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把你征服

這個問題的問的還真是!不過,馮一平也能理解,世界日報的老讀者,就是那些人,他問的這個問題,應該是替那些人問的。

「首先,從我個人而言,我向來不推崇類似你死我活之類的觀點,我認為那是非常過時的觀念,現在的這個世界,包容性極強,容得下你,容得下我,也容得下他。」

「而且,如果把那些老觀念延展一下,有時候,你的競爭對手全死了,並不意味著你就一定能活,活得很好,更大的可能是,下一個倒下的就是你。」

「同時,如果你了解過我的經歷,你會發現,我向來沒做在一些已經非常熱門成熟的領域發展,去搶比人的飯碗的事。」

「即使我們進入了酒店和零售這樣的傳統行業,我們注重的,也是快捷酒店和便利店這些原本的從業者並不注重的業態。」

「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在我們大規模投入的帶動下,國內不管是快捷酒店還是便利店,這兩年整體發展的都很迅速。」

「可以說,我們不但沒有搶原本的那個蛋糕,還主動幫著把那個蛋糕做大了。」

這些話,是馮一平隨隨便便的靠在椅子上,以跟下屬開會安排工作一樣的口吻說的。

他是覺得,既然這個問題問的就不夠端莊大氣,那自己也沒必要客客氣氣的。

「呵呵,確實如此,一平你這也是在踐行你的藍海戰略。」星島日報的鄭老主編笑著插了一句。

「您過獎了。」馮一平說。

「但事情就是這樣,包括我們涉足傳媒業,同樣沒有在香港本地跟大家爭那個本來就不夠分的蛋糕,我們瞄準的,是全球市場。」

「雖然不敢居功,但不得不說,前沿雜誌,抬升了香港整個傳媒業的總體水平。」

「搶別人飯碗的事,我們是不幹的,也沒必要,做那樣事,肯定是投入高回報低。」

「而且說實話,一些人護得緊緊的飯碗,我們還不一定看得上,世界範圍內的貿易額,每年都在大幅增長,有的是機會。」

「四位總編應該也清楚,現在和十年前比,多出了多少新行業,對吧!」

「同樣,我和我的公司,不會進入一些現在很熱的行業,我們希望進入的,是十年後社會和公眾很需要的行業,是十年後會很熱的行業。」

一直低著頭做記錄的世界日報總編抬起頭,「言下之意,就是你和你的公司,能看清十年後的發展趨勢?」

「我們是有研究未來的走向,當然,我們不保證我們的看法是正確的,」其實當然是正確的,馮一平心說,「但是,我們定下來的方向,就是我們公司將來需要努力的方向,不管對錯。」

「我們不能保證自己的決策都是正確的,但是我們能保證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不會犯錯誤。」

「再繼續回到你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地區間的競爭,在未來,競爭是屬於年輕人的,而不是局限於哪些地區。」

「另外,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本來就有一些問題,什麼叫屬於自己的機會?」

「幾位應該同樣清楚,在這個全球聯動的時代,我們都面臨著全球化的競爭,連大陸農民農作物的價格,都受到美國這邊農作物收成的影響,何況其他的行業?」

「我們更應該擔心的,不是屬於自己的機會和蛋糕被人搶走,而是自己的機會和蛋糕,所有的人都不屑一顧,那才是最糟糕的,那意味著你從事的行業,行將被淘汰。」

「就比如報紙,如果我們感覺不到競爭,長時間沒有新鮮血液進入這一行業,那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紙媒已經走到了盡頭。」

世界日報的總編輯,老臉有些微紅,跟馮一平回答的相比,他的問題,確實太小家子氣,不過,他還是認真的在做記錄,至少馮一平把這個問題說得很透徹,那些持這樣擔心的人,應該會有個一個新的認識。

「說得好,」星島日報的鄭老豎起一個大拇指,「一平,相比你在國內那樣的條件下做出的成績,你在國外的這些同齡人的成就,就遠不能跟你比,對於他們,你有沒有什麼話要說?」

