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王子養成記 第124章 合伙人

在利默里克的七十多個小時,夏樹有近一半的時間在那棟普通旅館的頂樓房間里度過。從前的他,覺得無法相守的愛情就應該放棄,可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才發現愛情根本是不講道理的。「因愛而選擇放手,因愛而始終牽掛,哪怕只是遠遠看上一眼,心裡也是由衷的幸福」——這聽起來好像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傳奇,卻不知不覺成了自己的故事……

帶著無盡感懷離開利默里克,夏樹來到了科克港。6年前,一場風暴讓他隨「夏洛特」號海軍訓練艦偶至此地,時隔六載故地重遊,港灣依舊美麗,菲特萊斯旅館也仍是記憶中的模樣,可歲月的皺紋爬滿老菲特萊斯的額頭,而他的孫女,凱莉,已從春心萌動的少女變成了體態豐腴的少婦,屁股後面跟了兩個很萌很Q的孩童;他的孫子,萊奧,不僅結了婚,還精心打理著菲特萊斯咖啡館,生活看起來正處於美滿充實、平靜祥和的狀態。

時間能夠改變人們的容顏,也能夠磨圓人們的性格,卻難以改變人們內心深處的追求與渴盼。瞞著自己的家人,萊奧依然與當地的獨立運動組織保持著緊密聯繫,而當初夏樹在藍心咖啡館見到的愛爾蘭人吉布森,兩年前因為走私違禁物資而遭英國統治當局逮捕,並被判處40年監禁。不過聽萊奧說,吉布森雖然失去了人身自由,卻未停止他為之奉獻一切的愛爾蘭獨立事業。這位面相和藹、樂善好施的中年人努力讓許多獄友意識到,愛爾蘭人的獨立運動不能寄希望於敵人的仁慈。於是,從那座監獄刑滿釋放的人,很多都加入了獨立運動組織。不僅如此,吉布森還攥寫文章,為愛爾蘭人的自由大聲疾呼。這些內容在英國報紙上無法刊載,便以傳單和小冊子的形式進行傳播,兩年來,吉布森的名字在科克港及周邊地區已經成為了民族英雄的代名詞。

僅觀科克港一地,人們或以為愛爾蘭的獨立運動已時機成熟。實際上,而最近幾年,德國海軍諜報部門陸續向愛爾蘭各地派遣了十數名間諜人員,由他們同近百名喬居於此的德國人或者德國後裔建立了秘密合作關係。在有限的時間裡,情報員們還很難打入關鍵部門獲取機密信息,但他們對各地民情民意、輿論走向的收集為上級機構分析愛爾蘭局勢提供了可靠的資料。事實上,英國的政治和軍事勢力是如此強大,若以吉布森宣揚的武力手段尋求自主權利,僅憑愛爾蘭之力將是以卵擊石。所以,多數愛爾蘭人將獲得自治權的希望寄托在政客身上,例如影響力較大的愛爾蘭議會黨,多年來就一直致力於通過合法途徑改變愛爾蘭的政治地位。1912年,他們屢遭挫敗的努力終於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他們提交的自治法案在英國下議院三次通過,這意味著兩年之後,該法案將自動成為法律而付諸實施,屆時愛爾蘭將成為英國的一個自治地區——這雖然還不是愛爾蘭人世代渴盼的真正自由,但此時的大英帝國正處於它的鼎盛時期,能夠獲得地區自治權,已經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憑藉自己對歷史的了解,夏樹知道,這種看起來已經唾手可得的自治並不會輕易降臨。因為宗教信仰和經濟利益的緣故,北部厄爾斯特地區的愛爾蘭人反對並阻撓愛爾蘭獲得自治權,他們同英國關係緊密,在英國國內得到了保守黨的大力支持,他們成立了反對自治的黨派,統一黨,並且成立了厄爾斯特志願軍,準備用武力反對自治,而英國政府也借著戰爭爆發的機會一再推遲自治法案的生效。多數愛爾蘭人終將意識到,唯有徹底擺脫英國的統治,才能夠獲得他們夢寐以求的獨立自主權利。

儘管現在,像吉布森一樣主張以武力謀求國家獨立的人在愛爾蘭屬於少數派,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成為星火燎原的力量——夏樹對此深信不疑,自1907年以來,他一直秘密地向萊奧和吉布森提供援助。眼下歐洲的局勢日趨緊張,英德兩國關係已轉向對立,戰爭隨時有可能爆發,在英國後院縱火準備也應由播種澆水進入施肥扶正的階段。所以此次來到愛爾蘭,夏樹決定會一會愛爾蘭獨立運動組織的領導者們,以便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形成關鍵性的共識。

愛爾蘭第一個獨立運動組織——愛爾蘭共和黨人兄弟會,建立已有半個多世紀。它是目前愛爾蘭規模最大的獨立運動組織,活動範圍遍及愛爾蘭各地,吉布森早先所領導的自由運動協會也屬於它的一個分支。經由萊奧牽線搭橋,夏樹在科克港的一處私人寓所內跟愛爾蘭共和黨人兄弟會的幾個重要人物見了面。

