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落日餘暉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五百年前的囚徒(上)

在大縉王朝建國五百年的時間裡面,湧現過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但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在開國之初,跟隨太祖皇帝南征北戰,一統天下的那七個人。

在後世的史書上,他們被稱為「竹林七賢」。

這七個人是開國功臣,亦是響噹噹的英雄豪傑。

卻無一善終。

其中結局最為慘烈的,當屬「竹林七賢」之首,攝政王,洛丘。

據史書記載,洛丘在不周山上意欲行刺太祖皇帝,謀奪大縉江山,被太祖皇帝,及其御下十大破曉境強者圍殺致死,再被誅滅十族,可謂一朝失勢,便永世不得翻身。

時至今日,即便當朝皇帝已經恢複了「竹林七賢」這個稱謂,也遲遲不肯為洛丘翻案,便在於此。

後來流傳更廣的一個說法,便是「竹林七賢」中的其餘六位,之所以會迎來太祖皇帝的屠刀,也是因為這件驚天動地的謀逆案。

或者說,是因為洛丘。

除去洛丘之外的另外六個人,有三個被當街斬首示眾,另外三人,金甲靈聖徐悲主動辭去了朝中一應職務,又自廢靈竅,遣散族人,這才逃得一命,被囚禁於汴州楓火林中,再不得出世。

據說徐悲甚至活得比太祖皇帝還要久得多,直到太祖駕崩,太宗皇帝繼位,徐悲也還殘喘於世。

一直等到太宗皇帝,這個歷史上最短壽的皇帝駕崩,興宗皇帝登基三十年後,徐悲才溘然長逝。

這麼一位聲名赫赫,為大縉王朝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勛的老臣,在死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名負責看守他的小卒子,甚至其屍體也只是用一張草席隨便裹了裹便下葬了。

如今豎在楓火林中的墓碑,還是在他身死百年之後,由天星院院長代其子孫而立的。

而在徐悲之外,「竹林七賢」中最後剩下的兩個人,一個叫做應天悟,另外一位便是夏生一直用來狐假虎威的白衣劍聖,慕塵衣!

關於慕塵衣最後的結局,卻是七個人中最為神秘的,也是最眾說紛紜的。

有人說慕塵衣是被太祖皇帝秘密處死的,也有人說太祖皇帝將其關押在了某個秘境當中,但更多的人卻是相信,慕塵衣應該是從太祖皇帝的追殺中逃了出去,有可能逃到了南海,也可能北上隱居在蠻族人當中,甚至有人傳出這位白衣劍聖在某座廟宇中出家為僧了。

事實上怎麼樣的,沒有人知道。

因為即便到了今時今日,慕塵衣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即便大縉王朝已經歷經了五代君王,當朝皇帝也為他們曾經背負的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平了反,他也始終不曾出現在世人的眼中。

所以人們更傾向於相信,當時的慕塵衣應該的確是逃走了,但最後卻葬身無名之地,恐怕連一塊墓碑也不曾留下。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些年裡面,一直在各州傳出有劍聖遺藏出世的消息,卻始終未能得到證實的原因。

而在所有人當中,最熱衷於尋找慕塵衣之傳承的,自然非迷劍宗莫屬,據說如今藏在迷劍宗內的白焰劍陣,便是這幾百年來其數代宗主在各州各地所尋找到的遺迹拼湊而得。

這也越發加劇了世人對劍聖遺藏的熱衷,不時也有人聲稱自己找到了慕塵衣的衣冠冢、隨身飾品、殘缺劍譜等物,但孰真孰假,就沒人知道了。

可有意思的是,從來沒有人說過他們找到了慕塵衣的佩劍。

作為一代劍聖,慕塵衣最寶貴的遺物,當然是他的劍,卻不知道為何,在這五百年間,卻從來沒有傳出過與之相關的消息。

連劍鞘都沒人見到過。

毫不客氣地說,在五百年前那個群雄並起,豪傑遍地的時代,徐悲和慕塵衣,便相當於今日楊天笑與裴旭這般的存在。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他們的實力遠遠不止聖階。

如果將揚天笑與裴旭放在五百年前,以他們的境界,即便只是放眼整個大縉王朝,不算妖、蠻兩族,也很難排進前二十。

因為聖道凋零,所以他們生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因為舉目之處皆無敵,所以他們生在了一個最寂寞的時代。

相比於徐悲和慕塵衣這兩個在靈道、武道的標誌性人物,同樣被列入「竹林七賢」的應天悟在境界上遠不如兩人,名氣也沒他們這麼高,但他對大縉王朝建立所付出的心血,卻絲毫不遑多讓!

應天悟,單從名字上來看,這就不太像是一個人類的名字,而事實上,在他的體內,也的確流淌著人類和妖族共同的血液。

他生在南海,長在人類的疆土上,由他的父親撫養成人。

如果不是因為他長著一對碧藍色的豎瞳,其所行所言,一切皆與人類無異。

關於應天悟最後的生死,世間也有很大的爭論,但之所以說他不如慕塵衣這般神秘,一來是他在「竹林七賢」中聲名不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武修還是靈修,二來,是因為在這五百年間,總共有七個人知道他的下落。

這七個人,分別是大縉王朝歷代五位帝王,以及,春秋書院的前後兩位院長:

白夫、白丘。

因為應天悟就被囚禁在春秋書院中!

或者說,太祖皇帝與春秋書院首位院長,白夫,將他變成了不句山守山大陣的一部分!

當日在後山泉水中,當夏生不慎引發三泉映月、日月同輝之奇景之時,他便已經察覺到了這座守山大陣總共是由四個部分所組成的。

其一,是不句山的凌霄峰、瓊華峰、朔明峰、日照峰四大主峰。

其二,是山腳下那座雕刻著荊棘花圖騰的山門。

其三,是後山的那一汪山泉。

以及,暮雲洞!

這四個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既為守護春秋書院,也為囚禁應天悟。

整整五百年。

是的,時至今日,這位曾經在竹林七賢中最沒有存在感的,還活著!

他便是此陣的陣樞!

曾幾何時,應天悟一直以為自己終其一生都無法再見光明,將埋骨不句山下,直到屍體腐朽也無人能察。

直到這一天,有一位叫做江柒柒的小姑娘,在陣法最薄弱的地方,悄悄打開了一個缺口。

為他盛開了一朵世間最美麗的棣棠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