他這個問題比較傳統,一個成功人士,被問到最多的,可能就是類似的寄語。

不過,以他的年紀來說,問這樣關心下一代問題,倒也很合適。

「我不認為我所做的事,就比國外的同胞中的同齡人成功,只要能夠盡到一個男人的責任,上照顧好父母,中間讓妻子幸福,下養育好孩子,我認為那就是成功的。」

「如果真有什麼話要說,那我想說的是,國內現在發展很快,機會很多,大家如果有時間,不妨回去走走看看,說不定就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業。」

「我沒有問題,小王,輪到你了。」

「一平,大家對你這麼年輕就成為了內地首富很好奇,你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僑胞的王主編笑著問。

「老實說,我也有點想不明白,從一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想的就只是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時,能順帶著讓周圍鄉親的日子也能好些起來。」

「出於這個考慮,最開始我們走出農村,選的就是大家都能做的小生意。」

「那時我的父母,推著自己改裝的三輪車,把我們的一些出產,加工過後,比如把我老家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板栗,加工成糖炒板栗,在城裡的大街小巷叫賣,之後,很快帶動了十幾家人一起做這個生意。」

「後來賺了點錢,就租個鋪面開麵館,同樣是帶著周圍的人一起開,再之後,我們開便利店,讓家裡的其它出產有銷售渠道的同時,也能解決老家勞動力就業的問題……」

「就這樣,稀里糊塗的,我居然就成了首富,我真的也挺迷糊的。」

馮一平這樣的表態,把會議室里的人都給逗樂了。

雖然大家知道,他的成功,他的首富之路,自然不是這麼稀里糊塗的,但是,一個謙遜的人,總是比一個個性張揚的人,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好感。

那些攝影師們,拍攝的時候,更用心起來,這麼好的小夥子,一定得怕好看一些。

「呵呵,這麼年輕就成為了內地首富,你有什麼感想?」

「這個,要說戴上首富這個帽子後,沒有一點想法和感覺,那絕對是假的。」

「老實說,在得知這個殊榮以後,可能是因為養氣功夫不足,雖然一直在壓制,但我還是很高興,畢竟再怎麼說,這也代表著大家對我的一種肯定。」

「呵呵,我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挺膚淺的。」

「這不是膚淺,這是真實。」王主編說。

「就是真實的我,其實挺膚淺?」馮一平開玩笑。

「但是,這個事並沒有影響我太多的時間,我很明白,這只是對我過去的一些肯定而已,戴著那個帽子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是很沒有必要,也很不可取的事。」

「當然,因為這事,一直高興到現在的人不是沒有,我爸媽應該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們的高興,也不是因為這一件事,他們的高興,跟之前我在學校時拿到了獎狀後是一樣的。」

「父母為子女所有的成就高興。」星島的鄭老主編又插了一句。

「是的,」馮一平點頭,「而且,戴上這頂帽子之後,我的生活,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在美國,除了工作上的支出,我個人每個月的消費,依然不超1000美元。」

「這麼少?」所有人都有些不相信。

「真就這麼少,」馮一平笑,「我不抽煙不喜喝酒,吃飯要麼在公司食堂,要麼在家裡自己做,衣服也都很少添置,反正我們男裝的款式,不太存在過時一說。」

「並沒有因為成了首富,各個方面都跟著上了幾個檔次。」

「好吧,客觀的說,這應該跟我沒時間去花有關係,白天工作,晚上工作,可悲的是,我自己好像很適應和享受這種節奏。」

「當然,我並不是守財奴,你們應該也看到了,最近這幾個月,在工作上,我可是非常大手大腳。」

「呵呵,我也沒有任何問題。」王鶴年笑著說。

最後的一個問題,是明報的總編輯提的,「你在中國和美國都呆過,你在中國和美國都有公司,那依你看,究竟是中國還是美國更適合你創業?」

這問題,其實就是奧普拉那個究竟是美國好還是中國好的翻版。

其內核,也都差不多。

「我覺得,只要是正正規規的做生意,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適合你。」

「有些人可能認為,國內在很多方面都不規範,一些公務人員的操守也一般,因此可以輕鬆的鑽空子,輕鬆的擢取高額利潤,那我想說,這樣的事情,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發生,其次,嘉盛從來就沒有這樣想過。」

「相反,為了讓大家不會誤會,到現在為止,嘉盛已經放棄了很多賺錢的機會,因為這些機會中,政府相關人士的態度非常重要。」

「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