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春風十里杏花開

東南文風興盛,士人才子眾多,范進既有大才子身份,更有著千里送靈的義舉,在當下幾乎能被視為活聖人。這也是為什麼賈氏不拿他與鄭嬋共浴這事說事的原因,這種事再怎麼鬧大,也無法抹殺范進先防天花後千里送靈,辭翰林舍閣臣前途這種義舉,反倒會讓花家落上忘恩負義的名聲,賈氏自然不能做那種損人又不利己的蠢事。

這時候的士人對於范進這種大義行為還是比較支持擁護,只要不是讓自己去犧牲,他們並不吝惜歌頌他人的犧牲精神和偉大情操。再者說來,牛痘局這個事物在北方還沒有鋪陳開,可是在東南已經開始設立開辦,之前天花肆虐江寧,近在咫尺的句容也同樣受到波及。

牛痘局的成立,對於句容百姓而言,也是功莫大焉。固然名義上是鳳鳴歧以及徐維志他們發明出來,徐維志因此還得了朝廷冊封世子准食雙俸,但是在這麼近的範圍內,牛痘是誰搞的大家心裡都有數。范進的名聲在句容當地,不亞於萬家生佛。是以在縣城裡,范進所受的禮遇比之花家只強不弱。

只一報出范進的名字,立刻就有了最好的房間,而房費卻只有同等房間的一半。隨後不久,就有幾家酒樓輪著送來酒席款待。隨後便是本地文士上門拜訪,談論詩詞,又或是拿了寫好的文章來請范老先生批註。

自也少不了一些富翁或是本地名士把范進到清樓里宴會唱和,在這種場合范進簡直就是如魚得水,幾天光景,就已經收了好幾雙繡鞋或是女子貼身衣物回來,偶爾在外留宿,也會帶回一身脂粉氣或是幾個唇印。

亦有幾位良家閨秀偷偷讓貼身丫鬟送來情詩或是表記,約范進夜半時分綉樓一會。只可惜所託非人,這些東西大多落到鄭嬋手裡,轉眼就化做了客棧廚房那口大灶的燃料。

固然有這些狐狸精來搶男人,但是鄭嬋的情緒還是遠比在花家時為好,只要離開花家那大宅子,其他的犧牲她還是可以接受。再者幾日里由范進陪著或自己出門逛街,鄭嬋才感覺到東南的風氣確實遠比京師開化,花家那種只是異類而已。

大多數城裡人的思想比她還要大膽,她可以大著膽子挽著范進的胳膊招搖過市,不但沒人說三道四,還會有商人恭喜她早生貴子。句容一共也沒有多大,幾天轉下來,城裡的店鋪商人大多認識了她是范進身邊丫鬟,走在街上就有人朝她笑,或是送些東西給她。偶爾在攤子前吃些點心,也不需要付錢。

之前朱國臣帶她去轉子房收數時,也能從攤位上硬拿東西,但那實際就是搶奪。小販表面上恭敬,那種不滿總是能感覺的到。與本地商賈那種發自內心的愛戴不可同日而語,雖然送的東西並不值錢,但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愛戴,卻讓鄭嬋覺得比任何一件首飾都來得珍貴。

范進在這段時間到花家弔唁了一次,又去祠堂看過幾回繼蔭,越發覺得花家的氛圍古怪,自己離開這是對的。在自己身邊跑來跑去的男孩子,現在就像個木頭人一樣,只在那裡讀書,甚至與自己的話都沒一句。

依照對繼蔭的了解,這肯定不是出於其本心,而是被規矩所束縛住,甚至還可能吃了什麼苦頭。但是一到了花家,就成了對方家裡人,自己並沒有立場為花繼蔭主張什麼權力,更何況眼下的標準看,花家這種管教還遠遠達不到虐待的標準,自己沒什麼立場出頭,只能求他保重。

由於與張居正有默契,范進知道這回到了東南,多半就會留在這裡任官。即使不是放在應天,也多半是江南省份。為了等吏部告身,便住在店房裡不曾動彈,除了應酬宴席,其他時間便是去了解民風民情,為將來做地方官進行準備。

在大明的財富版圖上,東南作為膏腴之地,無疑是財富徵收的重中之重,只要釐清了東南,大明財政就有保障。是以不管是清丈田地人口,還是重新勘訂魚鱗冊頁,都必然從南向北。

同樣,南方既是聚寶盆,也是堅固堡壘。文人多的地方,錢穀類工作都不易開展。畢竟家族供出一個文士不容易,得了功名自然要回報家族,以功名避稅這事,范進倒不是不能理解,可是現在自己要做地方官,就得想辦法防範這種事。

明朝優免不是無上限的,舉人的優免田就那麼多,如果嚴格執行的話,對稅收影響其實也沒那麼嚴重。真正的問題是,土地不會有明顯的大小標識,五十還是一百畝,都是要靠衙役去丈量的。

