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鯤鵬展翅 第三百三十二章 間接施壓

這一個晚上,馮一平乾脆就沒睡,亞馬遜一系列的動作,真的刺激到了他。

接到黃靜萍的電話,他得知這些傢伙,果然在被公司明確拒絕後,協議收購不成,立馬找上股東,迅速開始敵意收購。

呵呵,好在DOOR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也還沒有引入第三方投資者,所有的股權都被自己牢牢的抓在手裡,不然這樣的事還真不好對付。

亞馬遜雖然這一兩年日子太好過,效益非常一般,但它體量大,市值近300億美元,正面跟它對壘,那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當然,真走到那一步,也不是說自己就沒有勝算,大有大的難處,比如亞馬遜這樣的上市公司,肯定股東眾多,不可能什麼事都遂著貝佐斯的心意。

而小也有小的好處,自己這邊不一樣,目前跟亞馬遜相比,公司雖然小,但自己的控制力強,可以如臂指使一樣,只要自己看準一個方向,那就可以馬上集中所有的力量朝那個方向使勁。

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在這樣的問題上,這麼快就有了周到的安排,那自己更不能落後,可以認真的準備和奈飛公司的相關工作。

購併這件事,對大公司來說,非常常見。

一般而言,一個公司要發張壯大,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企業內部的擴張,一種就是對外併購。

通過內部擴張的模式來發展,風險相對較小,而且可控,對外併購,相對來說蘊藏的風險更大,但是節奏快。

不過,從世界範圍內分析,迄今為止,所有的大公司,幾乎都是通過對外併購實現規模擴張的,美國的大公司更是如此,他們都是通過某種程度或方式的併購迅速成長起來。

比如亞馬遜同樣是如此,馮一平分析,它遇到競爭對手,有兩種解決方式,要麼擊敗它,如若不然,那就收購它。

馮一平手上的資料表明,從成立那年起,截止到上個月它收購在線音樂的對手ow,上億規模的併購,就已經有5次。

自己既然要把嘉盛發展成為一家世界級的公司,就必須的適應這種方式。

不過,目前來看,在集團的機構設置上,關於併購這一塊,是個欠缺,沒有相關的部門和人員,集團的這些高層,他閉著眼睛都能想起來,雖然不排除有一些跟自己一樣,熟悉關於併購理論的人,但實際操作過上規模併購的,估計一個都沒有。

上海,透過辦公室窗口,金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公司在建的大樓,按計畫,今年年底就可以封頂。

越來越多的事,讓她越來越覺得自己的這個小老闆,真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

比如,當初上海這邊的大廈工程招標,他就堅持選擇中字頭的,或者是上海本地知名的國有建築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資質有保證,安全生產要求更嚴一些,他希望能從源頭杜絕大廈在建築過程中,可能的安全事故。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從上月下旬開始,旁邊很多在建的大廈,因為大量建築工人跑回老家,而陷入停滯,嘉盛上海大廈的施工,卻依然照常有序進行。

有能力,眼光好,運氣也好,而且,也是一個有擔當的小男人——在這樣特殊的時候,他一直堅持呆在首都,好像,他不成為國內首富都難。

「前天有8例,昨天新增的只有4例,今天會不會是0?」這些天,一接通馮一平的電話,她首先說的總是這方面的情況。

「總之,大趨勢是在好轉,還是那句話,不用為我擔心,你在上海也要注意。」

「今天找你,主要是有件事情跟你商量,我想在總部,組建一個關於購併的國際性團隊,平時收集相關的資訊供我們選擇,有需要的時候,能直接作為我的助手。」

「怎麼,看上了什麼公司?」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金翎,對併購這一套的理論自然也不陌生。

「是有個想法,你和布坎南商量,儘快把架子搭起來。」

「還有一件事,你通知李琳,讓她和證券部門一起,馬上著手準備一件事,今年如果我要融資15到20億美元,有哪些可行的方案?包括那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和股權關聯融資都可以,一個月之內,我要看到具體方案。」

籌資15到20億美元,不是一兩天能搞定的事,如果真決定做,那最好不要到明年。

像嘉盛這樣的公司,在海外併購的時候,自然要爭取中資銀行的支持,而且嘉盛現在,也有實力爭取銀行的大力支持,話說,因為始終不貸款,銀行系統對嘉盛可是頗有微辭,相信如果嘉盛現在有這個要求,各家銀行會很高興。

