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崢嶸 第二十一章 分頭行動

五人認繳的金額很快到位,在面試了一位財務經理後,馬斯克沒有多呆,坐著他的獵鷹9飛回洛杉磯,他那開張不久的火箭公司,現在千頭萬緒,都是事,不好離開太久。

斯特勞和馬克,現在整天呆在在建的DOOR園區,準備設計電池測試實驗室。

最張揚的是馬丁·艾伯哈德,在現在的DOOR附近租下辦公場所後,他非常高效的只花了幾天時間,就搭起了一個可以讓現在的公司正常運轉的行政班子,之後,就拖著一個行李箱前往底特律。

電動汽車和油動汽車,都是汽車,很多事也是相通的,特別是董事會一直決定,所有的一切都從頭開始,公司需要很多專業的技術人才。

在前往底特律的航班上,馬丁有些心潮蕩漾,恍惚間,他好像找到了當初第一次創業時的狀態。

之前小小的不甘,在確定了大家的投資額度,並被正式委任為CEO後,已經消失殆盡。

相反,他現在非常榮幸和驕傲能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

有馮一平這樣全球年輕人創業偶像的主導,加上馬斯克這樣驚才絕艷的企業家加盟,他們兩位,特別是身為董事長的馮一平身家又特別豐厚,一開始就不是自己原計畫的幾百萬規模的小打小鬧,而是直接砸下來近億的現金,讓他對這項事業的明天,充滿信心。

投入高,產出肯定高,進度肯定快,這個道理,放在哪都一樣。

要是只靠自己和馬克,拿著湊起來的幾百萬在那撲騰,可能還沒出什麼成果呢,公司就要破產。

又找回了初創業時激情的馬丁,這一路就沒閑著,一直在瀏覽已經掌握的一些人的資料,想著見面後,該跟他們說些什麼,才最讓他們感興趣,並最終有可能加入特斯拉。

這些人,有底盤方面的專家,有傳動系統的大拿,還有懸掛系統、牽引控制系統……底特律只是他的第一站,歐洲的德法兩國,將是他的第二站,最後一站,將是日本,不得不說,在內飾的設計上,日系車確實做得不錯。

……

DOOR工業園的工地上,斯特勞和馬克兩人,和其它建築工人一樣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身後跟著新招的幾個助手,在一棟已經封頂的小樓里,興緻勃勃的規劃未來的電池實驗室。

「這裡的牆,應該要加上防爆設施,結構,我覺得沒必要加強,你說呢馬克?」斯特勞問。

「我們這不是爆炸物測試,結構是沒必要加強,不過,通風系統,我覺得需要重新設計。」馬克指著這棟原本作為辦公用的小樓說。

「是很有必要,那是不是要在降噪上做一些處理?我可不想將來經常被周圍的人投訴。」

「我覺得應該這樣……」他們倆也一樣,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這一項新事業里。

「順道問一句,在沒有決定和馮合作之前,你們準備在哪開展這項工作?」

「還能在哪?」馬克說,「不是馬丁家就是我家,當然,更可能是我家。」

斯特勞設想了一下那樣的美麗場景,馬克安靜的後院,隔一段時間「澎」一聲爆炸一次,然後幾個工程師怪叫著拿著泡沫滅火器滅火,身後的人,則用滅火器朝他們身上噴,因為爆炸起火的電池,殃及到了他們,燒傷醫生沒事幹脆就在馬克家後院坐診,鄰居有事沒事就到他們家敲門……

他搖了搖頭,「如果真那樣做,你覺得,會不會影響你的家庭?」

「誰知道呢,現在不是沒發生嗎?」馬克笑,「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強烈建議,應該跟馮這樣的人合作。」

……

身為董事長的馮一平也沒閑著,他報了自己兩輩子的第一個興趣班:泥模製作。

目的不言而喻,他想搶設計師的飯碗,包辦特斯拉汽車的外形設計。

這原本看起來好像是件很容易的事,因為雖然在重生之前,他並沒能擁有一輛特斯拉,但是他對這一款已經熱鬧了好久的汽車,主動被動的,也關注了不少次。

12年6月在美國正式上市的特斯拉TESLAMODELS,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國內的明星。

雖然到14年春節後才在國內正式上市,但在這之前,不少這一產品的擁躉,想盡各種辦法購進了一些,而這些當時還不能上牌,也不能上路的TESLAMODELS電動車,頻繁出現在各種場合,車展自然有,房展上也有,商場促銷,也會把它拖過去站台……

