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鯤鵬展翅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同以往的張黃會

雖然是第一次在新家入睡,不過,這裡的夜,格外的靜謐,一夜好夢,早上6點,馮一平在鳥叫聲中醒來,拉開窗帘,看著外面的大塊草坪,恍然間,有身處草原感覺,「走,跑步去。」他推了推旁邊把手遮在眼睛上的黃靜萍。

這兒早起鍛煉的人不少,慢跑的也有好多,看著馮一平慢悠悠的跑過,不少人錯身過後,都回頭張望,「這是那誰?」

馮一平興緻不錯,「你覺得讓他們回頭的,是你還是我?」

黃靜萍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少顯擺。」

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和平年代,像馮一平這樣年輕,出身草根,又通過自力更生成為首富的傢伙,享受的是英雄和偶像的雙重待遇,有些人,可能會不認識自己所在地的政府領導,但絕不會不認識馮首富。

跑出一身汗,痛快的沖了澡後,他神清氣爽的拿著杯牛奶站在後院,想著是不是可以在後面這挖一個泳池出來。

黃靜萍端著一個碟子和一張紙過來,「嘗嘗,我和阿姨剛烤的麵包。」

「嗯不錯,這是什麼?」

「小舅剛傳真過來的,說是你這兩天的日程安排。」

馮一平一看上面滿滿當當的那麼多項,「我怎麼感覺,我這是越努力反而越不自由呢。」

「少年,努力吧,」黃靜萍夾著一塊麵包朝他嘴裡塞,「總有一天,你能和喬布斯一樣,連美國總統的邀請都可以拒絕。」

馮一平好笑,「你居然也有這樣的心思?」

「嘻嘻,我相信你。」

其實馮一平知道原因,自己這個首富的帽子,才戴上幾個月,大家都知道的,是他那兩家上市公司,可上市公司的股價,那是忽上忽下的,沒個准,比如國內那三家門戶網站的創始人,剛上市的時候,那身家也非常了不得,可現在呢,要不是這兩個月股價終於開始上揚,他們今年怕是連富豪榜都上不了。

但是,如果自己能穩住,把這個帽子戴上至少一兩年,那才有些名副其實的意思,到那時,現在這張單子上的有些事,也不用自己親自做。

馮一平看著最前面的一項,自然是拜會省里的一把手,接下來,拜會大人,之後,和大人帶領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座談,作為省內最知名的民營企業,他們有必要和省內的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而省里,也希望能知道嘉盛近期內的投資計畫,向他通報省內關於經濟工作方面的一些決定,期待嘉盛能夠配合或者對接。

中午,是和大人用餐,至於下午,又得去市政府和濱江區,晚上,得賞臉跟濱江區的新領導一起用餐……

「安排得這麼緊?」馮一平有些不爽。

好像是知道他在想什麼,黃靜萍低聲說,「我想去看看張彥,有些話想跟她說。」

她提到這個,馮一平當然有些不自然,雖然一早就說起過,但現在黃靜萍已經是自己女兒的媽,他怎麼好當著她面提起這個話題?「啊,什麼?你難道找她有事?」

阿曼達的事,他還沒找著合適的時間跟張彥說,但這事,肯定得說,他初步的打算,就是這幾天。

「別緊張,放心,就是女人之間的一些悄悄話。」黃靜萍笑著說。

她讓馮一平不要緊張,可她自己好像也不輕鬆,想給馮一平叉一塊西紅柿,好幾次沒叉起來。

這個問題,馮一平真不好理直氣壯的發表意見,囁囁喏喏的說了句,「對不起!」

然後弱弱的說,「其實你不見她也可以。」

末了又輕聲補充一句,「有些事,還是我跟她說最好。」

不管今後是怎麼樣的相處模式,有一點是肯定的,馮一平不想她們兩個起什麼衝突。

「看把你緊張的,說話都結巴,」黃靜萍展顏一笑,「這半年,我想了很多事,放心,我會處理好的。」

馮一平自然能看出她那笑里的牽強,「你想了什麼,跟我說說。」

「沒什麼,」黃靜萍搖頭,「走,去吃飯吧。」

……

省政府,大人帶著馮一平從小會議室出來,進了旁邊的大會議室,長桌兩邊,梅義良帶著嘉盛的管理層,和省里的相關部門聊得很熱絡。

大人笑著說,「大家靜一靜,我剛跟一平談過,他表示,將繼續加大對省里的投資,財神爺好容易來一趟,大家有什麼話,都快點說。」

那些領導一聽,都面帶喜色,和沿海不同,沿海的好多地方,是投資商帶著錢找項目,而他們這,是有很多項目在急著找錢。

金副大人咳了一聲,「那我先起個頭?」

這沒人有意見,在當大人之前,他擔任了好幾年的省計委主任,當然,現在改叫發改委,對省里的經濟工作,非常熟悉。

「未來幾年,省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託現在的高新區,打造一個以光電信息產業為主導,以能源環保,生物工程為主的高科技產業園區,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內,高新區的GDP,能夠達到萬億元的規模,也就是在產值上新造一個省城。」

