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人間世 第164章 放心吧,為師的陣法不可能這麼菜

郭大路閉關的地方叫做橫天崖,此處峰巒如聚,松柏森森,是一個隱世的好地方。

四師兄當初來到此地,有感而發,曾留下「橫天峰巒疊,映日蒼翠積」的妙句。

郭大路手持占星杖,一身日月玄袍,站在懸崖頂,俯仰天地間,披肩長發隨風揚動,頗有種遺世獨立的況味。

這次老師罰他閉關半年,在其他人看來,自然是閉關思過,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老師讓他閉關的真正目的並非是為了懲罰他,而是為了一個陣。

遮天陣。

此陣據說是老師和一位蓋世天才共同研製出來的,所謂遮天陣,意即此陣一旦落成,將能遮掩天機。

不過因為這陣法太過逆天,當初老師和那位天才前輩剛將陣法布到一半,天地皆生感應,一時間天搖地動,隱含威怒,二人不得不立即終止布陣。

前不久,玄微子把這個理論傳給了郭大路,郭大路當場提出了一個疑問:「既然是可以遮掩天機的陣法,為什麼才布到一半就被天機感應到?難道天機一直在暗中觀察?」玄微子當時特別欣慰,深覺這個陣法是傳對人了,因為他是參悟了好多年之後,才發現這個破綻的。

遮天陣,只有在陣成的時候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遮掩天機,半陣,乃至於九成的陣都有可能分分鐘暴露——這就是所謂的人算不如天算。

允許這種結果的存在,但不允許過程的發生。

玄微子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內心其實崩潰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意識到了人定不能勝天的事實。

現在,他卻把這個陣法交給郭大路,用意可以說是非常微妙。

可以說是為了提醒郭大路「天道有常,人力不可逆轉」這個道理,也可以說是為了讓郭大路悟出彌補陣法破綻的方法,他日得以一展陣法全豹。

郭大路在崖頂站了良久,目光突然落在對面兩座孤零零的山峰上,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

「雖說天命在秦,但秦王暴虐,刑罰酷重,他日秦國統一四海,不知對百姓來說是福是禍?」

玄微宗的師兄弟們聽完老師講法後,隨口閑聊,不自覺地又把話題引到秦梁之爭上面。

自從郭大路來到玄微宗,他們似乎對此事比以前更加關注了,尤其是幾位和郭大路關係不錯的師兄,時常憂心忡忡。

「兩國交鋒打仗,流血死人豈能避免,再說亂世當用重典,天下之爭,靠溫情脈脈怎麼行?」三師兄龐儀道。

二師兄問:「那亂世之後呢?」

「天下歸於一統後,秦王當要懾服四方,要令行禁止,使得萬民歸心,更加不可輕忽法度……」

龐儀侃侃而談,師兄弟們有的點頭贊同、有的搖頭嘆息、有的則是沉默不應。

過一會五師兄輕聲問道:「那……小師弟怎麼辦?」

包括龐儀在內,大家一時都不知道如何接話,現在師兄弟感情什麼的還是次要的,讓他們真正感到不安的是郭大路那驚世駭俗的崛起速度。

入門才僅僅兩年,已經可以跟大師兄一較短長,而且他現在仍舊在快速成長,誰知道再過五年後,他會達到一個怎樣妖孽的地步。

「光陰長河浩浩蕩蕩,奔流不止,天下大勢,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師兄這時緩聲接道,目光一一看過諸位師弟,「因此我們要關注的不是一時一城一國,而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只有如此,才不會辜負老師對我們的悉心的教導。」

眾師弟齊聲道:「是,師兄。」

……

郭大路閉關的第三個月,大師兄鄧石來到橫天崖給他送飯,順口問起他閉關的事情:「師弟,閉關三月,可有什麼收穫?」

郭大路道:「有個疑疑問想請教大師兄。」

「師弟請說。」

「師兄認為一座陣法中最多可以設多少陣杵?」

鄧石愣了一下,道:「自然是一陣一杵為最佳,多設陣杵,不僅會有損法陣威力,還會破壞法陣的穩固,造成反噬,乃是布陣大忌……」

說到這裡,鄧石看向郭大路,「師弟為什麼問這個問題?」

郭大路搖搖頭,「只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以後再與師兄細說。」

「嗯。」鄧石也不追問。

師兄弟二人又聊了一會,鄧石便下山回去了,臨走時叮囑道:「傍晚會降大雪,師弟萬事在意。」

「是,師兄。」郭大路對著鄧石作揖行了一禮。

傍晚時分,果然漫天飛雪。

郭大路手持星杖,來到山谷,大雪下得正緊,雪團簇簇,如濃煙翻滾。周圍一座座山峰,彷彿巨刀戰斧,黑隆隆地砍入夜空。

郭大路長發飄飄、玄袍飛揚,因為有護體陣法加持,飛雪落不到他身上。他走在呼嘯的風雪中,好似謫仙降世。

呼!

