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兩棲狂潮 第85章 制高點

「長官,剛剛收到S-34發來的信號,在海面上救起英國飛行員一名,從墜落的飛機殘骸來看,機上應該只有這一名飛行員,而且沒有發現無線電設備。」

德國公海艦隊旗艦「國王」號艦橋下層的航海室里,以舍爾為首的高級軍官們在作戰海圖台旁圍成一圈。聽到通訊軍官的報告,眾人頓時鬆了一口氣,在這樣一場重量級的海戰當中,對方艦隊的準確行蹤和全盤實力是制定作戰策略的關鍵依據,而讓己方艦隊隱蔽於對手的視線外,在戰術層面無疑是個相當大的優勢。

「長官,我們是否要請那位勇敢的英國飛行員過來喝杯咖啡?」公海艦隊作戰部長馮·特洛塔上校打趣地說道。

舍爾頭也不抬地回答說:「不必了,審問工作還是交給勞帕希上尉吧!如果他不能撬開英國人的嘴,到我們這來也只是浪費時間。」

勞帕希這個名字對在場的大多數軍官而言並不陌生,他是日德蘭海戰的英雄人物,當時擔任1906年級大型魚雷艇V-159的指揮官,並在戰鬥中擊沉了英國驅逐艦「阿倫河」號,而後在向英國的超無畏艦發起魚雷攻擊時被對方擊沉,勞帕希差點喪命,但他倖存下來,經過兩個月的休養重新歸隊,並被任命為1913年級大型魚雷艇S-34艇長,兼任第18雷擊分隊的副指揮官。舍爾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勞帕希肯定不會對奪走了他四根手指的英國人心慈手軟。

馮·萊費措夫中校接話說:「是啊,現在時間緊迫,如果英國艦隊是同時派出多架偵察機向多個方向展開偵察,他們很快就會注意到我們這個方向。要想給他們出其不意的一擊,我們得加快速度了。」

大戰在即,特洛塔上校的心態顯得格外放鬆,他對萊費措夫說:「別擔心,這樣的天氣條件,飛機發生故障或是迷失方向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想,那位教授級的英國艦隊司令不會把整支艦隊的命運押注在一架失去消息的飛機身上。」

萊費措夫駁道:「我們派出去的飛機可沒有迷路的,不能指望什麼倒霉事情都讓英國人碰上吧?」

一旁的夏樹,靜靜聽著兩位軍官習以為常的鬥嘴,萊費措夫的話外之意是讓偵察艦隊利用航速殺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狠狠挫一挫對手的士氣,再讓主力艦隊登場,這一策略看似是日德蘭海戰的翻版,只是這一次德國偵察艦隊對上的可能是英國的主力艦群,航速上的優勢還不足以確保德國戰巡全身而退。

特洛塔上校的意見跟萊費措夫正好相反,他覺得沒必要急著跟英國艦隊交火,現在離天黑還有好幾個小時,德國艦隊可以利用艦載機消磨對手的意志,讓敵方指揮官失去冷靜心態,變得心浮氣躁,再伺機打出致命一擊。

兩種思路,各有優劣,如果天氣良好,夏樹定會採取特洛塔的策略,可上天偏偏喜歡製造難度,狂烈的海風愈發狂虐,海面上的風浪也一浪高過一浪。身為這個時代的頂級船舶工程師,他知道「海因里希親王」以及兩艘郵輪改裝的輔助航母運作的極限條件,眼下的風浪已經嚴重影響了艦載機的安全起降,照此趨勢下去,海軍航空兵的活動很快就得完全停止。考慮到夜戰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實力佔優的德國艦隊沒必要像日德蘭海戰一樣冒險,要麼在天黑之前解決戰鬥,要麼等到第二天再看看情況。

見艦隊司令和參謀長還沒有表態的意思,萊費措夫挑明了說:「我們處在王子殿下所謂的『海戰制高點』,英國艦隊大半還在海峽當中,此時猛撲過去正是時機。」

特洛塔往夏樹的位置瞟了一眼,沒再接著辯駁。這海戰中的制高點指的不是海平面高度,而是作戰海圖上的戰術格局。在法羅群島以南海域發現英國艦隊的行蹤之後,德國艦隊既沒有向東繞過法羅群島主動迎擊,也沒有呆在法羅群島北方海域靜候英國艦隊的到來,而是開到了法羅群島西北方海域,當「海因里希親王」號派出艦載轟炸機攻擊航行在法羅群島中部水道中的英國艦隊時,德國公海艦隊主力艦群正處在距離博羅伊島北端約60海里的地方,將作戰海圖擺正,這個位置好比是空戰中的制高點,當敵人出現時,只要德國艦隊行動迅速,便能夠搶佔先機,即便謹慎處置,也能夠在大多數情況下避免陷入被動。

難得萊費措夫往自己臉上貼金,夏樹微微一笑:「敢於率領主力艦隊從狹窄的水道穿過法羅群島,說明我們這次的對手是個熱衷冒險的指揮官,同時也能夠看出英國人打敗我們的迫切心態。按理說我們應該趁著英國艦隊還未擺開陣型猛撲上去,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像傑克遜爵士這樣不同尋常的對手,很可能會做出我們意想不到的部署。」