它的每一次亮相,無不招來眾多人圍觀,而且它的每一次出場,出場費氣死那些各種露的車模,直追一些明星的出場費。

據說國內最早從國外花高價輾轉運進來一輛MODELS的車主,當年就迅速回本。

特斯拉還沒在國內正式銷售,就已經成為了環保、高科技、新時代汽車的代名詞。

等到14年正式在國內上市之後,應該是拿了好處的媒體,更是鋪天蓋地的報道這輛車,報道特斯拉,報道馬斯克。

馮一平雖然只在路上驚鴻一瞥的看到過幾次,在網上卻看過多次,對它的外觀很熟悉,也記得大概尺寸,也對它那非常科幻的內飾印象深刻。

不過,自認為熟悉是一回事,等他想在紙上畫出那兩輛車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錯的厲害,沒有照片,只記得軸距、長寬高等主要尺寸和外型,並沒有什麼用。

畫了好多張,就沒有一張像的,無奈之下,他才想到了試著製作油泥模型,反正到最後實車的推出,且有年頭呢,說不定,自己就能還原出來呢?

上了幾節課以後,他買回來一大堆書,買回來整套大小近百件工具,各種油泥買了好幾箱,黃靜萍看著他把一個車庫騰空,塞進去這些新置辦的東西,搖頭笑道,「你們男人的愛好,就沒一個便宜的。」

「再重申一遍,我這不是愛好,我這是工作,對吧,阿曼達。」

「yes。」阿曼達對這事的興緻最高,穿著一套特意買的小工作服,坐在地上,無師自通的開始用油泥創作。

之後的業餘時間,馮一平花了一大部分呆在車庫開闢的工作室里,此時的他,最恨的就是那各種弧度。

在發泡塑料上塗了一個大致的輪廓之後,他從車頭開始製作,可是,車頭那麼多地方,都是弧形的,這個弧度究竟是多少?這些曲面是該往鼓一點還是朝內收一些,曲線是該往上調一毫米還是往下一毫米……?

真是想起來以為非常容易,做起來,才發現處處不清楚,如果他是專業的設計師,說不定會選擇乾脆自己重新設計一個。

不過,現在的他,很容易靜下來心來,而且他也是不服輸的性子,也非常希望特斯拉將來的產品,能更多的有自己的烙印,大不了花上更長一段時間,總之,自己一定要把那兩輛車的外觀設計,給大致復原出來。

……

動作最大的是馬斯克,他返回洛杉磯後幾天,馮一平就在一則新聞里看到了他。

曾經做過電影製片人,一向跟好萊塢和媒體走得很近的馬斯克,高調接受了一次採訪。

他很隨便的穿著一件黑體恤,很配合的騎著馮一平家的電動車,帶著幾位同樣騎著電動車的記者,在SpaceX原屬於波音一處工廠的巨大廠房裡參觀。

他首先強調了一次自己的航天夢,以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對整個人類的幫助,「我們相信,SpaceX能在二十年內,將人類送上火星,使我們地球人的生活,實現多行星化。」

他好像一直對火星情有獨鍾。

「我們預計,SpaceX將在2100或2200年主宰太陽系。」他總是少不了這樣的豪言。

「那麼你們的第一次發射活動,將在何時開始?」

「我們計畫,最遲不超過05年。」

「05年?你有把握。」

「當然有把握,」馬斯克豪氣的說,帶著記者,穿過車間里那些戴著ipod工作的工程師們說,「這裡匯聚了全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我們的工作模式,又能最大的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加上世界頂級的各種設備,最遲05年,我們的火箭,一定能夠首飛。」

他這話里,自然有水分在,但是,至少聽起來比後來國內的那些創業者在新品發布會上,說自己的產品,這裡比蘋果好,那裡比蘋果強要入耳。

說起來,馬斯克有點像華為的那位余大嘴,也喜歡說大話,但是,和另一位買鎚子的不同,他說的那些大話,可能時間上會晚一點,大多還真能實現。

而且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人民,還就是喜歡馬斯克這樣不止是能說,做得也很像樣的人,私人研發航天技術,將來移民火星這樣的行為和理想,在美國很能圈粉。

馮一平明顯感覺到了那些記者的激動,其中的一位,估計是安排好的,問道,「除了SpaceX,你還有沒有其它的投資項目。」

「有,」馬斯克停在車間門口,抱著手臂侃侃而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