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宋楚亂 第一百二十八章 換命

終於聽明白了信上意思的徐弱嗤嗤地笑了起來。

「巨子這麼說,我們就算是明白了。若不然,實在是有些緊張。」

「畢竟,你們都知道,咱們在泗上,是不承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個法理的。到這邊和貴族們簽訂契約,卻要以承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個法理為前提。著實有些困擾。」

其餘人也都鬆了口氣,雖然徐弱說的語氣輕鬆,但眾人都明白這是一個嚴肅的道義法理問題。

用任何可以用的手段爭取民眾的利益,這是個大前提。

不違背墨家道義的底線,這也是個大前提。

當有兩個大前提,並且出現了矛盾的時候,很多事處理起來沒有一個明確的指示實在是難做。

到時候在這邊死拼,拼完了之後回去再挨一頓批判,說是過於妥協,居然承認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宗法分封製法理,那也就只能認著。

適既然寫了信給他們背書,也給出了指導意見,眾人頓覺輕鬆了許多。

主持會議的人最後道:「放心大膽地干,干成什麼樣都沒事。巨子既然這麼說了,那麼就證明巨子會想辦法收場,我們就算翻天覆地,也沒有性命之憂。雖說我輩為利天下死不旋踵,我們不怕死,可也不能沒事就主動求死。」

……

商丘,即將前往陶邑的六指正在給適辭行,臨行前有些話適要囑託六指幾句。

簡單的飯菜,很隨意的坐姿,兩個人也都喝了一點酒。

「這一次渡過濟水攻打成陽、廩丘,衛國的苟變會跟著一起。就記得一句話,告訴苟變,提醒苟變,如果魏人撤退到衛國,那麼等同於衛國參與了這場戰爭。」

「此外,這一次要打出來蒼鷹抓小雞雛的感覺,要震懾一下魏韓。已經多年沒和魏國人交手了,得嚇唬嚇唬他們。」

六指笑道:「巨子放心,我明白您的意思。」

「成陽緊挨著陶丘,緊靠著咱們的大後方,和咱們打碭山一樣,都算是在內線作戰。後勤、補給、人員……這都充足。」

適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打成陽,我們可以迅速組織一支五萬左右的精銳。」

「但是,如果打安邑、洛陽,以我們現在的軍力,可能後勤之類的問題也就只能支撐我們三萬人甚至更少,火藥什麼的也會捨不得用。」

「所以,要用這個內線作戰的優勢,讓魏國看到我們的力量……雖然你我都知道,我們現在也就能在三百里之內打出這樣的攻勢,但魏國人不知道。他們對於作戰的理解,還停留著徵召農兵、個人攜帶三十斤糧食就可以作戰的時代。」

「他們看到我們在成陽的攻勢,會以為我們打安邑、洛陽乃至於西河都會有這樣的能力,實則不然。」

「還是那句話,多用火藥、少用人命。炮兵先照著三日連續猛轟的態勢,讓魏人心有餘悸。」

六指再度點頭,看了一眼適之後,忍不住問道:「巨子,打成陽,除了威懾魏韓、示意我們為了履行非攻之義而出兵外,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

「打完之後……是不是要撤軍?」

適輕笑著,盯著六指看了幾眼,問道:「你還是覺得想要在中原打幾場大仗先削弱一下魏韓的力量?」

從當初那個一旦全面開戰則放棄宋國誘敵深入,拉平戰線後包個大餃子的戰略構想出台之後,適就覺得六指很希望在中原打幾場大仗。

在戰略上六指是認可先南後北的大略的,但他始終覺得魏韓是個威脅,所以為了將來干涉楚國的時候能夠少一些腹背受敵的壓力,不如提前和魏韓打幾仗,削弱一下魏韓的力量。

六指沉默了片刻,沒有否認。

適道:「此番成陽之戰,退兵是必然的。現在局面很複雜,諸夏之爭,不是說我們和魏韓打,別人就只看熱鬧。這一次我們利用鄭國造成魏韓楚之間的矛盾加劇,前提是我們故意主動用『非攻』的中立國捆住了我們的雙手,造成一種假象。」

「楚、趙、秦的態度,我們必須要考慮清楚。這裡面很複雜,你回去再想想。」

適隨手從盤子中拿出幾粒花生米,在桌子上稍微擺了一下道:「一旦鄭國的事了結,在諸侯國看來我們下一步只能走三個方向。」

「北、南、西。」

「西線直面中原,楚國放棄了宋國,意味著楚國知道自己的國力現在不足以在中原爭霸,他要處在守勢,選擇了收縮。魏楚韓在我們的西面,是很可能達成利益一致的。你別看他們今天為了鄭國可以開戰,一旦我們過於強勢,他們立刻又能聯合起來。」

