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張士誠第二

「這他么叫什麼事……」

益都城裡,聽到消息的陸謙,先是懵懂,清醒來後就狠狠地摔了個茶杯。

大戰在即。官兵將士都在養精蓄銳,只待來日廝殺。這猛然的卻蹦出了這麼個鳥事兒來。

陸謙很為難,他很坐蠟。

太史公說過,有的人死了輕如鵝毛,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這戰場上死的人就是比鵝毛都輕,性命不比草芥更貴重了;可戰場之下死了個人卻是比泰山都重。

兩個當事人的身份太『顯赫』了。

曹正是梁山泊聚義的頭領之一,是林沖的徒弟。老早的就投效梁山泊,雖然僅僅是上了梁山泊一趟,便被派去登州做事,但無疑是屬於山寨老人。且從根源上講,乃屬陸謙的嫡系。他自然不願殺人。

雖然曹正打死了人。

而那王全德也名望不低,是當地有名的大善人,士紳大戶出身,此事一出不知道引來了多少同類人物關注。那事情是傳播的極快,影響已在變大。陸謙都能輕易看到士紳大戶們在其中施展手腳留下的痕迹。

而從王全德的行為角度出發,他還是在為『官府』作事兒,若是白白的死了去,非但士紳大戶們會大大不忿,就是貧民百姓,也會多有非議,將梁山泊視為往日官府了。

那就是明擺著的——官官相護。如此這梁山泊與老趙家有何區分?一樣的污黑。憑白會生出諸多的麻煩來。雖說現在這個事情還只限於青州南部。

而更叫陸謙氣悶的卻是,梁山泊現下組織人編撰的法令上,此類事兒根本無有定論。

梁山泊編撰的律法大體上辦照宋律:

【鬥毆及故殺人】

凡鬥毆殺人者,不問手足他物金刃,並絞。

○故殺者,斬。

○若同謀共毆人,因而致死者,以致命傷為重,下手者,絞。原謀者,杖一百,流三千里。餘人各杖一百。

一凡同謀共毆人,除下手致命傷重者,依律處絞外。其共毆之人,審系執持鎗刀等項兇器,亦有致命傷痕者,蓋刺配充軍。

可沒有太過詳細的區分其內因由。事實上,對於『官府』來說,這種事兒也沒必要分的精細。就好比後世,兔子也沒有過失殺人罪,而挑釁殺人和被挑釁殺人的區別似乎也挺那啥。

曹正是一棒打中王全德,為眾人所共見,那是很主動的去打的。說他一個過失殺人都很勉強。

梁山泊的律法中關於這「過失」也是有定論的:若過失殺傷人者,各准斗殺傷罪,依律收贖,給付其家(過失:謂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到,如彈射禽獸,因事投擲磚瓦,不期而殺人者。或因升高險,足有蹉跌,累及同伴。或駕船使風。乘馬驚走。馳車下坡。勢不能止。或共舉重物,力不能制。損及同舉物者。凡初無害人之意。而偶致殺傷人者,皆準鬥毆殺傷人罪。)依律收贖,給付被殺被傷之家。以為營葬,及醫藥之資。

曹正的行為都很不符合其中規定。

而若是秉公而行,按照梁山泊一直來堅持的『正義』,曹正會死的。

非但是陸謙焦怒,旁邊的林沖也焦急的很。

魯智深開口說道:「那王員外死的是有些虧欠,可他污衊曹正兄弟在前,事出有因,恁的要曹正兄弟為他陪送性命不曾?」

「照洒家看,賠付他一筆錢財事了。」

顯然,魯智深也不願意看曹正去死。但魯大和尚乃是耿直之人,梁山泊捧出的旗號是甚?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他現下如此行為,豈不跟往日里梁山泊要殺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一般樣了?那聲音放得是很低的。

朱貴就非這般了。「乞哥哥高抬貴手,務要放曹正兄弟一則。」乃是明白白的徇私。理由是,曹正潛伏登州,沒功勞也有苦勞,現下樑山泊又是正用人之機,萬萬殺不得啊。

陸謙也就此體會到了「兄弟義氣」的另一個作用,副作用,大大的副作用。

你輕財好施,重然諾,講義氣,對人慷慨大度,寬厚待人,那立馬就能得群輩心意。可這既是『威望』也是一種道德『綁架』。這般盡善盡美的大哥怎能殺自己兄弟?就是兄弟犯了錯,責打一番可以,卻萬萬不能殺人的。這講義氣的兄弟太多,各個都是哥倆好,猛地殺人就要失去人心了。

「搞到最後,自己可不能成為『張士誠第二』了啊。」陸謙面上陰沉,心中猛地這般想道。先前時間裡,他或許想到了兄弟義氣會帶來制肘,卻從沒想的這般清晰。

應該說他還不如張士誠呢。後者好歹還籠絡了不少讀書人士大夫,輕徭薄賦,在自家地盤上很得民心。這一點,連登基稱帝後的朱元璋都極為惱火,以至於當了皇帝後還抱怨說:「當初張士誠竊據江東,那兒的老百姓至今還稱呼他為張王。我今為天子,那幫傢伙反而只叫我為老頭兒。」

