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冬至(下)

沈三看著范進,眼神有些迷惘,沒有說話。范進冷聲道:「沈三,這些狀紙上的事本官相信是真的,宋國富膽大包天為非作歹,他手下人為虎作倀藉機欺壓百姓,當一個地方有人可以靠著自身勇力欺壓弱者又沒有司法束縛時,他們確實會變得狂妄膽大,乃至不在意人命。你說的這些我都信,但是我比較納悶,令尊只是個書生,為什麼能掌握這些消息?即便有一群鹽丁灶戶支持他,這幾百灶戶的血狀也不容易拿到手,單說一條,那些灶戶為什麼會配合他?再者,宋國富既然危害一方,又怎麼會容忍你們沈庄的人離開揚州那麼遠?你想要報仇可以,但是欺瞞官府卻不是一個聰明人該乾的事情。每個人都想讓自己聖潔無暇,但是本官更願意相信人無完人,這件事你們彼此雙方各有隱情,誰身上都有污點,這更接近於真實。你不要誤會,不是說令尊或者你有了污點,就代表你們的官司會輸。不管你們是為什麼或是為誰查這些東西,又有誰在後面支持你們這樣做,都不代表宋國富無辜,該怎麼辦他還是怎麼辦他。我只要聽一句實話。」

「太爺……果然是斷事如見。」沈三低下頭,「實不相瞞,爹調查這些,背後確實有人支持,在之前,爹是馬大老爺家的……西席。」

在揚州的鹽商按照籍貫分為西商和徽商兩部分,西商來自山西、陝西兩省,徽商來自徽州,比如宋國富就是徽商頭領。最早實行開中法的時候,山、陝兩省因為距離邊關比較近,有近水樓台的優勢,又在邊塞屯田,就地運糧,減少沿途糧食耗損。在揚州鹽商里,西商當時勢力最大。

可是隨著開中廢除,西商這部分優勢大為削弱,他們做生意又不如徽商靈活,在揚州鹽業所佔比重漸漸下降,被徽商後來居上。眼下揚州城內西商、徽商競爭激烈,明爭暗鬥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西商在上層有人,比如范進的座師張四維,就是西商中人,再比如沈豐年教書的馬家,就是閣老馬自強的族弟。但是徽商宋國富在這方面也不弱,他那些債主也都是朝中權貴,單純比拼關係,西商也壓不住他。畢竟當今天下,張居正一手遮天,下面的人鬥法也繞不過張居正去,他推行一條鞭法,宋國富就站出來為一條鞭法揄揚站台,要想憑藉官府力量動他也不容易。

沈豐年這次調查,就是西商勢力對於宋國富的反擊,查清他的黑材料,再把他斬落馬下。這些寫血書的灶戶,有的本就是西商控制下的灶丁,也有一些事收了錢。至於沈庄要被屠村的消息,也是西商放出來。倒不是說這事是假的,只不過事情的起因是在西商身上,他們要想保全沈庄也未必沒辦法。但是他們故意不作為,再把沈庄百姓推出來告狀,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把事情搞大。

如果說全程有什麼紕漏,就是對於沈庄的保護力度不夠,導致大批百姓被殺被擄。這也是西商的性格,太注重將本求利,不想浪費一文投資。派一些護院保護一來容易引起懷疑,二來就是得花一筆開銷,自己捨不得。

沈三說到這裡,語調越發低沉。其實在路上,他們父子已經意識到,自己成了西商的棋子,但是被逼到那個地步,除了繼續朝前走,已經沒有其他的路,想要反悔也沒辦法。沒想到,卻因此害了全村父老,連自己父親的命,也在這次襲擊里丟掉了。

范進安撫道:

「你也不要太難過,很多事當時看不到危險,等到發現危險已經停不下來。令尊雖然是受人命令,但不代表做得是錯的。宋國富這些行為確實目無王法,可殺不可留。他有錢有勢,單憑一二百姓之力,也沒辦法和他對抗。令尊得西商之助本身並不能算是錯事。但我不明白,你們何以認定,上元縣可以為你們申冤?是哪位商人給你們點的路么?」

「也不全是如此。其實在范老爺初來江寧時,草民就見過大老爺。當時一老婦人言語冒犯范老爺,因而告狀成功,便是草民的指點,請大老爺發落。」

「哦。那個教董小五的娘罵人,靠這個讓我受理官司的人就是你啊。我還當是哪個讀書人的手段呢,不想是你這個外鄉人。看你言語斯文又自稱草民,莫非沒有功名?」

「正是。草民天資魯鈍,未曾得中功名。」

「別這麼說。場中不論文,尤其揚州那個地方,大批鹽商子弟求取功名,朝廷給了西商七個不用回原籍,在揚州可以下場科舉的名額,進一步擠佔了揚州本地人的名額。何況南直隸藏龍卧虎,得不到功名也說明不了什麼。不必氣餒,將來只要你用心讀書進學,不怕得不到功名。只有改換門庭,才能對得起令尊的在天之靈。我讓人給你安排住處,再安排給令尊入殮的事。等過了這一陣,我還有話和你談。」

