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江口二郎顯聖 第1045章 姜子牙釣魚

聞仲太師回到朝歌,便與紂王不歡而散。

此時的紂王,已經不是聞仲記憶中,那位英明神武的商紂王了,成了一名徹頭徹尾的昏君。

為了挽救朝中局勢,聞仲閉門三日不出,寫成十策,用以重整朝綱。

費仲與尤渾不滿聞仲的霸道,在紂王身邊進讒言,結果被聞仲得知後一頓鞭打,如果不是紂王死命攔著,菜市口便要多上兩具無頭屍首。

這一下,別說朝中的佞臣了,就連後宮中的妲己與申公豹,一時間都老老實實,生怕一個不好會被聞仲給打死。

結果,就在聞仲準備整頓朝綱,力挽天傾之時,東海平靈王造反了。

平靈王乃先帝親弟,論關係,與比干一樣都是皇叔,當今天子紂王的叔叔。

只是跟比干不同,平靈王是藩王,坐擁一地,戴甲之兵百萬,目前的實力比北海之地,率領七十二路諸侯造反的袁福通還強。

眼下,武成王黃飛虎正在追擊姬昌,朝中無人可用。

不得已之下,聞仲只能再次領兵出征,朝堂上的事卻是不顧上了。

卻不知,一飲一啄自有定數,上蒼,又或者聖人,註定不會讓聞仲如願。

西岐……

聞仲太師挂帥出征之際,一路以先天術數推演,東躲西藏的姬昌,也如願返回了西岐之地。

闊別多年,再見故土。

姬昌老淚縱橫,情難自禁。

轉念,又想到紂王的囚禁之苦,殺子之恨,指天誓道:「姬昌何錯,受囚於商,吾子何錯,枉殺而死?今日西伯昌身歸故里,當起甲兵二百萬,伐無道,誅紂虐!」

姬昌恨意難忍,可轉念一想,殷商事大,縱有甲兵兩百萬,戰將千員又能如何?

