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徐維志

從徐維志擺的排場,大概可以分析出其為人,紈絝公子,衙內,二世祖……類似這樣的形容詞,用在他身上都很合適。說起來張嗣修也算是一種紈絝,不過玩法跟徐維志不同。

張家詩禮傳家,子弟再怎麼跋扈,也要講點身份面子,做事要顧慮清議底線,很多事是想做也不能做的。徐維志這種世襲勛貴,其命運從落生之後就已經大半定死,所能追求的東西不多,需要顧慮的就更少一些。與正經的文士之間距離就大,張懋修擔心范進與對方玩不到一起,也不是杞人憂天。不過這也是他對范進缺乏了解,否則就不會有這樣的擔憂。

在凌雲翼身邊做了這麼久幕僚,形形色色的人接觸的多了,囂張跋扈,口蜜腹劍,笑裡藏刀。官場之上最是能鍛煉人的交際能力,在范進看來,徐維志這種做派的紈絝,其實是比較好對付那種。雖然人可能二缺智硬一點,但是除了愛擺場面喜好排場加胸無點墨之外,其他就說不上太多毛病,至少跟范進沒有利益衝突,不會主動找他麻煩。這樣的紈絝比起那種好好先生,但是背後下黑手的人,總是好相與多了。

等人上了船,仔細端詳發現,徐維志年齡比范進大上六七歲,相貌上也算英武,但是從衣著舉止上看,這人比較浮誇,難怪跟文人合不來。但是同是大明官宦子弟,卻又讓他們不得不成為朋友。

張嗣修與他寒暄幾句,劉勘之則不冷不熱的回應著,徐維志是四海性子,不管別人怎麼對待他,他總是能保持熱情洋溢的態度。先與兩人說幾句,又與張懋修耳語一番,向四下看看,問道:「二哥家中那位女公子沒來?六妹可一直念叨著她的那好姐姐,這回沒來,她可是要難過死。」

「人是來了,就是吹了會風,頭疼的厲害,回艙里休息了。等回頭先安頓下來,再去見六小姐不遲。」

「哦……那就好,那就好。女公子不在,咱們說話也方便些。咱們江寧啊這兩年沒出什麼人才,就是珠市樓里出了個厲害角色,花名叫做三聲慢,說是再了得的男人,只要她叫上三聲,一準完蛋。結果你猜怎麼著?本公爺與她大殺三百回合,殺得她不知喊了多少聲親爹,照樣龍馬精神。現在她對我百依百順,要她怎樣就肯怎樣,等回頭讓她來作陪。她是北方來的,北地胭脂,跟咱們這的佳麗不是一個路數。」

劉勘之咳嗽幾聲,張懋修已經紅了臉,張嗣修倒是不以為怪,反倒是聽的津津有味,「這女人真這麼厲害?」

「那是,二哥回頭去試試,也就知道此言不虛了。除了她以外,這幾年咱們江寧著實出了幾個好女人,像是花榜選出了文武兩個狀元。武狀元薛五,文狀元王雪簫,都是一等出色……」

劉勘之咳嗽的聲音更大,張嗣修的眼睛則更亮了一些。「哦?到底是江寧,居然選了花榜狀元,有意思。京城裡就沒這麼活泛,這樣的女人一準是教坊司的吧?對了,那個賽西施呢?現在還做不做這行?」

「從良了,嫁了個揚州鹽商做小。其實她也就是那麼回事,相貌才情,比起王雪簫我看起碼要差一個成色。今晚上我叫局,把她們都叫來,還有三元班的葛來官,那也是一等人才。他們三元班最近厲害了,編排了出新戲牡丹亭,那葛來官扮的小娘子,叫做杜什麼娘的,那眼睛一飛……真是人的骨頭都要酥掉了。」

說到此處,徐維志又向四下看看,問道:「我聽門下到廣東跑買賣的奴婢說起,寫牡丹亭的范進范公子,在二哥船上?不知現在何處,還請把那位公子請出來說話。」他用手摸了摸衣服上那根鏈子,「這塊泰西金錶真是好東西,我那舅子看見之後,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我就是不肯給他戴。素未謀面就送這麼好的東西給我,我徐維志難道是佔人便宜的?請他出來,我要當面道聲謝,再好好招待他。」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你上了船就和我們講話,自然就看不到了,就沖這一條,今晚先罰你個公道。」

其實到徐維志這個身份,一般的舉人他認識不認識,並沒有什麼意思。就算是那些人金榜題名做了官,除非是能像張居正那樣走到高層,否則與他這南京土霸王之間能有多少聯繫,也實在說不上。因此他上船之後只敷衍著張家弟兄以及劉勘之,對近在咫尺的范進並沒在意。

等到張嗣修引見以畢,他連忙作揖賠禮道:「這還真是我的不是了,只慕范兄之名,未曾得見,有眼不識真神,范公子千萬別和我這粗人一般見識。這東道,我是請定了。到時候把那舊院里出色的姑娘一發叫來,再把各班裡當家的小官排成一行,任范兄來選,開銷算我的,只當賠罪。」