由於舉人的地位高,衙役不敢招惹,一般而言,在丈量時都會留手。再者就是考慮到都是仕林中人互相關照,地方官不會主動去丈量舉人家的田畝。於是就演變成如今這樣,舉人名下的田地,都自動視為免稅,其中超額部分沒人深究。加上魚鱗冊頁陳舊,上面的信息都是若干年前的,與實際嚴重脫節,無法作為收稅依據,賦稅徵收就更為艱難。

說到底,收來的賦稅是朝廷的,結交的人情是自己的。兩下消長,官員大多都知道該怎麼選,很少有人會為了公事損害自家交情,是以文士越多的地方,新法推進就越難。把范進扔在這,自然就是要成績的,如果像其他地方官一樣混日子,肯定交待不下去。

按著范進的想法,利用自己眼下的身份,正好調查一下這邊實際的情況,為將來施政打個基礎。即便自己不放在應天,也至少有個參考。可是事態的變化卻超出他的意料,一位不素之客的到來,打亂了他整個的行程。

那是在午後時分,天上下著濛濛細雨,一乘小轎停在店房門口。轎前是兩個粗手大腳滿面大麻子的健碩婆子,而在四周還有十幾個身材魁梧的大漢,屬於那種一眼看過去,就能讓普通人想要上廁所的猛士。張鐵臂本來正在櫃檯那與掌柜說著閑話,見這樣一群人走進來,嚇得二話不說就朝自己房間跑去。

「所有人迴避!」

大漢只說一句話,隨後將什麼東西在店掌柜面前晃了晃,掌柜便知趣的帶著夥計走開。鄭嬋這時正從後院到前面來,見此情景心內一驚。她本就是經過不幸的,比普通人要敏感得多,見到一干凶神也似的人物,本能就想逃,但是另一種名為愛的情緒卻支撐著她,大著膽子朝那幾個漢子呵斥道:

「你們是什麼人?來這裡要幹什麼?范傳臚在此為行台,你們敢放肆的話,信不信把你們抓到衙門去。」

幾個男子看著她沒說話,轎子里卻有個纖弱的聲音傳出來。「這位姐姐,你是范公子什麼人啊?」

「我……我是他的……」鄭嬋本想說是老婆,但想想這種閨中戲謔之語絕對擺不上檯面,若說小老婆又不好聽,下意識地答道:「廚娘!」

「哦。那便請這位姐姐領我去見范大哥吧。王媽,讓我下去。」

婆子低頭搭手,隨即就見從轎子里伸出只潔白的小手,搭在婆子手上,隨後便是個纖柔苗條的女子從轎內走出。

這女子臉上蒙著面紗看不到五官,也就不知道年齡,身上穿了件淄衣,像極了一個尼姑。但是她頭上那滿頭烏黑光亮的烏雲,又證明她是個俗世中人,這打扮就顯得有些古怪。在她懷裡還緊抱了一個木盒,不知道是什麼,但看得出她對那木盒極是看重,不許旁人接手。

轎子本已經停到了店門口,人走出來,不至於淋濕,但是另一個婆子還是撐開了傘,在這雨霧之中,這個纖弱的女子在傘下裊裊婷婷地向鄭嬋走來,等離得近了,只見那一雙烏黑閃亮如同點漆的大眼睛如同兩汪春水,美麗空靈。配合著這雨以及這身形,竟讓鄭嬋升出一種莫名地不真實感,不敢斷定來的是人還是精怪。

鄭嬋自身也算是個美人,這個女子沒露臉,本來難說美醜。可是只一看到那雙美麗的眼睛,鄭嬋就本能覺得,這是個美人兒,而且年紀不會太大。但是心裡卻升不出什麼嫉妒或是恨意,只有一種莫名地畏懼情緒泛起。

「你……你是誰?要見我家老爺做什麼?」

她本能地感覺到來者非同凡響,後退了一步,但是並不想告訴她范進在哪裡。或者說在明確對方敵友之前,她可不想把范進所在說出去。

來的女郎看看身旁,似乎明白了什麼,有些嗔怪地對那婆子道:「都怪你不好。人家來見姐夫的,你們這樣,搞得姐夫以為我是來打架的。要是嚇壞了姐夫的廚娘可怎麼是好?還不讓他們都滾出去!」

「是,六小姐吩咐的是,是奴婢沒做好。」幾個大漢不用趕,連忙向外跑去,在店房門外呈雁翅排開,不動如松。

女子又對鄭嬋道:「這位姑娘,你不用擔心的,范公子是我姐夫,和我很有交情的。我是特意來見他的,你帶我去見姐夫好不好么。」

那婆子呵斥道:「這是魏國公府六小姐!你個當下人的要是敢擋駕,信不信打斷了你的腿?」

「王媽,不許無禮!姐夫的下人,就是自己人,怎麼可以嚇唬人呢?再說出家人慈悲為懷,你們陪我出家,也該學會慈悲,不許動不動就講打講殺積累口業,罪過。」

出家人?

雖然從她身上感覺不出半點出家人的意思,但是離的近了,確實能聞到一點檀香味道。再加上對方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