不說他處,單單是防備西岐的三關之地,就有帶甲之士百萬。

更別說,三關乃千古雄關,易守難攻。

哪怕盡起西岐之兵,也不敢說能平定三關,何況三關之外還有重重險阻。

想到此處,姬昌萬念俱灰,就連身歸故里的喜悅都沖淡了幾分,只得悶悶不樂的往侯府走去。

西伯侯府之內,眾人眼見侯爺平安歸來,張燈結綵,與民同慶。

民眾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圍繞在侯府之外,歡呼著西伯侯這個稱號。

姬昌聽到外面喧嘩,走出去一看,只見里里外外圍滿了人,許多面孔記憶猶新。

「大家,挺久沒見我了吧?」

看著眼前的人山人海,姬昌目光含淚,哽咽道:「家裡出了點事……」

前來給姬昌請安的西岐百姓,很多都是拖家帶口而來。

看著少的攙扶著老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樣子,姬昌又忍不住想到了伯邑考。

要是伯邑考沒死,此時也該在自己身邊攙扶著自己,就像眼前的幾位老人一樣吧。

想到自己的孩兒,已經被紂王剁成肉醬,姬昌只覺得心痛難忍,強撐著與大家說了幾句話,就不得不回去休息了。

接連幾日,回到西岐的姬昌都輾轉難眠,每每夢到伯邑考獨坐一室,跟自己說冷。

念的深了,姬昌發起病來,不但自己日漸消瘦,就連西岐民眾也跟著誠惶誠恐。

文王四友之一,右相散宜生聽聞,請奏姬昌要搭建靈台,為姬昌與西岐求福。

姬昌雖然抱病在身,卻依然不想大興土木,搖頭拒絕。

散宜生又言,靈台不僅能為姬昌求福,為西岐鎮運,還能為伯邑考招魂。

姬昌隨後想起,夢中,伯邑考獨坐一室,連連說冷,這才半推半就的答應下來。

前後二十八天,城西郊外建起靈台。

此台佔地三里,高約千丈,直入雲端。

靈台一建好,姬昌再夢到伯邑考時,伯邑考果然不在獨坐一室,而是身處一間堂皇大殿之內。

姬昌見了奇怪不已,對伯邑考問道:「此為何地,為何如此安逸?」

伯邑考恭請姬昌上座,回答道:「此為靈台福地,存於九天之外,不在輪迴之中,有為陰魂遮風擋雨之能。」

姬昌面露喜色,父子二人相聚甚歡,直到耳邊傳來雞鳴聲,伯邑考才依依不捨的將姬昌送走。

姬昌出了靈台福地,睜眼一看,依然在府邸的睡房內。

此時醒來,又想到夢中種種,姬昌連忙帶上西岐文武,親上靈台祭天。

又一夜,姬昌沒有夢到伯邑考,而是夢到一隻肋生雙翼,威風凜凜的白額猛虎。

夢醒之後,姬昌招來散宜生,與他說起夢中光景。

散宜生大禮參拜,喜道:「白虎生翼,此為飛熊,飛熊旺主,多指賢臣。侯爺飛熊入夢,想來不日便將得到一位應夢賢臣,西岐興盛有望了。」

姬昌聽聞之後,取來金錢,當場演算先天術數。

連算三次,次次大吉,卦象遙遙指向東南。

取來地圖一看,東南為一片大河,稱之渭水,綜合卦象所算,如有入夢賢臣當在渭水之畔。

姬昌收了金錢,喚來僕人,命人去渭水之畔尋求飛熊。

僕人得了命令,當即領命而去。

不過半月,便有人報與姬昌,揚言渭水河畔有位隱士,道號飛熊。

姬昌派人去請,三請三空,就是無法與飛熊相遇。

無奈之下,姬昌只能親自前去。

待到渭水河畔,離得很遠,姬昌便看到一位老叟,提著釣竿從山中而來。

老叟一步三搖,宛若醉酒,高歌道:「只願直中取,不願曲中求,不釣鯉與鯽,只釣王與侯。」

此詩一出,姬昌便知道遇到了隱士,因為這首詩的逼格簡直不要太高。

再看,老叟坐於江畔垂釣,直鉤入水,無餌無鉤。

姬昌一看,暗暗驚奇,忍不住上去問道:「長者,為什麼你釣魚,不用魚鉤與魚餌呢?」

老叟聽聞,回答道:「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不願,卻是不能強求。」

姬昌抬眼看去,此人的樣子與僕人所說的飛熊隱士何其相似,莫非此人便是應夢賢臣?

心有所想,明面上,姬昌卻不動聲色,有心考考姜子牙的才學,於是問道:「先生可知天下大事?」

姜子牙一邊垂釣,一邊頭也不抬地說道:「我在此地垂釣王侯,如果不知天下大事,又何必廢此苦工?」

姬昌席地而坐,詢問道:「先生看西岐如何?」

「西岐……」

姜子牙想了想,回答道:「西岐大有可為。」

隨後,姜子牙不等姬昌再問,又道:「兩個月前,北海平靈王造反,率兵百萬反商,聞仲太師親自平叛,帶走了朝中精銳。一個月前,南伯候鄂崇禹之子造反,率兵六十萬攻打遊魂關,意圖為父報仇。半個月前,東伯侯姜恆宇之子,率兵八十萬攻打三門關,響應東海平靈王。如今,商紂四面楚歌,西伯侯姬昌又仁德無雙,西岐如若起兵,大事可期。」

姬昌聞聲不再猶豫,對著姜子牙大禮參拜,懇請道:「西岐之主姬昌,懇請先生出山來助!」

「哈哈哈!」

姜子牙哈哈大笑,伸手往魚乾一拽,一條金魚咬著直鉤,就這樣被拽了上來,當真是願者上鉤。

「先生可願出山相助?」看到直鉤都能把魚釣上來,姬昌更加信服姜子牙是有本事的人。

姜子牙卻不答應,反而推脫道:「我家中還有貴重物品,不能與你前往西岐。」

姬昌一聽如何能答應,連忙道:「我有馬車,可以送先生回去取財物,再將先生帶往西岐。」

姜子牙搖頭:「我家在山林深處,道路不通,走不得馬車。」

姬昌一聽,半跪在地,又道:「我背先生回家。」

姜子牙這次不推脫了,釣了魚竿,上了姬昌的背。

姬昌也不說話,背著姜子牙往家中走,只累的頭暈眼花。

半晌,走入山林,見到了一間茅草屋。

姬昌還不等開口詢問,便見姜子牙從背上跳了下來,拱手道:「侯爺背我八百零八步,我受你恩情,當保你江山八百零八萬年,西伯侯,姜子牙這廂有禮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