他的袍角忽而旋起,占星杖隨之划了一個半圓的軌跡。

嗵嗵……嗵嗵嗵嗵……

連綿不斷的響動聲中,一塊塊巨大如牛的黑石從山上飛舞下來。

他要布一個雙杵雙待的大陣。

……

半年後,郭大路閉關結束,下了橫天崖,師兄弟們特地擺酒為他接風,同門之間推杯換盞,情誼深重。

其後,郭大路單獨請老師去了橫天崖,讓他走了一遭自己的「雙杵陣」。

也不過就半盞茶不到的功夫,老師走出法陣,搖頭微笑道:「此道不通。」

郭大路未置可否。

……

又兩年過去,秦國滅了韓、齊、魏三國,兵鋒直指大梁。

梁國以蘇靖為帥,率七千軍在柳鳴條伏擊秦國五萬大軍,最終以少勝多,大獲全勝,史稱「柳鳴條之戰」。

是年,龐儀下山,代秦使梁,成功說服梁王罷戰,與秦國和議。

蘇靖一怒之下,挂帥印而去。

……

三年後,秦國捲土重來,由白翦率二十萬大軍,兵臨梁城。

此時,蘇靖已離朝三年,不知所蹤,梁王只得拜郭振林為兵馬大元帥,率十七萬大軍迎擊秦國。

至此,秦梁兩國決戰正式拉開大幕。

……

其時,玄微宗上應天機,除龐儀(已經下山)和郭大路(被玄微子困在橫天崖),另外十一位弟子,盡皆玄袍重杖,飄然下山相助秦國。

「秦梁此戰勝負之關鍵,不在郭振林,而在隱匿於大匡山的蘇靖與他那不敗的七千軍。」

下山之後,鄧石將他推演的結果告知諸位師弟,「而蘇靖與梁王的這出苦肉計,則是出自小師弟的手筆。」

「三年一局……小師弟終究還是和梁國站在了一邊。」其他師兄弟們嘆道。

談論間,十一人縮地成寸,匆匆趕往大匡山,途經雙龍谷時,忽而天地變色、狂風大作,兩座拔地而起的巨峰,好似經不起大風吹打,突然搖搖晃晃起來,如同醉漢行走,無法守定。

「眾師弟當心,我們入了他人法陣。」大師兄鄧石大聲提醒道。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從天而降,「諸位師兄,別來無恙。」

十一人猛地抬頭,看到半山處,他們的小師弟郭大路正手持法杖,臨風而立。

「小師弟居然從老師的法陣中逃出來了!」有人震驚。

鄧石大聲喊話道:「小師弟,你應當知道,你是困不住你十一位師兄的!現在撤陣,我們還是好師兄弟,師兄勸你千萬不要自誤!」

郭大路道:「秦王殘虐,推行暴政,此事舉世皆知,諸位師兄為何仍舊一意孤行,要助秦滅梁?」

鄧石道:「小師弟亦能推演天機,豈會不知秦王乃天命所歸?」

「師弟就是看到這天命不對,才想勸諸位師兄助我改了這天命。」郭大路語氣認真道。

陣中眾人聞言,無不面露駭然之色,單是聽到「改了這天命」五個字,就已經心驚肉跳,更何況親手去做?

他們素知小師弟的陣法天賦曠世絕倫,但從未想過他居然一直想要逆天改命。

「老師一直教導我們,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小師弟難道全忘了?」鄧石面色鄭重。

「老師……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郭大路理所當然道。

眾位師兄聽到這句話,臉色的震驚之色更勝剛才,有幾位師兄已經破口大罵:「郭大路,你怎敢說出這種欺師滅祖的話?」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郭大路的神情忽而變得莊嚴肅穆,「諸位師兄,不必多說,請破陣吧!」

郭大路說罷,將手中法杖往空中一拋,隆隆雷聲便在十一位師兄的頭頂響起,一時暴雨如注,傾盆澆下,風雨夾裹之間,諸位師兄有些睜不開眼睛。

遮天陣就此啟動。

……

「好猛惡的大陣!」

有人感嘆了一聲。

鄧石舉起法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