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五百八十二章 獨領風騷

夏日的傍晚,藍天白雲下的斯坦福,那些馮一平不太能欣賞得來,散布在綠樹青草之間的紅牆黃瓦的建築,在夕陽的映照下,真的很有幾分瑰麗。

也很富貴。

是真的很富貴,因為谷歌的那兩位為了感謝斯坦福對自己的幫助,給了斯坦福170萬股普通股,今天,這些股份的價值,已經接近3億美元。

和世界上其它的大學沒有區別的是,旁晚時分,可以說是斯坦福最熱鬧的時候。

草坪上、棕櫚樹下、迴廊里……以及小湖邊,網球場、橄欖球場、馬場……以及高爾夫球場,迎來了很多人的光顧。

這些人也不全是在校學生,但是,他們現在談論的議題,就去和他們今天在Facebook上的留言一樣,都很統一,那就是谷歌。

繼惠普、雅虎、eBay之後,谷歌,今天又成為了斯坦福人一個新的驕傲。

馮一平商學院的那個學習小組的哈恩,這時正和幾個球友,開著高爾夫球車,行駛在山丘上的StanfolfCoures里。

這是斯坦福幾處高爾夫球場中最高檔的一個,自然是收費的。

當然,對薄有身家的哈恩來說,這自然不算什麼。

他們在第五洞停下來,說說笑笑的賭自己今天能打幾桿,其實他們這樣的活動,目的並不在打球,而是在於交流。

人脈即資源,哈恩加入了很多這樣相對固定的小團體。

在一個體態富態的老兄揮杆的時候,哈恩旁邊的那位,也是在互聯網領域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現在沒有創業,享受生活的同時,一直在需找投資機會的斯蒂文森,有些感慨的談起了今天最熱的話題。

「今天這事,你知道我最羨慕誰嗎?我最羨慕那個年輕的中國小子,他真是搭上了一趟開往史上最大金礦的順風車,嘖嘖,這回報,連奧馬哈的那位也自嘆不如。」

奧馬哈的那位,自然是巴菲特老先生。

「得了吧斯蒂文森,」這事上哈恩還是挺有發言權的,「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他說。

「除了幸運,我真看不出其它的原因。」斯蒂文森說。

「幸運?」哈恩忍不住搖了搖頭,「那位馮先生,雖然非常年輕,但是跟他接觸過的人都知道,他對很多事情的見解,都會出乎你的想像,你難道沒看過他們那本書?你難道不知道雲計算現在有多熱?」

「你難道沒留意到他這一兩年手筆越來越大的商業運作?你難道沒看到他得到了多少人的欣賞?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佐斯、星巴克的舒爾茨,還有麥當勞的那位。」

「你覺得他們憑什麼都對他另眼相看?」

「我知道他在商業上,可能會有一些東方式的見解,會讓不少人感到新奇,」斯蒂文森怕是被羨慕嫉妒恨蒙住了雙眼,不願意否定自己的觀點,「可是你說說,他自己也多次說過,他是一個對代碼一無所知的人,那他除了當初的那筆投資,他給谷歌帶去了什麼?」

「是的,他對代碼一無所知,所以,谷歌讓他擔任戰略總監。」哈恩帶著點譏笑地說道。

他們倆議論的這個話題,引來了其它幾位的關注,這會索性連球都不打,饒有興緻的圍觀他們的這場爭論。

「一個連最基本的技術都不懂的人,怎麼會對未來的戰略有什麼高見?」斯蒂文森依然嘴硬。

「如果他對未來發展的描述,沒有打動佩奇和布林的地方,他們倆會接受他的投資?對不對山姆。」哈恩對著剛才揮杆的那位體態富態的球友說。

體態富態的山姆來自沙丘路,就職於一家風投公司。

「那起投資很突然,我們不清楚具體的過程,但據說讓紅杉的莫瑞茲和KPCB的杜爾都很無奈,我們可以推測,谷歌那兩位非常精明和天才的創始人,顯然非常渴求那位馮先生能對他們提供的幫助。」山姆擦著額頭上的汗分析道。

「從他擔任的職務看,我認為哈恩的說法有道理,再看谷歌在那位馮先生加入之後,很多動作快了很多,堅決了很多,從去年開始擴大公司規模,研發了那麼多產品,或許,這些都跟那位馮先生有關。」

