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省報記者

原本計畫趕第二天最早班的飛機飛往東海,但場面上的事,計畫永遠都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領導一句話。

省領導一句話,專案組就在雲都多停了半天。

原因很簡單,省領導要親自接見專案組。

大家都很明白,這絕不是專案組的面子,包括洪峰在內,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面子。洪峰在邊城雖然聲名赫赫,公安系統的一面旗幟,但在省領導眼裡,也就是普通一兵,沒事不可能專門接見他。

這個面子,是給陸啟正的,顯示出領導對民營企業家的親切關懷。

陸啟正女兒被拐賣了,領導也想安撫一下他。

於是乎像王為,程雪這種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小民警,也就很榮幸地得到了省領導的接見。

當然,王為不是太激動。

他家老爺子在位的時候,比這位省領導更加位高權重,這位分管民營企業的省領導,暫時還沒有進常委班子,王老虎在常委班子里的排名還很靠前。

名副其實的天南政法王!

除了這位分管民營企業的省領導,陪同接見他們的還有省婦聯的一位副主席,專門負責關懷被拐賣婦女工作的。

在「災情嚴重」的西南幾個省份,幾乎每個省的婦聯,都有一位副主席專門分管協調這個工作。

得知邊城市公安局神速破案,省領導和婦聯副主席都很振奮,接見的時候,對洪峰等專案組成員給予了高度的讚揚,省領導甚至還親自和神速破案的「頭號功臣」王為握了握手,表示讚賞。

看得出來,洪局對這個接見,內心深處那是相當不滿。

白白浪費時間,耽擱救人。

洪峰是技術幹部,比較不感冒這種形式主義。

不過這次接見,除了浪費時間,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省領導特批,專門撥給他們十萬塊錢的辦案經費,從婦聯那邊的財務走賬。提現金。

不管怎麼說,要體現領導對此事的重視,特批辦案經費是最實在的。

連洪峰都為之振奮。

他雖然不當家,卻也知道邊城市局窘迫的財政狀況,知道胡局長為錢愁白了兩鬢。有了這十萬現金,此番東海之行,就比較寬裕了。

專案組趕下午的班機飛往東海。

這趟班機要中轉,九十年代,經濟遠不如後世那麼發達,飛機遠不是出行的首選,雲都到東海省省會的航班,每天就是兩趟,上午那一班是直飛,下午這班就要中轉了,不然旅客不夠,航空公司會虧本。

原計畫專案組七個人加上嚴青梅,再加上省廳打拐辦刀副主任,一共九個人。

真正成行的時候,變成了十四個人。

陸啟正兩口子死活都要去,必須要第一時間見到女兒。

理解!

洪峰默許了。

張榮也死活要去。

雖然此番是去救陸曉婷,暫時還不知曉張冰的下落,張榮卻堅持要和他們同行。他抱著萬一的心思。萬一張冰和陸曉婷在一起呢?萬一陸曉婷知道張冰的下落呢?

張榮不肯放棄哪怕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希望。

最後洪峰也同意了。

不過和他約法三章,就是到了東海省,必須一切行動聽指揮,決不能自行其是。出了什麼問題,都由他自己承擔後果,專案組概不負責。如果發現的行為有可能影響到解救陸曉婷,專案組將對他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

張榮想都沒想,一口答應,拍著胸脯保證,百分之百服從指揮,絕不亂來。

對邊城市局這幾個人,張榮還是比較信服的,尤其是王為。

這小子年紀輕輕,真不吹牛,說限期破案就限期破案。

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陸曉婷的下落,理論上,也能很快找到張冰的下落。

不管張榮內心深處多麼焦慮不安,他也很清楚,要救女兒,必須依靠專業的公安人員,尤其是依靠王為這樣的「神探」。

當然,他們三位家長的差旅費是自理的。

儘管看上去這樣做很小氣,但公事就是公事,不能公私不分,混為一談。

陸啟正很大方,主動承諾張榮的差旅費由他來負責。

其實平日里陸總也不是這麼大手大腳的,第一代創業者,往往都比較精打細算,不少還相當的節儉,這時候為了早日解救出女兒,多花點錢也顧不得了。

另外多出來的兩個,居然是《天南日報》的記者。

刀副主任解釋,這兩名記者,是他專程通知的。將會全程報道這次解救行動。之所以這麼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藉助輿論的力量造造聲勢,讓各級領導都重視打拐工作。

