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血火榮耀 第204章 群狼斗虎

凌晨3時許,位於皮庫島西南方百餘海里處,一場激烈的海上夜戰正在進行中。交戰一方是美英聯合作戰部隊,計有戰巡1艘、重巡2艘、輕巡4艘,總戰鬥噸位為11萬3千噸,理論上的火力輸出極限值為炮彈31320千克每分鐘,極限航速為30節;另一方是德、愛、意、奧四國艦艇組成的同盟國艦隊,其兵力為6艘重巡和2艘輕巡,總戰鬥噸位達到12萬噸,理論上的火力輸出極限值為炮彈35280千克每分鐘,極限航速為32節。

就技術數據而言,同盟國艦隊無疑佔據了上風,但實戰不是單純的數字對比。一艘四萬四千噸級的戰列巡洋艦,不論戰略威懾力還是戰術價值都要強於數艘普通重巡洋艦,這在海軍界得到了多數人的共識,更重要的是,英國的海軍上將級有著出色的防護設計,即便是在抵近射擊的情況下,也沒有一艘同盟國重巡洋艦能夠用艦炮打穿它的重點防護區域,這在艦隊交戰中是一種以質勝量的優勢,也是英國海軍上將查特菲爾德此刻最大的精神依仗。

然而隨著戰鬥的進行,查特菲爾德漸漸發現對手陣容並非簡單的拼湊,六艘同盟國重巡有五艘輪廓高度相似,說明它們的協同作戰很可能較普通艦隊增效許多。這不,兩艘突前的英國輕巡洋艦在離它們還有五六公里的地方就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覆蓋,短短几分鐘時間,兩艦相繼中彈起火,不知內情的人大概會以為同盟國方面已經掌握了超前的雷達火控技術!

事實上,這些輪廓極為相似的重巡洋艦均屬於德國-愛爾蘭聯合設計的標準軍禮級。當年利默里克國際海軍條約規定各國在建和待建重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125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03毫米,當時已經開工建造的標準軍禮級對外宣稱12000噸,實際上它們的標準排水量達到15000噸,是20年代中後期噸位最大的重巡洋艦。基礎版本的武器配置是8門高初速、高射程的克虜伯55倍徑203毫米艦炮和2套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再加上6座L/50雙聯裝88毫米炮、6座雙聯裝37毫米炮、12座20毫米機關炮,有著非常強的對海和對空作戰能力。動力方面,標準軍禮級採用12台瓦格納式重油鍋爐和3台皇家·碩效型齒輪傳動渦輪主機,主機最大功率為12500馬力,最高航速32節,搭載4000噸重油,續航力為7500海里/15節,搭載水上飛機3架,常規情況下配備軍官60名和水兵1070名。

戰爭爆發前,世界範圍內建成服役的標準軍禮級重巡洋艦共計11艘,即德國4艘、愛爾蘭2艘、義大利2艘、奧匈帝國2艘、西班牙1艘、奧斯曼帝國1艘。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國、愛爾蘭、義大利、奧匈帝國先後對本國列裝的標準軍禮級重巡洋艦進行了改裝升級,這些國家的海上戰略不盡相同,所以改裝方案各有側重,德國和愛爾蘭不約而同地加強了戰艦防空能力,用新式60倍徑105毫米高平兩用炮替換了射程和威力偏弱的88毫米副炮,雙聯裝37毫米炮的數量增加至8-10座,20毫米機關炮的數量增加至16-18座,並相應加裝了電子設備,整體性能在原版基礎上有了20%左右的提升;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看重海面交戰和夜間作戰,前者從德國引進了洛倫茲-I型艦載雷達,魚雷發射管配置從兩座四聯裝改為四座三聯裝,後者從愛爾蘭購置了MC-IIA型雷達,將四座雙聯裝88毫米炮改為配備輔助裝彈器的單裝127毫米艦炮,同時增強了防護裝甲。

很不幸,查特菲爾德艦隊在皮庫島西南海域遭遇到的五艘標準軍禮級重巡洋艦都經過了技術改裝,它們以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的愛爾蘭重巡「魯格」號為領艦,加上德國海軍的「阿科納」號和「伊麗莎白」、義大利海軍的「馬克波羅」號、奧匈海軍的「費迪南德·馬克西米蘭」號,而且有預先安排好的戰術套路。在「魯格」號的指引調度下,所有的主炮火力都集中在了那兩艘倒霉的英國輕巡洋艦身上,每一次命中即是一次重擊。雖然每堅守一分鐘就能夠為己方艦艇提供多一分鐘的火力偵察,這兩艘英艦的指揮官卻沒有拿出以死相拼的勇氣來,戰艦中彈起火之後,它們不約而同地調頭轉向,同盟國戰艦則在遭到攻擊的情況下齊齊關閉了探照燈,使得遠處的美英戰艦失去了目測瞄準的參照。

看著重歸黑暗的海面上搖曳著兩團火光,坐鎮英國戰巡「豪」號的查特菲爾德上將面色格外凝重。須臾,他麾下的參謀軍官報告說:「長官,雷達探測到敵方六艘大艦以戰鬥縱隊西行,兩艘小艦朝我們的『無懼』號和『不朽』號衝去了!」

