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華夏千秋萬世功 第824章 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家

卻說田秀兒借出的這輛馬車不愧是韓躍當年所用,全車採用五匹駿馬同時拖動,車輪滾滾,馬蹄聲聲,雖然拖著巨大車架,然而速度並不慢於奔馬多少。

阿雅等人在日出之時離開牛家鎮,等到傍晚之時已經出了關隴道,粗粗一算路程,竟然狂奔三百七十里。

一整天,三百七十里。

拉車的馬匹竟然不見力氣衰竭,車上的乘人也沒感到疲累,彷彿這一路沒有什麼顛簸,就這麼平平靜靜奔跑了幾百里地。

阿雅很是驚奇,其她六個小姑娘同樣迷惑,她們在故國也曾見過大人物乘坐馬車,但是那些大人物的馬車絕對比不上這一輛。

最後還是那個車夫得意解釋,專門指著馬車的輪胎告訴阿雅等人,說這是一種名叫橡膠的東西,能夠最大限度減小顛簸,並且馬車還裝了減震彈簧,把最後一些顛簸也給消除掉。

橡膠輪胎?

減震彈簧?

這些名詞讓小姑娘們面面相覷,阿雅則是拿出一卷羊皮恭恭敬敬記載下來,她甚至還圍著馬車寫寫畫畫,用了很久把全車的草圖畫出來。

車夫並沒阻攔,相反臉上帶著得意,他知道這是人家學問人的事情,陛下當年的馬車明顯震驚了這些學問人。

他開始絞盡腦汁回憶,想把自己聽過的關於這輛馬車之事全都說出來,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因為榮耀。

身為昭武大帝曾經的車夫,他認為自己是這個時代最榮耀的人物。

「幾位貴人,你們知道么……」

車夫咳嗽一下,滿臉紅光開始解說,大聲道:「俺們中原自從周朝開始,天子出行才能駕乘六御,然後諸侯駕乘五御,卿爵只能駕乘四御,製造這輛馬車的時候,俺家主公還是涇陽侯,但是太上皇陛下和太皇后娘娘很疼愛他,特例允許可以用五馬之駕。」

這些說法是中原的規矩,阿雅等人明顯聽不太懂,但是阿雅仍舊仔仔細細記載下來,面色虔誠把車夫所說全都寫在了羊皮卷上。她真是個不錯的學者,哪怕最困難的時候也不忘寫遊記。

今日已經到了黃昏,夜間不適合再次趕路,於是車夫直接趕車進入一個小鎮,然後滿臉驕傲將車頭的旗子一插。

夕陽西下,晚風習習,這桿旗子飄飄搖搖迎風招展,上面赫然用金絲銀線綉著八個大字,可以說龍飛鳳舞,也可以說金鉤鐵畫,總之那金光閃閃的八個大字十分帶勁,配合這輛車架更顯的尊貴不凡。

「西府趙王,王爵之架!」

八個字,一桿旗,剩下的什麼不用說,車夫只是靜靜坐在車頭等候。

他眼睛呈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身軀懶洋洋斜靠在車廂上,倘若這幅場景被韓躍看見,說不定都要踢他一腳罵他裝的一手好比。

然而奇怪的是,鎮子上忽然狂奔而至一群人,這些人有的體態已經發福,然而雙目依稀還有精光在閃。

這種精光,有人熟悉,這是曾經上過戰場見過鮮血的神采,許多人臉上都帶著激動和亢奮。

噗通,噗通!

七八個人直接跪倒塵埃。

雖然人到中年身體有些發福,但是胸膛依舊挺得筆直軒昂。

他們單膝跪地目視馬車,然後同時齊聲而呼,幾乎是咆哮著喊出了一段話:「西府三衛親兵,躬迎主帥車架,想不到時隔十年時間,吾等終於又見到了這倆車……」

當年韓躍建大唐十萬大鎮,以此來對抗世家門閥的基層官員統治,那一批大鎮的鎮長全是他麾下兵卒,很多人甚至擔任過韓躍的護衛親兵。

十年時間匆匆而過,韓躍已經遠去嶺南,這些親兵同樣卸了軍職,然而他們心中始終忘不掉當年的從軍經歷,忘不掉那一個青年主帥的身影。

車夫依舊懶洋洋斜靠在車廂邊,他雙手抱著膀子,目光挨個掃視地上的人,如此好半天過去之後,車夫忽然哈哈一笑,大聲喝道:「李二狗子,孫老彪,李阿牛,李阿虎,想不到你們也變樣了啊,個個都變成了官老爺……」