山姆結束了他的分析。

馬上有人附和,「對啊,好像它和亞馬遜談合作的時候,對貝佐斯提出,一個建議一個點,貝佐斯後來還真同意了,這說明他對很多行業未來的發展,確實看得很准。」

「一個大致的方向而已,我和哈恩不也能有這樣的眼光,成功的避開了互聯網泡沫?」斯蒂文森乾脆把哈恩也拉了過來。

「我可沒有能打動谷歌那兩位的遠見,也沒有能讓貝佐斯甘願付出不菲的代價也要聽取的意見。」哈恩說。

「再說,你看看自己發展的項目,無論是DOOR,還是Facebook,或者是Youtube,這哪一項,不讓人佩服?為什麼我們這些懂技術的就是沒有看到這樣的方向?」

「誰敢保證,馮自己的這些項目,以後的發展就一定不如谷歌?」

哈恩這話,近乎把斯斯文森抵到了牆角,「這……這……」他「這」了半天,就是說不出完整的句子來。

「我認為,就是不說那位馮先生在戰略上可能對谷歌提供的幫助,這次IPO能獲得這樣的成功,他也居功至偉,可以說,這次本來不被很多人看好的IPO,在香港路演之後,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這是一位股評家。

「而香港那場路演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自然也是因為那位馮先生,就沖這一點,他也完全值得這樣的回報。」

應該說,這位還真是少有的一位靠譜的股評家,雖然因為資訊有限,理由還不夠充分,但無疑答案是極為正確。

而作為一個股評家,最關鍵的就是答案。

斯蒂文森既然能有今天的成就,自然也有兩把刷子,看著這會在場的人一邊倒的支持哈恩,哈哈笑了兩聲,「看來在場的人中,是我消息最不靈通,原來大家對那位馮先生,都有那麼深入的了解。」

他這番話,說得極為漂亮,並不是自己對馮一平有意見,而是自己對他沒有什麼了解。

「不過,好像哈恩你對那位馮先生了解最深?你難道很崇拜他?」他把話題有引回哈恩身上,並小小的設了個絆。

以商業立國的美國人,在商業上都很驕傲,崇拜國外商人這樣的事,肯定不受歡迎。

「馮是我們商學院第一位本科生的交換生,他當交換生的那一年,和我是一個小組。」哈恩悠悠的說。

「哦。」斯蒂文森一愣,這還真是好運氣。

果然,其它的幾位馬上問,「哈恩,能不能找個機會,讓我們跟那位馮先生見見面?」

馮一平這樣的人,現在就意味著機會和資源,說實話,這樣的資源,連斯蒂文森也眼熱。

「學院特批,讓馮繼續在商學院完成研究生學業,而我算是他在學院的聯繫人,」本來眼界挺高的哈恩,這會居然理所當然的為和馮一平有這樣的聯繫而感到驕傲,「我想應該能找到機會。」

斯蒂文森現在真有些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有選擇到斯坦福商學院進修?結果讓哈恩碰到了這樣的機緣。

「祝賀你啊哈恩,」他笑嘻嘻的準備和哈恩擊掌,「到時別忘了我。」

他好像全然忘記了自己一開始對馮一平的攻擊。

哈恩沒有跟他擊掌,從口袋裡把手機掏出來,「嗨詹娜,已經上線了?謝謝?」

「谷歌IPO直播最後的一段上線了,要不要看看?」

「當然要,這樣的事可是難得遇上,走,回俱樂部。」大家這下連球都不想打。

「對,是得好好看看。」隱隱被大家排斥在圈子外的斯蒂文森訕訕的跟了上去。

哈恩也有了點明悟,身邊有了馮這樣獨領風騷的人,哪還需要參加那麼多小組。

……

經過Youtube的努力,最後的一段視頻,終於搶在下班前上傳成功,然後,就看著點擊量「噌噌」的往上漲。

美國民眾,對這樣橫空出世的年輕富豪,同樣好奇心十足,他們看到了這兩個久負盛名的年輕人,在IPO過程中,那種不同於其它企業負責人的生僻的青澀。

現在一看他們IPO後回到谷歌的表現,好感度同樣是「噌噌」的往上漲。

間接的結果是,不少人馬上決定,看來手上的谷歌股票,至少還可以再持有一段時間。

那個年輕的團隊,在這樣的結果面前,依然能這樣泰然處之,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就像很多人從佩奇那封堅持要寫給SEC的信上,了解到他們很多讓人感覺不爽的堅持,比如雙重結構的股權,比如一直反對大量分紅等,這些看起來不合時宜的堅持背後的故事,從而能夠理解他們,喜歡他們一樣,這最後的一段視頻,雖然平淡,沒有在納斯達克的場景那麼讓人興奮和緊張,但是更顯得珍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