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浪里白條張德 第五十六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

貞觀七年,張德離開江陰也就七年,老婆目前九歲,勾搭成奸的小娘子若干,身體經過鍛煉,越來越好。

「呃……這就是熟稔新羅事物的得力人士?」

老張看了看對方的儀仗,又一次找到了沉思,陷入了她的大波。

大表哥經過一個月的不懈努力,以及在朝貢館的各種人脈,還有對東北諸邦諸族的信譽,終於給老張找到了非常合適的聯手人物。

此人原名阿史德銀楚。

很好很強大,如今很暴力。

「張郎,汝同長孫伯舒,竟然熟稔至斯?」銀楚有些震驚,別了儀仗,進了滄海走刺史府。然而薛刺史就是過來划水的,因為去年整治浮水有功,加上河東薛氏也想借著這股風提升一下檔次,所以準備運作一下,衝擊民部的肥缺。

不過薛書籍本人,想要進清水衙門繼續養望。目前看來,因為皇帝跟第一噴子之間的互動,導致皇帝對噴子的耐受度大大提高。

然而老魏噴人一天要七八回,這是最起碼的。但是有些時候噴的實在是太讓人蛋疼,皇帝自己玩鳥怎麼了?玩鳥算個什麼大事兒?!玩鳥而已嘛!

還是馬周有水平,噴的天可汗陛下整天就在琢磨:這貨今天又要從歷史典故里拿出什麼反面例子來打朕的臉?

薛大鼎也不是隨便想想的,固然民部肥缺很好,但容易得罪人。要是沒有天王級靠山,很容易下台。河東薛氏是想靠著溫彥博搞一搞,當然長孫無忌也是可以的,但是因為杜如晦又給房喬做了副手,這事兒就不好弄,所以長孫無忌被放棄了。

但是光靠溫彥博一個人,沒用。

再一個,河東薛氏是吃過突厥人苦頭的。而溫彥博當年和魏徵在大朝會上互噴的結果就是,李大亮這個猛人,直接把溫彥博打成了「人奸」。

當然溫彥博也不是沒想過打擊報復,可問題來了,涼州都督,是那麼容易打擊報復的嗎?

再一個,李大亮在涼州任上,成績漂亮的讓皇帝都有點不忍心繼續壓制他,拿他當海綿。可是一想到皇位的穩定,一想到自己的爸爸還沒死,皇帝就繼續忍了。然後還派了李勣過去做隴右道黜陟大使,吐谷渾的最後一點手尾,總歸是要做完的。

溫彥博搞不死李大亮,名聲上就有了瑕疵。作為中央的主要領導,你居然連個地級市的逗逼也搞不定,太窩囊了。失敗!

所以河東薛氏情感上來說,不想和溫彥博一起玩,從理性出發,溫彥博現在畢竟不是天王啊。

「呃……吾與伯舒兄,神交已久。」

張德老老實實和銀楚說道,一旁薛大鼎正在喝茶,地方主官,陪同嘛。他雖然知道張操之是個道德情操略底下,而且跟不少美少女不清不楚,但也知道,張操之的品位檔次,非常的不錯。

畢竟像十六七歲的少年郎,能夠出門之外不亂搞男女關係,真是不容易。

不過薛大鼎有點懵逼的是:卧槽這貨居然和突厥公主也有關係?

雖說之前是有一些東瀚海都督府的人來滄州打秋風,可那不是同僚之間的友誼互動嘛。現如今,怎麼就看上去戀姦情熱的樣子?

薛大鼎紋絲不動,喝著茶,掩飾著內心的疑惑。

「神交?予在長安,聽聞張郎同太子殿下曖昧,多有傳聞張郎以色娛人,怕是有些偏好。長孫伯舒英俊風流為人瀟洒,又是皇親國戚,更是當年長安第一翩躚少年郎,如今卻又和張郎這般密切,連這等私密事體,也說與汝。莫非……」

噗——

薛書記口裡的茶還沒咽下去,就噴了出來,一把年紀咳的眼淚水都狂飆。喉嚨里就像是有貓爪子在撓,難受到了極點。眼珠子鼓在那裡,怕不是立刻就要被嗆死。

張德見狀,連忙上前給他撫背:「薛公,薛公,薛公無礙吧!」

又是拍背又是撫胸,平復了好久,薛大鼎才活見鬼地瞪圓了眼珠子看著張德:「操之,汝竟然與殿下這般熟稔?」

其實薛書記真正想說的是:你特么居然連突厥公主都勾搭上了塌?

