媽,我就知道你是為這事來的,我剛才也就是說順了嘴,當初哪是你和爸不讓我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