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浮生四重恩 第三節

兩扇門閉合。

樓下傅侗文的人早等得焦急,看他們平安無事,馬上簇擁著兩人下樓。

傅侗文把西裝外衣丟給自己人,在樓梯轉角處,重新挽襯衫的袖口。他弄妥左手臂的,沈奚替他挽右手。她心疼他被折煞了傲氣,悄悄地弄著,不吭聲。

「方才委屈了你。」反倒是他先說了這句。

這算什麼。

「我過去在大煙館燒的煙有上萬桿了,要真說委屈,那才委屈。你說我找誰算賬去?」

傅侗文幽深的一雙眼鎖著她。

「算我的。」他說。

他緊跟著說:「你過去受的委屈,都算在三哥頭上。」

沈奚只當他說昏話:「和你又沒關係。」

她望樓上。

從這個角度看二樓,還能瞧見那間包房外有人在走動,想到方才對方的咄咄逼人,她心裡就不踏實,於是拉他的手說:「先走吧,這裡呆著不舒服。」

「怎麼?」傅侗文笑微微的,沒有半分吃了虧的頹敗,「怕他們出來,再讓三哥吃虧?」

還用問嗎?她挽住他的手臂,將他帶下樓。

兩個旦角下了妝,穿著松垮的長褂子,一路沿著茶座在走,笑吟吟地和熟客們點頭寒暄,在老客們和戲迷們的簇擁下,向外走著,從沈奚身邊過去時,見著傅侗文腳步略微一頓:「三爺,有些日子沒來了。」

傅侗文隨便應了:「我來了,也不見你們,是名角了,三爺也難見啊。」

「這話說的,」年長的說,「昔日在廣和樓,沒三爺捧場子,怎麼捧得出我們兄弟兩個?」

他們是被請來上海唱戲的,最後還是要回百順衚衕,廣和樓、廣德樓才是他們的大本營。對傅侗文的態度,自然要恭敬的多。

一個女戲子戴著個男士的花呢瓜皮帽,大長辮子留在腦後頭,和兩個姨太太談笑風生地要上樓。她瞧見同行站定,不免多看這裡兩眼,一望見傅侗文的臉,即刻轉向,特特來見禮:「三爺。」

諸位跟著的公子們沒見過幾個名角齊齊追捧過一位爺,都在一旁打量傅侗文和沈奚。

雖然戲子的身份低,可名角能攀附的都是社會上的真名流,不管是軍閥還是青幫,或是王孫貴胄,大小宴席都要邀請他們唱戲,當紅的那些個說句話、辦件事都比尋常富家公子還要容易。所以他們能追捧的人,必不會是尋常人。

前頭的幾人在寒暄,後頭的看客在揣度傅侗文的身份,猜想這位「三爺」是何方神聖。

傅侗文對旁人的目光不甚在意,和三位先生聊了會,便囑人去,讓轎車司機到偏門候著。

「三爺這是要走?」年輕的男戲子挽留說,「數月未見您了,不如我做東,請您和這位小姐去吃個酒?」

傅侗文道:「看到三爺帶著一位小姐了,還會出去吃酒嗎?」

兩男一女,三雙眼睛交錯互望著,心下瞭然。

女戲子先笑道:「三爺這是佳人有約了,我們也不敢留,」她抱拳道,「您慢走。」

「三爺您慢走。」男戲子也微笑著,欠身行禮。

燈影和人間煙火在身後,月色在眼前。

他熟門熟路地帶沈奚走僻靜小路,躲開人潮。石路邊沿有青苔,他怕她腳下打滑,握著她的手臂,引她摸黑走著。

四下里靜悄悄,她不覺說話也悄然。

「你怎麼還認得這種小路。」見到偏門外的馬路燈光了,她才問。

他解釋:「後頭的路上,許多的書寓。那些姑娘被叫出局,時常要來徐園,於是悄悄在園子里摸索出這條路。」

「哦……」她牙根泛酸。

「是前兩個月,前頭鬧事,有人帶我走過的,」傅侗文耳語,「男的。」

「哦。」她高興了。

到偏門外。馬路兩面是林立的店鋪,大西洋菜社、印度飯店、大中華飯店、咖啡館、當鋪、洗衣作坊……玻璃窗內漆黑,偶爾有燈光透出來,也是看店的人在盤賬。

深更半夜,唯有煙館門庭若市。

三輛轎車駛入,躲避路上的行人和午夜的小攤販,停在兩人身旁。

他們上車,向南走,直奔著霞飛路去。

傅侗文雖沒說,但沈奚知道他歸心似箭。

回到里弄,僅剩零星幾戶點著燈,沈奚借著人家玻璃透出的光,和傅侗文摸黑到了公寓門外。「一起進來吧,」傅侗文對身後的男人們說,「都進來喝口湯。」

身後的男人們意外,好似沒懂傅侗文的意思。

大家都清楚這裡是傅侗文和沈小姐的家,三爺把這裡當私密的地方,是不許外人進的。他們這些人也是租住附近的房子,輪流守著外頭,從未越界半步。

「今日特殊,都進來,喝口家裡的湯。」他道。

大夥全進了公寓,六小姐紅腫著眼睛,身上還是丫鬟的白布衫子和大角褲,攥著下午沈奚給她的那塊手帕,坐在一樓客廳的沙發上等她。見他們一伙人進門,先是瑟縮著,往後退開半步,當看清傅侗文的臉,才明白不是來追回自己的人。