這不明擺著的嗎,銀楚完全沒有把張德當外人。當然了,薛大鼎一把年紀,當長輩看待也沒什麼問題。再說了,河東薛氏一開始是沒想著薛大鼎還能再干他一把的,結果沒想到的是,張操之到了河北,這世道真是變了。

所以,薛大鼎是薛大鼎,河東薛氏是河東薛氏。固然薛大鼎對河東薛氏有割捨不開的情感,但個人和張德之間的聯繫,就是一根繩的螞蚱。

他和張德一起完蛋,牽連不到河東薛氏,這就是現實。

「唉……一言難盡。」老張感慨萬千,一副過來人的語氣,「薛公,賽馬害死人吶。」

所以說,要嚴厲打擊非法飆車的行為。騎馬太快也會出問題!

薛大鼎雖然不知道賽馬為什麼能害死人,但很顯然,張操之和瀚海公主之間,肯定有賽馬這種事情作為羈絆。

否則張操之不會這麼扭曲。

「銀楚,吾不好男風!」

張德瞪了一眼銀楚,既然都這麼洒脫了,他也大喇喇地盤腿坐在暖墊上,「這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純潔的友誼!」

「呸!說的那麼好聽,太子你怎麼說?」

「……」

「我跟太子是清白的。」

不對,什麼清白的。

「我跟太子什麼事情都沒有!」

「我不好男風!」

他再三強調。

薛大鼎在一旁眼眉微挑:「操之,好男風並無不妥,何須這般偏執?」

「……」

卧……槽。

費了老大勁,終於讓一把年紀的薛書記和略有酸氣的銀楚從好男風這個問題上轉移開,他實在是懶得解釋這些東西。

「新羅諸事,吾自是有些門路。」

聊到了正事,銀楚倒也沒有撒潑,這一點,她和安平一樣,是個講道理的。而且她比安平胸大,這一點更加難能可貴。

銀楚說罷,看著一臉疑惑的張德,笑道:「突利可汗時,薛刺史亦知此間道理吧?」

「老夫確實有所耳聞,不過如今得以確認,老夫亦是有些訝異。」薛大鼎撫須對張德解釋道,「彼時突厥未滅,高句麗經前隋征遼,亦是元氣大傷,不能南侵新羅。金白凈雖面朝北稱臣,然則和突厥,亦是有聯繫的。」

聽了這話,張德就明白了。原來如此,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搖擺,人之常情。新羅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了,可以理解。

「然則突利和劼利背道而馳,彼時遼西以北,多是突利之人。故而金白凈所聯之人,便是突利。不過,突利早亡,不能震懾高句麗,故而金白凈在武德年,亦是失了些許土地。」

河北道對朝鮮半島的行情,一向了解。再一個,金白凈算是有點能力的。要是沒能力,一把年紀垂垂老矣,又沒兒子,還能把王位傳給女兒。當然了,固然有臣子們對國主很是看護,但就金德曼那現實問題,主弱臣強,不管臣子們曾經對老國主多麼忠心耿耿,將來一定出問題。

為什麼?!中國辣么長的歷史裡面,舉多少個栗子都行啊。

不是臣子要逆天,就是皇帝要反殺,愛恨情仇,然後給幾千年後的逗逼編劇們改變成言情劇。

中原王朝的歷史,就是一個社學會樣本的資料庫,太特么豐富了。

「這和銀楚又有甚麼關係?」

薛書記這個人很大度,器量也好,雖然他不也不好男風,但他不歧視。雖然他知道張操之跟瀚海公主肯定不清不楚,但他也不說。

總之,作為家長的話,他一定很開明。

「殿下乃阿史德所出,突利之母族。依突厥舊事,突利一脈今或是敗亡,或是歸順入唐為官。則突利可汗一系,亡矣。」

簡單點說,突利可汗的子孫們,放棄了對他的政治遺產。當然了,突利的那點政治遺產,遇上唐朝滅亡還有點意思,就現在李董大殺特殺無人能制的狀態,政治遺產就是政治毒藥。

估計突利的子孫和親戚,都會捏著鼻子大叫:離我遠點兒!

「所以……銀楚現在頂了突利的位子?」

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新羅番邦,焉能分清草原之民情。」銀楚她驕傲,然後吃了一口茶,淡定道,「予便是自稱突利舊部之首領,新羅王亦不能察也。」

這倒也是,其實老張也不是很清楚新羅那邊到底是個什麼行情。金德曼這個女王要是跟他說她其實是做了變性手術,他也沒轍啊,難道還能去驗證?只能別人說什麼是什麼,自己得動腦子才能判斷。

銀楚的路數也很簡單,放一千五百年後,這玩意兒叫詐騙。如果銀楚的故事講的更加完美一點,這叫全套詐騙。再如果銀楚的坑挖的又深又隱秘,這叫全程詐騙。

這麼漂釀的女孩子,什麼時候走上了這條艱辛的道路?老張不由得感動了。

「唔……如此說來,若是東瀚海都督府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