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九十章 祝壽

馮玉萱擔心的問題,晚上爸媽依然沒提,這不應該是忘了,難道他們都轉了性子?

她後來索性也把這事拋到腦後,高高興興的陪著爸爸喝了幾杯酒。

晚飯後,家裡很熱鬧,來了好多人,聚在後院的涼棚下,當然,不是賞月,這些普遍最高的文化水平,就是小學畢業的人,做不出望月懷古那樣的雅事,大家就是聚在一起閑聊而已。

閑聊的中心,是遠在美國的馮一平。

他在美國做的那些事,電視新聞和報紙上有報道,嘉盛的官網上,報道得更詳細。

說實話,在場的這些人中,很多不一定能明白馮一平的那些動作,但是,那接近5個億美元的收購價,後來上漲的股價,以及現在即將跟麥當勞這樣的大公司合作……

哪怕文化程度再低,這其中的份量,大家都清楚。

就是不清楚,聽了新聞里分析,自然也會清楚。

負責給大家添茶倒水的馮玉萱,自然也會得到大家的誇獎,雖然她能感覺到,那些誇獎,應該都是附帶的,但是沒辦法,誰叫自己的弟弟太耀眼了呢?

當然,雖然她在農村,已經是老姑娘,但沒一個人提這事,那不是太不識時務了嗎?也沒誰說幫她尋摸女婿什麼的,大家都知道,他們認識的人,馮玉萱多半看不上。

馮玉萱看著爸爸在人群中一直在笑,看到自己的時候,眼裡也滿是高興和期許——真不像是生自己氣的樣子。

所以她在中秋的晚上,睡得特別安穩。

醒來後一看,啊呀,居然都已經過了9點!真是好長時間沒有睡過這樣的懶覺。

「起來了,」正在忙著打包的梅秋萍抬頭看了她一眼,「早餐在廚房裡,快點吃,我們要趕到梅家塆吃中飯。」

「爸呢?」

「他明早去,今天還在廠里。」

也就是說,自己擔心了好長時間的批評教育,看來真的並不存在?爸媽原來也這麼通情達理?馮玉萱的腳步輕快了許多。

……

外公家裡,今天特別熱鬧,後院,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廚房,和以前一樣,已經搭起了好幾個露天爐灶,和以前不一樣的是,忙碌的人中,有兩位穿戴整齊的大廚,他們來自嘉盛假日酒店,正在帶著一幫大姑娘小媳婦挑菜洗菜切菜。

這兩位,還只是打前站的,今晚,省城嘉盛假日酒店的行政大廚,將會帶著一個團隊到鎮里,明天早上,會有冷藏車從省城運來一些食材,明天上午,他們將借用鎮里工業園食堂的專業爐灶,做幾道不適合土灶做的菜。

梅秋萍提著兩個紙箱進屋,看著在灶台上忙活著準備中飯的四個兄弟媳婦,大聲說,「喲,這妯娌幾個,關係怎麼這麼好呢?」

「大姐,」「大姐來啦,」她們幾個笑著接過梅秋萍和馮玉萱手裡的東西,「這不是說明你馮家兄弟幾個本事嗎?」

蔡虹也笑,「帶的什麼?」

確實,馮家的這妯娌四個,現在真的是一團和氣,卻也不是她們終於「長大了」,懂事了,脾氣變好了,而是日子普遍都變好了。

以前幾個相互不服氣的由頭,現在回頭想想,都覺得有些好笑,說起來,都是因為錢,而當初爭得一頭包的那幾個錢,她們現在沒有一個看得上。

雖然大姐和四弟家的日子最好,但兄弟幾個的好日子,也是被大姐和小弟帶動起來的,就連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他們幫著解決。

而且剩下三個的日子,也比城裡一些小老闆的日子都要殷實得多,每年輕輕鬆鬆的就收入幾十萬,風險一點也不大,在城裡房子好幾套,一般的賓士寶馬都能開得起,在鎮里,在縣裡,走到哪,只要知道他們身份的,旁人一定都會笑臉相迎……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身家豐厚了,自然也在意身份和臉面這些東西,再說,還能像以前一樣,幾天一吵,讓公公生氣嗎?她們不敢!

