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和平萬歲 第154章 撒丁之海(上)

「小時候,我最喜歡聽的就是芬恩·麥克庫爾和芬尼亞勇士團的故事,他們的格言迄今歷歷在耳——心必虔誠,身必強健,言必踐行。」

「哦哦,我小時候也視他們為偶像,現在依然能夠一字不落地背出他們加入勇士團時所立的誓言:不掠人牲畜,不圖己私利,不遇強畏縮,不妄自尋仇。」

在「法爾」號重巡洋艦的艦橋外廊,艦長凱文·莫洛伊跟來自海軍總參謀部的少校參謀官加雷斯·多赫蒂攀談著。這兩位軍官,生得都是五官端正、身形峻拔,未及不惑便已進階校官行列,而且同是土生土長的愛爾蘭人,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話題。

「如今,我們也成了歐洲聞名的最強戰團,東征西戰,無往不利,那種極致的暢快感覺,大概跟當年的芬尼亞勇士團如出一轍吧!」莫洛伊言語不無豪邁之情,此次隨艦出征,他被委任為戰時上校,不僅要為「法爾」號及艦上千餘名艦員負責,當「法爾」號和「梅爾頓」號組成特遣戰鬥分隊執行作戰任務時,亦是當仁不讓的臨時指揮官。

對莫洛伊來說,這既是一副重擔,也是一次考驗,更是一種信任。要知道重巡洋艦在新聯合王國海軍被歸為一等主力艦,在二戰期間,擔任重巡洋艦艦長的不是海軍上校便是准將,並且有過海軍少將的「超規格配置」,莫洛伊實際上是以中校軍階越級代理艦長職務,這種情況並不意味著莫洛伊的能力有限或是新聯合王國海軍無人可用,而是因為在和平年代,軍官們的晉陞速度和進階機會都不似戰爭時期那般給力,許多人十年如一日地勤勉努力,才得以從尉官邁入校官行列。另一方面,新聯合王國海軍不缺將官,共有62名從德國海軍轉籍而來的軍官在二戰結束時邁入將官行列,直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在海軍一線任職,但是到了1949年,這批高素質的將官十有七八已經退役,餘下的因年齡和身體條件所限,也已經從戰鬥崗位上退了下來。此次對意戰爭,新聯合王國海軍並沒有重新啟用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將,而是大膽地讓新生代軍官們擔當戰鬥指揮任務。默默無跡的加文·拜尼爾一夜之間成為世人矚目的艦隊指揮官,這個鮮活的例證讓一線戰鬥崗位上的軍官們對未來充滿了崇敬和幹勁……

「話是如此,可陛下一再叮囑,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戰場上的任何一個小疏忽都有可能釀成災難性的大禍,切記切記!」多赫蒂少校提醒道。此次登艦出戰,這位海軍參謀部來的軍官首要任務便是「觀戰」——為了收集各種第一手的數據,他帶來了一個由2名尉官、3名士官以及2名攝影師組成的技術團隊,這些額外的乘員不至於給「法爾」號增添戰鬥力,但也不至於在關鍵時刻添亂。

說到那位使愛爾蘭重獲新生的偉大君王,莫洛伊頓時肅然起敬:「陛下的教誨,此生必定銘記於心。」

兩人肩並肩地站著,有那麼一小會兒誰也沒有在說話,接著,多赫蒂少校將話題轉移到了新塗刷好的防空識別標誌上,那巨大的、鮮艷的綠白黃三色徽標,幾乎佔據了前甲板的一半。

「現在從空中往下看,我們可是非常醒目的靶子。」多赫蒂少校道。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把識別標誌換成德國的,義大利人肯定不敢對我們發動進攻吧!那我們可以一直開到撒丁島,把義大利機場轟個稀爛!」莫洛伊道。

「這的確存在理論上的可能。」多赫蒂少校道,「不過,這是對義大利的嘲弄,也是對德國的挑釁,很可能會讓我們的國家在外交上陷入被動境地。在我們能夠通過軍事手段擊敗義大利的情況下,我認為沒必要採取這種特殊的手段。」

莫洛伊表示心悅誠服:「要說作戰策略,果然還是專業的參謀慮事周全!」

「不過,你剛剛的假設倒是提醒了我。」多赫蒂少校道,「德國海軍通報說,他們已經派遣了兩艘戰艦進入地中海,義大利方面估計也得到了這份通報,他們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惹怒德國人,哪怕是稍許的怒火,也會讓他們瑟瑟發抖,所以……」

