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鯤鵬展翅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助理

有佳的國際化戰略。

「謝謝捧場!我明天到學校,明晚吧,我們在天驕居聚。」馮一平揮手送梁永高他們上車。

「你這些同學,都挺不錯,你上次演講之後,還真有不少原來兼職的同學跟人事部聯繫,連北大、人大那邊,都有人找上門來,」周新宇笑著說,「你的一席話,勝過人事部好多工作。」

要是自己在清華四年,連幾個同學都拉不進來,那才是真失敗。

「金總不是在上海嗎?」馮一平看著金翎秘書問。

「是這樣的,」周新宇解釋,「吳倩是我這次帶過來的四個年輕人之一,她不但英語出色,還正在自修法律,想自學通過司法考試,你和美國的聯繫越來越多,需要一個英語水平出色,也了解相關法律的人協助,金總和我的意思是,以後這方面有些事可以交給她。」

「很榮幸能在馮總身邊工作,有事請儘快吩咐。」金翎的前秘書吳倩說。

「嗯,」馮一平應了一聲,既然金翎讓她過來,肯定是個值得培養的,不過,他並不想身後帶著個這麼漂亮的女孩子,「你們都先跟著周總,這次過來的四位是吧,周總,我們過後再討論他們的工作安排問題。」

「好的,」周新宇自然也明白馮一平的顧慮,「我們有佳,有上市時間表嗎?」

「怎麼,羨慕徐斌?」有佳是嘉盛,也是馮一平的現金奶牛,現在真還沒有上市的打算。

「是有點。」周新宇老實的點點頭。

「周總,我們並不是以上市論英雄,你知道,有佳並不缺乏資金,效益也不錯,目前來看,上不上市,並沒有什麼所謂,甚至可以說,上市之後,掣肘肯定會更多,你哪能像現在這麼舒心?」

「我明白,一平,老實說,看到怡佳上市,汽車網也上市在即,多少還真的有點眼熱,不過,你說得對,有佳現在確實沒必要上市,你這兩天怎麼安排?我想跟你談談海外擴張的事。」

周新宇可是最早跟著馮一平的那批人,也知道馮一平的性格,有什麼話就直說,從這一點上看,倒有點像大家印象中的北方漢子。

馮一平也很欣賞他這一點。

要是太委婉,溝通起來就太費勁,溝通不暢,又會影響到工作。

……

望著空蕩蕩的家,馮一平嘆了口氣,唉,從今天起,這樣的日子,至少得保持到明年下半年。

「媽,我剛到家,很順利。」他給早幾天回國的爸媽報平安。

「哦,文華他們已經複員回家,想給我當司機?」

這話馮一平原來是說過,讓那兩個侄兒當兵複員後,給自己當司機。

在部隊磨練過兩年,他們多少有點身手,而且那兩個可以說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傢伙,帶到身邊也放心。

「先讓他們在家住些日子,這兩年多,他們總共沒在家裡呆幾天,年後再說這事。」

他的意思,最好還是等到明年下半年再讓他們來首都。

「一平,聽說你已經回國?明天怎麼安排的,會來園區嗎?」

這是尚主任打來的電話。

「會的,剛好,我也有事要和您商量。」馮一平知道尚主任,或者是園區找自己是為什麼。

……

「恭喜你一平同學。」

「幹得不錯,不愧是我們清華的。」

會議室里,管委會的各位領導笑著跟馮一平道喜,眼裡的火熱之情,再明白不過。

看到集團將有兩家公司要上市,周新宇還只是有點眼熱而已,這些領導,看到怡佳如此輕鬆的在美國上市,那就是非常眼紅。

「你知道吧,我們幾個剛才還在討論,要是能提前一年把你特招進清華,沒準怡佳就會在我們這註冊,那我們科技園,就已經有了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在納斯達克。」尚主任笑著說。

「一平啊,你別見怪,從首都到地方,現在好多高校都已經辦起了科技園。」一位領導說。

「我明白。」打著加快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的旗子,越來越多的高校科技園建立了起來,既然是享受撥款,自然有政績的要求。

