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鯤鵬展翅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放下和開始

又是那句老話,任何事物總是有兩面的。

五里坳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很多正面積極的變化,但對一些行業,多少還是有些不好的影響。

比如,以前的這個時候,鎮里的車站,那肯定是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攜妻帶子,大包小包的擠在這裡,就為了早點擠上到縣城的中巴,好去縣城坐開往南方各地的大巴,或者是去省里趕火車。

一般從初三開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以前,這些中巴車的司機和售票員,從天還沒亮,到月上樹梢,就一直在路上,連吃飯,上廁所,都得小步快跑。

可是,看著鼓囊囊的腰包,那些辛苦,是很值得的,他們甚至巴不得一年到頭都過著這樣的日子。

何況,那會,他們也是最牛氣的,平常,很多人坐個車,都會三磨四磨的講價,你要是不理吧,他會坐下一趟,但那大半個月,說多少就是多少,能上車就不錯,誰還會講價?

要還是有個把小氣的想少給個塊八毛的,一開口,車門馬上就打開,「不坐就下。」多牛氣!

可是,隨著鎮里的嘉盛工業園越來越大,隨著在鎮里做各種小買賣的人越來越多,隨著買車的人越來越多,那樣的盛況,如今也只能追憶罷了。

但從初八開始,鎮上這些中巴車的生意,特別是回程的生意,比去年同期又好了一些,這幾天,有好多說著普通話的年輕人從縣城來鎮里。

真是外地人,不是那些到南方混了幾年,回到家裡也做作的說著普通話的那些二杆子。

好奇的一打聽,原來都是嘉盛的一些中層幹部,來鎮里參加培訓,雖然有些怪罪嘉盛讓自己旺季的生意變淡,但是,與嘉盛有關的話題還是有得聊,「你是在上海公司?我有一個弟弟,在上海的鋰電池廠上班。」

是的,這些司機和售票員的不少親屬,同樣在嘉盛下屬的各個公司上班。

末了,這些車還非常殷勤的直接開到培訓中心門口,省得他們還要拉著行李箱,從鎮這頭走到那頭。

作為本地人就不用這麼麻煩,今天一早,爸爸就騎著摩托車,送胡珺婷來培訓中心報道,她在同宿舍的名單上,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王金菊,溫紅。

同在省城,開會的時候,一年總能見到王金菊幾次,可溫紅,說起來95年初中畢業之後,卻再也沒見過。

四人宿舍里的最後一位,是來自假日酒店的一位叫張彥的女孩子,她也是鎮里的人嗎?

雖然說是集體宿舍,但每間宿舍有近十五個平方,再加上一個約莫六平方的衛生間,住四個人,還是很寬敞。

宿舍里放著四張上下鋪的床,上鋪住宿,下鋪是放著一台電腦的辦公桌,床與床中間,還放著兩個衣櫃,房間正中,是一張小會議桌,估計是讓同宿舍的人討論用的。

胡珺婷看著這條件,有些感慨,好幾年沒有住過集體宿舍,可是這一次集體宿舍的條件,真是最好的。

「小傢伙,來,叫姨,叫姨我給你糖吃,不會叫?那親姨一下。」

胡珺婷聞聲迎到門口,「金菊,啊溫紅,好久不見。」

走在前面的,是已為人妻為人母的王金菊,而後面抱著王金菊女兒的,是多年沒見的溫紅,馮文一個人,拉著兩個大行李箱走在最後。

「胡珺婷?」溫紅看到她,同樣非常驚喜,「我們有八年沒見了吧,哇,你現在比以前更漂亮,大美女啊,說,怎麼保養的?」

三個女孩子里,現在胡珺婷確實看起來狀態最好,她很幸運,中專畢業,就直接加入了有佳,發展得很順遂。

而王金菊,還到南邊走了一趟,被無良老闆扣在廠里,沒日沒夜的工作了大半年,還一分工資沒拿到,現在剛生完孩子,體型多少有些變化。

至於溫紅,算是她們三個里,最坎坷的一位,在南方的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難免在她身上,心裡留下些印記,這些印記,肯定也會表現出來。