她哽咽著,眼淚刷刷地掉:「……三哥。」

「哭什麼?」傅侗文笑著,走入客廳,反手將紅木門鎖上了。

沒一會,屋裡就隱隱傳出了嗚咽哭聲。

沈奚猜傅侗文是怕六妹情緒不穩,在下人們面前失了身份,才著急把門關上。她怕外頭過於安靜,突顯屋裡的哭聲,於是拍了拍廚房的門。

「三哥說你煮了湯?在哪?」她問譚慶項。

「不止是湯,還起鍋了兩屜灌湯包,雞湯也一直在火上煨著呢,」譚慶項道,「他中午出去,說是今天要辦事,一定會回來的晚,讓我準備好宵夜等你們。」

兩人有意引導氣氛,廚房裡外都熱鬧了。

培德用生疏的中文招呼大夥坐下,把一屜灌湯包擱在桌上,活脫脫一個小飯館老闆娘的模樣,在招呼客人們就餐。下人們都跟著傅侗文多年,識相得很,囫圇吃個半飽,湯匆忙灌到肚子里,出去繼續守夜。

家裡的碗筷不多,譚慶項燒了開水,把用過的碗筷都重新洗燙了一遍。

培德幫他打下手,洗出乾淨的幾副,重新擺在餐桌上。

此時,傅侗文也把客廳門開了,對身後的六妹說:「來,嘗嘗慶項的手藝,品一品。」

「品什麼品,能有口吃的不錯了。」譚慶項沒好氣。

傅侗文長嘆:「你是聽不出好壞話,在誇你呢。」

譚慶項「呵」了聲:「不必了,被你誇沒好下場的。」

兩個老男人互相頂撞慣了,也是個樂子。

他懶得接譚慶項的話,看樓上:「萬安?」

「爺,我知道,不用您叫。」萬安狗腿地抱著一瓶洋酒和幾個杯子跑下來,杯子一人一個,誰都少不了。開酒,倒酒,一氣呵成,多年養成的眼力見。

傅侗文把沈奚拉到身邊坐下,一雙眼定定地望著她:「陪三哥喝一杯。」

他是得意的,人生得意須盡歡。

片刻歡愉,他都能品咂的有滋有味,更何況是五弟得救,六妹歸家這種大喜事。

沈奚「嗯」了聲,托著下巴回望他。

經過傅侗文在屋裡的安慰和勸導,六小姐傅清和已經平復了心情,只是經過一場大變動,難免魂不守舍,食不下咽。傅侗文讓萬安伺候她先去睡,在廚房裡喝了會兒酒,上樓去,借著酒勁,拉著沈奚坐在窗邊說話。

他敞著襯衫領口,倚著窗沿,一會說霞飛路上的車吵人,一會又說屋檐下築了個燕子窩,想叫萬安來掏掏看,有沒有什麼鳥蛋……沈奚哭笑不得,守著他這位喝醉的三少爺,來回跑了幾趟洗手間,絞了一塊熱手巾給他擦汗。不是說喜酒不醉人嗎?

他指燕巢:「一個月前發現它,三哥就曉得是個好兆頭。」

「指不定是個空巢,」她猜測,「從沒見有燕子回來。」

「有的。」他肯定。

「你見過?」她奇怪。

「我說有,就會有。」他篤定道。

……好,不和你爭。她放棄論辯。

「央央是不是真以為三哥醉了?」他問。

嗯,醉酒的人,都要和人家爭辯自己沒醉。她才不上當。

她解開他的襯衫,手繞到他後背上,給他擦汗。她是抱著純潔的思想,怕他汗濕襯衫,對身子不好。可擦了兩下,兩個人都思緒飄著,往別處去想了。

她要收手,傅侗文兩手捧她的小臉,壓著聲音問:「三哥真沒醉,只是想等著天亮了,好出門去買東西。」

……這還沒醉?他個少爺身子,何時買東西還要親力親為了?

「嗯,你要什麼,吩咐萬安去就好了。他要不會挑,我去也行。」

他一笑。

沈奚只當他說買東西是醉話,被他笑得心裡泛酸,收回手,把手巾疊得四四方方,掩飾心裡的難過:「你高興就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