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兩棲狂潮 第6章 謀定

在德國海軍陸戰部隊的前線集結地,法國杜朗,夏樹迎來了自己的新搭檔,奧斯卡·馮·胡蒂爾將軍。是日,預定投入西線戰場的三個海軍陸戰旅已有兩個滿員抵達,其餘作戰人員及裝備物資也一刻不停的從國內運來,而在兩百多公里之外,馬恩河會戰比人們預計的更加曠日持久,血腥慘烈。從離巴黎不到40公里的蒂埃里堡,到法國東部的聖米耶爾,雙方先後投入了兩百多萬兵力及上萬門火炮。經過六天的激戰,克盧克軍團最初編配的步兵師大多都被打殘,第一批新補充上來的部隊有不少也已傷亡過半,熱衷進攻的克盧克只得停止對兵力消耗較大的戰場反突擊,而比洛軍團所承受的壓力已不遜於友鄰部隊,他跨過馬恩河的兩個兵團因遭到法國炮兵的猛烈轟擊,損失尤為慘重。

除了兵員損耗,德國軍隊還同時面臨著補給不暢的困境。一方面,德軍輜重運輸主要依靠鐵路和畜力車輛,而法軍又在撤退途中大量炸毀鐵路橋樑,這使得德軍對前線部隊的補給大受影響。另一方面,為增援右翼,德軍用最快的速度從中路和左翼調動作戰部隊,馬恩河流域的道路上擠滿了行軍的士兵和車輛,導致輜重隊伍移動緩慢,這自然降低了軍需部門對右翼部隊的補給效率。

協約國一方,英法軍隊在馬恩河會戰打響的頭幾天表現非常出色,在蒂埃里堡,他們只差一點就擊退了德軍最右翼的克盧克軍團,進而威逼比洛軍團脆弱的側翼,而隨著戰鬥的深入,參戰部隊的沉重傷亡使得前線攻勢漸弱,德國軍隊也利用戰鬥間隙鞏固了他們的野戰工事,機槍、火炮的大量運用使得這些陣地成為了協約國步兵的可怕夢魘……

夏樹與馮·胡蒂爾既是舊識,無需接觸了解便可直接切入正題。由於馬恩河會戰的決定性意義和空前膠著的形勢,雙方几乎已將最後一個師的預備部隊都投入戰鬥。平局看起來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實則對謀求速勝的德國軍隊更加不利,因此,胡蒂爾非常認同夏樹的觀點——三個旅的海軍陸戰部隊兵力雖少,卻完全有可能成為打破僵局的戰場奇兵。

奇兵之奇,在於出敵不意,在於作戰行動的快、狠、准,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周密的準備以及細緻的謀劃,容不得一分一毫的僥倖。

夏樹的作戰策略是先一鼓作氣攻下亞眠,以此為突破口,沿鐵路線向巴黎快速推進。

亞眠坐落在索姆河畔,是法國皮卡第大區首府和索姆省的省會,有鐵路和公路直達巴黎。在和平時期,從亞眠出發,驅車只需要兩個多小時就能到達法國首都。在前期的戰鬥行動中,德軍的右翼部隊擦著亞眠橫掃而過,於索姆河上游攻破法軍防線,然後一路打到了馬恩河。如今,從法比邊境撤退到索姆河流域的法國軍隊與跨海而來的英國遠征軍部隊,在亞眠到勒克羅圖瓦港的索姆河下游地帶構築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防線,而從亞眠往東南方向則是法軍部署的阿夫爾河防線。亞眠就位於這兩條防線的連接點位置。

要拿下亞眠這樣一座十萬人規模的工業城市,以步兵輕武器為主的德國海軍陸戰部隊顯得威力不足,但除了西格蒙德將軍提供的一團野戰炮兵,德國陸軍無法提供其他幫助,夏樹便從海軍要塞部隊借來二十門列車炮,通過鐵路線將它們運抵杜朗。

因為作戰目的不同,海軍列車炮的構造、性能與德國陸軍的同類裝備有一定的差別,夏樹借來的這些列車炮分為152和203毫米兩種口徑,射程在15至20公里之間,配備普通榴彈和穿甲彈。

有了這些威力較強的列車炮,德軍陸戰部隊進攻亞眠的行動並沒有達到勝券在握的程度。在胡蒂爾看來,海軍步兵們通過長期訓練已具備了充足的陸戰能力,得知此行的真正目標,他們熱血沸騰、求戰心切,但是,這支部隊的軍官絕大多數既沒有戰爭經驗,也不能從前任那裡獲得經受戰火洗禮的寶貴教導。在戰場上,這樣的部隊可以突破傳統條框的局限,氣勢如虹地贏得勝利,也可能缺乏老牌部隊那樣的韌勁,在作戰受挫乃至傷亡較大的情況下發生崩潰。

對於胡蒂爾的隱憂,夏樹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知道,海軍陸戰部隊有著強烈的榮譽感,將士們的勇氣和決心並不遜色於公海艦隊的作戰人員。只要部署妥當,它定能成為一把鋒利的尖刀,撕開協約國軍隊看似堅固的防線。如今第一陸戰師的作戰行動已經德皇批准,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也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討論很快轉到了戰術層面。