適又拿了一根筷子,往北側一擺,將兩粒花生米放在了筷子的北側。

指著筷子道:「這是濟水。」

又指著筷子北側的那幾粒花生米道:「這是成陽、廩丘。」

「現在,假使我們快速地攻陷了成陽、廩丘,作出暫時不撤兵的舉動,高興的是誰?擔憂的是誰?」

六指覺得這個問題過於簡單,又仔細往深了想了想,覺得還是很簡單,便道:「高興的是楚、越。擔憂的是魏、韓、齊。」

適點頭笑道:「那麼,實際上按照咱們的大方略,鄭國事一了,誰應該擔憂?誰應該長鬆一口氣?」

他說的那個大方略,自然是北守南攻,複製孫武子三關奇謀直插江漢的戰略。

六指道:「那就是反過來了。」

適笑道:「所以,我們要欺騙天下。騙的魏韓齊擔憂而楚越暫時放心。這樣一來,成陽就必須要打。」

「成陽廩丘一旦攻下,楚國會怎麼想?會覺得,我們今後要向北發展,連接黃河,從而通過中山國將我們和高柳雲中的地盤連在一起。」

「但是……」

適又在象徵著成陽廩丘的花生米四周又擺了幾粒,將其圍住,說道:「但是,一旦我們表露出要北上的想法,成陽廩丘就是魏國不可能放棄的必爭之地,對我們而言也將是一個如同雞肋一樣的突出地。」

「佔據了成陽廩丘,東可以接齊魯西南、北可以直通黃河、西可以攻衛插向魏國河東,一片平原,無險可守。魏國必然緊張,這時候,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要回成陽廩丘。」

適指了指象徵著濟水的筷子道:「魏人會想要要回成陽廩丘,和齊達成同盟,將極大的精力人力財力,用在修築沿著濟水的防線上。」

「修長城也罷、修堡壘也好,總歸他們肯定是不希望我們佔據著這塊可以威脅到他們腹心、將齊魏分割的突出地的。」

「如果我們不表現出北上的意思,那麼這塊地對於魏國就不算太重要;如果我們要表現出北上的意思,就首先要拿下這塊地;如果我們拿下了這塊地,那麼這塊地對於魏國就極為重要如同命根,那麼我們可以用這塊地和魏國談很多條件。」

濟水為隔,南部是墨家控制的泗水以北以及陶丘等地,北部則是一直到黃河都無險可守的大平原。

成陽等地在泗上「非攻」的時候,對魏國而言是東進齊國的突出地;一旦墨家擺脫了非攻的束縛,那麼對於魏國而言就是軟肋,使得泗上的騎兵、步兵方陣、炮兵優勢在平原上無限放大的軟肋。

同樣,和宋國一樣。如果墨家西進,那麼宋國就是墨家必須不可放棄的地方;如果墨家要北上,那麼成陽就是絕佳的戰役集結地;但如果墨家要南下,那麼宋和成陽就都是雞肋和分兵的弱點。

適要用幾次攻城戰,逼著魏韓楚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堡壘、長城、新城邑,以及逼著魏齊修築濟水防線。

人力物力耗用太大,會把魏國拖入深淵,使得內部矛盾更加激化,也使得魏國無力變革以建立更多的西河卒那樣的常備軍,使之死守或可行、進攻則不足。

至於魏國的野戰力量,秦國會幫著墨家去清理的,以適的判斷,吳起等人的年紀和秦君的年紀問題是不可不考慮的,吳起勝綽等這一輩功勛卓著的老臣死之前,秦國必定要奪回西河,這是政治問題,更是徹底確定變革合理性以及防止新君即位大臣權重的重點。

六指想著適這番話,似乎明白過來,問道:「那我們用成陽和魏國來換什麼呢?」

適嘆了口氣道:「換在新鄭活動的同志們的命。換新鄭陷落後那些積极參与我們行動的鄭人民眾的命。」

六指飲了一杯酒道:「那換得值。希望新鄭的同志們使出全力折騰,隨便折騰,我在成陽這邊保他們。」

適點點頭道:「所以我說,你這一次打成陽,要狠、要咄咄逼人。要逼著苟變回去,不準魏人撤到衛國,能抓多少抓多少,不要打擊潰戰,要打殲滅戰。順帶,把成陽、廩丘、雷夏的城牆,全都拆了。」

六指皺眉道:「衛人會不會受到魏國的壓力,不得不允許魏軍撤退到衛國呢?」

適指著六指鄭重道:「這在你。」

「在我?」

六指一怔,適道:「沒錯,在你。你打的越狠、攻的越快、越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