等到范進走出房間,薛素芳快步上來,拉住范進的胳膊道:「退思,你要不要去停屍房那邊看看。」

「死人而已,我又不是沒見過,何必非要去看?」

「那些人死的太慘了!」薛素芳恨恨道:「都是群無知百姓,不是武林中人。那些人出手狠毒,下的都是死手!若是讓我看到,少不得一人賞幾枚彈丸!我聽說他們是為了告宋國富,才被害成這樣,退思你可不能愛屋及烏,手下留情!」

說話間,薛素芳的目光飛了一眼後宅,范進搖頭道:「瞧你說的,怎麼可能呢?她是她,宋國富是宋國富,雖然兩人是兄妹,我也不會為了她就饒過宋國富那個惡棍。再說了,他們兄妹也不和睦。宋氏之前在自己娘家的當鋪寄存了一筆私房錢,結果後來拿回來一看,少了一半還多,都是被她娘家人給拿走的。有這個梁子在,她跟她娘家也沒什麼來往。你看楊家要完蛋的時候,她也不曾找娘家要過一文錢啊。」

「話是那麼說,畢竟是一奶同胞,骨頭斷了還連著筋,這次要是退思辦宋國富,她跟你面前尋死覓活可怎麼辦?你可不許心軟!」

范進道:「心軟自然是不會的。不過能不能辦的了,我現在也沒把握。其實不要說我,就是朱璉朱少瑚,也未必真就斗的了鹽商。他們太富了,手上又把握著朝廷命脈。揚州的正稅每年是一百二十萬銀子,雖然收不齊,但是每年七八十萬也是有的,如果把鹽商得罪狠了,真有一年罷支,幾省父老就沒有鹽吃,更重要的是,朝廷離開這幾十萬銀子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何況鹽商手眼通天,宋國富的關係能一路到京城裡去,哪是那麼好對付的。我是上元知縣,不是揚州知府,怎麼管這件事也是要費一番周折的。」

薛素芳蛾眉一挑,「這麼說,退思你不打算管?」

「怎麼,我要是不管,五兒就要自己去管么?」

「那倒不曾。不過退思要是不管的話,這個月就別進我的房間,找那宋婆子廝混去吧。」

范進哈哈一笑,在薛素芳臉上親了一口,「我的五兒越來越像個俠女了,我喜歡。這事我只說難辦,沒說不辦啊。其實說句到家的話,你以為朝廷會在意沈庄這些人命么?在我們眼裡,這是活生生的人,在朝廷眼裡,就只是冰冷的數字。每年江寧冬天死的路倒,都比這個數字多十倍二十倍,誰在意?秋天裡北虜寇關,那是動不動就上千的死人,朝廷早就習慣了。你報幾十人上去,根本沒有效力。鹽商真正要命的地方,也不是她們殺人放火,而是鹽稅。你看西商讓沈豐年查宋國富殺人的事,卻不敢提他欠稅,那不是不欠,而是大家都欠,誰敢揭這個蓋子?要動他們,也只有從鹽稅上下手。」

「這幫人那麼有錢,還欠稅?」

「鹽商有錢,所以才要哭窮。如果一個不欠稅的鹽商,被朝廷認為身家豐厚,接下來可能就要被殺肥鵝,抄家下獄,沒收家產。所以你要是鹽商,也不敢如數完課的。這是所有鹽商先天的破綻,只要找對了機會,不愁弄不死他們。但是一定要有耐心,更要有機會。如果機會真來了,我能去巡鹽……」

薛素芳哼了一聲,「你能去巡鹽,也就是替張氏積累身家,等她過門的時候,有一大筆錢可以用。」

「這就說錯了,我要是去巡鹽啊,就替我的五兒打造一百零八枚金彈丸。到時候江湖上打彈弓的都用鐵彈丸,只有五兒用金彈丸,何等風光?」

「金子是軟的,做彈丸不行。不過若是退思送的,我自然是喜歡,一百零八枚何如三百六十五枚。一天一丸,專打內宅里這些賤婢!」

「好,三百六十五,就是三百六十五。走,陪我到書房去,你研墨,我寫信,給咱們那三百六十五枚金彈丸做準備去。」

京師,范宅之內。

一場大風雪也同樣降臨了都城,北方的雪遠比南方的為大,等到風雪停止,積雪已經沒了腿肚子。一群廣東人來到北方的第一個冬天,就挨了當頭一棒,一場風雪下來,家裡人病倒了一多半。饒是絲綿襖、大絨衣服往身上套,還是冷的不行。胡大姐那麼勤快的一個女子,也躺在床上起不來,燒的直說胡話,不停喊范進的名字。范母裹著一件皮裘,抱著手爐忍不住的打哆嗦,小聲用廣東土話咒罵著誰。

梁盼弟仗著有一身好武藝,倒是可以支持,天一晴,立刻拿了把掃帚出來,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