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王子養成記 第59章 布局未來

暴雨過後的空氣清新無比,狂浪平息的海面美麗迷人。明朗的月光下,學員們在前甲板上或坐或站,聚精會神地聽著落水者講述那段極其驚險的經歷,而他的拯救者,勇敢無畏的約阿希姆王子,抱著一把古典吉他坐在一旁,偶爾撩動琴弦,發出幾個輕揚的音調。

待落水者講完,一名高個子學員調侃道:「西里亞科斯,你小子真是走運啊,我們都以為你要去波塞冬那裡當參謀了。」

有人跟著調侃說:「是啊,西里亞科斯,等上了岸,你請我們所有人喝一杯啤酒以作慶祝吧!」

個頭不高的西里亞科斯靦腆地笑著,青澀的臉龐在月光照耀下顯得格外清秀,事實上,出生於1891年的他比夏樹還小了一歲。

「俄國可沒有好啤酒!」夏樹替他解圍說,「不如這樣,我們請西里亞科斯唱首歌吧!」

西里亞科斯忙道:「我唱歌糟糕透了,如果有鋼琴,興許還能彈上一曲。」

夏樹對他笑了笑:「沒關係,唱首你最熟悉的曲子,我給你伴奏。」

有時,笑容是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打開人們的心結。西里亞科斯點點頭:「那就唱野玫瑰吧!」

《野玫瑰》是一首流傳很廣的民謠,音律簡單、曲調優美。伴著吉他彈奏的旋律,西里亞科斯輕聲歌唱,到了第二段,一些學員也跟著哼唱起來。就這樣,夏樹不顯山露水地幫西里亞科斯省了一筆,唱完《野玫瑰》,他微調吉他,開始彈奏學員們從未聽過的曲調——瑪利亞·凱莉的《Hero》,並用低沉滄桑的音調加以演繹:

There''sahero(這就是勇士)

Ifyoulookinsideyouheart(如果你注視你的內心)

Youdon''thavetobeafraidofwhatyouare(你不必顧忌自己是誰)

……

andthenaheroesalongwiththestrenghtocarryon(勇士的力量將帶你向前飛奔)

andyoucastyourfearsasideandyouknowyousurvive(如果你能夠戰勝怯懦,你就知道自己學會了生存)

sowhenyoufeellikehopeisgonelookinsideyouarong(當你感到生活無望的時候,反省自己就會變得堅韌)

……

現代抒情歌曲的旋律與古典歌謠有較大的不同,但又不至於標新立異到常人難以理解的地步。經過這些年的積澱,夏樹的彈唱功力已不遜於他的游泳技能,恰到好處的情感流露深深吸引了在場的海軍學員們。在這個文藝表現形式相對單調的年代,有幾個人曾經聆聽過如此悠揚勵志的輕彈淺唱?

一曲唱罷,圍站在夏樹周圍的海軍學員們竟讓他感覺不到海風的吹拂,頭髮微濕的王子輕淺一笑,接著又為大家唱了披頭士的《Yesterday》和《ADayInTheLife》,這些經典的抒情慢歌正適合在這靜靜的月夜吟唱,適合這一群青澀懵懂、意氣風發的少年抒發他們的情懷與想像。有了之前跟風浪搏鬥的壯舉,夏樹的這場小型演唱會也免於炫耀的誤會,這或許是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理念的海軍學員們第一次心悅誠服地聚攏在他的周圍。

經歷了美妙的音樂抒情之夜,夏樹在「夏洛特」號上的地位有了本質的變化。雖然馮·凱爾斯中校沒有立即提升他的職務,卻要他跟在自己身邊——在訓練艦上,大副、航海官、水手長都安排了見習軍官和候補人員跟班學習,只有艦長一貫獨來獨往。由此理解,開局不利的夏樹通過可遇不可求的機會贏得了挑戰「見習艦長」這一隱藏角色的機會,讓他感到驕傲的是,每當代替艦長發號施令,全艦上下無有不從,而且經過了前面一個階段的訓練磨合,海軍學員們的表現日趨成熟穩定。

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夏洛特」號抵達遠航訓練第二站——俄國聖彼得堡。相較於那些著名的歐洲城市,它建立的時間並不長,卻見證了一個強大帝國的崛起和興盛,而這個帝國至今仍在歐洲乃至世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夏樹眼中,聖彼得堡的繁華不遜漢堡、不萊梅,又有大國之都的磅礴大氣,拜占庭、俄羅斯、巴羅克和希臘羅馬等不同風格的建築構成了一幅極具異國情調的美麗畫卷。雖然這時的俄國還未從日俄戰爭的失利和全國性罷工暴動(1905年革命)的陰霾中恢複過來,可是,車水馬龍的街道、衣飾鮮艷的行人連同明媚陽光下一面面迎風招展的白藍紅三色旗,處處彰顯這個國家的蓬勃活力(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逐漸走上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道路,在工業、經濟、金融等領域的發展增速高過多數列強國家)。

