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蘇哥是個狠人

「蘇哥是個狠人!」

這是蔡小力脫口而出對蘇振雄的基本評價,隨即就意識到自己有「口誤」,朝著王為尷尬地笑了一下,急急忙忙改了口。

「是蘇振雄蘇振雄……」

王為雙眉微微蹙了起來。

蔡小力是很無恥,骨頭也很軟,卻不意味著他是個廢物,楊明軒才入獄的時候,這傢伙甚至欺負過楊明軒,可見也絕不是什麼「老實本分」的好鳥。

他骨子裡頭對蘇振雄的定位是這樣,那這個蘇振雄極有可能真的是個狠人。

只不過,王為還很像深入了解一下,蘇振雄到底如何狠法。因為很有可能,他接下來就要面對這個蘇振雄了。

如果專案組能夠成功鎖住他的蹤跡的話。

資料顯示,蘇振雄今年三十七歲,是五人團伙中年紀最大的。而且他是退伍軍人。這個身份,在五人團伙中相當特殊。

當初王為推斷,團伙成員應該大多有類似經歷,對槍械使用相當熟悉。現在看來,略有偏差,五人團伙,蘇振雄是唯一的退伍軍人,並且是在野戰部隊服役,有戰鬥經驗。

司馬白傳來的資料中,對蘇振雄的評價有著十分明顯的雙面性。

十幾年前在部隊服役的時候,蘇振雄的評價是比較正面的,部隊首長評價他作戰勇敢,敢打敢拼。但在退伍之後,蘇振雄就好像變了個人似的,開始出現種種劣跡,混跡於社會,打打殺殺,成天和一幫街頭痞子和小流氓混在一起,結果和蔡小力一樣,成為了派出所的常客,後來更是因為故意傷害罪鋃鐺入獄。

那還是十多年前,蘇振雄第一次入獄。

那次入獄的時間不長,只有兩年。

但蘇振雄在勞改農場的表現,卻讓人很無語,關在監獄裡,還改不了好勇鬥狠的習氣,成天和人打架,最嚴重的一次,把人傷得不輕,差點因為故意傷害被加刑,後來通過他家裡的一番運作,才免於厄運,終於在兩年後如期釋放。

「蘇振雄怎麼個狠法?」

王為淡淡問道。

資料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資料內容也不是特別詳細,王為更加願意相信蔡小力的直觀判斷。

「他是道上的人!」

蔡小力帶著一點驚懼之意說道,似乎還隱隱帶著一絲興奮和挑釁之意。

對蔡小力這種矛盾心理,王為倒也能夠理解。

這傢伙對自己被王為輕易制服,其實多多少少是有些不服氣的,現在好不容易拉出一個真正的狠人來,肯定禁不住在心裡想:抓我算什麼啊?有種去抓蘇振雄啊,去抓道上的狠人啊!

「你是說,他給人當過打手?」

這也是資料里顯示的。

蘇振雄第二次入獄,依舊還是因為故意傷害。不過這次的故意傷害,和第一次故意傷害情況很不相同。第一次故意傷害,純粹就是打架鬥毆,結果下手重了,把人打傷住院,自己被判入獄服刑。不脫年輕人好勇鬥狠的模式。

第二次故意傷害,情況就嚴重得多了。

這時候的蘇振雄,已經成為某個礦老闆的打手。

九十年代初期,偏遠地區的私人礦老闆,嚴格來說,和黑社會老大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敢在偏遠地區開礦的傢伙,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稍微弱點都不行。你要是沒有自保的能力,分分鐘會被其他礦老闆趕走,讓你的投資血本無歸。

這還算好的。

要是走霉運的話,搞不好連走出礦山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自保,也為了爭搶更好的礦脈,更多的資源,所有私人礦老闆都瘋狂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隊伍。一時間,大量亡命之徒雲集礦山。

