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中國科幻的新起點

韓松

方舟文庫的科幻系列中,第一個吸引我的作者是雙翅目。2017年,我與她在一場科幻活動中相識,那時我首次看到她的作品,驚為天人,後來又陸續看了她另外一些作品,成為她的粉絲。以前我評論劉慈欣的《三體》,說《三體》把我們寫的科幻碾得粉碎,如今看雙翅目的科幻,又有了這種感覺。我覺得她的一些作品擔當得起「偉大」這樣的詞。她的小說像迷宮一樣讓人深深陷入。讀完後我頭腦里翻騰著星星般的無數想法,卻始終無法整理出完整的語言來歸納。它們是太可言說了,卻又充滿無盡的解釋,閱讀的愉悅和絕望同時升起。後來又看到翼走的小說,同樣深感震撼,佩服不已。為擁有這樣的作者和作品的一套書寫序,我感到十分榮幸。

我覺得中國科幻可以分為兩個流派。不是硬科幻和軟科幻,而是模仿西方、向西方科幻致敬的流派,和擁有更多本土價值、個人趣味的流派。我們這一批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作者,有時被稱作所謂的「新生代」,其實主要還是在做第一種科幻,在模仿,在向黃金時代的西方大師們學習,從主題立意到內容風格,都明顯有這樣的痕迹。有時寫出了一些較有影響的作品,其實也都不離這個路數。但是新的一代人,比如方舟文庫的年輕科幻作者們,我覺得很難歸類。他們的出現代表了一種新樣式的衝擊,更有自己的東西。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中國現代科幻真正的新起點,而之前的科幻多少有那麼一點「前現代」。

這批新作者風格奇異,很個人化,跨界感突出。在他們的作品裡看不到太多傳統的主題和畫面,卻能把傳統的元素推入新的境界。他們追求不羈的想像力和嚴格的科學背景,卻不再拘泥於軟硬科幻之分,揮灑自如,轉換靈動。他們追求文字的繁複精妙,更關注人的內心、人的命運,以及人在政治、經濟和技術大背景下的悲歡離合。從他們的文風和表達中看不出作者的性別。他們探討的問題相當前沿和先鋒,涉及深層的精神世界和認知領域,觸及人的靈魂,創造了一些全新的藝術形象。他們不再僅僅是寫一個點子,而是在自釀一種趣味,寫自己思考或玩味中的東西,品味人類心靈的深邃、複雜與別緻。他們的作品更有藝術性,更有美感,甚至帶有宗教感。這是從模仿世界到擁有世界的轉變。他們讓我重新看到了閱讀科幻的意義,那就是可以藉此與人類中偉大的天才相遇,與那些遠遠超越你我的大腦相遇。

這個系列中還有一些西方科幻的佳作,既有新人和新風格,也有一些重量級的人物和獲獎作品。例如荷蘭近年的科幻新星托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的短篇集《雷沙革村的讀墨人》。荷蘭的幻想文學其實並不繁榮,經典的荷蘭小說的創作主題往往是關於「虛無」的。托馬斯的作品則有非常強的細膩情感、充滿懸念的情節和善惡模糊的人物。在他的作品裡,奇觀是為故事服務的,「科幻」的部分甚至退化成一個符號或意象。但換個角度看,這是科幻小說外延的擴大。

除此之外還有《時間迴旋》的作者羅伯特·威爾森的一部新作《未來的最後一年》,以及寫出《西班牙乞丐》三部曲的科幻元老南希·克雷斯的作品集《蓋婭的懲罰》等。我把它們看作一個標尺或一面鏡子,來對比或映射我們中國科幻如今的發展進程。

我很羨慕這些作者的成長環境。從前整個中國就只有一家《科幻世界》,現在有了多種多樣的專業寫作平台,讓科幻愛好者可以盡情釋放寫作才華,在豐富多樣的環境中展開腦力激蕩。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科幻文匯徵文大賽、銀河獎、星雲獎,還有蝌蚪五線譜「光年獎」、晨星晉康獎等,給他們帶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現在設有專門的科幻類型組別,每一次賽事獎項的出爐,都意味著一大批青年科幻寫作者脫穎而出。我為科幻驕傲,也為發掘和推出這些優秀作者和作品的人和機構驕傲。這次豆瓣閱讀推出的科幻系列,是中國科幻向多元化發展的證明。在如今的中國,能夠有那麼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科幻創造中來,是很了不起的。科幻則藉此進一步拓展它的空間,激勵探索和冒險精神,增加新的審美體驗,創造未來和新世界。我把這視作民族的盛事,但更是寫作者個人的幸事。

2018年是世界現代科幻誕生二百周年。中國在此時迎來了一次本土科幻的爆發,這在我們的現代文明史上,無疑刻寫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