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五十一章 太浩湖會議

太浩湖中央一艘雙層遊艇的艉部,桌上擺著各色水果和糕點,冰桶里,躺著一瓶已經打開的紅酒,一副非常休閑的架勢。

但是,相對而坐的馮一平、佩奇、布林三人,神情嚴肅。

艇上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他們的三位保鏢,這時都集中在船頭,因此,這是一場私密性非常高的談話。

「這兩天我翻閱了很多資料,對你們計畫的那兩點,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看得出來,你們定下這兩條,主要是為了踐行你們的理念,我很欽佩。」

「同時,關於這兩點,我有一些想法,因為時間有限,我的這些想法不一定正確,不過,還是希望能夠為你們提供一些參考。」

馮一平沒有再賣關子,上來就直接說起了正題。

「我想先說說第二個問題,也就是雙重股權結構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按現在的趨勢來看,是不是有這個必要?」

雙重股權結構,與通常的一元制股權中一股一票、股東投票權一致的公司表決結構不同,雙重股權結構中的優級股,亦或叫原始股(通常是B股),每股所擁有的表決權大於一般股(通常是A股)。

比如佩奇他們計畫的是,一股B股表決權,是一般股A股的十倍,但是當B股售出以後,它的表決權,自動跟A股看齊。

上市公司之所以採用雙重股權結構,其官方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惡意收購以及為了公司的長久發展。

因為對於一般上市公司而言,股東和管理層,大多隻關注公司短期業績但忽視長期發展,雙重股權結構,可以使公司高層關注公司長期目標,不必為短期效益波動而過度分心。

但是,在這些大道理的背後,自然有創始人為自己個人利益考慮的因素,而且這還可能是主要因素——你懂得!

所以,雙重股權結構的設計,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缺陷,那就是違背現代公司的股東治理結構,不利於股東利益保障,容易導致管理中獨裁發生的可能。

推行雙重股權結構的公司,企業負責人往往都會浪費現金流,並且會去追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目標,而不是為了滿足股東利益。

一旦他們做出了錯誤決定,所要承擔的後果也很有限,所以雙重股權結構,加劇了公司治理中,實際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也因為這些原因,雙重股權結構,雖然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採納,但具體到每個國家(地區)則有所不同。

在加拿大、德國、丹麥、瑞士、挪威、芬蘭、瑞典、義大利、墨西哥、巴西和韓國,雙重股權結構較為普遍,而在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香港、南非和智利則不為多見。

後來淘寶上市,在香港遇阻,就是因為馬首富所提的「合伙人制度」,其實就是雙重股權結構,港交所認為這將不利於保障股東利益,所以不予批准。

當然,馮一平當時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總是在想,這其中,或許也有香港固有的優越感作祟?換做是同等規模的英國或者美國的公司到香港上市,同樣的要求,他們怕是會一路小跑著開綠燈。

「我檢索了相關數據,現在美股的上市公司里,採用雙重股權結構的,少之又少,如果按比例看,還不足1%,而且都是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公共媒體,他們的理由,是為了保持新聞真實和客觀,我們呢,怎麼解釋這麼做的動機?」

馮一平他們三人心知肚明,除了那些什麼長遠發展的大道理,這樣的設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證對谷歌的控制權,也不用擔心谷歌會被其他公司收購。

「媒體行業採用這樣的設計,能得到投資者的認同,那麼,我們也可以,媒體是向社會報道真實客觀的資訊,我們做的工作,其實跟他們類似,是為了讓用戶能快捷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獲取這些資訊。」佩奇說。

這個理由吧,還真有些沾邊,不過說服力不夠強,「我認為,這樣的解釋,並不足以打消大家的顧慮,佩奇,布林,我們的夢想,是把谷歌做成一家偉大的公司,現在我們已經比較成功,我們的用戶,對我們谷歌品牌很有好感。」

「但是,如果我們在IPO的過程中,提出這樣的設想,肯定會影響我們的形象,普通的投資者,一定會認為我們就是在耍手腕,憑什麼同價不同權?」

「他們進而可能會懷疑,我們幾個人掌握公司的控制權,能否真有良好的決定性作用?我們是否真的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長遠發展規劃?」

