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下江山在手中 第745章 女皇武則天,登場吧

大唐帝都長安,韓躍悠然而行,這時遠處皇宮的狀元鍾再次響起,鐘聲悠揚飄蕩,很快引得各地效仿。

果然韓躍說的沒錯,鄉試第三場,開了!

狀元鐘聲傳遞,層層延續不斷,從皇宮發出,響徹長安城,然後長安城牆開始鳴金,傳遞到周邊縣域,縣域隨即敲鐘而鳴,再傳向更遠的地方。

聲音,一秒鐘三百四十米,一分鐘就可以傳播四十里,如果連續傳播一個小時,則是兩千四百多里。

從大唐的長安到全國各地,最北的草原是三千里,最南的嶺南有四千五百里,鐘聲不斷延續傳遞,最多竟然也只需要三個小時,這三個小時還是夾雜了傳遞損失和敲鐘損失的原因。

此等方法,竟然比飛禽傳書更加快速!

也就是說,整個大唐的科舉鄉試,最遠之地的開啟時間也只比長安晚了三個小時,這種時間落差放在古代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科舉鄉試,第三場,開了。

整個大唐所有的學子童生,皆都屏氣凝息聆聽小先生出題。

但是誰也不曾知道,歷史跟大家開了一個玩笑,就在大唐長安城裡的某個鄉試考場中,有一位應該在貞觀十一年就進宮的女子沒有進宮。

今年,已經是貞觀十二年,九月九日,重陽節。

這位女子,十五歲了。

她本應在一年之前進宮,但她沒有出現在李世民的後宮之中。

不但沒有以女子身份出現在後宮,反而以男子身份出現在長安這處鄉試科場里,我們這位赫赫有名的女皇陛下,現在正小心翼翼垂頭不讓人發現,同時又豎著耳朵傾聽小先生念出鄉試第三題。

武家沒落了!

三年之前,她的父親武士彟病死,封號應國公被子嗣繼承,按照爵位遞降制度減為侯爵。

但是這一切跟武則天沒有任何關係,享受父親萌蔭的是自己兩個哥哥,她自己不但沒有享受任何待遇,反而兩個哥哥想把她送進皇宮。

十五歲的少女,正是青春萌動志傑,她在被送來長安快進關隴的時候逃跑了,然後自己偷偷摸摸進了城。

一躲,就是兩年!

這兩年時間,她干過苦活,街邊乞討,在窮人坊市躲藏,忍受過無數次饑寒交迫,雖然過得極其艱難,但是此女並沒有向兩個哥哥低頭。

只要她低下頭,長安里就有兩個哥哥派來尋找她的人,只要她去找到那些人,隨時可以托關係被送進皇帝的皇宮。

那時候她不需要再忍飢挨餓,不需要再街頭乞討,不需要臉上塗滿污泥裝作啞巴,也不需要日夜害怕被市井無賴佔了身子……

雖然有無數個不需要,但是武則天仍然選了不低頭。

因為,她武則天不想嫁給皇帝!

大唐皇帝雖然英明神武,但是年齡卻可以做她的父親。

這種抗拒心理在原本歷史上的武則天是沒有的,但是在韓躍存在的這個大唐時代,穿越者似乎真的煽動了歷史大勢,我們的則天女皇竟然不想進宮……

哦,她現在不叫武則天,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武曌。

日月當空,是為曌!

她在長安多了兩年,一直女扮男裝各處乞討,終於給她尋到了機會,竟然藏進了報考鄉試的大軍之中。

鄉試說是報考,其實沒有任何門檻,這一次科舉本來就是韓躍有意放鬆,整個大唐各個考場都不設置門檻。

只要你來考試,哪怕你不曾讀過一點詩書,科場大門照樣為你而開,求得就是一個廣撒網多撈魚……

就在這種寬鬆的狀態之下,武曌和許許多多的貧寒士子一同到了科場。

在這裡,她吃到了兩年不曾吃過的烤肉。

在這裡,她得到了兩年不曾享過的尊嚴。

哪怕她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衫,臉上刻意用污泥塗抹了一層,然而負責保護科場的戰士們仍然對她報以微笑,負責出題的小先生甚至還善意拍了拍她的肩膀。

那一刻,武曌心裡怕死了!

她生怕被人發現她是女子,暗地裡小心又摸了摸自己的胸。昨晚她用布條狠狠勒住胸口,摸起來似乎很是平坦。

幸好所有人都不曾發現,反而把她看做一個十分貧寒的學子,甚至在進入科場大門的時候,有戰士還專門多給了她兩塊烤肉。

那戰士也拍了她的肩膀,大聲鼓勵道:「少年,努力吧,好好考科舉,考中繼續往上拼,等你過了道試,那可就是官了……」

官?