像蘇振雄這樣當過兵,打過仗,又坐過牢,心狠手黑的人,正是礦老闆最青睞的對象。縱算在亡命之徒雲集的礦山,那也是佼佼者,是眾人「崇拜」的對象。

畢竟蘇振雄乃是「正途出身」,和這幫野路子出來的傢伙有著明顯的高下之別。

單純以「能力」而論,那些野路子出來的傢伙,也沒法和「正規部隊」出來的人相提並論。

「以前在礦上的時候,蘇振雄是出了名的能打,他們老闆可看重他了……」

說到這裡,蔡小力又情不自禁地嘖嘖讚歎了一番,可見他內心深處,確實對蘇振雄很佩服。或許這是因為,蘇振雄算是他們這一「行當」最出類拔萃的人吧。

蔡小力也許覺得,當小混混當打手能當到蘇振雄那個份上,就算是很厲害很厲害了。

「在農場的時候,就沒人敢惹他。」

蔡小力又補充了一句。

蘇振雄第二次因為故意傷害罪入獄,刑期是五年六個月,入獄時間大致和楊明軒入獄時間差不多,略早一點。

王為看過蘇振雄的判決資料,發現這小子明顯是屬於從輕處罰了,而且從輕的力度很大。

第二次故意傷害,其實就是礦山之間常見的搶地盤械鬥。

蘇振雄是「主力」,沖在最前邊,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他一路砍殺過去,傷了六七個人,其中兩人重傷。這樣嚴重的罪行,其實判個無期都夠格的,就算不判無期,正常情況下,最起碼也得是十年有期徒刑往上走。

結果只判了五年半,這中間有些什麼貓膩,可瞞不過王為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刑警。

王為儘管從來沒在檢察院和法院工作過,但對他們的工作了解很深入,知道有些事他們是怎麼操作的。那個礦老闆的活動相當到位,這才有蘇振雄的輕判。

縱算在新生勞改農場,蘇振雄也並沒有吃到什麼苦頭,礦老闆為了他下足了本錢,直接給他安排在食堂組。

新生勞改農場並不是每個大隊都有一個食堂,而是兩三個監舍在一起的勞改大隊,合辦一個食堂,食堂組直接歸後勤那邊管理。

相比起那些每天要出門耕作農田,或者干其他體力活的勞改犯人來說,在食堂組改造,當然是要輕鬆得多了,吃得還好。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勞改農場,監獄的伙食,水準可不咋的,決不可奢望過高。

少數家境殷實的犯人,還可以靠家裡的接濟,偶爾打打牙祭,滿足一下自己肚子里的饞蟲,大多數家庭條件一般的犯人和家庭條件很差的犯人,就只能苦熬了,一般要好幾天才能吃到一頓肉,並且還沒啥好肉,分量也很少。

對這些人來說,每一天都是難過的。

但對於食堂組的犯人來說,日子倒也並沒有那麼難熬。

「蘇振雄是食堂組的組長,大家都要討好他!」

蔡小力繼續「誇讚」蘇振雄。

看得出來,蘇振雄就是他的偶像。

對於蘇振雄能夠擔任食堂組的組長,王為一點都不意外。

監獄雖然有管教幹部,有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但實際上,犯人之中適用的,仍然還是「叢林法則」,誰的拳頭大,誰都關係硬,誰就說了算。

蘇振雄兩者都占,他不當組長,誰當?

就算換一個人當組長,蘇振雄不服,那也當不下去啊,會被直接打趴下的。

實話說,好勇鬥狠是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勞改犯的本性,打架鬥毆這種屁事,在勞改農場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不止一起,只要不打得特別嚴重,管教幹部一般都不予理會。

根本就管不過來么!

所以說,蘇振雄在食堂組根本就不可能遇到什麼太強有力的挑戰——不服?打到你服!

「蘇振雄怎麼和楊明軒認識的?」

王為對這個問題比較關注。

之所以當時他們研究司馬白傳過來的資料時沒有將蘇振雄列為「一級懷疑對象」,就因為表面看,楊明軒和蘇振雄之間,交集不大。

他們不在一個勞改大隊。

新生勞改農場一共有八個勞改大隊,只有同一個勞改大隊的人才會關押在同一個監舍區,也就是說,同一個大隊的人才是真正的「獄友」。大隊和大隊之間,犯人的交流相當困難,幾乎沒有。

如果在兩個不同的大隊服刑,哪怕被關上一輩子,兩個人也可能不一定認識。

蘇振雄在食堂組,直屬勞改農場總務科管理,楊明軒在二大隊,他們之間是怎麼發生交集的?

其實很簡單。

蔡小力說道:「楊明軒在勤雜組工作,他每天都要去食堂打飯,就這樣和蘇振雄混熟了,大家都是從雲山來的,還都在礦上做過事,犯的事還一樣……這不就很容易搞到一起嗎?」

勞改大隊的所謂勤雜組,就是做些雜七雜八的瑣碎事務,相對那些承擔著生產任務的勞改組,當然要輕鬆得多,還不用日晒雨淋。

能夠混進勤雜組的,基本上也都是有點關係的,要不就是表現好,能得管教幹部的歡心。

「楊明軒家裡經常給他送煙,蘇振雄有辦法搞到酒,他們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

看得出來,蔡小力其實對此很不滿,顯然當初楊明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