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真假誰知 第一百九十章 革故鼎新策無窮(十三)

適當然明白,戰爭未必一定就是理智的,但墨家既然講道理,他又要做「巨子最好的學生」,自然要站在理想化的角度去問出這個他自己其實知道答案的問題。

楚王覺得適年紀還小,又覺得若是別人問這樣的問題或許奇怪,但若是墨家那些人問出來就極為正常。

他覺得不需要回答,因為這一次出征的目的、意義甚至一些更深層面的權力鬥爭,適在之前都講的很清楚。

熊當對於三年之約已經心動,只要不是現在退兵,他可以答應,甚至可以讓墨者幫著斡旋。

只要三年之內佔據優勢,聽適的意思是將來若是三晉背約,墨家似乎可以幫助楚人守城。

守城、甚至是墨家幫著楚人重新修築城防,都是巨大的優勢。

楚王思慮一陣,問道:「難道墨家斡旋各國,宋公已經同意了嗎?」

適略帶嘲諷地笑道:「墨家守商丘,可墨者是天下人,不是宋人。只不過宋恰好孱弱而楚恰好強盛、若不幫著防守不能撐到三晉來援而已。」

言外之意便是宋公和巨子,是平等關係,是戰時合作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

楚王半真半假地讚賞道:「墨者多才,我都有幾分盼著楚弱而宋強,想來大治的便非沛縣而是郢了。」

這算是極高的讚譽,適也不回答,楚王又道:「既說盟約,我可先與墨者成盟。三年之後,無論三晉如否弭兵,楚人必不再興不義之戰,屆時若是如此,墨者可能助楚守城?」

適模稜兩可地回道:「若能做到讓墨者以天志規矩測量為『利天下』,莫說守城,就是助其定天下於一,又算什麼呢?」

這話其實根本沒有回答楚王的問題,而是詭辯到另一個看似相似的問題上給出了回答。

然而楚王心頭大喜,心道:「墨家雖有巨子,但其巨子並無野心,一心利天下。」

「此事做不得假,當年墨翟孤身一人入楚,便可信任。再者,若一人偽裝,能偽裝至死,又與至聖之人何異?」

「若墨者能入楚,則內可安公族王室、外可守邊關雄城、政可稼穡百工……我自不興不義之戰,兒孫之事,我豈能管?」

他隱隱心動,便道:「既如此,便可成盟。」

適道:「若成盟,則必由墨者主祭,以求上帝監察。」

楚人頗信鬼神,也有掌握祭祀的官員,太祝當即反問道:「祭祀事,緣何由墨者來做?楚其無巫覡?」

適攤手道:「墨者重鬼神,自有祭祀之法。若由楚人祭祀,三晉、秦齊,如何願意?你們是楚人,而墨者卻是天下人,這便不同。」

「況且,我聽說昔昭王時,觀射父曰: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月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此時上帝可交通於人。」

「後,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上帝至此不能與人交。」

「楚人縱多巫覡,連觀射父這樣的大巫,尚且不能達於上天,又怎麼可以由你們主祭呢?」

太祝無言,觀射父之才,他自然不及,沉默片刻後問道:「難道墨者竟能達於上帝?」

待墨者將這話傳於適,適暗暗捏了一下拳頭,自己等了這麼久,就是為了等這麼一句話。

只是他根本不信鬼神,也不管上帝,這時候便含糊地問道:「若有上帝,必在九天之上,可對?」

太祝心說這話沒有問題,當年重黎絕地天通,砍斷崑崙天梯,絕於上帝,想來天神自在九天之上。

適又道:「若一人在商丘,欲往鍾離,雖不知鍾離確切之處,但車轍向南。另一人亦欲往鍾離,卻向北。請問,哪個人距離鍾離更近呢?」

太祝回道:「向南者更近。」

適大笑道:「對,墨者可以讓這些祝詞距離九天更近,所以在找不出可以距離九天更近的辦法之前,墨者的主祭之法就是最可能達於上帝的。」

他不待太祝回答,躬身面向楚王道:「請您出帳,觀墨者手段!」

楚王同意之後,適沖著幾名書秘吏的人微微頷首,那幾人先行退出準備。

一眾楚臣也都跟隨出了大帳,周圍兵車將這裡圍住,又有諸多甲士戒備,以防墨者使出曹沫專諸的手段。

若是此時車中裝滿了火藥,倒是可以一舉搞掉楚王,只不過適和墨者都不是宋人,而是天下人,所以對於楚王沒有太大的仇恨,也犯不上做出這樣的事。

那幾名墨者拿出適準備好的一些古怪器物,走到眾人面前,正是幾個碩大的此時還未出現的孔明燈。

楚王不知這些奇怪的器物何用,便問道:「此為何物?」

「此物可飛九天。」

楚王不解,看著這些其貌不揚的絲綢器物,心中信了五分,源於墨者一貫帶來的驚奇。

另一半,則是大為不信。

太祝心想,這東西如何能傳於九天?

