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世界 第954章 大雨

對於謝必安的死,王旭並沒有顯得太傷心。

他們只是普通朋友,而且死亡並不是結束,還可能是新的開始。

倒是五月初的這場雨,讓人有點搞不懂了。

下起來,就沒了要停的意思,整日里不是大雨便是小雨,聽說已經有地方水流成河,淹了好多地方。

「院主,雨越下越大,我們所在的金鰲角,已經被淹了五分之二,再這樣下去就要被淹沒了。」

王旭站在雨亭中正在看雨,便有學生前來稟報。

看著眾位學生們慌張,無措的樣子,王旭面沉如水:「每逢大事有靜氣,我是怎麼教你們的?」

「院主,我們不是心不靜,而是除了書院以外,很多人家裡也發水了,大家歸心似箭啊。」書院中,學子不只是杭州的,其他府郡的人也有。

聽說整個江南都在下雨,很多外地學子坐不住了,一個個都想回去看看。

「大雨連綿,下了半個多月都不停,看上去還要再下一陣子。而且大雨過後,往往還伴隨著瘟疫,洪澇,造成作物減產或絕收,使得百姓流離失所,影響不亞於十年前的北方大旱呀!」

王旭眉頭微皺,對站在身邊的劉河吩咐道:「取我的筆墨紙硯來。」

「是,院主……」

劉河雖然不知道王旭要做什麼,可還是規規矩矩的執行了。

等到劉河將筆墨紙硯取來,王旭讓人將宣紙割開,分割成一張張巴掌大小的紙條。

鎮水!!

王旭一氣呵成,調動文氣,在紙上寫下了鎮水二字。

「你們歸心似箭,身為院主,我不應該阻攔你們回家盡孝,不過在離開之前,你們每人帶一張鎮水字帖。這張鎮水字帖,由我親自書寫,堪比大儒墨寶,放在自家宅院中能阻止洪水入侵,希望你們能好生利用,庇護鄉里。」

王旭的書院中,眼下只有二百多位學生,一一書寫也不過幾百字。

這個時候,王旭反而有些慶幸書院人少了,不然換成那些學子數萬的大書院,這得寫到什麼時候去。

「謝院主。」

學生們一個個興高采烈,他們大多只有秀才功名,護住自己就算不錯了,哪能庇護家族跟鄉里。

別看王旭說的輕鬆,實際上這個鎮水字帖,足以守護周圍數里方圓,將一個村莊包裹在內。

在洪水面前,普通村莊說被吞就被吞了,有一張這樣的字帖在,不知能救下多少性命。

一連寫下兩百多張字帖,饒是以王旭的文氣都有些消耗過度。

不過,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這二百張字帖,代表著方圓千里的國泰民安,數百萬黎明百姓的生死存亡。

要是辦不到也就算了,能辦到,王旭也不介意出一份力。

「帶上行李,拿上字帖,你們也返鄉吧,等到洪水退去你們在回來。」

王旭甩了甩有些發酸的手,看著圍在兩旁的數百學子,笑道:「這次大雨,一時半會停不了的,去吧,你們的家人在等你們。」

「院主保重……」

學子們紛紛與王旭告別,收拾行李開始返鄉。

王旭目送眾人離去,看著越發空曠的校園,嘆息道:「天災人禍,多事之秋啊!」

「老爺,我們要不要回去看看?」

等到學生們走了,劉河也不再叫王旭為院主,一口一個老爺的叫著。

王旭微微搖頭,他在家裡留下了大量文寶,再加上有狀元樓在,洪水是不會侵犯王家的。

相比王家,他反而更關心法海的情況,法海在信中說五月底會過來,現在都五月中旬了,也不知道這場洪水有沒有影響到他的行程。

想來影響不大,一年前法海便能斬殺准五階存在,一年之後應該更厲害了,再厲害的洪水也拿他沒辦法。

就怕法海見不得民間疾苦,硬頂著心魔去普度蒼生,半路上把自己給玩脫了。

「你守著書院,我去外面看看。」

王旭對著劉河吩咐一聲,站起來往雨中而去。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王旭一邊走一邊吟詩,走到雨中的時候,身上出現了雨篷,手上出現了木藜,一步步走入風雨之中。

