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相思未相負 第三節

面前的玻璃杯里,膨脹的茶葉上下翻卷,沈奚盯著玻璃杯看,像要迴避自己的羞澀,可其實又不是真面對著面,屋子裡也沒有他……

「我等你。」他說。

「嗯。」她點頭。點頭做什麼?他也瞧不見。

一通電話,時間不長,倒像是長篇大論地講了幾個時辰,頗耗心力。

通常人對於自己時間的預估,總是錯的。

沈奚料定下午無事,卻在一點時被護士電話喚到門診樓層。給她打電話的小護士是她從護校招聘來的,會一點英文,專門安排接待外籍人士。那天在碼頭上,這位小護士也在,所以對歐洲的流感很敏感。

小護士見到她,不間斷地講述著突發的這個狀況:剛剛來了三位病人,是德國來的,一家三口。男的有明顯的流感癥狀,有咳血癥狀……

「門診室有多少人?」沈奚說。

「沈醫生你交待過,這幾個月外來的病人盡量單獨候診,那間房就他們一家人。」

「有醫生過來嗎?護士呢?」

「護士是我和護士長,醫生還沒有,有人通知段副院長了。」

這間醫院院長從政,常年不在醫院裡,大小事都是段孟和負責,估計馬上段孟和就要過來:「去做準備工作,隔離病人,讓人通知段副院長不要進入隔離病房。」

沈奚戴上口罩和手套,按照之前和陳藺觀討論出的一系列對策,把半層樓的病房騰出來,拉了一道隔離線,線外線內消毒。醫院裡沒有專門的傳染病診室,按照鼠疫和瘧疾的處理方法,已經是能做到極致。

「你等等,」沈奚說,「你讓隔離線外的人幫我打個電話到三三四……」她猶豫著說,「找一位譚先生,告訴他,我這兩天在醫院很忙,就不去探望他了。」

傅侗文去的地方,譚慶項一定能找到。

今晚怕是沒法一起用晚餐了。

內科室來的醫生也被護士擋住,說是沈醫生交待的,既然她進了病房,那就讓她來主診,不要讓太多醫生加入。畢竟這個流感沒有治療方法,中招的全是青壯年,不必有多的犧牲。

沈奚在病房裡接診那三位病人。

因為德國人,語言不通,只好簡單用英文詢問病情,對方表達也不清楚。沈奚看幾人的體溫,只有十七歲的女兒是正常的。她交待護士把這位女孩子帶到隔壁病房觀察,自己和護士長守著中年夫婦。

沈奚考慮護士長家裡有兩個小孩子,盡量讓她少接觸病患,一縷由自己來,最後護士長都急了:「沈醫生,你乾脆把我們都趕出去,自己在病房裡算了。」

沈奚笑,聲音從口罩里傳出:「我倒是想,誰讓你們已經進來了,也沒法子了。」

「你要是倒下了,段副院長怎麼辦?」

「……段副院長一個總理親戚,海外留學回來的醫學博士,又是咱們這間醫院的院長,他未來會好得很,」沈奚無奈,「我和他當真只是同事關係,多半步都沒發展過。」

兩人說著。

小護士跑進來:「段副院長在外頭,是想要進來了。」

沈奚去到走廊上,遠遠見段孟和的身影,高聲說:「我有一位病人明天早晨安排了手術,交給你了,段孟和。還有,三樓病房裡的七個病人,也都給你。」

走廊另一端,段孟和來回走著,黑色皮鞋踩踏著地面,在走廊內回聲不絕:「沈奚,你是什麼科室的?輪得到你來處理這裡的病患嗎?我們沒有內科嗎?」

「這是高危傳染病,我來了,自然要我來,」她理直氣壯回,「再說了,我當年在仁濟內科室待過,你最清楚。還有,這個病本來就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向,我在這裡足夠了。」

段孟和找不到理由來反駁她。

「況且,段孟和你應該明白,我給你看過歐洲的消息,這個病殺死最多的就是青壯年群體,我們醫院的醫生,包括你都在這個範圍內,」沈奚又說,「既然我已經在這裡,為什麼要做無謂的犧牲?」

段孟和沉默著,遠遠凝視她。

護士們在疏散病人,沈奚和段孟和遠距離的對話,落在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外籍病患還好,中國籍病患聽得懂,根本不用疏散,全都配合地馬上撤離這個樓層。可偏偏有個六十餘歲的老人家逆流而行,在段孟和身邊問,是否有他能幫忙的地方。

老人家穿著舊時袍子,留著清朝的小辮子。他本是怕丟顏面,隱藏了中醫身份,來西醫院看自己腹部外露的腫瘤。但他聽到沈奚說被傳染的主流人群是青壯年,想到自己是個老人家,也是醫者,應該可以幫到。

