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異常妖物見聞錄 第500章 大路證道金仙,悟空棒打金蟬!

本次辯難大會雖以儒道釋三教領銜,但事先早有聲明,與會者皆可參與其中,暢所欲言。不過對在場諸位而言,要說比武鬥法他們大多熱衷,或許還能插上一手;要說辯難爭論,絕非他們所長,即使個別巨擘大能頗有辯才,但也不會自負到跟普賢大菩薩、亞聖公及逍遙子三位爭鋒。

因此當那句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之後,大眾無不好奇,將注意力投射過去。

位於左側青冥峰的亞聖公顯化真身,問道:「閣下何出此言?」

白衣年輕人當然就是郭大路,他此次出頭,純粹是幫兒子入場,聽到亞聖公的問題之後,回道:「儒家講『仁』,道家講『無為』,佛家講『皆空』,這難道不是老生常談嗎?」

「在我看來,既然仁者無敵,那也不必爭論了,反正已經無敵;至於無為嘛,都無為了,不爭之爭了,那還爭啥?佛家就更荒謬了,諸相皆空啊,爭即是空,空即是爭,萬物皆空空蕩蕩,何必還坐在這裡辯難?」

郭大路這番說辭其實有些胡攪蠻纏,屬於偷換概念,就好像西梁女王引誘唐僧那樣,講的是歪理。

之所以這麼做,除了要一鳴驚人,被三家集火之外,最重要的是為兒子郭妙覺營造出舌戰三教的開局,挖掘他身上真正的潛力。

在蠻荒祖地這些年,他對郭妙覺的了解越來越深,隱約知道他身上蘊含的那些深不可測的能量,做到了初步的「知子莫若父」。

「閣下這幾問看似咄咄逼人,實則混淆視聽,不值一辯吶。」亞聖公呵呵笑道。

郭大路道:「辯難辯難,就是要為難彼此,若大家都把自己答不上來的問題當做是『不值一辯』,那辯難還有什麼意義?難道大家真的會指望你們三家可以辯倒彼此,有一家壓勝全場?」

「無非就是各自陳詞,將自家的學問擺出來給大家看,所謂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遛一遛才知道。」

郭大路深諳詭辯之術,又身兼百家學說,哪裡會那麼容易被辯退。

亞聖公微微一笑,道:「我說『仁者無敵』,是置於大世之中,無論亂世還是治世,仁者永遠無敵。譬如此時的蠻荒世界,神魔之站綿延不止,爭端殺戮從未停歇,永無寧日,而今神皇以仁術之世,不分仙魔,諸道同席,誰與其敵?」

接著逍遙子現身解釋「不爭之爭」,指出修士可以利己,追求自我逍遙,但不必損人;普賢菩薩闡釋「諸相皆空」,還是講自我解脫,求心靈一方清凈之地……

郭大路不再與他們亂纏,回頭看了兒子郭妙覺一眼,後者點點頭,開始把自己的觀點告訴父親,由他代為轉述。

他以「仁者謀人心非真仁」、「世所不同,分而治之」以及「內外不能相通」等觀點分別回應亞聖、逍遙子和普賢菩薩。

三位大佬一聽,恍然明白那年輕人適才一番亂言只是為了引戰,這才著意迎戰。

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辯難就此開始。

郭大路作為兒子的傳聲筒,從容不迫與三位大聖賢做「口舌之爭」,雖是局外人,但仍能無比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驚心動魄。

那種壓力,是前所未有的,每一回合,都是對道心的一次錘鍊。

且不說有理無理,能頂著那樣三位大能侃侃而談,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即便有堅強的後盾,也非尋常仙魔所能做到。

更詭異的是,那白衣年輕人以一對三,竟然始終佔據上風,言談之間,一派滄桑古意,倒像是某位老祖化身降世。

隨著的辯難的深入,儒道釋三家不得不拋出事先準備好的殺手鐧,他們選擇的核心點是殊途同歸的「就世論世」,即三家對蠻荒祖地現在和未來的治理方略。

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片刻難有定論,千年之後自有分說」,這其實才是三教辯難的肉戲,說穿了就是彼此默許的瓜分利益,因為他們心裡都清楚,不論怎麼辯,結果還是誰都說服不了誰,大家各自劃一塊勢力範圍,各自推行自己的教義,能爭多少是多少,一如另外一塊祖地——人間世。

