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孔老之爭 第四十七章 《論語》

孔子周遊列國,這一走,就是十年時間!

這一日,孔子馬車停在一條大河旁,被滾滾河水阻卻了去路,一時無法前行,孔子讓學生們暫且休息,在一個草坪之上,孔子與學生們取出乾糧充饑。

充饑此刻,孔子也為一眾學生們解惑之中。

十年的時間,孔子的破碎的儒道輪盤,凝為一點,不斷向外擴散。

孔子沒有再創新的經書,因為《道德經》的至理在前,再創作新作,卻難以達到道德經的高度。

孔子只是一路上,將這些年的感悟說出,一句、一句的至理名言,匯聚新的儒道輪盤。

就好似此刻,孔子對學生的教導,不自覺的說出了此情此景的感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鄭重地說道。

「轟!」

頭頂上空,儒道輪盤一陣旋轉,孔子此句,瞬間出現在了儒道輪盤之上,一股股大道之音響徹四方。

而孔子的大道之海,也至此刻起,達到了八千里之大。

眾學生抬頭,震撼的看著天空。

十年了,老師的大道越來越厲害了,當然,比之老子的,還差出很多。老子大道,可是有三十萬里之巨啊。

「記好了嗎?任何時候,不要喪失自己的目標,既然走了這條路,堅持了這條路,就不會錯!」孔子看著顏回說道。

顏回此刻,眼中還有著一股淚水。

「老師,你說的,我懂,可是,我們剛剛離開齊國,為什麼齊國人就不懂呢?」顏回哭泣之中。

這十年行走,走過了衛國、曹國、宋國,直到剛剛離開的齊國,一路上,孔子一行雖然時有受到禮遇,但,更多的是飽嘗了心寒。

孔子經過各國,各國國君,對孔子都極為尊敬。對孔子學說,也極為認可,但,卻沒有一個國君願意用孔子的學說治國。

「是啊,老師,我們剛剛經過的齊國,齊王對老師的學說推崇至極,可是,就從來不用,齊國的一些官員、大族長,還不斷的排斥我們,就那個晏子,我們早就聽聞了他的大名,晏子也是一個大智慧的人,曾經二桃殺三士,為齊王穩定朝綱,更出使各國,為齊國謀定外交地位,可是,那晏子怎麼處處與我們作對?」子路不甘心道。

「是啊,那個晏嬰,那個矮子,他怎麼可以這樣霸道?齊王要給老師劃分封地,供老師講道,他不允許,齊王要採納老師學說治國,他也不允許,還,還與一眾官員,將我們趕出了齊國,憑什麼,憑什麼!」顏回不甘心的擦了擦淚水。

「晏子,是有大才能,以後不許以貌取人,以貌詆毀人!」孔子搖了搖頭道。

「可是,我們不甘心,我們感到委屈,我們替老師不值!」子路擦了擦淚水委屈道。

明明孔子的學說,極為的好,卻遭遇如此不公的待遇,每次都這樣,讓一眾學生委屈的不行。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孔子深吸口氣,感嘆道。

「轟!」

孔子的大道之海,再度一陣擴張,孔子的詞句感悟,驟然錄入儒道輪盤之中。一時間,孔子的儒道越發壯大了。

沒有創立新的經書,只是將一一份份感悟匯總,就是大道的養料一般。

「老師,我們不懂!」一眾學生也不甘心道。

「儒家學說,禮之用,和為貴!我的學說,要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中,才能大治天下,奈何,如今天下,周王室積弱,禮樂崩壞,列國早已沒有安定治國之心思,他們想要的,就是擴張,征伐!如今齊王,更是要達到昔日齊桓公的高度,讓齊國在列國中稱霸,他們要的是擴張強國之法,戰爭擴疆之法!」孔子解釋道。

隨著孔子解釋,「禮之用,和為貴」也驟然錄入孔子的大道之海。

「那我們的儒家學說,不能強國嗎?」顏回不甘心道。

「能,儒家學說,治國能大治,能強國!各大君王,其實也看出來了,齊王看出來了,晏子也看出來了,他們都能看到我儒家學說能強國!為什麼,他們不用?」孔子看向一眾學生。

子路神色一動:「他們求速!」

孔子點了點頭。

「他們求快,求開疆闢土,求以最快的速度稱霸天下?」顏回也明白了。

「而我儒家學說,卻是求穩,穩固了國內基礎後,才思外征。儒家是以民為本的強國,就比較溫和,需要很長時間發酵。他們見不得耽擱時間,殊不知,磨刀不誤砍柴工?」南宮敬叔神色一動。

