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丈夫北擊胡 第十五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蘷安奉命守備上黨,他一入郡,便即將原守將支屈六調往樂平,並且關照說:「上黨地勢險要,賊攻不易,我欲分兵堵塞山口,可望久持。唯樂平山勢相對平坦,倘若晉寇先取樂平,即開上黨北門,是以將守御重任託付於卿。卿曾與裴文約交好,比我等更知其性,或能料敵固守,無失我望。」

支屈六既至樂平,便也分兵守險,鞏固防禦。其後數日,突然間得報,說壽陽山附近幾座新起的堡壘遭到晉軍攻擊,他便問麾下諸將:「太原方為太……石虎蹂躪,百姓飢餒,盜賊紛起,又無長安晉軍北援之信,我料裴文約無暇大舉攻我。則此番晉人來,專為破我境上堡壘,以挫我守勢也,其數必然不多——誰敢往救啊?」

後列一將應聲而出,拱手道:「末將本與那裴該有殺兄之恨,奈何久在河北,不能廝殺復仇,今既至樂平而逢其兵,豈有不戰之理?懇請將軍,令下末將!」

支屈六定睛一瞧,原來是麾下驍將陳劍,字興國。

陳劍原本是淮陰縣內的土豪,與其兄共建塢堡而守,卻被裴該所破,並且射殺了其兄——起碼他本人是這麼說的。陳劍因此攜眷逃亡,途遇支屈六,乃為其指路,在蔣集崗大敗裴該,直迫淮陰城下……打那以後,他就跟著支屈六了,屢建戰功,已然升為了六品督護。

然而支屈六望著陳劍,卻略略搖頭,說:「汝非裴文約之敵也。」

陳劍忙道:「正如將軍所言,裴該必不肯親率大軍,來犯我疆界,所來晉卒不多,末將又如何不能取勝?」

支屈六卻還是搖頭:「來者既然不多,則必為精銳,且由驍將統領。汝雖悍勇,終究所將不過千餘,若止將此千軍去,恐怕寡不敵眾,若增兵於汝……又恐汝未曾將過大軍。」話說得還算委婉,其實意思很明確:就目前來看,你就是一員衝鋒陷陣的驍將,統領一千人頂頭了,你沒有率領更多兵馬的能力和經驗,怎麼可當此任哪?

陳劍固請,說即便不由我將兵去御晉師,也希望將軍任命我為先鋒。

參軍石泰道:「從來兵用無形,欲前而當示之以後,欲左而當示之以右,欲守而當示之以攻。晉寇既來擾我,以我獨能坐守故也,將軍何不親將大軍伐之,摧破敵頑,復耀兵於境上而退,以示我不為怯,自然晉寇不敢輕來。」

支屈六點點頭:「參軍所言,大是有理。」於是便任命陳劍為先鋒,趕赴壽陽山,他自率劉朗、郝述、支當、張進等將,盡發精兵七千,隨之於後。

陳劍領命,當即抖擻精神,率領所部出了郡治沾縣,一路向北,直往壽陽山而來。然而行至半途,就聽說壽陽山麓的堡壘已被晉人攻陷,並且晉人趁機東進,直取重鎮上艾……

樂平郡內多山,通衢大道在郡東,南北勾連轑陽、沾縣、樂平、上艾四縣,在上艾附近,道路轉而西向,通往最西北方的受陽縣,而壽陽山在受陽縣城以北——所以趙軍北進,要兜個圈子,不可能直線前往壽陽山,就此耽擱了好幾天的時光,導致堡壘被破。

不過從敗兵口中,倒是也打聽清楚了晉軍的規模,不過二三千人罷了,只是據說戰馬頗多,往來如風。陳劍心說上艾以北六十里外,有一大片平地,我若在那裡遭逢敵軍,估計勝算渺茫——所部多步卒,怎麼跟兩倍以上的騎兵在平原上較量啊?不如登山守險,與上艾呈犄角之勢,可阻敵兵,以待小支將軍統率主力趕到。

於是他就登上了上艾縣城西北方三十餘里外的柳雲山。

上艾縣就是後世的平定縣,屬陽泉市,而柳雲山,後世被稱為「劉備山」……傳說當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行軍至此,諸葛亮建議三人射箭以定宿營之所。劉備朝天射箭,即宿此山上;關羽射至如今的玉泉山,後建關王廟;張飛射得最遠,直至十里外的千畝坪村……

好搞笑,劉備自得諸葛亮後,何曾到過黃河以北來哪?

且說陳劍方上柳雲山,便報晉軍來至山下——正是陳安所率半數晉兵,約一千五百騎。

本來攻破壽陽山麓堡壘,得以順利殺入樂平郡後,北宮純就打算南下去侵擾受陽城,卻被陳安給攔住了。陳安道:「大都督命我等騷擾羯寇,不使其安心布防,卻又三令五申,既不許攻城,復不許肆意殺掠百姓……」

不許攻城這點,二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終究只有幾千騎兵罷了,面對堅壁,很難在短時間內建功,一旦羯趙援軍趕到,那就比較危險了。況且精銳騎兵,你讓他們去蟻附登城?浪費不浪費啊。

然而裴該還不許他們殺害平民百姓,這點就不易理解……裴該說:「樂平之民,多故晉人,彼為國家所棄,不得已而從寇,豈有目之為賊,妄加殺掠之理啊?如石虎於西河、太原所為之事,我若效仿,與彼禽獸何異?卿等但可稍奪其糧,逐之入城,能不殺時,切勿輕易動刀。」

大都督所命,雖然不理解,但也必須要執行,所以陳安就很鬱悶,說我們這分明是被束縛住了手腳,哪怕跑受陽城下去打個來回,又有什麼意義啊?