鑒於絕大多數海軍學員在瑞典卡爾斯克魯納短暫逗留期間循規蹈矩,而此次遠航的一大目的也是讓這些年輕人增長見識,凱爾斯中校照例給學員們放了半天假,但夏樹和克里斯蒂安則因逾期未歸的前科而受到禁足,他們只好在艦上安度這寧靜的周末。

港灣里,大大小小的貨船、游輪和樣式各異的私人船艇來來往往,夏樹對它們的身份和內容沒有一點兒興趣,他關注的是這個國家的海軍力量——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按歷史的原本面貌進行,俄國艦隊將出現在德國海軍的對手之列。

日俄戰爭的失敗使得沙皇俄國的海軍力量淪落末流,當時僅黑海艦隊還留有幾艘勉強充數的裝甲艦和巡洋艦。儘管蒸蒸日上的俄國重工業給了這支海軍重新崛起的希望,但艦隊的重建註定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如今在波羅的海,俄國海軍僅有一艘「光榮」號撐場面。它屬於博羅季諾級,因建造進度落後而沒能趕上第二太平洋艦隊的遠征,僥倖逃過一劫,但對馬海戰的慘敗讓俄國人對這級看似強大的戰列艦毫無信心。受此牽連,日俄戰爭爆發前開工的聖安德烈級(又稱帕維爾一世級,是博羅季諾級的擴大改良型)暫停建造,由設計師們吸取日俄戰爭的教訓進行大幅度修改。老艦盡失、新艦未至,士氣低迷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實力甚至還不及瑞典的岸防裝甲艦隊。

1905年簽署的《朴茨茅斯合約》最終沒讓俄國往外掏一個盧布的戰爭賠款,但巨額的戰爭開銷本身就是一筆沉重的財政負擔。除此之外,俄國政府還得為陣亡軍人家屬和傷殘官兵支付撫恤金,而戰後遣返人員的安置,在戰爭中遭到破壞的設施重建,這些幾乎掏空了俄羅斯帝國的國庫——無論俄國軍民乃至沙皇本人重建海軍的願望有多麼迫切,俄國政府短期內都無法為一減再減的造艦計畫買單。為了維護大國尊嚴,彌補海軍的戰略劣勢,俄國海軍只好對外謀求援助。他們原本希望法國盟友能夠提供一筆貸款,但法國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不理想,而英國在日俄戰爭時期的立場又始終讓俄國人耿耿於懷。

在這個時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弟——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主動拋出了橄欖枝。儘管德俄同盟最終變成了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但兩位皇帝的會面還是促成了雙方的合作:德國銀行家們同意向俄國政府提供一筆貸款用以幫助俄國海軍渡過難關,但附加條件是這筆貸款至少要有百分之五十用於向德國船廠訂造軍艦。於是,俄國海軍代表團在德國沿海「風風光光」地走了一趟,先後與7家德國造船廠簽訂了艦艇建造合同,總共訂購了3艘潛水艇、10艘大型魚雷艇、50艘高速魚雷艇和6艘輔助艦艇·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廠也從中獲得了訂單,部分高速魚雷艇和首艘小型近岸潛艇已向俄國海軍交貨。

鑒於沙皇俄國的腐敗政體,為了競爭俄國海軍的後續訂單,夏樹讓弗里德里希船廠專門派人常駐聖彼得堡,他們的任務就是和俄國官員搞好關係,第一時間掌握俄國海軍的造艦計畫。由於受到了禁足限制,夏樹便讓登岸的同伴捎去了口信,沒過多久,兩名船廠代表就來到了碼頭。

在徵得凱爾斯中校同意後,夏樹讓他們登上訓練艦,但只在甲板上談話。

「因為巨額戰爭開銷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持續投入,他們的財政狀況很不理想,國家杜馬第二次否決了海軍追加預算的提案,估計年內他們不會再有新的訂造動作。不過,海軍部的年輕軍官們得到了皇帝的有力支持,他們正在擬定一份詳盡、務實、全面的海軍計畫,且准許外國公司通過競標形式參與他們的海軍重建。」

兩位船廠外派代表的領頭者,一位留濃密唇胡、著裝精明幹練的中年人,簡明扼要地報告了他們在這裡收穫的情報,夏樹默默聽著,一邊思量著這個船廠外派機構的價值定位——為了維繫它的運作,弗里德里希船廠每個月至少需要投入4000馬克,一年下來相當於建造12艘「雷電」的利潤,開銷不菲,卻也物有所值。從目前獲得的信息、鋪墊的關係網路來看,夏樹覺得它更偏向于軍事情報結構而不是純商業性質的代表處,而軍事情報理應由政府專職部門負責搜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