武曌不怎麼看中官!

她現在感興趣的是,香噴噴的烤肉,她現在受感動的是,別人溫和的目光。

食物,尊嚴,多麼美好的兩樣東西,這兩樣東西似乎都是那個名震天下的王爵給的。

武曌依稀記得,自己父親和那位王爵不對付,早年間當朝太子和趙王暗鬥,自己父親號稱麾下第一先鋒官。

如今往事已矣,父親去世了,太子一改陋習尊敬自己的大哥,世事全都變了模樣,她們武家也沒落下來。

唯一沒有變的,只有那位王爵依舊厚賜百姓。

食物,尊嚴,都是那位王爵給的。

鄉試第三場,題目即將出,武曌和所有學子一樣正襟危坐,屏氣凝息等著聆聽題目。

她卻不知道,就在小先生正要出題之時,有位青年的腳步堪堪踏入科場大門,然後負手站在門口觀察在場的學子們。

……

韓躍幹掉了家和雅秀之後,一路在長安城裡閑逛,皇宮裡的第三次狀元鐘聲提醒他,自己似乎應該到科場里看一看。

於是韓躍隨意找了個方向,奔著一個鄉試科場漫行。

長安是帝都,人口數十萬,這座大城統共設立了十七個科場,偏偏韓躍就選中了武曌藏身的這一個。

他進門之後負手站在原地,本來並不想打攪這個科場的考試,然而負責出題的小先生是什麼人,全都是東北研究院抽調的書生啊。

東北研究院,院長就是韓躍。

有學生不認識校長的嗎?

後世可能有,但是大唐肯定沒有……

那兩個小先生直接跳躍出門,恭恭敬敬就給韓躍跪下了,不說一句話,就是那麼恭恭敬敬的磕著頭,舉手投足之間,全是發自內心的虔誠。

沒有一絲做作,完全不是為了討好,就是恭恭敬敬的磕著頭。

天地君親師,老師是和爹娘君王一個級別的存在,況且韓躍一下佔了兩樣,他既是書生的老師,也是大唐的王爵,如果是普通王爵也就罷了,韓躍這個王爵能和李世民一起下聖旨……

這幾乎等同於帝王了。

兩個小先生恭恭敬敬磕完頭,這才慢慢站起身來彎腰行禮,磕頭是對老師的大禮,彎腰則是對迎接客人的小禮。

此時科場之中的學子們也都注視過來,不少人心中既迷惑又好奇,兩個小先生恭聲發問,道:「不知院長駕臨,可有安排示下?」

韓躍擺了擺手,笑呵呵道:「沒什麼說的,我就是過來看看……」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你倆出題沒有,萬萬不可拖了時間。」

他面色有些嚴肅,對待科舉很是上心。

兩個小先生對視一眼,其中一人忽然眼光閃爍幾下,嘻嘻湊趣道:「正欲出題,忽見龍至,不如就請院長出這個第三題,也讓此間學子們沾一沾文氣?」

他見韓躍皺眉想要拒絕,連忙又鄭重求道:「您是研究院的院長,更是天下聞名的詩詞大家,學識貫通古今,堪稱當世聖賢,若能由您親自出題,當為學子們畢生懷念的佳話……」

說著微微一頓,再次求道:「院長,發發善心吧,畢竟這一場學子,只有一小半過關。」這最後的求情卻是壓低了聲音,顯然是怕聲音大了被學子們聽到打擊了自尊。

韓躍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忽然點頭讚許道:「你這孩子不錯,無愧研究院出身。」

他伸手拍了拍這個小先生,面色鄭重道:「既然湊巧了,那就做一做,反正這第三個考題舉國一致,且讓為師幫你們出這個題吧。」

兩個小先生大喜,連忙躬身將韓躍請進考棚之中,其中一人進門就是一聲輕喝,語氣激昂道:「諸位學子,恭喜大家,西府趙王駕臨此間,親自示下鄉試第三題……」

哇!

滿場一片喧嘩,連讀書人應有的震驚都不顧了。

年紀小一點的童子們還無所謂,但是那些少年青年甚至中年可就不一樣了,只聽考棚里到處是椅子碰撞之聲,數百個學子手足無措站了起來。

想要跟韓躍行禮,又不知該用什麼禮儀,慌亂之間下意識便想跪倒,學著兩個小先生那樣給韓躍磕頭。

「都給我坐下!」韓躍猛然一聲暴喝,雙目射出炯炯之光。

他緩緩掃視全場,沉聲道:「進入科場,考試最大,此間沒有什麼西府趙王,爾等也無需向任何人下跪,寒門學子的骨氣,先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