她們明白得很,公公心情好,大姐家和老四家心情就好,反之,大姐和老四心情就會不好,那搞不好,會連帶著自家的收入也不好。

跟錢過不去的蠢事,誰都不會做。

雖然在私底下,整天在一起的大舅媽、二舅媽、三舅媽還是免不了會有矛盾,依然免不了會別別苗頭,但是,這些事,她們現在從來都不會鬧到檯面上來。

「都是家裡的一些乾貨,剛好這次用得上。」

「大姐,這都是好東西啊,」蔡虹拆開一個箱子說,「有些城裡花錢都買不到。」

能不是好東西嗎?別人送到家裡的,肯定都是撿好的送。

「那明天去家裡吧,有什麼喜歡的,你自己挑。」儲藏室那些東西,梅秋萍看了有點發愁,太多。

「呵呵,那我明天一定去。」

馮玉萱看到,另外三個舅媽聽了媽媽這話,好像略有點不高興。

「來了。」穿著中山裝,敞口布鞋的梅建中,抱著最小的孫子慧慧走進屋裡。

「來了爸,」「外公。」

蔡虹連忙把慧慧接下來,「不是說了,現在要自己走路,不讓大人抱嗎?」

「沒事,」梅建中揉了揉小孫子的腦袋,「是我要抱的,是不是呀慧慧。」

他看這地上的箱子,「菜不是都買了嗎,你還從家裡帶幹什麼?」

「這些放在家裡也吃不完。」梅秋萍說。

「爺爺,喝茶。」慧慧小心的端著一個杯子,遞給梅建中。

「真乖,你渴不渴?要不要拿牛奶?」

另外的三個舅媽看著這一幕,還是有些吃味,好像這小的,總是招人疼一些。

「玉萱,一平怎麼沒讓她女朋友帶著女兒回來一趟,那不就四世同堂嗎?多喜慶!」二舅媽問。

「現在怎麼好讓她回來?」梅建中說,「平常能來看看我就行。」

而且,我不僅有了重孫女,還有了重孫子。

「一平他們說了,明年,一定帶著孩子,來給外公祝壽。」

灶上人手夠,馮玉萱也懶得去湊熱鬧,乾脆坐在那逗慧慧。

「哪用的著年年辦,」梅建中說,「我知道你們有孝心,也不用年年都這麼大張旗鼓。」

「爸,明年當然得辦,明年你85。」梅秋萍說。

「爺爺,過幾年我也帶著我的孩子,來給你祝壽。」慧慧突然跑到梅建中面前,仰著頭認真的說。

「哈哈。」一屋人都被他這話給逗樂了,而且這話也很應景,寓意比長命百歲還要好,兆頭也很好。

……

農曆8月17一早,梅家塆由水泥鋪得整整齊齊的打穀場,被掃得乾乾淨淨,一輛貨車,拉來一車的桌椅,幾個年輕人正比著賽似的卸車。

另外一輛車上,卸下來的是一套音響,對這個很感興趣的梅義良,帶著慧慧來湊熱鬧。

預計到今天前來祝壽的人數,挂面廠今天都停工一天,廠前面的大塊空地,也用來擺酒席,加起來,都超過了100桌,但還是不知道夠不夠。

本來在鎮上工業園的禮堂里更好,但是梅建中就是不願意去鎮里,幾個兒女都知道他的本意,但這個事,就是在村裡辦,那也低調不了。

家裡,梅建中依然還是穿一套中山裝,只不過腳上的鞋換成了皮鞋,頭髮理過,鬍子刮過,整個人顯得精神了不少。

他最高興的,不但是子女都到齊了,連孫子孫女都到齊了,一大幫人圍著他,好不熱鬧。

長壽麵剛吃完,馮振昌帶著兄弟們來了,然後,老蔡帶著兩個兒子來了,之後,來祝壽的人絡繹不絕,馮家沖,是家家必至,鎮里的只要從馮一平家的公司里,直接間接得到好處的人,自然也都派人前來隨禮。

9點半,費了不少功夫才請來的省劇團的主力們,在臨時搭建的舞台上,十分盡心的表演起來。

場間圍著桌子,隨意坐下來的賓客,吃著省城老字號糕點鋪定做的壽桃,還有從東北那邊運過來的鮮桃,還有月餅、蛋糕等糕點,花生、核桃等堅果,賣力的叫好。

現在一般人家有喜事,都是放電影,唱戲,好多年都沒見過,而且還是省劇團,據說一般不接這樣演出的,那就更是難得。

這番熱鬧,讓公路上那些車輛,經過的時候都會逗留一會。

一輛中巴車上,趙書記看著村前的河灘上密密麻麻的停著的車,對司機說,「別朝前開了,也到那兒去。」

看車的人看著車上下來的一大串領導,連忙跑過來,「趙書記,盛縣長你們好,不用停在這,那邊還有停車的地方,我帶你們去。」

「不妨事,」趙縣長擺擺手,「幾步路的事,走過去就行,」其實不止幾步路,加起來至少也有一里多地。

他卻沒有朝河灘上都能聽得很清楚,非常熱鬧的曬穀場上走,背著手,饒有興緻的參觀起了旁邊停著的車,雖然都是五菱、長安、昌河等麵包車,轎車並不多,但看看這些車上面掛著的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