相對其他案件的偵破,打拐工作對經費的要求更高。

這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拐賣團伙都是全國各地到處流竄,要將這些人販子一個個抓捕歸案,需要大量的警力,全國各地去追捕。

這追捕的差旅費,就是一大筆錢。

另外遠赴外省解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還要注意她們的身心健康,檢查身體要花錢,治病要花錢,懷孕了的,人流住院要花錢。特別是那種受虐待,導致精神不正常的,那就更要花錢了,你都不知道她住在哪裡,壓根就送不回去,只能讓她住進精神病院。

這醫藥費,也要公安機關來負擔。

一句話,需要更多的錢才能辦得起這樣的案子。

沒錢,你根本就玩不轉!

刀副主任當這個打拐辦的副主任,平日里不是為案子忙得焦頭爛額,而是為搞經費搞得焦頭爛額。不得已,想了這麼個主意。

讓省報深入報道一下,看看到時候能不能向省里申請點專項資金,不要多,有個百十來萬也能解決不少遺留堆積的老問題了。

一些打拐民警去年的出差費現在都還沒拿到手。

對《天南日報》的記者來說,他們對這樣的新聞素材也非常感興趣,真要是搞一個專題系列,肯定能在讀者之中引起很大的反響。

搞不好就能因為這個系列報道一炮走紅。

洪峰對此倒也不反對。

反正也不用專案組掏錢給人家記者買飛機票。

天南日報社可不像他們邊城市局那麼窮,人家有錢,不說富得流油,記者坐個飛機的錢還是不愁的。

對洪局來說,只要不讓自己掏錢,一切都好商量。

袁懷英,周世豪等人還相當興奮。

他們和洪峰不一樣,洪峰已經五十多歲,絕對到了仕途的終點站,再官升一級的可能性百分之百為零,要是退休之前能夠弄個副巡視員的牌牌掛著,以副廳級退休養老,那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袁懷英和周世豪還有上升的空間。

尤其袁懷英,四十來歲的刑警支隊長,可以說上升之力相當強勁。當然,他最水到渠成的升遷之路就是等洪峰退二線,他頂上洪峰的位置。

洪峰和前任韓明正,都是這樣上去的。

韓明正更是升到了省廳禁毒總隊,擔任了總隊長。

現在洪峰估計還要幾年才退二線,袁懷英近期想要往上,只能曲線救國,先想辦法轉到省廳去,要不就直接調下邊縣局當一任局長,要是能解決政法委書記,進縣委常委班子那是最理想的,最不濟也要搞個副縣長掛著,最好再掛個市局黨委委員,等三年期滿,先解決了正處級再說。

刑警支隊長和下邊縣局局長,兼任副縣長或者政法委書記,級別一樣,但實權絕對不同。

縣局局長那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手裡管著人錢物,大權在握,刑警支隊長只是個部門領導而已。財權人權一樣沒有,只能安排幹活。

周世豪比袁懷英年輕不了幾歲,級別更低得多,上升的要求尤其迫切。

不過,在論資排輩特別嚴重的公安系統,尤其是基層公安系統,想要官升一級,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這時候,就特別的需要藉助外力幫忙了。

《天南日報》絕對堪稱是大推手!

能夠在《天南日報》上露個臉,尤其是系列報道,那是爆紅的節奏啊!

只要在黨媒上出了大名,還怕沒機會陞官么?

故而周世豪對兩位年輕的記者相當的客氣,不但是有問必答,一路上還主動和記者套近乎,向他們透露一些不算太機密的「內部消息」,很快就和兩名省報記者混得爛熟。

至於白嬌嬌和王為,自也不會反對記者「隨軍」。

別的不說,最起碼東海省那邊的同行,對這個案子會高度重視,會儘力配合他們。

這太重要了。

哪怕是王為這麼驕傲,這樣迷信自己武力的傢伙,也知道跨省解救的難度。真要是遭到老根水村民的圍攻,難道他王所還敢一路殺出去不成?還不得老老實實挨人家的磚頭!

最讓人鬱悶的是,這巴掌,磚頭,棍子還只能白挨。

要以妨礙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