「那麼馮,你說,面對那些虎視眈眈的傢伙,面對他們可能的收購,我們該怎麼面對?」佩奇也不掩飾,直接點出了關鍵所在,「除了雅虎,連微軟也早就盯上了我們。」

老實說,聽到這樣的話,馮一平還真的有些小激動和小驕傲,想當初,我老馮只能苦哈哈的賺辛苦錢,不知不覺的,現在居然都成了微軟這樣的高科技巨頭的競爭對手。

目前在美國的搜索市場里,排在前三位的,就是谷歌、雅虎和微軟。

「我認為,這完全有辦法解決,」馮一平在一張A4紙上劃著,「我目前個人和名下的先鋒資本,分別佔有15%和5%的股權,按之前的協議,IPO的時候,將把我個人名下的15%,出售5%,也就是,我最後實際占股15%,那麼,只要你們兩位在IPO後,保證持股比例在18%以上,我們加在一起,就有超過51%的表決權。」

他提都不提自己是不是可以保留這5%,因為那樣一來,自己將是谷歌最大的個人股東——所以這肯定不是個好主意。

「其實還不止,現在已經確定,給施密特的期權,將有5%,那麼我們四位加起來,就已經有絕對控制權。」

「我的態度你們也知道,我也完全贊同和支持你們的決定,在將來重大問題的表決上,肯定會跟你們保持高度一致。」

「至於施密特,我想他應該能知道,在谷歌這樣的一家公司當CEO,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因此我認為,他應該也會跟我們保持一致。」

「即使他這裡存疑,我們三位加在一起,本來就已經超過51%,那麼,還有沒有必要堅持容易影響我們企業形象,容易招致詬病的兩級股權設計?」

他記得很清楚,佩奇和布林,後來持有谷歌的股份,一個超過16%,一個接近16%,那麼這一次讓他們持有超過18%,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18%,」佩奇看了一眼布林,眯著眼緊張的思考了一陣,「還是有操作性的,你覺得呢?」

「完全可以。」布林說。

但是佩奇並沒有很快同意,而是看著馮一平,那麼,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馮一平今後的立場問題,他這個15%,支持自己這一邊,那麼自己就佔主導地位,但是,如果他倒向可能的對立面,那對自己就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威脅。

問題到了這裡,就變成了信任的問題。

馮一平毫不躲閃的看著佩奇,雖然谷歌后來也並不是像它所標榜的那麼偉光正,不扯其它的,從小一點說,谷歌同樣侵犯了很多版權,同樣不太尊重人的隱私。

說大一點的,作為一個企業,它的最終目的,肯定是為了追求壟斷,谷歌后來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從本質上來說,一個壟斷的公司,本來就是一種惡……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兩個年輕人,還真的守住了大多數的底線,而且把公司發展得也不錯,既然如此,自己為什麼要幫助其他的對象來收購谷歌?

佩奇在想和馮一平認識之後的發生的事。

這真是一個讓他都很佩服的小夥子,特別是他對未來大勢的把握,非常令人嘆服,不愧是寫出了藍海戰略那樣書的人,自己還在泥淖里四處辛苦找出路的時候,他只看一眼,馬上就找到一條通衢大道。

當然,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他身上,也有些不太好的因素,比如,感覺他的競爭意識不是太強,從他從來不打橄欖球,就能看出一二來。

和大多數東方人一樣,他也更注重自己和周圍小集體的利益,不太有改變世界的願望,對慈善和公益,也並不太熱心。

信奉多做少說,總是盡量保持低調……等等等等。

但是,總體來說,這還是一個積極向上,待人熱誠,陽光正面……的年輕人。

雖然沒有布林跟自己的感情深厚,不過,一向理性的佩奇,這會心裡已經有了結論,這不但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優秀合伙人,還是一個非常值得交往和信任的人。

他又看了布林一眼,布林會意的點點頭,「那麼,這個問題就這麼決定,我們取消雙重股權的設計。」

說完這句話,他站起身來,笑著伸出一隻手,布林也把自己的一隻手搭上去,兩人笑著看著馮一平。

馮一平秒懂,他站起來,鄭重的把自己的手放在最上面,然後,三人依次把另一隻手蓋上去,這一刻,他們由衷的笑起來,基情滿滿!

這就像是一個儀式,它表明,從這一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