鎮江府……

「姐姐,江南之地,這裡的雨是最大的,鎮江口隨時有決堤的風險,怎麼不見鎮江知府來鎮水?」

「鎮江知府,前段時間剿滅白蓮教分舵,與白蓮教的舵主兩敗俱傷,恐怕還沒養好傷勢,怎麼顧得上這個。」

「那怎麼辦,鎮江知府是大儒,有他在鎮江口才不會決堤,少了他,上哪找第二個願意鎮壓江口的大儒去?」

江河湖泊泛濫,本就是天道輪迴,鎮壓江河強行平復洪水,是功是過還很難說。

讀書人上體天心,下為黎民,天在上,民在下,這個主次順序是一定要分清的。

更何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鎮壓江河泛濫,本就是當地知府的責任,大家同黨伐異還來不及,誰會願意插手呢。

永遠不要低估文人的狠毒,宋代的文人,寧可給遼國、大理、西夏提供歲幣,也不願意將財政用於國防,提高將士們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所謂的一心為公,那只是嘴上的口號。

口號是什麼,那是用來說的,不是用來做的,古往今來哪個朝代不是如此。

「姐姐,雨越下越大了,你看江邊,有幾位進士在治水,他們根本不行啊。」

鎮江口上,有幾位鎮江府上的主官在治水,這些人雖然都是歷代的進士,可終究不是大儒,還鎮壓不了鎮江。

要知道,鎮江口只是個稱呼,本身是屬於長江流域的,鎮江口決堤,就相當於長江泛濫。

哪怕大儒親至,鎮壓江口都絕非易事,換成進士就更難說了。

「姐姐,我們出手嗎?」

鎮江口上空,看著搖搖欲墜的江堤,一白一青兩個身影隱於雲間。

聽到妹妹的話,穿白衣的女子猶豫不決,彷彿很難下定決心。

青衣女子見了,氣的直跺腳,道:「姐姐,我們得了觀音菩薩點化,不是說好要濟世為民的嗎?你是四階的准妖王,我是四階大妖,你我又是蛇類,天生善水,咱們姐妹兩個合力,不見得比大儒鎮水的效果差。」

「我突破在即,鎮得住水還好,要是鎮不住,惹得天怒人怨,恐怕有天道反噬之危。」

白衣女子有些猶豫,不過臉色卻有了鬆動。

片刻之後,白衣女子銀牙緊咬,開口道:「豪雨成災,卻是管不得那麼多了,小青,你我施法鎮水。」

「好嘞,就等你這句話呢。」

二人伸手對著江面一指,大浪滔天的鎮江口,肉眼可見之間風消雲散,浪潮都變得不如之前猛了。

江邊上的鎮江府一眾官員看了,大喜過望,高聲道:「雲上的是道家高人還是佛家修士,可否報上姓名,這次的恩情我鎮江府記下了。」

「姐姐,他們在問我們的名字唉!」

「別說話,要是被他們發現我們是妖族,恐怕今天就難以善了了。」

青衣少女見了,頑皮的吐了吐舌頭,跟著姐姐一起安心鎮水。

沒一會的功夫,被鎮壓的江水開始反彈,猶如怒龍一樣發出咆哮。

「哎呀,反彈的力量好大,姐姐我要頂不住了。」青衣少女只是普通的四階大妖,如何能鎮壓江口,持續了片刻就有點後繼乏力。

白衣女子面露難色,她此時是人身,無法發揮最大法力,面對鎮江的反撲也是兇險至極。

而就在二人進退不得,難以招架之時,一朵祥雲從天而降。

「善哉,善哉,沒想到天下間還有如此好妖,你們二妖為民治水,大功大德令小僧敬佩。」

白衣和尚手拿拂塵,腳踩祥雲而來,掃了治水的二妖一眼,盤膝坐在雲端手掐法咒,低語道:「阿彌陀佛,天災禍劫乃凡人必經,但我佛慈悲,大慈大悲,就讓小僧助你們脫離苦海吧。」

白衣和尚說完,拂塵一掃,一道金光從天上打落。

周圍的積雨雲,遇到佛光頓時融化,沒有了瘋狂暴雨的加持,鎮江口的壓力瞬間減去三分。

「哇,好厲害的和尚,不過他怎麼拿著拂塵,那不是道士拿的嗎?」青衣少女連連拍手,大呼小叫那種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引得白衣和尚也不由多看了一眼。

「小青,和尚也拿拂塵的,就像道士也能敲木魚一樣,兩教的很多法器與禁忌都是相通的。」白衣女子解釋一句,聽得年輕僧人含笑點頭。

一笑之後,年輕僧人收斂笑容,舉起手中的金缽,沉聲道:「甘露之泉,洗除污穢,楊枝輕灑,普渡愁團,收!」

轟隆隆!!

無數江水衝天而起,化為一頭水龍,當頭向著金缽衝去。

那金缽也不知道是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