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竹馬斗青梅 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

次日一早,縣學大門口敲鑼打鼓,熱鬧異常,數十桿彩旗在縣學門口迎風飄揚,一幅巨大的條幅掛在大門上方,上寫五個大字:「縣士四強賽」。

大門口早已擠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瞻仰神童風采的數千民眾,數十名縣衙弓手在大門前維持秩序。

劉院主帶著范寧在縣學操場內等候,他們稍稍等了片刻,朱佩的華麗馬車便疾速駛來,停在了操場旁邊。

「院主,真是抱歉,我今天有點睡過頭了!」朱佩有點不好意思地從車裡鑽出來。

她穿著和昨天一樣的衣服,亮藍色的綢緞士子服,頭戴士子巾,腳蹬鹿皮小靴,估計來不及換衣,但臉上的眉眼卻重新畫過,依舊是清新如出水芙蓉般俏麗。

劉院主笑眯眯道:「時間正好,一點都不晚。」

他回頭看了看范寧,又笑道:「我們走吧!」

眾人一起向考場內走去。

「昨晚睡得很晚?」范寧關切地笑問道。

「估計是吧!」

朱佩捂著嘴,疲憊地打了個哈欠,帶著一絲困意道:「我都不知自己是什麼時候睡著的,醒來時天已經亮了。」

劉院主回頭笑道:「再堅持一下,還有兩天,結束後就可以回家好好休息。」

「院主,明天個人賽考什麼內容啊?」范寧好奇地問道。

「基本上和團體賽一樣,考五經、詩和雜項,策論不考,對你而言都是強項。」

「那最後要錄取多少人?」朱佩問道。

「每一屆都一樣,選拔賽的前十名,稱為縣士,朱佩,你也會有縣士稱號。」

朱佩撇撇嘴,反正她也不能參加解試,這種縣士對她有什麼意義?

劉院主的心中有點矛盾,如果范寧被錄取,他就要進縣學了,這絕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結果。

但考慮到范寧的前途,他也只能支持范寧繼續前行。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比賽場,今天是四強賽,其實就是縣士選拔賽的團體決賽。

對參賽選手個人而言,他們走到這一步,每個人都拿到了上中基礎分,如果今天奪冠,那基礎分就是上上。

像徐績他們,第一輪就被淘汰,底分就是中,得到這個底分,個人賽發揮再好也沒有意義。

但四強賽對於四個學堂卻至關重要,這關係到他們的排名,關係到他們對各地優秀學生的吸引力。

四個領隊都十分緊張,他們坐在一旁觀戰。

首先是抽籤座位,延英學堂抽到四號位,一號位是長青學堂,二號位是縣學附屬學堂,三號位是餘慶學堂。

除了延英學堂只有兩個學生外,其他學堂都是三個學生,他們都是甲區突圍的三支正隊。

五名考官也已就坐,他們都是來自府學的教授,主考官叫齊雍,四十餘歲,是府學副教諭,太學出身,看起來頗為精明能幹。

這時,洪亮的鐘聲敲響,幾名官員依次走了進來,最前面是縣學政趙修文,其次是縣令李雲陪同著視察吳縣的包拯,後面跟著縣丞、縣尉和主薄。

趙修文笑著給眾人介紹道:「縣君我就不介紹了,大家都認識,除了縣君,今天還有一位大官人也來旁聽我們的比賽,兩浙路轉運使,包大人,請大家歡迎!」

在眾人的掌聲中,相貌威武的包拯站起身笑道:「在下包拯,剛從陝西路調到兩浙路任職,吳縣的縣士選拔賽我早有耳聞,據說它開創了童子試縣考的先河,今天能親眼一睹,也算是我的榮幸,好了,不打擾比賽,大家開始吧!」

說完,他坐了下來,目光帶著笑意地向范寧望去,范寧向他眨眨眼,做出一個多年未見的表情。

這時,縣令李雲向主考官點點頭,示意他比賽可以開始。

齊雍站起身道:「今天是四強賽,各種規則和之前差不多,但有一點不太一樣,根據趙學政的要求,今天每個考官都要打分,並且公示出來,包括我自己,讓大家都明明白白。另外,今天每一道題都要考校書法,請大家重視。」