這一點陸謙是拍馬難及的。

「王全德,一善良士紳,命亡於曹正之手,吾實引以為憾。只是曹正乃我手足兄弟,吾實不願傷害了手足之情。加亮先生可有教我?」陸謙曾一度想去詢問宗澤、聞煥章。這兩人都在官場中廝混,見識過諸多手段,想來可以教他。但因為這種事兒就詢問宗澤與聞煥章,哪是不是太丟份了?陸謙腦子轉了轉,立刻就有了新主意,找吳用啊。

這廝一肚子鬼主意,當可為他解憂。

吳用聞言,先就是一笑,胸有成竹道:「此事容易。哥哥只管說曹正兄弟過失殺人即可。那賠付個三五百貫,自可教眾人服氣。」

陸謙一聽就覺得鬱悶,這過失殺人是我說是就是的么。當日那麼多人看著,如今半個青州都已經傳開,怕是再拖兩日,整個青州都沸沸揚揚的了。捂蓋子已經捂不住了。

吳用說話中早注意了陸謙神情,見他一臉鬱悶,再想到他先前聽到的風聲,如何不知道陸謙的顧及在哪兒。當下大笑:「哥哥著相了。那曹正兄弟只一棒把王全德打落下馬,卻非是一棒就將王全德打的腦漿迸裂。王員外之死,安不知其是栽倒馬下,摔死的?」

智多星果然一肚子鬼主意,如此一解說,王全德之死立刻就成了過失殺人。

事情很輕鬆的就過去了。雖然曹正被打了一百軍棍,還賠償了王家足足八百貫錢,但他性命好歹是保住了。別看處罰是發配軍前效力,事實上,傷情一了,那依舊是要去北地『上任』的。就像大名府里的李四,別看被一抹到底了,但人實權在握。用宋朝的規矩看,就是官階掉到了平民百姓級別,可差遣實惠的很。

此間事了,直到八月份,都無甚意外發生。整個梁山泊屬地,天天都有士紳貧民遭殃。陸謙視若未見。從梁山泊區區一水窪,猛地擴張至整個齊魯,這期間不磕磕碰碰的,沒有激烈摩擦,才有怪呢。

陸謙一隻眼睛盯著西軍的進度,另一個眼睛看著梁山泊。大到關係整個齊魯的前途,小到梁山泊上種植的棉花的收穫,一切都盡收於他眼底。那棉花是北地的一新鮮事物,棉布在這個時候的價格可是不低,比絲帛價都要更高。陸謙是專門著人去嶺南尋來的棉種和師傅,在梁山泊上也才種了一季。

大小事務是真的很繁多很繁重。也所以,陸謙著手組建了秘書處。淄青大都督府體系中多出了「秘書郎」這麼個很別開生面的官職。

秘書處以宗穎為首,李梁、郭永為左右曹。後者是被盧俊義死活拉進了體系里,有因為盧俊義的全力推薦而坐上了秘書處的第三把交椅。三人之下是多大十餘人的『行走』。那或是梁山泊軍中的聰明伶俐者,或者是投效來的落魄書生,再有就是將吏子弟,那其中一個就叫做樂和。

是的,就是孫立的小舅子,鐵叫子樂和。雖然陸謙聽聞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廝不是個『歌星』鐵叫子嘛?

水滸原著里,貫會吹拉彈唱的很是有幾個人。雖然最出名的是浪子燕青,但實質上這樂和才是最專業的一個。聰明伶俐,各種樂曲,一學著便會,又有一副好嗓音,受招安後,直接被王都尉調走,留用身邊。可以說同那安道全一樣,都迎來了人生的新輝煌。

這樂和職業只是個小牢子,還是因為姐夫孫立的關係。但人很聰明伶俐,作事道頭知尾;說起槍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愛。說是文武雙全是有些扯淡了,可至少是個窮人版的燕青吧?雖然在水滸原著上都給徹底的邊緣化了。

現下孫立投降,歸順了梁山泊。孫新、顧大嫂夫妻,解珍解寶兄弟,還有鄒淵鄒潤叔侄,那是一個個都走上了人生新舞台,可樂和沒有。而是早早的帶著自己的姐姐一家躲了起來,如此反倒叫那樂大娘子多過了不少是非。

待到梁山泊一統齊魯,孫立行走在外時候,他才帶著孫立家眷前來投奔。如此卻是錯過了大都督府開府建牙的好時機了。孫立本想要叫他隨自己左右著實,卻恰巧秘書處成立,陸謙左手招攬人手填充其內,樂和由孫立作保,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前去應考,從總數四五十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功的進入了其中。這樂和在司獄司中行走多年,對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