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和平萬歲 第164章 義大利也有強將

當馬錫納上校指揮的四艘義大利輕巡洋艦在撒丁島與巴利阿里群島之間慘遭新聯合王國海軍艦載機輪番蹂躪之時,在撒丁島以西的海面上,會合了「天鷹座」號的比昂凱利艦隊正迎風向東駛去。

作為義大利自行建造的最大噸位航空母艦,「天鷹座」號的硬體設施和性能參數堪屬一流,其標準排水量達37240噸,滿載排水量接近48000噸,設計的最大載機數為124+4,但在義大利海軍對艦載機進行更新換代後,該艦的載機配置通常是「433」或「442」,也即4個戰鬥/偵察中隊、3個俯衝轟炸機中隊、3個魚雷轟炸機中隊或是4個戰鬥/偵察中隊、4個俯衝轟炸機中隊、2個魚雷轟炸機中隊,每個中隊10-12架,載機總數通常在110架左右。

40年中期,義大利海軍終於下決心汰換那些服役了十幾年的「老爺機」,進行全面換裝。按照義大利海軍司令部提交的艦載機換代方案,新一代的艦載戰鬥機應以噴氣機為主、活塞機為輔,俯衝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應實現完全通用化,但是由於噴氣式飛機的研發進度一拖再拖,而馬基公司和菲亞特公司推出的通用型艦載轟炸機性能不盡如人意,該方案只得一改再改。1947年,菲亞特公司的G.59艦載戰鬥機在競爭中勝出,獲得了240架的生產訂單,馬基公司的MC.301型艦載戰鬥機雖在艦載戰鬥機的競爭中敗北,卻意外得到了將其改造成為艦載俯衝轟炸機並生產200架的「大驚喜」。一如義大利海軍部最具權威的技術官員所料,改裝成艦載俯衝轟炸機的MC.302能夠掛載650公斤以內的各型航空炸彈,而且在遇到危急情況的時候,它們只需要拋下炸彈卯足勁往回飛,便可以讓敵方戰鬥機望塵莫及。

基於MC-301的載彈能力只適合掛載輕型航空魚雷,對空中雷擊戰術頗有「心得」的義大利海軍通過兩輪競標選定布雷達公司研發的Ba.133型魚雷轟炸機作為海軍航空兵的標準配置,對陸基和艦載型號發出了總數達到400架的大訂單。

戰爭爆發時,「天鷹座」號正在船塢接受維修,義大利人原本希望通過一次大修徹底解決它傳動系統故障不斷的毛病,但隨著戰爭的爆發以及海戰形勢的急轉直下,義大利海軍司令部不得不緊急抽調「天鷹座」號參戰。

儘管德國方面早有「戰爭訊號」傳出,可義大利高層還是低估了新聯合王國和奧匈帝國發動戰爭的決心,以至於戰前幾乎沒有進行像樣的準備。「天鷹座」號入塢維修之後,該艦編配的10個飛行中隊全部轉往陸上基地駐紮,不但日常訓練量減少了一半,還有許多飛行員趁此機會休起了長假,光是舉行婚禮的就有14個,這其中又有不少人離開義大利去度蜜月,待到烽煙燃起,意軍緊急召回休假人員,仍有人無法在規定期限返回部隊。「天鷹座」號從熱那亞啟程之時,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的到位率分別只有92%和93%,前者的缺額通過臨時抽調候補飛行員進行填補,後者的缺額只能艦上崗位的臨時調劑勉強應付。

「天鷹座」號指揮官是義大利海軍聲望最高的航空兵專家安德雷·曼德拉戈拉少將,這位技術派將領雖已57歲「高齡」,卻不像某些功成名就的高級軍官那樣自鳴得意,而是潛心鑽研海軍航空兵的技術和戰術發展,撰寫出版了《大航母時代》、《超視距戰》、《菲海戰役的經驗與教訓》等軍事書籍,尤其是1948年底面世的《菲海戰役的經驗與教訓》,不但被義大利的海軍院校選為軍事教材,甚至在美國和日本海軍界受到熱捧。

跟軍方高層那些盲目自信或盲目悲觀的傢伙不同,曼德拉戈拉少將始終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看待這場戰爭。在「天鷹座」號之前,他想方設法從義大利海軍司令部拿到了開戰頭兩天的戰鬥報告,藉此詳細研究了對手的作戰策略和技術表現,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建立起兵棋模型並進行戰術推演。儘管兵棋推演的結論很不樂觀,他還是冷靜客觀地制定出幾套作戰預案,然後召集參謀軍官以及飛行中隊長們,親自對他們進行講解和部署。

得知馬錫納上校指揮的輕巡編隊在前方海域遭到新聯合王國海軍艦載機的無情蹂躪,比昂凱利中將急不可耐地命令「天鷹座」號派出艦載戰鬥機前去救場,但曼德拉戈拉少將沒有盲從於艦隊司令官的決策,而是基於自己的判斷提出了意見: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攔截敵人的艦載機,不如化被動為主動,找到敵方航母發動傾力一擊。

