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春花秋月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

此時的大縉王朝已經入了深秋,夏日的最後一縷溫熱漸漸斂去,天氣也逐漸變得反覆無常起來。

有可能早上還是艷陽高照,午後便因為一場秋雨讓人遍體生寒。

今日的洛陽城又下起了連綿細雨,但相比起氣溫上的凄寒,一道從春秋書院傳來的消息則更令人心底發冷。

裴元機,死了。

那個常年霸佔縉雲榜前三,出身聖者世家,被譽為春秋書院當代第一天才少年的裴元機,死了。

死在了春秋書院的生死台上。

誠然,裴元機所在的裴家並沒有被列在大縉王朝九大世家當中,但誰也不敢忽視裴家隱於俗世中的力量,以及對整個修行界的影響力。

畢竟在裴家中有一位聖階!

難道說,春秋書院要與劍聖翻臉了嗎!

正當人們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而措手不及之時,又有人傳出,在那生死台上將裴元機一劍擊殺的,竟然是近些日子在京城聲名鵲起的夏生。

消息傳開來之後,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震驚了整個修行界。

夏生是誰?

如果說數月之前還沒有人聽說過這個名字的話,那麼自秦家族比之後,幾乎所有的修行者都知道了這個從白馬鎮走出的鄉野少年。

因為夏生是威寧侯府的小姑爺,因為夏生是善堂大小姐的老師,因為夏生是春秋書院的名譽教習。

更別提,夏生曾在眾目睽睽之下拿出了那傳說中的善字帖,在文武百官的面前被當今陛下御封為太子太師!

如果說裴元機的身世令人心生忌憚的話,那麼夏生的後台同樣不容小覷!

而如今,夏生竟然殺了裴元機?

一時間,甚至沒有人去關心他是怎麼做到的,而是更想知道,夏生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這麼做了之後的結果是什麼。

不少有高瞻遠矚之士都紛紛嗅到了一種風雨欲來的味道。

若是劍聖大人不顧一切也要為裴元機報仇雪恨的話,沒有聖者鎮守的春秋書院是否能攔得住?

即便是秦家與葉家不計前嫌,聯手與裴家為敵,又將付出多麼慘痛的代價?

聖者一怒,伏屍百萬!

不知道這場秋雨,能不能洗凈他日不句山巔的層層鮮紅?

但令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最先對此事做出反應的,不是裴家,不是善堂,也不是威寧侯府,而是朝廷!

當日趙公公便拿著皇帝御旨來到了春秋書院,當著唐子安宣布了陛下對夏生的嘉獎!

沒錯,就是嘉獎!

在那份長長的金色絹帛上,夏生被賜予了錦緞十匹,明珠五顆,玉珊三叢等一眾厚賞,官封國子祭酒!

理由是夏生在對幾位皇子的教導中成效顯著,有教書育人之大才,故特此封賞。

這麼一道旨意下來,頓時讓好些人都傻了。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些個理由純粹就是瞎掰的,連鬼都騙不過。

自夏生擔任太子太師一職以來,他壓根兒就什麼也沒幹,之前的一個月在書院後山閉關就不說了,後來好不容易告假下了一趟山,也並沒有入宮面聖,再之後,夏生就回書院殺了裴元機。

別說是教導諸位皇子了,時至今日,他根本就連幾位皇子的面都沒見過!

成效顯著?

哪兒來的成效?

難不成他是用託夢的方式來給諸位皇子上課的不成?

所以事實上,縉帝究竟是用的什麼理由來封賞夏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皇帝陛下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態度!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對夏生加以褒獎,不是在裴家的頭頂火上澆油嗎!

難道他就不怕劍聖一怒之下徹底反了朝廷?

雖說聖階是可以被人命給堆死的,但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縉帝為什麼要為了夏生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白白得罪一位聖階之尊?

之前也沒聽說裴家做出了什麼對抗朝廷,辱及皇家尊嚴的出格事情來啊!

一時間,人們都有些看不懂情勢了。

據說就連對天子最為忠誠的裁決司秦首尊,都沒能揣摩透聖上的這道旨意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面,裁決司眾人在這件事情上保持了絕對中立的態度。

既不去得罪裴家,也不去找夏生的麻煩。

後來還是從李家家主的口中,人們才終於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事情遠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般複雜。

縉帝的這道聖旨也並不是在宣告對裴家的打壓,更不是在逼劍聖謀反,而是因為聽信了瞻星台天師,太微道人的進言。

據太微道人所說,那日春秋書院護院大陣開啟,是因為有災星降世,若不查明原因,則日後國將不國,天下大亂。

而春秋書院一眾師生都知道,當天日月同輝的異象,其實是因為裴元機激發了手中的聖者之物所引起的。

也就是說,太微道人所預言的這位災星,正是裴元機!

出於對裴家的忌憚,太微道人一直將此消息隱而未報,直至裴元機身死,這位老天師這才火急火燎地進了宮,將自己近些時日所推演出來的星象呈到了御前。

對於太微道人的意見,縉帝一向是信任有加,當即下詔,對「鋤奸」有功的夏生加以封賞,甚至讓趙公公親自去春秋書院宣旨。

此言一出,當時在場的三位大臣盡皆變色。

據說當時親眼目睹此事的還有葉相,不過葉相卻沒有太過包庇夏生,反而對縉帝勸諫道:「裴家有聖人為主,茲事體大,還望陛下三思!」

面對老宰相的憂慮,縉帝則說了一句在日後很有名的話。

「朕乃大縉天子,九州四海之尊,其餘眾聖,屆是偽聖,小小世家,又何足為懼?」

所以在這場秋雨中,夏生除了太子太師一職之外,又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多出了一個頭銜。

國子祭酒。

也是在這同一場秋雨中,裴家一位久不出世的老人,來到了洛陽城外,卻過門不入,只在城門外站了片刻,隨即便欲轉道朝不句山而去。

可惜的是,他甚至還沒有走到春秋書院的院門之前,就被人給攔下了。

來人同樣是一位老者,手中緊握的黑玉拐杖,正在這紛紛雨色中散發著溫熱之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