「同時,高新區和現在主城區的接壤地帶,我們規劃把這一帶建設成為一個新的、宜居的版塊,依託高新區,我們要把這一帶建設成為一個集總部中心、金融業、高檔商業、體育中心,政府機構等,匯聚政治、經濟、文化為一體的新城,計畫容納省城至少六分之一的人口。」

「這個計畫,投資巨大,我們想,作為省里實力最雄厚的民營企業的嘉盛集團,能不能在這個計畫里起到帶頭作用?」

在他們這樣的內陸省份,能有這樣的計畫,可以說,這些領導也是想幹事的人,而且,馮一平也知道,這事後來還真幹得差不多,雖然可能離他們十到十五年內,就實現萬億GDP的這個目標有點距離,但是,省城高新區,後來在國內所有的高新區當中,確實名列前茅。

「作為在省里成長起來的公司,嘉盛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省里的支持,因此,我們非常贊同省里的決定,除了原有的投資項目,我們會在高新區再投資建設一家研究中心,從事雲計算等相關技術的研發。」馮一平很爽快的表態,因為這是他們早就有過的決定。

「這個,馮總,你可是大財神,其它的不說,我們知道,貴集團最近正在和銀行談一筆巨額的融資,高新區這麼大的盤子,你不能只投一個項目吧,我們知道,嘉盛在酒店以及高檔寫字樓的建設和運營方面,都很有經驗,這方面,嘉盛能不能考慮?」

說話的這個,是發改委主任。

馮一平想,金副大人應該提點過他,相信省內的不少人都知道嘉盛在謀求一筆巨額融資,由他提出這個問題,挺好。

「五星級酒店,我們可以考慮,但是,非自用的寫字樓,以及其它的建設項目,我們一般不會投資。」

和自己將要著手的其它項目來比,高檔寫字樓的收益,又真的對他不具吸引力,而且,他還是堅持那個決定,非自用的地產項目,能不沾邊就不沾邊。

好幾個部門的頭頭頓時有些蔫,因為新區的建設,基建方面的資金缺口最大。

「呵呵,我們都知道嘉盛集團的主業是高科技,他們沒有地產部門,」大人笑著主動接過這個話題,「不過,工廠呢?你們在上海的那個鋰電池基地的產品,現在好像有些供不應求,有沒有計畫在省城再建設一個新的生產基地?」

這樣的項目,和高新區也很搭。

「如果有這樣的計畫,我們一定會優先考慮高新區。」

嘉盛的鋰電池,現在確實是供不應求,已經是國內最好的動力電池品牌,除了自用,也為國內的一些高檔電動車配套。

但是,上海的生產基地,周邊本來就預留了擴建的餘地,在省城新建,成本自然會更高。

不過,如果接下來的美國之行一切順利,那在將來,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麼,你所說的即將上線的另一家網站,可不可以把總部設在高新區,畢竟我們都知道,嘉盛的網站項目,都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將來不是在國內,就會在國外上市。」

「沒問題。」

省城現有的嘉盛大樓,本來就已經不敷使用,另外給即將上線的嘉盛佳緣網建個總部也好。

……

和市政府的會面,內容差不多,都是希望嘉盛能加大投資,不過,市裡的一些要求,就更具體一些,最後,經過近一天的洽談,馮一平拍板,嘉盛和省市兩級,一共達成了近六億元的投資項目。

這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他不得不又推遲回五里坳和馮家沖的時間,省里決定趁熱打鐵,舉辦一個高規格的簽約會。

「再見馮總。」從市政府出來的時候,馮一平受到了很高的禮遇,市裡的黨政一把手,親自送他上車。

只不過車窗一關上,馮一平就連忙看手機,這不是他今天第一次這樣做,梅義良忍不住問,「有什麼事,你在等誰電話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