當所有人都向夏樹投來好奇的目光時,他卻聳聳肩:「這只是我個人的一種直覺,並不一定正確。如果我們選擇了謹慎的策略,有可能會錯過創造歷史的機會。」

這樣模稜兩可的回答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軍官們更加糾結。儘管如此,軍官們眼睛裡並沒有流露出鄙夷的神色,他們很清楚,若不是眼前這位在國民心目中紅得發紫的皇室成員屢屢在關鍵時刻打破常規,讓德國艦隊抓住了不算是絕佳機會的機會接連重創英國海軍,此時的德國公海艦隊還指不定被英國人困在窩裡動彈不得呢!

緊接著,夏樹面向舍爾,不急不躁地說道:「客觀上,我們強於英國艦隊之處是海軍艦載機,是觀瞄設備和射控指揮系統,而心理狀態的影響很難量化——英國海軍處在不能再敗的絕境,他們的軍官和水兵可能在這種形勢下拿出驚人的決心和意志來。鑒於目前的海況不利於艦載機連續出擊,不利於艦炮的遠距離瞄準射擊,我個人的主張是暫緩進攻,等待天氣轉好。」

舍爾沒有做聲,也沒有明顯的表情動作,只是快節奏地眨了幾下眼睛。

通過這個細微的表情,夏樹看出了舍爾心裡所想,他原本是希望用一場迅速主動的突擊打垮殘兵出陣的英國艦隊,從而徹底澆滅英國人翻盤的希望。從空中偵察的情況來看,只要不出現意外,德國艦隊此戰應有較大的勝算。

這時候,戈德上尉字正腔圓地說:「沒準英國人在斯默萊斯島和東島北部水域埋伏了潛艇——法羅群島周邊海域這麼大,潛艇部隊只有集中兵力才可能發揮出較大的作戰效力。我們此時真正需要提防的,是英國潛艇!」

在分析作戰形勢、制定戰術策略的場合,戈德上尉的發言永遠跟著艦隊參謀長約阿希姆王子的思路,以致於被資歷更深的軍官們諷為「應聲蟲」,但軍官們也不至於因此而忽略他的見解。戰爭爆發時,英國潛艇部隊的規模僅次於法國海軍,而且大多數潛艇的實戰性能優於法國。在日德蘭以及兩次弗蘭德斯海戰,英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損失慘重,不僅丟掉了在北海的戰略主動權,北大西洋的海上生命線也受到了德國人的遏制。戰略態勢的對換給了英國潛艇部隊發揮威力的機會,他們在北海擔負起了阻擊重任,曾在第二次弗蘭德斯海戰期間重創德國海軍主力無畏艦「路易波特攝政王」號,而在北大西洋,英國潛艇部隊也在想方設法對付德國海軍的水面襲擊艦和潛艇。九、十月間,英國潛艇在北美到不列顛的主要航線上11次攻擊德國潛艇,7次獲得勝利,總共擊沉了6艘德國潛艇,擊傷並俘獲1艘,己方僅在戰鬥中損失了4艘潛艇。

進入11月之後,英國潛艇部隊的戰績明顯下降。一方面,其現役潛艇因戰鬥損失而減少到了57艘,在港口維護維修的數量佔到了三分之一,實際保持在戰鬥崗位上的僅有40艘左右。另一方面,德國主力艦隊北上挪威海,掩護海軍陸戰部隊在愛爾蘭登陸,英國潛艇被集中到了挪威海和愛爾蘭西南部海域,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搜索德國艦隊,實際受到海況及敵我部署的影響收效寥寥。在抵近法羅群島海域時,德國艦隊多次截收到英國潛艇與基地間的無線電通訊,雖不能由此推斷英國潛艇的數量,至少可以確定英國潛艇部隊在這片海域進行了事先部署。

從軍官們沉默不語的表現來看,多數人還是傾向於直接向英國艦隊發起進攻,這也是德式思維的必然表現。

「我想,如果我們現在就堅決發起進攻,取勝的把握能有九成。」

夏樹這句話像是在向主流意見妥協,然而與之共事時間稍久的軍官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先抑後揚的開場,緊接著定是讓人無力反駁的轉折。

「但在取勝的同時,我們可能損失四到五艘主力艦。諸位應該知道,法國主力艦隊已經從地中海調到了比斯開灣,這畢竟是居於世界第四位的艦隊,另外還有尚未捲入戰爭的美國海軍,它的總噸位排名世界第三,而且在戰爭的刺激下,美國海軍新訂造了大量的艦艇,在強大的經濟和工業支撐下,用不了兩三年,它的規模至少能擴大一倍。」

說到這裡,夏樹停頓了一下,好讓軍官們消化自己這番話的用意,然後擲地有聲地說道:「儘可能發揮出我們的技戰術優勢,把贏得勝利的代價降到最低,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制高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