由是問道:「鳥翔於九天,需有雙翼。我聽聞昔年公輸班與墨翟各制木鳶,那木鳶依舊有翼,而木鳶必有繩索羈縻,九天萬丈,世間焉有萬丈之索?」

適哈哈大笑,狂聲道:「誰說沒有羽翼便不能翱翔九天?天志無窮,豈是你所能知?鳥有羽翼,便能飛,那麼可以說羽翼才能飛嗎?如商丘人食麥,便可以說麥便是全部的糧食嗎?」

墨家詭辯之術,楚之太祝也有耳聞,此時竟不知如何回答,訥訥無語。

適裝模作樣地準備了紙筆,從一些墨家的巫覡那裡學來的祝禱之詞念叨一番,像是那麼回事。

又在紙上寫下幾個字,將一張紙條綁在孔明燈的下面,楚王又問:「那草帛之上,書寫的非是楚文。」

適道:「墨者之文,可通天帝。天帝又非楚人。」

「況且,若有上帝天神天鬼,也必然用墨家之字。昔年我隨隱士求學,夫子年輕時也遇過隱士,得草帛千張,其上皆是這等問題,以解析天志。」

他這話算不上胡扯,畢竟他學的那些知識,確實是用他熟悉的這些文字書寫的。

只是這話在此時聽起來,便有了那麼一絲鬼神的味道。

後百餘年後,子房拾鞋,也不知道黃石公給他的天書上用的卻是哪家文字……若是秦文,倒也有趣。

如今適弄出許多古怪事物,楚王這一年又多聽聞,心中偶動一念,以為天帝用的真的就是這樣文字——總不至於說上帝鬼神都不認字。

適忽悠完,叫人點燃了孔明燈下的油脂,不多時熱烘烘的空氣撐起了絲綢,楚王群臣之中有人忍不住驚道:「真的飛了?!」

那些提前準備的孔明燈,在眾目睽睽之下,扶搖直上。

今日無風,正適合。

眾人抬頭觀望,見這些古怪之物不斷上升,竟有一些竟然不知蹤影。

楚人營地之內,更是許多人抬頭觀望,指指點點,以為鬼神降臨。

昔年墨翟與公輸班各行手段製作木鳶,可木鳶終究還是有羽翼,風箏至少看起來像個鳥。

可此時這些絲綢的孔明燈,卻胖乎乎的,最關鍵的是下面沒有繩索綁縛。

漫天飛舞,若是此時入夜,當真如漫天螢蟲。

適挺身指著高空飛翔的孔明燈道:「玄鳥可啄浮游而高飛、鷹隼可抓兔鼠而振翅,有大有小。」

「此物既能飛天,若大千倍,豈不能載人飛於九天?」

「若有天帝,則此物距離天帝最近,也能達於上帝;若無上帝,乘此物高飛,則可親眼得見!」

「觀射父當年以為重黎斬崑崙,認為自此天地相隔,卻不知世間自有天志,上可通九天、下可及黃泉!」

「我有天志,若我願意,可游四海、可入九天!」

他說的極為狂妄,大笑以作後援,暗暗觀察楚人的動靜,還有遠處軍營那些士兵的約束。

楚王震驚之餘,卻也聽出了適的弦外之音:下可及黃泉,便是說墨者連黃泉都能抵達,所以挖個幾十步的地穴接通你們,根本不算事,你們以後也別用這樣的攻城手段了。

這不是可以通於地鬼,於是才能挖通不差分毫,只是知曉天志。但知曉天志,若可以挖通,又和溝通地鬼有什麼區別?

昭王距離此時不過八十年,昭王一心想求登天之術,熊當作為昭王之後,亦有此心。

適說的如此,楚王心中更信墨者祭祀手段無窮,更可達於上帝。

適心道:搞封建迷信,也需要科學,論起搞封建迷信,此時天下捨我其誰?

見此物已經鎮住眾人,適道:「如此,難道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