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買的是不旗,是人情

柳木完全無視李世民臉上明顯的怒意。

「二哥認為,這塊破布能幹什麼?」柳木反問。

「胡扯,這是我大唐對突厥的戰功,這是顯赫的戰績。」李世民距離發火只在一線間。

柳木依然那副無所謂的神情:「二哥喜歡,明年保證給二哥弄兩面來。不就是一面旗嘛,聽聞突厥人這樣的旗有幾十面之多,殺著殺著就有了。再說是,戰功是沙地上洗不掉的血跡,是讓人聽到就發抖的名聲,不是這面旗。」

李世民真的要發火了,房、杜二人與長孫無忌都趕緊去勸。

在他們聽來柳木說的也沒錯。房玄齡勸說道:「殿下,臣以為這樣作是好事。突厥強於唐,這次大勝得到一面狼旗,卻只是民間百姓的一件趣物,這事傳的多了百姓便不再懼怕突厥,這是好事。」

李世民很想告訴房玄齡,你說的好,也沒錯。但你知道柳木這腦袋裡,只認那旗值多少個錢幣。

「五百萬錢,滎陽鄭氏。」一塊高喊驚了無數人。

五百萬錢,就是五千貫,這已經是巨資。

眼下長安城的米價差不多就是長平錢五文一斗,大唐一斗折現代六點二五公斤,也就是十三斤,這巨資換成米有一千多萬斤米,何其巨大。按眼下北邊運來的牛價,這些錢也足夠買一千多頭牛了。

舊錢還在用,但舊錢的實際價值已經低於了柳木製作的新錢,成色最差的已經低了近三成。

五百萬新錢的價值,相當巨大。

崔君肅站到三樓的窗邊,這樣的價格能嚇住普通人,卻嚇不住他。

清河崔氏就柳木那十萬畝絨花田所得毛利就有四萬貫之多,區區五千貫崔君肅還真不放在眼裡,只當是資助柳木那一千六百丁罷了。

可這時,鄭氏的鄭元璹卻向崔君肅抱拳一禮。

崔君肅猶豫了片刻,然後在拍賣師喊第二遍的時候開口:「七百萬錢。」

喊完後,崔君肅向鄭元璹伸出一根手指,然後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鄭元璹鬆了一口氣,微微抬手伸出一根手指:「一千萬錢。」

錘定!

李世民看的清楚,原本想發火的他驚訝的看著柳木。房玄齡樂呵呵的一拱手:「恭喜殿下。」

「我們走。」李世民不打算在這裡讓他看到自己,趕緊帶著眾人離開。

那一幕,但凡是有心的都明白。

鄭元璹要崔君肅給自己一個面子,崔君肅卻很直接的告訴鄭元璹這個面子可以,但一萬貫就給你面子。

鄭元璹出了一萬貫,多數人只當是清河崔氏讓了。

極少數人卻是明白,這面子不是事實上是滎陽鄭氏與柳木之間的一個契機,一個重新回到桌上談判的契機。

這一點,大唐皇帝李淵也看的清楚。

李淵內心最後的那麼一點點堤壩也開始鬆動了,滎陽鄭氏是太子妃的娘家,連他們都準備倒向柳木,李建成手中還有什麼籌碼可用呢?

此時李淵在想,這太子府與秦王府之爭,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容落幕。

李淵感覺有些累了,靠在椅子上不動也不想動。四名侍衛站在旁邊護衛著,那怕這樓內人已經散盡,他們也沒敢打擾李淵。

樓外,一處涼粉攤旁樹下,李世民一邊吃著涼粉一邊逼問柳木:「你老實告訴我,你都把什麼東西拿出來要賣掉,聽聞那樓放出風聲,明天壓軸的就算是少看一眼都會讓人後悔,突厥的狼旗都敢賣,明天是什麼?」

「沒啥,二哥貴為秦王,一點小東西不值當讓二哥在意。」

柳木蹲在地上捧著一隻碗,吸溜溜的吃著涼粉。

「殿下,聖人此時估計心中不快。」長孫無忌在旁低語著:「我注意到聖人沒從那樓內出來,我派了人在樓外等,到現在也沒有出來。太子妃的娘家大族族長下本錢向小木示好,這是足以震動朝野的大事。」

李世民點點頭,長孫無忌此時沒看錯,也沒多想,這就是事實。

柳木趕緊起身:「我去巴結一下父皇,二哥你先歇著。」說完,柳木不等李世民有反應扔下碗就跑了。

沒等李世民去喊柳木,柳木已經不見了人影。

命名為天珍閣的樓內,柳木來到了三樓雅間,四名侍衛見到是柳木來了,都退到了一旁。

「父皇,一會在涇陽觀月閣金牙七郎講三國演義最後一回,收關章回降孫皓三分一統,父皇不去聽嗎?而後,會有三國演義成套書冊出售,分為精、平、普三種版權。」柳木在李淵身旁低聲說道。

「那狼旗……」李淵拉了個長音,卻沒後話。

「那狼旗父皇若是喜歡,等會叫人給您送來。」柳木趕緊說道。

聽到這話,李淵還有什麼不明白。

鄭家買的不是狼旗,而是一份人情。

「朕要的是,頡利的人頭用他的狼旗包著。」李淵低聲說道。

柳木陪上笑容:「活的頡利扒光了用狼旗包著不好嗎?」

「混賬話,頡利無論如何也是一梟雄、霸主。此等英雄人物不可被羞辱,你讓周邊小邦如何看。若真是活捉,朕會賜他一個國公讓他在長安安穩終老。」李淵一扶椅子站了起來:「明天,有何物拍賣?」

「幾件執力思力給的,前隋皇宮的物件。拍法改變,所有客人戴面具,遞條子暗拍。」

李淵點點頭,一指身邊的侍衛之一:「你回去宮中,原先晉陽宮,還有皇宮舊庫之前前隋的珍寶挑上幾車秘密送來,放在那裡落滿灰塵不如有些實用。」

珍寶,皇家珍寶縱然是落灰也不至於拍賣換錢。

這話連侍衛都聽得懂,這是李淵對柳木的一種變相的支持。

柳木扶著李淵往外走時又說道:「父皇,兒臣斗膽求一道旨。」

「說來聽聽。」

「那一千六百人,能否讓兒臣從府兵之中挑選。從此他們這一生就是兵,一直到五十歲轉為府兵教官,六十歲退役。不減免田稅役賦,我發錢給他們。」柳木在李淵旁提議著。

李淵停下腳步看著柳木:「為何這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