莫洛伊頓時眼前一亮,轉身喚道:「亞倫!拿我們的戰艦年鑒來!」

不一會兒,副官便捧了本裝訂精緻的大開本圖冊來。

多赫蒂少校從旁提醒說:「德國海軍派來的兩艘戰艦,一艘是『威森堡』號,隸屬於勃蘭登堡級戰列巡洋艦……對,就是這艘,三座三聯裝406毫米炮,主炮塔為前二後一布置;一級副炮是雙聯裝127毫米炮,副炮塔共8座,分列左右兩舷;二級副炮是四聯裝37毫米炮,共有16座;四聯裝防空火箭發射器共有16套,分別布置在主艦橋左前和右前、副艦橋左後和右後……」

「啊哈,跟我們的輪廓有八成的相似度!」莫洛伊像是在路邊撿到錢一樣興奮起來。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法爾」號重巡洋艦,裝備三座三聯裝60倍徑203毫米艦炮、六套四聯裝管式對空制導火箭發射器、四套四聯裝管式艦對艦制導火箭發射器,無論是高射程、高精度、高穿深的主炮,還是被視為第一代反艦導彈始祖的「凱伊之箭」,都具備擊殺敵方主力艦的強悍能力,而依託瑞典福博斯技術生產的40毫米防空炮和依託德國萊茵金屬技術生產的20毫米防空炮,該級重巡洋艦的中近程防空體系也相當完備。

當然了,這樣一艘融入了各種先進技術的重巡洋艦,造價跟不計艦載機的優勝者級航空母艦相當,如此高昂的成本,一般列強國家根本難以承受。

「另一艘是『達梅·施普利瓦爾』號,隸屬於盧恩級重巡洋艦,裝備三座三聯裝254毫米炮,主炮塔為前二後一布置;一級副炮是雙聯裝127毫米炮,副炮塔僅有四座,集中在主艦橋兩側;二級副炮是四聯裝37毫米炮,共有8座;四聯裝防空火箭發射器共有16套,布置方式跟勃蘭登堡級一樣;三聯裝導軌式800毫米艦對艦制導火箭兩套,分別布置在煙囪後方和副艦橋後方……」

莫洛伊對著圖冊上的照片和線圖仔細研究了幾遍,不無遺憾地說:「呃,這傢伙跟我們的『梅爾頓』只有五成左右的相似度,有經驗的飛行員很容易辨認出它們。」

盧恩級重巡洋艦是德國海軍第一代大量裝備對空和對艦制導火箭的重巡洋艦,而「梅爾頓」號所屬的利斯塔級是愛爾蘭人設計建造的第三代——同時也是新聯合王國第一代在設計階段就配備制導火箭的輕巡洋艦,其標準排水量達到9980噸,以四座三聯裝60倍徑127毫米炮、四套四聯裝對空制導火箭彈發射器、兩套四聯裝對艦制導火箭彈發射器以及兩套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為主要武器,並裝備了相當數量的40毫米和20毫米防空炮,擁有層次分明、效率頗高的防空體系。事實上,兩者無論體型還是輪廓都相去甚遠,能將它們混淆的義大利飛行員恐怕得去醫院看看眼睛了。

「現在離我們遭遇義大利轟炸機群應該還有一些時間,不妨對這兩艘艦艇進行適當的偽裝,考驗一下義大利人的眼力和智慧,如何?」莫洛伊建議道。

「您是指揮官,一切由您決定。」多赫蒂少校齜著牙道,「就當是跟義大利人開的一個小玩笑吧!」

於是,在莫洛伊的授意下,兩艘戰艦的官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用棕黃色的帆布將艦艏艦尾的防空識別標識遮蓋起來,用白色的遮陽布遮住「多餘」的副炮塔或防空炮,而這些工作並不至於花費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就在他們完成簡易的偽裝之後,「法爾」號的高頻警戒雷達在撒丁島方向發現了數十架飛機,莫洛伊毫不遲疑地下令給後方的航母編隊拍發電報,然後又以德國海軍常用的通訊頻率發出了一組冗長、混亂、沒有實際意義的電波,用以迷惑意軍指揮部門。

莫洛伊很快收到了「芬尼亞」號回覆的密碼電報,航母編隊正向巴利阿里群島水域開進,艦載戰鬥機群將儘速趕來阻截意軍航空部隊——「法爾」號和「梅爾頓」號雖然裝備較為先進的防空武器,但靠它們自身的力量應付好幾十架意軍戰機還是有些勉為其難,想要將它們的損失控制在儘可能小的程度,出動戰鬥機進行掩護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擾亂義大利人的視野,「芬尼亞」號在進行正常的無線電通訊之外,也以德國海軍常用的通訊頻率發出一堆亂碼,意軍無線電監聽部門有沒有受到迷惑暫且不知,倒是進入地中海活動的德國艦艇隨後發來電報:我是德國海軍戰艦「威森堡」號,你是誰?你在說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