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一個被高度同情的嫌疑對象

「楊明軒。」

顧嘯以一種不是十分肯定的語氣說道,顯然他對自己提供的這個信息也不是很有把握。

果然,大家在人事科長老何臉上看到了驚訝和不以為然的神色。

「這個楊明軒是什麼人?」

王為緊跟著問道。

楊明軒!

好像有點印象了,是這個名字?

案件彙編裡面似乎提到過這個名字,當然,要是顧嘯不提起這個人,王為是無論如何都記不起來的。印象實在太模糊了,就算顧嘯說出了「楊明軒」,王為也只是有一點印象,極其不確定。

他需要更多的資料來和腦海中模糊的記憶相印證。

「他以前是礦里的職工……嗯,以前和我還是鄰居,前些年因為和人打架,傷了人,判刑五年,兩年前釋放回來……不過他現在已經不住在礦上了,他住在縣裡街上……」

顧嘯介紹楊明軒的情況時益發的遲疑猶豫,似乎有點後悔,不應該把楊明軒說出來。

「他當過兵嗎?」

王為問道。

「沒有沒有……他沒當過兵。」顧嘯連連搖手,遲疑了一下,終於說道:「我覺得他不大可能是兇手,這個人,其實很講義氣的……」

「是啊是啊,不大可能是楊明軒乾的,這個人其實並不壞……」

顧嘯話音未落,何科長馬上就接上了口。

眾人頓時面面相覷。

這是什麼情況?

這個楊明軒到底是個什麼人?

坐了五年牢,居然人事科長還說他並不壞?

當然,坐了五年牢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是壞人,尤其是打架傷人坐的牢,更是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一些人本性並不壞,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一時衝動,就有可能釀成大錯。

大傢伙的興趣都被勾了起來,若不是眼下情況緊張,時間耽擱不起,也許還有人想要八卦深挖一下原因呢。

洪峰緩緩說道:「先把他的情況詳細說一下,他到底有沒有嫌疑,現在誰也不能肯定。」

顧嘯一凜,馬上答道:「是,洪局長!」

顧嘯是部隊轉業幹部,有很強的組織紀律性,知道在這種時候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況且他不是專業刑警,什麼人有嫌疑什麼人沒有嫌疑,他可沒本事來進行準確的判斷。他現在只要按照刑警們的要求提供相關線索就可以了。

驅除了心中顧慮的保衛科長,開始詳細描述有關楊明軒的情況。

楊明軒,男,二十八歲,雲山銅礦正式職工,三採區帶班班長。當然,這都是以前的事了。據顧嘯介紹,楊明軒是老礦山,他父母是雲山銅礦第一代拓荒者和建設者,父親還曾經是三採區主任,算是礦上的中層幹部。前些年內退了。

楊明軒一家,在礦上有著良好的聲譽,楊明軒上邊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他在家裡是老幺,從小就很得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的寵愛,性格是有點傲氣。

但也僅此而已。

顧嘯無意之間說出來的話,對他的評價始終都相當正面。

除了有點傲氣,楊明軒並沒有其他毛病,相反,這個人很講義氣,是真正的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為人豪氣大方,急公好義,在礦上很有人緣。

至於幾年前那次打架傷人,據顧嘯說,也是有特殊情況,是礦上子弟和周邊村民發生了衝突,幾個礦上子弟被一大堆村民圍住了,往死里打。有人向楊明軒報了信,楊明軒急了眼,喊上幾個弟兄,帶著兩把菜刀就沖了過去。

結果就釀成了血案,好幾個村民被砍傷。

這件事當年引發了軒然大波,村民們大批集結,聲言要報復礦上,而礦上的青皮後生們也自發聚集在一起,拿著自製的武器,喊打喊殺。

眼看就要爆發全面的大規模衝突,局勢相當緊張。

當然,最終這場「大架」並沒有打起來,鎮上和礦上斷然採取了措施,把雙方為頭的幾個人都抓了起來,其中頭一個要抓的,自然就是楊明軒。

不過後來處理的時候,倒是沒有給他安一個聚眾鬧事的罪名,尋釁滋事這個罪,沒有算在他頭上,最後是按照故意傷害罪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法院為什麼這麼判,在座一干刑警們都心知肚明。

當然是為了息事寧人。

要是按照聚眾鬧事尋釁滋事的罪名來審的話,那就不是楊明軒一個人的事了,也不是少數人的事,雙方為頭的幾個人,都要判。到時候只怕會更加引起礦上和村民們的不滿。

這工作就難做了,不好善後。

索性就按照故意傷害罪判了幾個人,其他帶頭鬧事的,只要沒有動手傷人,都是拘留幾天了事,總算是把這個事情壓了下去。

從顧嘯的語氣跟老何偶爾插話的神態來看,他們對楊明軒都是抱著十分明顯的同情態度。

又不是為了自己的事情和人打架!