如同夏樹預想到的情形,在愛爾蘭南部獲得民眾廣泛支持的愛爾蘭共和黨人兄弟會,組織者是一群樣貌平平的中青年。他們的衣裝同外面大街上的行人無異,也沒有暴力抵抗英國統治的彪悍氣場,他們看起來更像是某個業餘愛好組織或是雜誌編輯部的工作人員,而非在數年之後領導一場獨立戰爭的領袖人物……

「『英格蘭的危機是愛爾蘭的機會』,這是我們的一句古老格言。夏天的時候,我們聽說英國和德國幾乎已經處於開戰狀態,由於德國的讓步才在最後一刻避免了戰爭的發生。」

說話這人自稱「皮爾斯」,高鼻樑、深眼窩,烏黑的頭髮梳成時下流行的二八開,身上穿著一件樣式略顯老氣的黑色外套,語氣顯得穩健大方,臉上也掛著善意的禮貌,而他提出的問題卻暗藏犀利,一箭中的。

談話剛剛開始,雙方都在試探節奏。夏樹有技巧地回答道:「讓步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事實上,整個德國都把這次讓步視為恥辱,下一次,我們絕不會再向對手低頭,絕不。」

「下一次么?那會是什麼時候?」

「也許一年,也許幾個月。答案我們很快就會知道。」夏樹說。

「喔?」

皮爾斯雙手放在腹部,兩根大拇指相互繞玩著。其餘幾個人則是安靜的聽眾,絲毫沒有急於插話的表現。

兩家有意展開合作的公司初次接觸時,彼此都會詢問對方的情況,哪怕事先已有所了解,也仍會當面求證。抱著同樣的心理,夏樹發問說:「聽聞你們準備成立一支半正式的武裝部隊?」

皮爾斯的目光略略有些變化,大拇指也暫停了這單調的遊戲。

「針對北方那些英國走狗組建的所謂厄爾斯特志願軍,我們成立了愛爾蘭志願軍,現在已有400多名自願加入的戰士。這個數字比起你們的軍隊是微不足道的,規模也僅相當於英國在愛爾蘭常駐軍隊的百分之一,但選擇加入愛爾蘭志願軍的每一個人都是內心充滿勇氣的鬥士,是為了實現理想而敢於獻出生命的人。」

不同於後期屢屢製造恐怖襲擊的愛爾蘭共和軍,早期的愛爾蘭獨立武裝是真正的戰士。在難以想像的惡劣環境下,他們同強大的英國軍隊展開游擊戰,最終為自己的國家贏得了獨立主權。因此,夏樹以肅然起敬的態度說:「尋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是偉大、光榮而神聖的事業,為此毅然同百倍於己的敵人作戰,這種勇氣與鬥志是我一直非常欽佩的。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為這些勇敢而可敬的戰士做些什麼。」

皮爾斯側頭看了看他其中一個夥伴,溫緩而平靜地說道:「我們需要大量的資金、武器、彈藥和醫藥器械,長遠考慮,我們還計畫建立幾個秘密的軍事基地,逐步擁有維修武器、生產子彈的能力。」

皮爾斯所看之人自稱「坎特」,他穿著一條工人式的背帶褲,發音有些饒舌,語速又很快,夏樹需要全神貫注才能領會他每一句話的意思。

「我們的設想,是在兩年之內組建五十支百人規模的武裝分隊,這樣一來,我們的戰士人數雖然比英國軍隊少,卻可以利用地形優勢和民眾的掩護支持同英軍作戰。所以,我們迫切需要6000支步槍、100挺機槍及50萬發子彈。不必擔心這些武器的保管和使用,我們會讓這些勇敢小夥子訓練成最優秀的戰士。」

「我們可以無償提供你們所需要的武器彈藥。」夏樹爽快地作出了回答。這些武器彈藥的數字對愛爾蘭人意義重大,對軍事工業極其發達的德國則算不上什麼。只消德皇威廉二世大筆一揮,整船軍火幾天就能準備妥當,問題在於如何讓愛爾蘭人把這種援助當成朋友的寶貴禮物而不是豪強的隨手饋贈。

緊接著,夏樹用他那帶有愛爾蘭口音的英語連貫流暢地說:「坦白來講,英國現在把德意志帝國視為拿破崙法國之後的最大威脅,無時無刻地想著如何搞垮這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德國想要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想方設法突破英國的外交政治和軍事封鎖。另一方面,哪怕你們建立了5萬人規模的正規部隊,要想打敗英國軍隊還是非常困難,也正如你們的格言所說,唯有英國深陷困境的時候,你們才能獲得最佳的獨立機會……我們的合作對彼此都有好處。」

皮爾斯應道:「您說的沒錯,我們的合作對彼此都有好處,前提是這種合作必須是真心誠意的。」

夏樹雙手攤開,調侃式地微笑說:「作為德意志帝國的王子,掌握著德國海軍最高機密的關鍵人物,就這樣一個人坐在你們面前,難道還不能表達最真摯的誠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