張嗣修在旁道:「豪氣!退思,你別跟他客氣,小公爺在江寧呼風喚雨,家裡有使不完的銀錢,你只管開銷,讓他破財。」

范進笑笑與徐維志寒暄幾句,徐維志道:「范公子,這回倒是有件事,得求你幫忙,這忙你可一定要幫。只要辦成了,就算你想給舊院里哪個當紅的女子贖身,也只由你便是。」

「小公爺不必客氣,但不知何處差遣?」

「差遣可不敢當,實在是求人。實不相瞞,等到來年開春,就是我高堂老母四十九的壽誕。人說做九不做十,到了四十九實際就是當整壽過的。我尋思著預備一份壽禮盡孝心,久聞范兄是丹青妙手,在廣州最出名的就是畫喜容,還給凌雲翼他們畫了平蠻圖。那畫據說他選了一幅送到京里,現在還在紫禁城掛著呢。若是得范兄妙手,給老祖母畫一幅畫,她老人家一準歡喜,這也是我的孝心不是?」

范進點頭道:「這是責無旁貸之事,只包在小生身上。只是才能有限,若是畫的不好,小公爺可別惱。」

張嗣修道:「別!退思你別應他,小公爺這話里可不盡實。徐賢弟,你也別把自己說的像剛看完二十四孝一樣,誰不知道,咱們魏國公是有名的季常癖,家中一切由夫人做主。你是不是又惦記上什麼好物件,想要從老伯母那要錢?」

徐維志哈哈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張兄。實不相瞞,實在是前些時在誠意伯家看了三元班的牡丹亭心裡痒痒,想在家裡也養個班子,想看便能傳戲,比去別人家自在。我老子自己養了兩個班子,卻不許我們養,哪有這種道理?只好請家慈出面,只要她老人家說句話,我爹還不得照辦?只是這總得先要哄她高興不是?范兄,這事就得勞煩你的大筆,等到事成之後,少不了一筆潤筆就是。」

幾人說著笑著,已經開始下船。劉勘之要去見自己父親,住也就住在家裡。張氏一家,則住在江寧城裡徐家的一處別院。

洪武開國功臣宿將基本都被朱元璋自己殺的七零八落,到了靖難之役,一些站錯隊的勛臣又遭到打擊,開國勛臣十不餘一。徐家算是少數幸運兒,從洪武到萬曆,世襲罔替家運不衰,一門兩國公,一在京城一在江寧,日子過的很是逍遙。當代魏國公徐邦瑞娶妻黔國公之女,與當代黔國公沐朝弼是郎舅之親,徐維志則娶妻彰武伯楊家之女,家族勢力龐大。整個江寧城裡凡是叫的出名字的花園,基本都姓徐,豪宅別院不知凡幾,即使是暫住,安排的別院亦極奢華,還有僕從美婢數十名,安排的極是貼心。

張氏自己住在內院,而外院里則是這些男人居住,同來的僕從書童之類,則住在下人的區域。僕從們忙著安放行李,分配房間,徐維志則吩咐著僕人定酒席寫局票,叫姑娘。

張嗣修問道:「眼下正在冬里,閑人很多,這麼多當紅女子,請不請的來?當初賽西施正紅的時候,可是三兩銀子一杯茶,還要看她有沒有心情陪。既然薛五、王雪簫之流身份不在賽西施之下,怕是不大容易請。再說對兵不鬥,你把她們一起請,只怕到時候一個不來。」

徐維志笑道:「二哥這話原本是不差,若是幾個月前,即便是小弟,也不敢誇這個海口。珠市樓的三聲慢還好辦,王雪簫身邊不知道多少人圍著,比起當日賽西施行情還好,小弟也沒把握把她拿下來。可過時移事易,現在的江寧,這些姐兒都素著呢,小弟隨便寫張局票,她們就要上趕著來,還得殷勤侍奉著。文武狀元一起來,也不算什麼難事。」

「這話怎麼說?」

「二哥有所不知,如今江寧城裡,大家都能少出門就少出門,沒事不出去訪友。若不是為了迎接二哥,小弟也在府里,不出來走動了。」

「江寧這是出了什麼事?居然鬧到這步田地?當日鬧倭寇時,也不見城裡這幅模樣,怕不是鬧災?」

「可不就是鬧災?天災年年都有,誰也不當一回事,那些難民再怎麼樣,也有衙門去管,犯不上我們操心。只是今年的天災,情形不大一樣,除了那些流民以外,又多了一樣天花。這東西……要人命的時候,可不分貴賤。有錢沒錢,都是個死。」

說到「天花」二字,徐維志的聲音也放低了些,似乎提這兩字的聲音大些,就會招來病魔一般。張嗣修的面色也一變,「天花?怎麼這江寧城裡,居然鬧了天花?那咱們還出去什麼,好生在家待著,我等見過世伯,便也要告辭了。」說話之間,下意識的提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