只不過,要麼你一分不要,一要就要這麼大金額,這事沒那麼容易辦下來。

如果這事拖到明年,那可能還會有額外的難度。

沒記錯的話,到明年,德隆系會徹底崩盤,它參與的一些商業銀行紛紛被拖下水。

加上現在在香港名聲鵲起,被稱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他的「海鳥系」應該在近期會崩盤,此外,明年德隆系之後,在國有股轉讓中,搞得有聲有色的鄢彩宏的「鴻儀系」,會同樣覆滅……

總之,明年開始,國內資本市場上的「莊家」,會逐漸成為過去式,但也是因為這一系列大案的影響,明年國內的資本市場肯定會遇冷,銀行業的放貸,同樣會變得更謹慎,想從銀行一下子拿到那麼大額度的貸款,只會難上加難。

「這麼急?你已經有了目標?」

「呵呵,我現在只是有個想法,可已經有人對我下手了,」布坎南直接對馮一平負責,這件事金翎還不知道,跟她一說,她竟然挺振奮,「呵呵,那家公司,還是你剛到美國做交換生的時候臨時起意做的,兩年不到,亞馬遜就最高報價15億美元,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這樣的驕傲,哥我現在不太在乎的說,而且,堅持做下去,你會為我感到自豪,「那這兩件事,拜託了啊,還有,這段時間,還是要多加小心!」

跟金翎交待完,馮一平看了看時間,已經9點多,這會西雅圖應該是下午5點多,那個貝佐斯怎麼還不來電話?難道他就這麼放棄了嗎?

貝佐斯當然不會這麼輕易放棄,只是,在聽威爾克說了黃靜萍的態度以後,他覺得,還是先從DOOR的那兩家機構股東,嘉盛投資和領先資本入手比較好。

因為馮一平的態度,很有可能和黃靜萍一樣強硬,如果他給馮一平打電話,卻被馮一平強硬的拒絕,那就完全沒有轉寰的餘地,那樣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發生的好。

只是,對那兩家機構的調查,很快就進行不下去。

嘉盛投資倒好說,從名稱上看,就知道它跟馮一平肯定關係密切,嘉盛在中國的好多投資,這家機構都是股東。

不過,想調查嘉盛投資的股東,完全沒有進展,領先資本也一樣,一路追查下去,發現這兩家公司,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調查到這,就再也進行不下去。

亞馬遜雖然現在也蠻牛的,但讓英屬維爾京群島,服服帖帖的提供這兩家公司相關的註冊資料,他們還沒那個能耐,換做CIA來還差不多。

所以,關於如何說服馮一平,貝佐斯覺得自己有必要再好好綜合考慮一下。

與此同時,亞馬遜的另一項工作,他們的團購業務,經過好多技術人員的緊張工作,在後天就可以正式推出。

這是貝佐斯非常看重的一個手段,他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DOOR知道,這樣的事,我照樣能做,而且能比你做得更好。

我動動手指頭,就能把你們目前最重要的收入項目給搶過來,說白了就是間接施壓。

考慮到今天DOOR推出ipod3的火爆,竟然不到兩個小時,5萬台ipod3就被一搶而空,亞馬遜的第一次團購,貝佐斯針鋒相對的也希望是ipod3,你不是95折嗎,我自己貼錢,9折,總之,就是要把用戶吸引過來,要把熱度吸引過來。

然而,在跟喬布斯商量的時候,又一次遭到了拒絕,「我們額外供應不了這麼多現貨。」

貝佐斯現在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為什麼DOOR可以?」難道連老喬你也不支持兄弟我嗎?

「他們三個月前就跟我們提出了這個方案。」喬布斯的話,讓貝佐斯無話可說。

不過,他人脈很廣,通過一番緊急協商,摩托羅拉承諾在一周內,可以調集2萬台最新款的E380手機,這是現在少有的彩屏手機,很受歡迎。

那麼,為了首次團購同樣能有轟動的效果,貝佐斯不得不考慮調整自己的團購業務上線的日期。

總之吧,他感覺在對付這個還不成氣候的DOOR的時候,好像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

雖然雙方都沒對外披露,但亞馬遜畢竟是一家很有影響力的大規模上市公司,一舉一動都有人密切關注,20號下午,就不斷有記者打電話到兩家公司核實這個消息,亞馬遜召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