夏樹借花獻佛,提出了本應由胡蒂爾開山立門的步兵突擊群戰術,即以裝備手槍、輕機槍、手榴彈、火焰噴射器(現代意義上的火焰噴射器由德國人理查德·費德勒發明,他於1901年造出了第一個火焰噴射器樣品供德軍評估,該裝置為人力攜帶,配有一個筒形容器,容器內部水平分為兩部分,下半部為壓縮空氣瓶,上半部為燃燒劑瓶。到一戰爆發時,德軍已組建了12個噴火連)以及輕型火炮的小股精銳部隊為突擊力量,尋找敵人的薄弱地帶並進行突破,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重要目標,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係,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

到1914年夏末為止,這種新穎戰術還從未在戰場上出現過,但它卻可以從歷史上找到原始的雛形。精明的胡蒂爾很快理解了它的精髓所在,並且興緻勃勃地列出了一連串的延伸性想法:進攻前的炮擊不宜太長,只需要壓制敵軍前沿火力而不是試圖摧毀它,且應以彈幕徐進的方式掩護突擊部隊,從而有效提高作戰效率;突擊隊可分為輕裝和重裝兩種類型,輕裝突擊隊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以快如閃電的速度楔入敵軍陣地,掩護重裝突擊隊抵近敵方防線並拔除敵軍火力點,進而引導普通步兵全面突破敵人防線。

戰術策略往往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很顯然,突擊部隊的軍官和士兵必須膽大心細、勇猛頑強,面對敵人的機槍和刺刀要能無懼無畏、靈活應付,而且能夠熟練運用從手槍、短刀、鏟子到輕機槍、手榴彈、火焰噴射器這些適合近戰的武器,能夠交替掩護,默契配合。突擊作戰要求炮兵不再按照既定時間表而是實際需要提供炮火支援,所以突擊部隊需要與後方部隊實現戰場聯絡,而現有的無線電設備太過笨重,部隊之間的通訊多為有線電話和人力傳遞。此外,突擊部隊需要有完全獨立作戰的能力,這就得配備工兵、爆破手、醫療兵等等,而多兵種、多角色的混合也意味著後勤補給的難度遠遠超過普通步兵部隊……

此前的作戰行動中,胡蒂爾指揮第1近衛步兵師打了好幾場硬仗,他們越是深入法境,受到的阻力越大,而且法國軍隊漸漸意識到塹壕防禦的重要性,在沒有重炮和戰車支援的情況下,以步兵突破塹壕防線難度很大。正因如此,胡蒂爾的情緒稍稍有些興奮過頭。夏樹提醒道:「考慮到登陸部隊挺進內陸之後,將無法獲得艦炮火力的持續支援,在過去兩年的軍事操演中,我們多次嘗試了步兵突擊戰術,演習的效果較為樂觀,但您也知道,演習只是對戰場情況的一種主觀模擬,跟真正的打仗完全是兩碼事。保守考慮,我們對亞眠的第一次進攻可能受挫,而參戰部隊必須在一兩個小時之內調整部署,然後立即發起第二次進攻,我們必須在半天之內突入亞眠,並於當天完全佔領亞眠。」

胡蒂爾將軍冷靜下來想了想:「既然選擇清晨發起進攻,那麼我們天亮前就派出尖刀排接近法軍陣地,利用農田、房舍和水渠潛伏下來,進攻前只進行5分鐘的炮火急速射,第1陸戰旅以兩個步兵團的兵力緊隨突擊隊發起第一波衝鋒,9點前進入亞眠城並且控制索姆河上的主要橋樑,指引炮兵攻擊索姆河西岸目標,在索姆河西岸佔領橋頭堡,等到第2陸戰旅的部隊進入城區,再回過頭來肅清索姆河東岸的法軍部隊。」

夏樹點點頭,相比於舍爾,胡蒂爾的決斷方式更加乾脆,膽識和魄力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並不意味著胡蒂爾比舍爾更加優秀。他們一個是海戰指揮官,一個是陸戰指揮官,後者若是出現疏忽或者誤判,在戰場上還有彌補的機會,後者卻可能因為一念之差葬送整支艦隊。

「除了野戰炮兵和列車重炮,我們還能得到海軍航空部隊的直接支援,兩個中隊的海軍飛機將在明天之前全數抵達阿拉斯西郊機場。為了保證這支飛行部隊的安全,西格蒙德將軍已調遣兩營步兵和一營炮兵在機場周圍布設防線。」說這話時,夏樹並無邀功炫耀之意,但有這樣一位「神通廣大」的參謀長,胡蒂爾肩上的擔子無疑會輕鬆不少。

夏樹提到的這些海軍飛機,與「俾斯麥」號搭載的艦載機有所不同,它們平日部署在海軍基地周邊,用以執行近海警戒巡邏任務,對付敵方的飛艇、飛機以及潛水艇。這兩支飛行中隊裝備的機型包括胡伯特C型和D型攻擊機,以及阿爾巴羅特公司製造的信天翁BI/BII型戰鬥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