「哪有,你看看你們,不同樣美麗凍人?」胡珺婷笑著說,為了風度,她們同樣不太在乎溫度。

幾年不見,三個女孩子馬上熱絡的聊在一起,至於當年的一些不快,比如當初胡珺婷溫紅之間的那點小不和,現在連當事人都想不起。

其實,要說最不自在的應該是馮文,當初,他可是幾次三番的,借故想摸溫紅的小手來著。

不過,他臉皮厚。

「大家好。」一個穿著藍格子風衣,拉著一個大箱子的女孩子站在宿舍門口,有點局促的跟他們打招呼。

「哦,你一定是張彥吧,快請進,馮文,快把她箱子接過來。」王金菊抱著孩子走到門口歡迎。

「哇,這是你你孩子,真漂亮,」張彥摘下手套,小心翼翼的在王金菊女兒的小手上碰了碰,「好像這次來參加培訓,有好多女同事都是帶著孩子來的。」

「呵呵,這也許是一平借故給大家多放育兒假吧,」溫紅笑著說,「你好張彥,我是溫紅,聽你口音,也是本地的?」

「我是隔壁縣的,說話口音是相差不大。」

張彥覺得不錯,同宿舍的這幾個人,好像是挺好打交道的樣子。

「晚上才正式上課,要不趁現在有時間,我們一起去學校看看?」馮文提議,「我畢業後就再沒去過。」

「好哇。」大家一直贊同,95年離校後,他們同樣再也沒去過。

「張彥,你要不要一起,我們學校,也是馮總的學校。」王金菊說。

一平的學校?「你們和馮總?」她指著他們問。

「同學,同班同學,」胡珺婷拉著她,「走吧,一起,你好像比我們都要小?」

「你們初中畢業的那一年,我剛進初中。」

「哇,那就是今年還不到20歲?剛畢業是吧,剛畢業就進集團,真好!」那三個也就二十三四歲的女孩子,有些羨慕的多看了她幾眼。

馮文開的,依然是一輛麵包車,能拉貨能裝人,非常適用。

「金菊你也在省城買了房子嗎?」溫紅問。

「聽一平說的,買了,這兩年真是辛苦死,家裡開銷這麼大,每個月還要房貸,珺婷就比我們輕鬆。」

「哪裡輕鬆?你們是兩個人拿工資好不好,」胡珺婷說,「不過,幸虧當初聽了一平的話,東平西湊的按揭了一套,不然,現在買,至少要多花十几几十萬,更吃力。」

「那我也得趕快每一套,不然再過幾年,就更買不起。」溫紅說。

「是得抓緊,如果錢不夠,讓家裡想想辦法,在信用社借貸款都可以。」

張彥聽了這話很高興,這幾年,老爸也經常吹噓自己當初決策的英明,沒有想著先在村裡改建房子,而是用那筆錢在省城買了一套。

最開始買的那一套,現在總價已經翻番,嘗到了甜頭的爸媽,去年又買了一套。

……

整個學校,現在被一人多高的圍牆圍了起來,從外面看去,裡面多了好幾棟大樓,連大門也改了方向,不再是正對著公路,改到了側面,也設了一個門衛室,馮文現在正在那裡交涉。

門衛室里的老爺子看來是個認死理的,馮文給煙他都不要,「還在上課,我不能讓你們進去。」

「大爺,我們是一平的同學,只是進去看看,要不然,你給張校長打個電話問問?」王金菊只得抱著孩子過去幫忙。

「一平的同學,95屆的?」老爺子馬上變了臉色,「那早說啊,」他打開大鐵門上小門,「一平他沒來?」

「謝謝啊大爺,他忙,還在外地出差,你放心,我們一定不會大聲喧嘩。」馮文說。

早知道一平的名字這麼好用,還費那麼多話幹嘛。

「變化好大。」胡珺婷說。

「面目全非。」溫紅說。

學校現在看上去熟悉的,也就是操場邊的那些梧桐樹,和中間的那棟原來老師們辦公住宿於一體的紅磚樓,哦,還有院長他們的那個小院子,其它的建築,通通不見蹤影。

原來的廚房前面,現在是教學樓,和當年一樣,現在裡面傳來講課聲和朗誦聲,他們原來教室的那塊地上,建起了一座四層大樓,看那些門上掛的牌子,好像是辦公室和圖書室,以及多媒體教室。

對面的那一排教室原址上,是一棟五層樓,看那上面晾曬的衣服,應該是學生宿舍。

原來坡上的兩處宿舍,同樣是宿舍,只不過靠著院長小院那邊的,規模不大,看樣子,是教職工宿舍,紅磚樓背後的那一棟,依然是學生宿舍。

以前那些青石台階也都不見蹤影,全變成了整齊劃一的水泥台階。

幾個人靜靜的走在校園裡,努力想找尋當初的痕迹。但是,當年的那些歡快憂傷,好像隨著被拆掉的那些磚瓦房,一起消失無蹤,不是被隨意傾倒,就是被打碎成了原料,也許,就埋在腳下的這塊地底。

胡珺婷站在碩果僅存的紅磚樓下,想著那個雨天,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