完全是為了礦上嘛。

這是礦山人的直線條思維。

雲山銅礦和周邊村民關係的改善,是近幾年的事,在此之前,小衝突一直不斷,彼此之間都很看不順眼,時不時就要打上一架。

那次和礦山周圍的村民打架,也許是村民先惹事,也許是礦上小青年先惹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過在顧嘯與何科長這兩位礦山人眼裡,當然是村民不對了——礦山的人都很有素質,是不會主動惹事的。肯定是那幫文化程度不高,素質低下的村民們的錯,是他們先惹的事。

楊明軒當時要不「雙刀赴會」,只怕那幾個被村民圍住的小青年會被打死去!

實際上,楊明軒是為了維護礦山的安全才倒霉的。

「在勞改隊的時候,楊明軒表現良好……被減了刑,提前一年釋放。」

顧嘯說道,輕輕舒了口氣,似乎對此還比較滿意。

「楊明軒在哪個勞改隊服刑?」

問話的還是王為。

因為這個思路是王為提出來的,所以也就由他來主導。當然,也就是王為,換一個像他這樣年輕的刑警,大傢伙根本不可能給他這麼大的面子。

洪局和袁支隊,戴支隊這些領導都在,什麼時候輪到你出頭露面了?

後生仔一旁呆著去,慢慢學經驗!

一年前的王為,就是這種待遇。

但眼下的王為,明顯不同了,不要說在邊城公安系統早就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就算在全省刑偵系統,都算是頗有名氣的「刑偵新星」。

因而這個時候由他來詢問,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沒有絲毫僭越之意。

「就是我們邊城監獄……」

王為和身邊的白嬌嬌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讀到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其他刑警們的表情,也差不多。

邊城監獄,又名邊城新生勞改農場。

新生勞改農場始建於五十年代,是天南省建國之後第一批興建的勞改農場,地址在邊城市區以北,離邊境線大約有兩三百公里。

新生勞改農場的佔地面積不小,擁有耕地將近兩萬畝。

這在山多地少的邊城,是一個很嚇人的數字。

勞改農場最先建立的時候,是歸邊城市下邊的一個縣管理的,業務管理由天南省公安廳負責,但是很快就交由省公安廳全權管理了,管理序列也從地方划了出來,直接歸口省公安廳管理。八十年代初期,改歸天南省司法廳管理。

和雲山銅礦一樣,新生勞改農場是正縣團級架子,下轄八個勞改大隊。

勞改農場轄區自成一體,除了農耕大隊之外,還陸續建起了加工,修理等小型工廠,讓在押犯人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新生勞改農場雖然號稱邊城監獄,實際上收押的犯人來自全省各地,遠遠不止邊城一個市的犯人。

那是真正魚龍混雜的地方。

相對來說,邊城監獄的犯人構成,比其他監獄的犯人構成更加複雜,大批的涉毒,涉槍罪犯被關押在這個監獄裡進行勞動改造,勞改農場的氣氛比其他監獄的氣氛更加多了三分暴戾之氣。

固然有一部分犯人在裡面接受勞動改造之後,完成蛻變,變成了新人,昂首挺胸開始了新生活,但也有一部分犯人在裡面相互「交流」犯罪心得,益發的變得五毒俱全,成為更有反偵查經驗,手段更加狡猾多變,更難對付的「慣犯」。

許多犯罪團伙就是在監獄裡糾集形成的。

這些所謂的牢友在一起,臭味相投,相互「學習」,出獄之後自然而然就糾集在一起,形成新的犯罪團伙。這種經過監獄「強化」的犯罪團伙,破壞力更強。

這種情形,王為這樣的資深刑警實在見得太多了。

故此,勞改釋放人員也是派出所管片民警,分局縣局刑警們重點關注的對象,不少勞改釋放人員還被發展成了派出所和刑警隊,治安隊的線人。

也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