另一名英軍參謀官緊皺著眉頭,用低沉的嗓音說道:「它們是要對『無懼』和『不朽』發動魚雷攻擊了!」

挨了劈頭蓋臉的一頓痛揍,那兩艘英國輕巡已基本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跑肯定跑不過那兩艘完好無損的同盟國輕艦艇,為今之計就是利用探照燈或照明彈將攻擊者點亮,利用後方艦艇的炮火將其驅走,可一旦「豪」號和隨行僚艦開火射擊,炮焰就會成為那些同盟國重巡洋艦的瞄準參照,繼而遭到它們的猛烈攻擊。

迅速審視戰場態勢並權衡利弊,查特菲爾德下令朝分開行動的敵方重巡編隊和輕艦艇編隊分別發射照明彈,並以無線電通知「無懼」、「不朽」等敵艦靠近後使用探照燈將其鎖定。

利用雷達探測到的目標方位,美英艦艇所發射的第一輪照明彈就映出了敵艦的輪廓,六艘同盟國重巡在8000米外,而兩艘同盟國輕艦艇的位置在6000米左右。「豪」號旋即以主炮向敵方重巡打了一輪半齊射,隨行的兩艘重巡洋艦和兩艘輕巡洋艦則向敵方輕巡開火。美英兩國的光學測距設備水平一流,可這並不能有效提升美英戰艦在夜戰中的射擊精準度,日德蘭大海戰的勝利雖然讓德國海軍在戰後以較大的熱情進行夜戰研究和訓練,但成效同樣不甚明顯。事實上,除非以近乎偏執的態度進行嚴苛的夜戰操練,突破視覺制約的唯一辦法就是發展雷達火控技術。

兩艘美英重巡連續開火,北方海面騰起如林水柱,那兩艘同盟國輕巡洋艦——德國輕巡「施托斯」號和愛爾蘭輕巡「高爾·莫納」號,當即以高速機動進行規避。這時兩艘英國輕巡尤未完全控制火勢,明火和濃煙指引進攻者漸行漸近。在距離目標大約2000米的位置,德、愛輕巡向左舷施射了第一波魚雷,而後在大約1500米的地方疾速轉向,從右舷施射了第二波魚雷,足足24條533毫米魚雷朝著兩艘英國輕巡飛馳而去,任何一條都能輕易擊沉已在戰鬥中受創的英國戰艦!

危急關頭,兩艘英國輕巡一面拚命轉避,一面以能夠動用的所有武器展開阻攔射擊,加上後方艦艇持續不斷的炮火,這片海面頓時水浪翻滾,幾近沸騰,但所有這些都沒有阻止兩艘同盟國戰艦的魚雷攻擊,5500噸級的英國輕巡洋艦「無懼」號艦尾中雷,威力巨大的爆炸瞬間摧毀了它的動力系統,艦員們接下來的努力僅僅是減緩了它的下沉速度。

另一艘英國輕巡「不朽」號就要比自己的同伴走運很多,它有驚無險地躲過了在海面上飛竄的所有魚雷,艦上的火勢也在十多分鐘後被徹底撲滅,但那場短促的交火直接造成32人陣亡、63人受傷,而後又有7名艦員在損管搶險過程中喪命,艦上的通訊線路和精密儀器全部損壞,只有不足半數的武器還能正常運轉,加上水密艙大量進水,最大航速銳減至20節,這樣的狀態已完全不適合繼續作戰。

眼看著敵方輕巡編隊得手而去,查特菲爾德惱火卻無計可施,而且讓他感到心驚肉跳的是,六艘同盟國重巡洋艦已經完成了戰術調整,根據雷達探測到的情況,它們正以單雁形陣列從西北方直衝美英艦隊左翼殺來。

最近一段時間,查特菲爾德切身體會到了美英主力艦隊前任指揮官斯坦德利的苦楚,判斷錯誤而導致的一連串失利讓他焦頭爛額、心力憔悴,但他好歹是個見識過大陣仗的海軍宿將,跟隨「雄獅」戴維·貝蒂經受了日德蘭大海戰和第二次弗蘭德斯海戰的洗禮,知道何為處變不驚、臨危不亂。他果斷命令隨行輕艦艇停火,全力應付來自左翼的威脅,並以「豪」號擔當戰場燈塔——只待敵艦接近至5000米,這艘英國戰巡立即打開全部9盞120cm探照燈中的7盞(有兩盞位於艦橋右側,無法照射左舷方向),7束強光瞬間將美英艦隊西北方海域照亮,那些同盟國重巡洋艦的艦影隨之進入了射控人員的視野,只消十數秒,一組組射擊諸元百便從射擊控制室傳遞至各主炮戰位。

「真見鬼,它們竟然全部是標準軍禮級?」查特菲爾德身旁的海軍上校輕聲叫道,緊接著,他兀自呢喃道:「可惡,約阿希姆想用他的得意之作來擊垮我們,以此證明他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造艦專家?」

查特菲爾德沒有理會這名上校的揣測之言,他默默觀察著遠處海面的那些艦影。事實上,這六艘同盟國重巡當中有個「另類」,那就是屬於德國阿達爾伯特級的「弗里德里希·卡爾」號。這一級別通常被視為標準軍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