而對一個科技園來說,扶持起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最好的政績。

「電信上市的事,相信各位領導都有了解,今年,對電信類企業和互聯網性質的公司來說,還不是太理想的上市時機。」

「我們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情況,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經歷過兩年多嚴酷的冬天,擠掉了其中的水分之後,我們認為,互聯網行業,將從明年開始回暖。國內的幾大門戶網站,今年四季度的經營狀況,應該已經在慢慢改善,到明年,網路概念股,將再一次受到市場歡迎。我是這樣想的,美國的那些投資機構也同樣這樣認為,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放緩了汽車網上市腳步的原因。」

馮一平詳細的向園區領導解釋了原因。

「就是說,汽車網一定會上市?」

「是的,而且,和那些媒體報道的比較一致,最遲,不會遲於明年第一季度,所以各位領導完全不用擔心。」馮一平笑著說。

「有你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尚主任說,「不過一平,我們是關心汽車網的上市情況,但你也不要有壓力,上市時間的選擇,還是要從公司的利益出發,我們知道,汽車網現在也有很多股東,不能讓你難做。只要汽車網上市成功,那我們科技園,就是全國所有高校科技園裡,最有顯著成效的一家,那就是我們這些人,也沾沾你的光。」

「哪裡,是汽車網沾了科技園的光,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剛創辦的時候,園區對我們的大力支持。至於上市時間,明年一季度上市,是我們綜合考量後,認為最好的選擇。」

「那就好,」尚主任點了點頭,「你還說有什麼事需要我們協助?」

「是又有事要麻煩你們。」

「什麼麻煩,我們能做到的一定做。」得到了馮一平的保證,領導們都很熱情。

「我知道園區和不少工業園和合作項目,我們那兩款電動車生產的事,能不能麻煩各位領導幫我們留意一下合格的代工廠?」

到明年開年,嘉盛鋰電池就可以實現大規模投產,神奇工坊設計的電動車,也就可以投產,上市。

但這一塊的生產,馮一平覺得投資新辦一家工廠顯然不太划算,而且周期太長,他想讓神奇工坊變成一個一流的設計中心,不想讓它下面還掛著一大堆工廠,所以他青睞採用代工的模式。

未來其它產品的生產,可以借鑒雷布斯的模式,對一些符合條件的生產廠投資。

「這個簡單,加工要求呢?我們馬上就可以開始篩選。」

「謝謝。」馮一平遞過去一個文件夾。

園區幫著做前期篩選的工作,比他們自己去找,要高效很多。

園區幫他們聯繫,也比自己撞上門去效果要好。

……

「馮總,你的咖啡。」

「謝謝。」馮一平稍微不好意思了一下,自己平常咖啡很少喝的。

看來自己當初在上海金翎的辦公室,支使她一杯接一杯的泡咖啡的事,吳倩還記得,以為他特愛喝咖啡呢。

嘗了一口,味道也確實不錯,「國外擴張的方略,有了結果?」

「我們已經考察了東南亞主要國家的零售業詳情,」周新宇打開筆記本開始彙報,「考察的首要條件,是當地的經濟條件和國家狀態,是不是經濟不錯,是不是一直很穩定?因此,我們第一波考察的重點是日本和韓國,結果,不太理想。日本的零售業態,非常成熟,本土的幾大便利店,深耕本土之後,早就已經開始了全球擴張步伐,品牌影響力和實力,都不容小覷。我們還特意考察和食品廠有合作的佐藤便利,發現連他們那樣的老牌家族便利公司,在7-11等的進逼下,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我們如果進入,考慮到一些行政上的問題,可能比佐藤便利面臨的壓力還要大。」

「韓國同樣不容樂觀,韓國的經濟,從製造業,到房地產、零售業等,都由少數的幾個家族企業控制。比如韓國最大的零售商新世界,就是由三星集團董事長的姐姐掌管。它們有各方面的優勢,比如物業成本、行政成本,包括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

「他們自己國家的公司,很少有罷工情況出現,但外資公司,動輒就會遭遇罷工。」

這個好像還真是。

上汽將來就要吃這個苦頭。

在大陸的韓資企業,都把他們野蠻的家長作風帶了過來,什麼搜身、下跪的,他們本土應該有這樣的習慣,在本國公司上班的那些韓國人,對這一套可以說是甘之如飴。

但在這個極度排外,極度自尊到自卑的國家裡,外資公司敢這樣做一下試試?

就是正常的開除一個不稱職的員工,搞不好馬上就會導致罷工抗議,還分分鐘切手指、潑汽油、自焚給你看。

「據我們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