齊雍說完,見眾人沒有異議,便拾起小錘敲了一下銅磬。

『當!』

隨著一聲清脆的磬聲響起,比賽正式開始。

……

小童抱著題籤筒上前給各學堂抽題,朱佩望著主考官低聲對范寧道:「這些傢伙都是來自府學的,你說徐績祖父會不會對他們施加影響?」

「如果他這樣做,也未免太卑鄙了,他可是府學首席教授啊!」

朱佩哼了一聲,「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他的為人,這樣說吧!他孫子是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什麼樣的人,只是他稍微隱蔽一點。」

范寧心中暗暗思忖,『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今天就要格外小心了。』

這時,發題童子來到他們面前,朱佩伸手抽了一支簽,把題目打開。

『言鄙漏之愚心,若逆指而聞過』

請說出出典並背誦全文。

朱佩眨眨眼,若有所思,片刻她對范寧小聲道:「我好像讀過這兩句話。」

范寧笑道:「這兩句話是出自《漢書·楊敞傳》,本來應該屬於上絕題,但這篇文章卻很有名,叫做《報孫會宗書》,屬於縣學必背的一百篇文章之一,所以難度又降下來,屬於中品題。」

朱佩笑著點點頭,「原來是《報孫會宗書》,難怪我感覺很熟悉,我也讀過這篇文章,只不過有點忘了。」

「不妨!我記得很清楚。」

范寧便將開頭默了一遍,交給朱佩抄寫,要拿書法高分,當然得朱佩出手。

主考官齊雍再次敲響銅磬,「時間到!所有學生停筆。」

齊雍又抽出順序簽,餘慶學堂首先答第一題,延英學堂排在第三個回答。

餘慶學堂抽到的是對聯題,要求他們從唐詩中找出一幅對聯,並寫出來歷。

這道題目比較簡單,屬於下品題。

像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等,但餘慶學堂選的是: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王維《漢江臨眺》

這副對聯不錯,比較有韻味,五個考官一致給出了上上分。

朱佩又小聲對范寧道:「我有一種直覺,考官偏向餘慶學堂。」

「為什麼有這種直覺?」范寧笑問道。

朱佩秀眉一皺,「我也說不清楚,或許這副對聯不太工整,你看江流對山色,是不是有點不配?」

范寧點點頭,朱佩的直覺是對的,如果是自己給這副對聯打分,最多給上中,上上還差一點火候。

第二個是長青學堂答題,評分尺度驟然收緊,長青學堂是抽到《孟子》,背的完全正確,但他們上交的書法卻有一點塗改,三個考官扣了他們的書法分,得了一個上中。

費院主臉色勃然變色,一點塗改就要扣分,這簡直太吹毛求疵,不過他還是忍住了,畢竟對方是有理由的。

「第三個,請延英學堂答題!」

小童將試卷和題籤收了回去,主考官笑道:「言鄙漏之愚心,若逆指而聞過,請說吧!它出自哪裡?然後再背誦全文。」

范寧不慌不忙道:「這兩句話出自《漢書·楊敞傳》,是一篇著名獨立文章,叫做《報孫會宗書》,全文如下。」

范寧開始背誦起來,「惲既失爵位家居,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

這片文章足有兩千餘字,范寧一字不錯地全部背完。

齊雍又將書法傳遞給各位考官,眾人看了一遍,然後開始打分,居然是兩個上中,兩個上上。

劉院主臉色一變,回答得這麼完美,為什麼要給上中?

他知道書法一定是朱佩的手跡,那小娘的書法寫得非常漂亮,所有參賽學生中她的書法數一數二,那會是哪裡出問題了?

齊雍猶豫一下,問一名考官,「請問吳教授為何給上中?」

考官道:「我覺得這道題應該有兩個答案,一個是《漢書楊敞傳》,一個是《報孫會宗書》,延英學堂只背誦了其中一個,不太完美,所以我給分上中。」

齊雍點點頭,他也打出了上中分。

劉院主氣得臉色鐵青,簡直是胡扯,兩個答案,不管是答哪一個都應該是滿分,況且,如果答案是《漢書楊敞傳》,那就是上絕題了,那應該是加試才會出現。

正確答案分明應該是《報孫會宗書》。

趙修文也有點坐立不安,這道題打分他也感覺有點太嚴厲過頭。

不過出於尊重考官,他沒有起身干涉。

朱佩氣得臉色通紅,她幾乎要發作,范寧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低聲道:「冷靜,這才是第一題!」

朱佩終於忍住了,她咬牙道:「我沒猜錯的話,縣學附屬學堂也不會得分上上。」

很快縣學附屬學堂也答完題,他們是作詩題,但結果出乎人意料,他們竟然得了一個上下分數,五名考官打分,三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