地上單膝跪地七人,聞言也都哈哈一笑,有人從地上撿起一塊土坷垃惡狠狠砸過來,笑罵道:「你這夯貨還是車夫,是不是這輩子都不打算改行啊?」

都是當年韓躍最貼心的手下,親兵和車夫相互之間自然很熟悉,十年時間不見,友誼一如從前,車夫從車架上跳了下來,和幾位曾經的袍澤相擁而笑。

這一夜,這個鎮子,熱鬧歡騰,徹夜不息。

然後次日清晨,車夫再次趕著馬車上路,那七個大鎮官員遙遙相送,直到馬車看不見影子還在依舊不願迴轉。

就這樣,韓躍的這輛馬車載著阿雅等人一路南下,出關隴,過河南,途徑山東邊緣,然後駛入江蘇,慢慢進了江浙。

沿途二十四天,每到一處都有接待,只要車上那桿旗幟迎風一展,必然有當年的親兵來迎接。

阿雅等人從西方千里迢迢逃來中土,整日里過著驚驚慌慌的生活,她們何曾見識過這種場面,她們何曾享受過這種待遇。

在西方,她們隨時會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在大唐,她們走到哪裡都有人恭敬迎接!

這份恭敬如此真誠,原因僅僅是因為韓躍曾經用過的一輛馬車,阿雅和小夥伴們越來越渴盼,她們急迫的想要見一見那位傳說中的陛下。

馬車送她們到達江淮之後,再走陸路已經不太合適,車夫親自帶著阿雅等人找了一艘大船,然後拱手告辭駕車而去。

上了船,阿雅等人依舊受到禮遇。

這艘船屬於江淮官船商隊,最初的創辦者正是任靜,阿雅等人有韓躍所寫書信,再次被船家當成了尊貴的人。

船隊沿著大運河南下,然後轉折進入另外的水路繼續進發,風鼓揚帆,一去千里,阿雅每天都會待在船頭,和夥伴們仔仔細細記載著一路的事。

她們經過麓麓群山,山中傳出轟轟隆隆的巨響聲,阿雅和小夥伴們嚇得面色發白,然後才被船夫們滿臉驕傲告知道:「那是修路的工程隊在炸山,嶺南和大唐將要修築一條鐵路……」

船夫又道:「這條路乃是漢家人民的騰飛之路,道路全長九千餘里,起點嶺南,經過大唐全境,然後貫通南北,直達草原。這條路由華夏帝國和大唐帝國共同投資興建,華夏帝國出七成,大唐這邊出三成,如果資金不夠,缺口部分草原補,兩國陛下雄心壯志,麾下臣民奮勇爭先,這一條路,必須建!」

阿雅等人很是震驚,望著麓麓群山不斷讚歎,有個小姑娘性格爛漫,忍不住問了一句道:「這麼高的山,如何能炸完?九千多里的路,何時能修完?」

船夫們哈哈大笑,神情昂揚大聲道:「不管多難,都要修路,陛下曾經發下豪言壯志,此路若有山川阻擋,那便一舉炸平山川,此路若有大河截留,那便凌空跨越大河,不管多難,都要修路,在華夏這片天空下,沒什麼可以阻擋漢家的民……」

阿雅暗暗咋舌,然後再次拿出羊皮卷,仔仔細細把這些都寫上,她心裡有一個夢想,要把自己的遊記寫成一本巨著,然後想辦法寄往西方自己的故國,讓那些肥頭大耳的貴族們知道知道什麼是東方。

船隊繼續南下,期間又換了幾條大河,阿雅等人看到不少大河修了橋樑,有些橋樑竟然全是用鋼鐵建成的。

她們站在船上通過鋼鐵橋樑,滿懷崇拜仰望著頭頂的大橋,橋上依稀刻著許多題字,讀起來分明是一首大氣磅礴的詩。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阿雅雖然會說漢語,但是對於中原的詩詞掌握不多,不過她仍然能從這詩中讀出強烈的自信和霸氣,她心裡對嶺南那位陛下更加好奇。

船隊繼續向前,終於進入了嶺南地界,這時眼前風景陡然一轉,但見大河兩岸稻穀青蔥,一望無際全是田野。

微風吹拂,推動河邊無數水車,田野兩旁的溝渠里全是水流,晝夜不息在灌溉著稻穀。

「真是富裕無比的地方啊……」

阿雅不斷驚嘆,雙手捧在胸口,她偶爾會眺望西方,口裡輕輕念叨著老師的名字。她希望老師能看一看這種景象,讓老師知道這個世上有一個肥美無比的國度。

船隊最後進入一條大江,速度漸漸變得迅猛起來,於是阿雅等人也開始變得目不暇接,她們每時每刻都能看到新事物。

比如那河畔遠處,有佔地上千畝的巨型工廠,高高的煙囪直插雲霄,工廠門口無數車輛在裝載貨物。

那全是精鐵,一車一車的精鐵,裝載精鐵的車輛數之不盡,一眼看去根本望不到頭。

「這得是多少鐵啊?」

小夥伴們驚呼,阿雅同樣滿臉獃滯,她們想起了自己的故國,歐羅巴洲如今還是城堡經濟,國內的民眾窮困潦倒,只有貴族老爺們才能使用鐵鍋。

就連軍隊打仗的兵器,都鮮少使用鐵器打造,很多騎士使用的還是木槍,然而東方這邊的鐵器已經成車拉。

阿雅又看到了更多的工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