對於曼德拉戈拉少將的建議,壓力重重的比昂凱利很快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不多時,「天鷹座」號放飛了第一批6架擔負偵察任務的G.59艦載戰鬥機。因為定型生產時間稍晚,G.59在陸基戰鬥機G.55的基礎上改進了氣動布局,安裝了功率更強的活塞引擎,但這並不意味著G.59是G.55的單純升級版,它最大的進步在於使用了短波機載雷達,從而具備了超視距/全天候的偵察和作戰能力。按照安布羅西尼型機載雷達的探測半徑,一次派出3-4架G.59就足以覆蓋潛在活動區域,曼德拉戈拉少將這一口氣出動6架,既提高了偵察效率,又增強了抗干擾能力。

在第一批6架G.59出動後不久,第二批6架也跟著起飛了。與前面那些只掛載副油箱、未攜帶火箭彈的同伴不同,第二批艦載戰鬥偵察機是全副武裝的狀態——除固有的機炮機槍之外,它們還各自掛載了一組80毫米空空火箭彈。

派出整整一個中隊的戰鬥偵察機之後,曼德拉戈拉少將在戰鬥值班室向待命出擊的飛行員們面授機宜。與此同時,勤務人員按照艦橋的指令將18架G.59、18架MC.302以及10架運送至飛行甲板後部的起飛區,給機庫里餘下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加滿燃料、掛載彈藥。

萬事俱備,只欠先頭偵察部隊報告敵方航母的確切方位了。

掛載副油箱飛行時,G.59的最高時速為660公里,而油耗最小的巡航時速為475公里。率先出發的6架G.59兩兩一組,以550公里的時速向西北方海域實施75度扇形偵察。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飛行,它們逐漸抵近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島。此間機載雷達探測到多個目標,但經過人工甄別,這些要麼是小島和島礁,要麼是漁船貨輪,並沒有發現敵方航母的蹤跡。於是,義大利飛行員們遵照作戰部署,繞過巴利阿里群島最大的幾座島嶼,分散開來進行120度的扇形偵察。

後續出動的第二批G.59,6架集中編隊,以近600公里的時速逐步縮小同先遣偵察機的距離,以便於在它們遭遇敵機攔截時迅速提供支援。按照曼德拉戈拉少將的揣測,敵方航母很可能利用巴利阿里群島海域的複雜條件進行部署,在先遣偵察機未發現目標行蹤進而分散偵察的情況下,這6架G.59抵達巴利阿里群島海域後沒有選擇任何一個方向深入跟進,而是改以油耗最小的巡航速度在巴利阿里群島海域盤旋,對這裡的每一個島嶼、每一處峽灣乃至於尚處中立的西班牙的港口進行空中偵察。

正當曼德拉戈拉少將及「天鷹座」號全體焦急等待己方偵察機的消息時,艦上的大功率對空探測雷達突然發現西偏南方向飛來了一群不明身份的飛機。在這個時代,軍事實力較強的國家基本上都在飛機和艦艇上採用了敵我識別技術,義大利也不例外。從日常訓練和作戰演習的結果來看,無論天氣狀況多麼糟糕,戰機與戰機之間、艦艇與艦艇之間都不會發生誤擊,而美中不足的是,義大利海軍和空軍選用了運作方式有所不同的敵我識別系統,導致海軍和空軍之間的敵我識別存在技術性的障礙。這一問題早在四年前就被提出,四年來,義大利海軍和空軍各自提出了不止一個解決方案,意軍總參謀部也意識到了這一隱患,卻遲遲未能擺平各方利益關係。正如眾多批評人士所抨擊的,義大利的官僚作風固然不像奧斯曼土耳其和奧地利·匈牙利二元帝國那樣無藥可救,但在某些時候、某些環節,官員們的拖沓惡習已經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以至於一些本可以給國家、軍隊帶來豐厚收益的技術發明和創新手段成了「牆裡開花牆外香」。長此以往,義大利王國必然要走下坡路。

跟強敵交手,曼德拉戈拉少將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一邊指派在艦隊上空執勤警戒的兩架G.59艦載戰鬥機全速前去探明情況,一邊下令將「天鷹座」號的戰鬥警戒等級提高到紅色,戰鬥人員各就各位,應急損管措施全部預啟動。

約莫一根煙的功夫,執勤戰鬥機飛行員發回報告,從前方飛來的是義大利空軍機群,從它們的飛行路線來看,應該是往撒丁島返航。不多會兒,艦隊旗艦「埃馬努埃萊二世」號發出旗語信號,通報說他們確認了前方機群的身份,這些義大利空軍戰機此前追蹤到兩艘敵方巡洋艦的蹤跡,並對它們發動了有效攻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