「不外如是。」

某些隱秘之地,那些暗暗關注這場辯難的土著大佬們聽到這裡,冷冷地下了結論。

當蠻荒祖地出現神皇國、道庭和凈土時,他們就知道這一天早晚會到來,這就是形勢不如人,諸天萬界,不出那幾位老祖之手。

「一派胡言!」

這時,郭大路突然大聲說道,「若真如此,蠻荒祖地便會淪為永世紛爭之地,久而久之,必將泯然於天地之間,再難和天庭、凈土和萬劫之地相提並論!」

這段話說完,郭大路自己都嚇了一跳,轉頭看了一眼兒子,兒子笑容平和,微微頷首,顯然胸有成竹。

那些隱秘且強大的土著巨魔、大修們也是聽得精神一振,若真有一位大能能夠將祖地大眾們號令聚集,和天庭、佛國以及萬劫之地並駕齊驅並非不可想像。

亞聖、逍遙子和普賢菩薩三人六道目光齊齊射向郭大路,問道:「你可知這句話的意義?」

「當然知道!」郭大路豁出去,繼續轉述郭妙覺的話:「罷黜百家,由一家治世,教化、統領祖地,與四諸天分庭抗禮!」

郭大路說完這段話,感覺到一股沛然莫能御的氣息充盈全身,與四面八方橫推而至的威壓相抗衡,道心則接受著萬道天雷的不斷轟擊。

這段話乃是立教稱祖的「大話」,區區一位天仙如何能宣之於口?

無須逍遙子等三家反駁,郭大路自己已是汗流浹背,身體微微晃動,大有搖搖欲墜之勢。

「哪一家能治祖地?何人能統領蠻荒?」

逍遙子、亞聖公和普賢大菩薩三位齊聲問道。

猶如一串天雷當頭轟下,郭大路腦袋一懵,身體晃了幾晃,眼見就要倒下,這時姜菩提從旁邊扶住他。

郭大路稍作醞釀,拼盡最後氣力道:「道家可以,佛門可以,儒家可以,甚至萬劫之地也可以。」

「若由道門治蠻荒,道祖可棄離恨天,將道場搬到此處。」

「佛門若要統領祖地,佛祖可棄凈土娑婆世界,到這裡重開法壇。」

「若儒家要教化這方世界,請玉帝移駕這方天地……無須,無須眷戀天庭!」

說到這裡,郭大路再難支持,萎頓倒下。

一口氣要給佛祖、道祖和玉帝三個改換門庭,那種壓力負荷,已然超越極限。

身後郭妙覺的聲音因此頓了一下,然後改口道:「風雨雷電天,靈台方寸間。」

當年悟空在微信里斷斷續續告知他的那些菩提心經瞬間閃現在腦海中,並有序地串在一起,形成一個個金色的字體,在身體里遊走。

郭大路盤腿而坐,順其自然地接受金字的洗禮。

一會金光外現,形成一道金色護罩。

天空中陡然響起真正的天雷。

金仙劫如期而至。

現場有不少修行者慌忙遁走,倒不是懼怕天劫,而是因為他正在金仙天劫的邊緣試探,但暫時還沒完全準備好,不想被那白衣年輕人的金仙天劫波及。

逍遙子、亞聖公和普賢菩薩三人不免有些面面相覷,那少年出面辯難,原來是為證道金仙。

這時,聽到一女聲道:「今日辯難到此為止,改日登門拜訪三位。」

逍遙子等聽了再度愕然,終於醒悟過來,那白衣少年和那女修是代他人辯難,他們背後有高人指點!

驚悚的是,他們完全察覺不到那高人的存在。

這時,金仙螺旋天雷已經轟了下來。

……

在郭大路渡金仙劫時,取經小隊路過某處荒山野嶺,八戒、悟凈外出化緣,唐僧、悟空因事爭吵,那孫悟空氣急之下,竟揮棒在唐僧背上打了一棍,將他打昏在地後,裹攜著行李,駕筋斗雲而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