段孟和因為擔心沈奚安危的心,被老人家這麼一問詢,倒是緩和了下來。面對病患,醫者仁心是想通的。他耐心和老人家解釋後,讓護士把老中醫送走。

「把你病人的情況,大致和我交待一下。」他恢複冷靜。

沈奚和他簡單交待後,回到病房。

中年男人不止是咳血,眼睛和耳朵都淌出了鮮血。護士長沒見過感冒有如此激烈的癥狀,也有點懵。沈奚知道,按照陳藺觀分享的解剖報告,這個病人幾乎沒有搶救回來的希望了。

那位夫人也躺在病床上,模糊了意識,可她還在看著自己的丈夫,用德語喃喃著沈奚聽不懂的話。是在安慰早無意識的丈夫,還是別的什麼?不得而知……慢慢地,夫人懇求地望向沈奚,碧綠的眼睛裡滿是淚,用英文蹩腳地求她:

不要因為德國人帶給中國的戰爭,而憎恨他們,求她救自己的丈夫。

沈奚眼眶燙著,別過頭去,掩蓋了自己眼底的情緒。

她想到,傅侗文說,要去山東買棟別墅,和她定居在那裡……山東,她還沒去過。傅侗文心心念念的山東,就是被德國人搶走了。

心緒複雜,是為國,也是為看到這對普通夫婦的臨危深情。

到了傍晚,飯被送來。

那個小女孩因為屢次想闖入父母病房,被強行鎖在了另一間房間,送去的晚飯也被打翻了在地。語言不通,又是被隔離在病房裡,唯一能和她溝通的母親也失去了意識,對女孩子而言,這個世界在她眼前全部塌陷了,哭一會,喊一會。

寂靜的隔離區,乃至整幢醫院大樓都是女孩子的聲音。

沈奚和兩個護士默默坐在走廊上吃飯。

小護士畢竟年紀小,在看到那位男病人發黑的皮膚和滿臉是血的慘狀後,救人的鬥志全熄滅,在女孩子哭聲里,也哭出來。

沈奚輕輕把手放在她背後,不擅長安慰人的她,只有這種方式來撫慰小護士。

晚上十點,中年男病人死亡。

她終於體會到了陳藺觀所說的「無能為力」。

空氣灰濛濛的,像到處飄著塵埃,讓她透不上氣。

「沈醫生。」遠處有人叫她。

沈奚回魂。

「段副院長讓電話公司人來,幫你弄部電話,」那位住院醫生高聲說,「你在隔離區要很久,他說,這樣方便談工作。」段孟和竟讓人把裝在一樓值班室的電話機拆下來,想辦法安裝在了一塊木質板子上,連著電話線送過來。

住院醫生把連著電話機的木板用送飯的法子,拉繩子傳送進來。

木板拖曳著電話線,彷彿自己長了腳,在地面上匍匐前行。

到過了隔離區,她抱起它,尋不到妥當地方安放,搬個凳子,擱在了上頭。拿起電話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段孟和彙報這裡的情況,段孟和辦公室里匯聚了上海幾個西醫院的專業醫生,全是聽聞這裡出現首例流感病人後,專程趕來的。

眾人在電話里討論著病人病況,和接下來的用藥。

大家都是話里火藥味濃重,爭吵不絕,沈奚這個唯一在現場的醫生反倒無話可說,安靜著,等他們吵完。幸好段孟和是個控得住場面的人,很快給沈奚指出了新的方法。

「好,我有情況會和你們電話。」她回答。

電話丟在走廊上,沒再管。

清晨六點,中年女病人死亡。

小護士也出現了流感癥狀。

她和護士長之間,因為這接連的病患死亡和同事被傳染的事,已經很少有言語溝通。保持冷靜和剋制,是兩個人無聲達成的默契。

七點時,沈奚讓段孟和幫忙,讓護士長和家人通了電話。

沈奚在走廊上,面對牆壁。

此刻的她萬念俱寂。手術刀對上死神鐮刀,是弱者和強者的戰爭,就像陳藺觀在信上說的,幾百年後的他們,並不比14世紀醫生好多少,那時是黑死病,現在是肆虐各國的流感。

「沈醫生,謝謝你,」護士長把聽筒遞還,「你也和家裡人打個電話吧。」

家裡人……

只有傅侗文。

她握著聽筒,發了會兒愣,問接線小姐要了三三四。等待的每時每刻都被無限拉長,像鐘擺失了衡,搖擺著,無力盪到下一秒鐘……

「你好。」他的回應,擒住了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