孔子點了點頭。

「這,他們內部還沒有治理好,就想要擴張外面,就好像高樓,地基沒有打好,還想建高樓?」子路皺眉道。

「老師說的沒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他們這樣搞,欲速則不達,甚至到最後一事無成啊!」顏回皺眉道。

「老師,我們不給齊王說清楚嗎?」子路焦急道。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鄭重道。

「轟!」

孔子這次語露再度湧入儒道輪盤,大道之海再度一陣膨脹。

「老師的意思是,齊王、晏子他們其實都知道,但,不願去承認,老師以前說的,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而我們,必須更要清楚的明白他們,否則,繼續留在齊國,只會誤人誤己?」子路看向孔子。

孔子點了點頭:「是啊!很多事情,只有經歷了,我們才能感悟的更加清楚!」

孔子給一眾學生講道之際,一眾學生心中的鬱氣,也漸漸消散了。一個個抬頭望天。

卻看到,孔子的大道之海,隨著一句句語錄出現,已經大道九千里之大了。

一日勝過一日。孔子的儒家大道,破而後立,卻是走向了越來越壯大之路。

「老師,您不作新書嗎?」子路好奇道。

孔子搖了搖頭:「我的些許感悟,還不足以成書!」

「不,我們覺得,老師的每一句感悟,都能成書,否則,儒道輪盤,豈會如此認可?老師的大道之海,豈會如此擴張?」子路頓時堅持的。

孔子搖了搖頭。

「老師,我們知道您不在意這些語錄,但,我們都相信,老師這些感悟語錄,比任何經書都要厲害,老師每一字,每一句,都能成為至理名言,成為天下至理,老師,您若是不反對,我們這些學生,願意記錄老師的言行,彙編成冊!」顏回說道。

孔子看了看一眾無比認真的學生,微微苦笑:「隨便你們吧!」

「好,那就由我們開始整理老師和我們討論的語錄,各位師兄,你們覺得,老師這些語錄,彙編成冊,用什麼名字?」顏回頓時看向一眾師兄。

孔子的弟子們紛紛獻策,最終,眾弟子們確定了一個名字。

論語!

每一次,孔子與一眾學生們討論的言語,彙編成了《論語》!

只是,孔子一直沒有在意這成冊之言論罷了,由一眾學生,不斷回憶整理之中。

此刻,就在孔子與一眾學生論道之際,遠處兩匹快馬之上,有兩人興奮的叫了起來。

「找到了,范蠡,范蠡,就在那,我師父說的正氣,肯定就是那個正氣!」其中一個黃衣漢子頓時驚喜道。

「正氣,果然是正氣,這下,主公交代的任務,要完成了!」另一個人頗為清秀男子臉上一喜。

頓時,二人拍馬快速奔向孔子所在。

二人離的不願,一眾孔子學生就發現了。

頓時,子輿就第一個站了起來,冷冷的看向遠處兩匹快馬。

「站住!」子輿一聲斷喝。

子輿和一眾師兄,正聽老師論道,這兩人騎著妖獸駿馬就橫衝直撞的過來了?

「轟!」

子輿一聲斷喝,嚇的兩匹妖馬腿一軟,馬上的二人頓時跌落在地。

「啊呦!」兩人滾成了葫蘆。

孔子與一眾學生們的交談也停了下來,扭頭望去。

兩人摔得鼻青臉腫,但,其中一人,卻讓孔子眼睛一亮。

「南宮浪?不對,蕭升?」孔子微微一怔。

南宮浪,未來東秦天庭的戶部侍郎,蕭升,昔日封神一戰,蕭升用落寶金錢落下趙公明的定海珠,也曾經救過鶴祖,可惜死於趙公明的金鞭之下。

蕭升的轉世,南宮浪的前世?

子輿正要上前喝斥。

那跌落在地二人頓時起身,恭敬的拜向孔子等人。

「在下歐冶子弟子,幹將,見過諸位先生!」

「在下越國錢糧官,范蠡,見過諸位先生!」

二人極為禮貌的拜下,這一拜,讓子輿有些不好意思喝斥了。

「哈哈哈哈,子輿,看到了嗎?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孔子大笑道。

「轟!」

孔子語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