他說:「受陽瘠縣,民眾不過數千,即便摧破,亦於賊無大損,何況還不許攻城……不如東向直取上艾。上艾周邊多耕地,百姓聚居,即便不肆意殺掠,也可奪其存糧,踐踏壟畝,使賊難以積聚。」

北宮純道:「若早兩個月,君言是也。奈何此際秋糧已收,谷多入庫,再踐踏隴畝還有何意義?」頓了一頓,又道:「不過君言也有道理,上艾以北多平地,利於我軍馳騁,可進迫上艾,誘賊來追,即於平原上挫敗之。」

於是陳安便直奔上艾而來,途經柳雲山,就見山上已有趙軍旗幟,不禁嘆息道:「勢難進取了……」

上艾之北,西有山而東有澗,其間十餘里地,道路還頗為崎嶇坎坷,是進易退難之勢。原本計畫,由北宮純留在西北方的平原上設伏,陳安率半數騎兵直逼上艾,誘使守軍出戰;可如今柳雲山上已有趙軍,萬一趁機下山,斷我後路,那前軍就不大容易撤回去啦。

陳安不禁恨道:「樞部所繪地圖,太過粗疏,圖上如何不說此間有山啊?!」

他這就是故意挑刺兒。一則樂平郡在轄區之外,樞部根本不可能派人過來仔細勘測,而沿用從前的輿圖,以這年月的地圖繪製水平而言,別說地形了,城池差出去幾十里地都是常事;二則樂平郡西部本有兩嶺山縱貫,地圖上標註得很清楚,只不過柳雲山更突出一些罷了,而此等小山,一般地圖上誰會標啊?

陳安不敢繼續南下,於是來至山下叫陣,陳劍只以箭雨相還,堅不肯出。陳安詐退,陳劍卻也不下山來追……就這樣對耗了半日有餘,支屈六的主力趕到了。

陳安自然遠布哨探,得信便即啟程北歸,但是故意跑不快,要誘引支屈六追將上來。支屈六先會合陳劍,詢問他對敵軍的看法,陳劍答道:「此前傳報,敵騎三千,而今所來不過半數,且末將在山上,觀其退不甚疾,這分明是誘我前出,欲圖夾擊啊。將軍還須仔細。」

支屈六笑道:「涼州大馬,縱橫無前,唯來此山嶺之中,恐怕無其用武之地,是故欲誘我前至平原決勝也。」命令胡漢降將劉朗與陳劍合兵先行,自己仍然不緊不慢地跟隨於後。

翌日北出二十餘里,這就下了平地了。果然陳安轉身來攻,戰馬馳騁,箭如雨下,射得趙兵幾乎抬不起頭來。劉、陳二將排布方陣,艱難而前,復嘗試立營,卻被陳安派小隊騎兵反覆騷擾,導致營寨始終扎不起來。

當日晚間,北宮純又應陳安之請,一起來夾攻趙軍,趙軍幾乎崩潰,全賴陳劍端立陣前,拉弓射敵,雖然在黑暗中仍能十中七八,好不容易才將晉騎迫退。

次日清晨時分,突然間人喊馬嘶之聲大起,原來支屈六繞路攀上了東面的文昌山,隨即蜂擁而下,直入平地,十數個方陣排開,中以騎兵聯絡,一步步地直逼晉陣。北宮純、陳安揮師與攻,卻被支屈六高踞山上,俯瞰戰場,揮舞旗幟作調度,導致晉軍激戰半日,始終尋不到勝機。到了午後,劉朗、陳劍也終於恢複過來了,即從側翼發起猛攻,北宮純不敵,首先敗退,陳安亦只得打馬而走。

支屈六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把晉騎朝西方壓逼,北宮與陳二將數次嘗試繞路反擊,卻終因平原太過狹窄,且支屈六復使大將張進率領數百騎銜尾而追,使晉騎不敢作大範圍的機動,導致難以扭轉戰局。

騎兵固然在平原上的衝擊力幾乎可以完敗步兵,但本身消耗卻極大——人要吃喝,戰馬亦然,且馬吃食的時間可比士兵要久——論起久戰的韌性來,往往不如步兵。故而連戰數日,晉騎多數疲累,眼瞧著心愛的戰馬也要掉膘……二將無奈之下,只得狼狽退出了樂平郡。

支屈六登上壽陽山,眼看晉騎絡繹向東而去,這才不禁長舒了一口氣,顧左右說:「我昔日在洛陽附近,也曾與『涼州大馬』較量過,的是驍勇。然而今日的晉騎,卻又比過往更識進退,向來都是裴文約統馭之功也。」

石泰建議說:「晉騎既然颺去,將軍可揮師下山,直迫廣牧,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